*本節目由寶島聯播網共同製播*
建築是一件有趣的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建築是處在理性與感性之間、處在藝術與資本之間、處在現在與過去之間,建築師們的就必須從這些不同的極性,找尋到建築的平衡之道。
現代主義建築之父柯比意說:建築是生活的容器,曾經被裝載在建築這座容器裡面的生活,層層疊疊的生活痕跡,也就成了歷史和文化。建築所傳承的文化,是有形的物質,然而就是這些物質所形塑的空間,足以幫助我們想像各種生活的形狀。
我們規劃了九種構面,希望將“建築”這個主題,透過立體而多元的方式呈現:
【建築X日常】透過建築師日常的思考,去呈現建築是如何被實踐出來的,也因為這些思考的展現,讓一般聽眾得以理解建築思考的核心。
【建築X歷史】從歷史建築之美到經典復興建築的華麗復甦,聽見如何透過建築的設計、結構和裝飾,閱讀時代的變遷,理解社會與文化的演進,並感受到建築與歷史對話的力量。
【國際建築閱讀】節目邀請聽眾一同閱讀國際的建築,解讀這些建築物如何反映其所處文化、時代精神及社會環境,並探究建築語言如何跨越國界,傳遞普世價值,帶領觀眾更深刻地理解建築的全球語境。
【台灣建築閱讀】展示台灣如何透過建築語言講述自己的歷史故事和文化身份,並探究當地建築師如何在設計中融合本土特色與國際趨勢。突顯台灣建築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以及它們如何滿足現代居住者的需求,體現台灣社會的快速變遷和創新精神。
【建築X社會創新】探討台灣社會住宅的設計理念與實踐成果,在對抗住宅不足與城市化挑戰的今日,探索這些住宅如何為不同收入層的居民提供質量與負擔得起的居住選擇。我們將分析社會住宅在提升生活品質、促進社區多元化以及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中的角色。節目也將呈現建築師和規劃者如何創造符合當代台灣社會價值和需求的住宅空間。
【建築X時事】在許多時事新聞中,往往述及建築專業時,有許多偏見和誤解,希望透過建築師的專業解說,一一拆解時事中的建築議題。
【建築X未來】展望建築領域的新領域,探索未來建築的無限可能。介紹如何利用最新科技以及新概念,來形塑未來社會的居住環境。
【建築X城市】城市裡集結了各式各樣的建築,建築師們透過不同的思考去形塑不同的建築,甚至是創造城市的樣貌,我們透過這個系列的單元,來揭開建築師對於城市的不同想像。
【建築X構造】在工業文明興盛之後,大量的鋼筋水泥充斥著整個城市,然而我們再回頭梳理過往的文明時,卻發現許多傳統的構造,可以帶給我們更為人性的生活環境。
我們試圖從建築中去找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投影面,從中去探尋建築與生活、建築與文化、甚至是建築與過去和未來的種種連結,讓聽眾得以理解到如何用生活的尺度去理解建築的形成,也可以用文化的尺度去丈量建築背後的歷史高度。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台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城市?在這集精彩的對談中,劉曜華老師帶我們穿越時空,從清朝台灣省城的政治考量,到日治時期鐵道建設的產業革命,深度解析台中這座「小鮮肉」城市的百年蛻變史。驚人數據大揭密 你知道嗎?台中市人口已經比台北市多了將近40萬人!從100年前不到5萬人的農業聚落,到如今286萬人的直轄市,台中的成長速度令人驚艷。更驚人的是,台中市面積竟然是台北市的8倍多,還擁有全台獨有的山海雙鐵路系統優勢。台中人的城市性格學 主持人Amos認為:「珍珠奶茶絕對是台中人發明的!只有台中人敢把茶拿來隨便玩。」劉老師則深度剖析台中人具備的「牛仔精神」:比較包容、喜新厭舊、喜歡「你不要管我」的市長。這種移民城市的DNA,正是台中敢於創新實驗的文化基因。未來百年的關鍵思考 面對人口結構老化、一百多萬間房屋的活化問題,劉老師提出精闢見解:不能老是喜新厭舊!要善用既有的200多所國小、500多個公園、17間大學,以及珍貴的鐵路文化資源。他強調「新舊並存」的都市發展理念,在都市更新與文化保存間找到平衡。這不只是一堂城市規劃課,更是一場關於台中人集體記憶與未來想像的深度對話。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5大阪世博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本集節目邀請黃淑珠建築師帶來第一手的現場觀察與參訪攻略。從藤本壯介設計、直徑600公尺、以CLT木結構打造的「大屋根」,到八大限定預約主題館,淑珠建築師不僅解析建築設計的巧思,更分享其永續理念與國際展館的亮點。節目深入剖析日本館如何以生命循環為核心,將木構造、展覽動線與Hello Kitty視覺設計完美融合;台灣館則以心跳偵測與互動裝置打造專屬旅程,讓參觀者感受人情味滿滿的體驗。此外,她也介紹了葡萄牙館的用了9000條回收繩索打造的海洋立面、可捕捉二氧化碳的水泥技術,以及各國在建築材料與設計上如何回應永續與淨零排放的全球趨勢。最後,淑珠建築師大方公開參觀祕訣——如何掌握兩個月、七天與當日預約的節奏、規劃動線、省腳力,甚至連「沒預約也能玩得盡興」的小撇步都不藏私。這是一集結合建築美學、永續思維與旅行攻略的世博完全導讀,適合在暑假中立即服用!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當建築師有機會成為都市發展掌舵者,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本集邀請到曾任台中市都發局局長的黃文彬建築師,分享他從設計個別建築到「把整個台中市當作基地」的角色轉換心路歷程。台中市是全台第一個實施宜居建築政策的城市,這項創舉源自於對台灣亞熱帶氣候的深度思考。黃文彬觀察到台灣建築普遍使用水泥、磁磚、玻璃等材料,缺乏氣候適應性,造成都市熱島效應。相較之下,距離台灣3000公里的新加坡反而比台灣涼爽,關鍵在於建築設計的差異。宜居建築政策包含四大核心設施:大陽台、大露台、複層牆及遮陽牆,透過增加綠化、遮陽和通風,讓建築物「會呼吸」。截至2024年,已有230座建築依循此法規建造,形成獨特的「台中式建築」風格。作為政策制定者,黃文彬展現了務實的溝通智慧。面對建商關切的回饋金負擔和容積限制問題,他採取「滾動式檢討」,將回饋金減半、放寬面積限制,讓政策能夠順利推動。這種彈性調整展現了「上位思考」的重要性。黃文彬形容過去的台中是「無人的城市」,人們躲在建築物和車子裡。透過宜居建築結合都市計畫,包括綠園道系統、人行道拓寬、雙排綠化等,台中正朝向「一建案一公園」的理想邁進,讓市民能夠優雅地在城市中漫步。黃文彬懷抱著雄心壯志:讓台中成為「學建築一定要來訪問台中」的城市,如同當年建築學子必訪芝加哥一樣。結合普立茲克獎建築師作品和本土創新,台中正朝向建築朝聖地的目標前進。面對2050淨零碳排挑戰,宜居建築不僅是硬體改善,更是生活方式的革命。從幼兒園教育開始,培養下一代的永續生活習慣,讓減碳成為全民運動。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本集節目中謝文泰建築師以獨特的視角,將台灣城市比喻為「地層結構疊合的歷史博物館」,從史文明前、原住民聚落、清代開墾、日治規劃到現代發展,每個時代都在土地上留下不同的文明印記。他認為建築師的重要任務,就是要能解讀這些「時間的沉積物」。節目中特別討論了台中中央公園與水湳機場的空間中心問題,以及台灣公共建設文化的困境:從招標制度到設計時程,都缺乏讓建築師研究了解當地故事的機會。謝文泰分享了他在台中文學館修復時的經驗,如何在有限預算下,預留老榕樹、週邊牆等巧思,讓空間說動人的故事。討論更延伸到建築材料的選擇哲學。出於追求昂貴進口材料的建商思維,謝文泰建築師偏好使用卵石、鏽鐵等庶民材料,認為這些在地元素更能觸發集體記憶,達到「雅俗共賞」的社會共鳴效果。節目中同時也探討了未來城市發展趨勢,謝文泰提出「真實與共享」將是關鍵字。他預想未來的菜市場可能演變成物流取貨、生鮮超市、共享廚房的新型形態社區中心,空間運用將成為「極端臨時、極端組合、極端分享」。從數位遊牧到共享經濟,從建築師角色的轉變,本集節目不僅探討了建築設計的當地思維,更深刻地思考了未來城市生活的可能模樣。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這集精彩的對談中,被譽為「建築界文學鬼才」的謝文泰建築師,帶我們重新思考台中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作為一個僅有百年歷史的「小鮮肉」城市,台中沒有台南、嘉義那樣深厚的歷史包袱,卻因地處台灣地理中心,吸收了南來北往的豐富養分,造就了充滿實驗性格的城市DNA。謝文泰認為,台中是一個「充滿實驗性格的城市」,即便面對歷史或面對自己,都充滿豐富而實驗性的想像。台中人擅長將南來北往留下的痕跡「搞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種融合與創新的特質,讓創意和文創在台中格外符合城市成長脈絡。從台中文學館的設計理念談起,謝文泰分享了如何讓建築成為文學家的「經紀人」,透過芭蕉、水流等在地元素,讓空間與文學作品產生詩意的連結。他強調,真正的文學性在於「字與字之間的留白」,城市規劃也需要這樣的呼吸空間,讓市民能夠自由想像、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面對歷史建築保存與都市更新的拉扯,謝文泰提出了兼具理想與實務的觀點:透過容積獎勵機制,鼓勵開發者回應都市歷史脈絡,讓新建築能與舊街廓對話,創造出既保留過去記憶又滿足當代需求的城市風貌。最令人動容的是他對台中未來的期許:一個「記得過去、勇敢創造未來的實驗型城市」。正如他所說,台中應該像個永遠不安分的調皮學生,即使被老師罰站,也要在背地裡堅持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最終打敗那個不允許創新的「大魔王」!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