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鯤鯓「琴」人──安默麗提琴工廠

2022-08-23·13 分鐘

本集介紹

第一集南喃自語節目,我們邀請到位於鯤鯓,安默麗提琴工廠的的陳明彥先生來我們分享安默麗和鯤鯓的故事。

工廠設立的動機與背景
工廠初期是由父親陳水友先生經營,以木工業定位來申請公司,早期臺南市為日本吉他做代工的城市,隨著需求改變轉型小提琴代工。後來意識到自由品牌的重要性,才設立提琴工廠,服務對象以音樂班學生及教學老師為主。

安默麗名字起源
取自小說中一位製琴師尋找木材過程中遇到歌聲動人的修女,且提琴身形的曲線,也讓提琴多以女性命名。

工廠與社區的連結
西洋音樂圈,小提琴是小眾樂器,在歐洲也是貴族樂器,只有宮廷及教堂會演奏。在鯤鯓社區中並未特別宣導,而是口耳相傳,社區多只知道有提親工廠在此,使用者多非社區內居民。

與南區公所舉辦職人體驗製琴活動
現今大家最常使用的都是電子產品,對於傳統木工工具的使用較為生疏,經過技藝的簡單教學,實際拿到工具及提琴的木材,即使參與者操作上有些不協調,但大家卻還是玩得很開心。

未來也會持續與其他團隊做配合,以推廣的角色讓更多的民眾接觸。

將如何藉由音樂推廣鯤鯓社區
長輩生活在鯤鯓近五代歷史,幾年前南區在推廣社區,常聽到「海海鯤鯓」這首歌,我們將他定位為鯤鯓的里歌,其融合地方產業,節奏較為輕快。除了養蚵產業,未來希望將社區歷史背景納入,完成一首代表鯤鯓的樂曲,目前持續與音樂老師討論,找出社區特色,為社區譜曲。

古厝與音樂會
傳統閩南建築與西洋音樂的結合,相信可以創造出新奇氛圍。社區經營方面盡極力推廣產業及建築之美,希望透過提琴產業的製作、演湊與商業文化結合,推廣並帶動民眾進入社區,欣賞在地美感。

當地特色
龍目二井與照壁,和安平劍獅有異曲同工之妙,是為了住宅的趨吉避凶。如今要想維護雖因年輕人口外移而有些困難,但也因為產業並未在社區做直接的開發,才能讓古井老厝保留下來。

提供提琴給龍岡國小的動機
希望藉由提供樂器,能讓更多小朋友來學習,把學習門檻降地,打破以往貴族世家才能學習的印象。也建立孩子們正確價值觀,雖然樂器都要花錢維護,但不應該互相比較樂器的名貴等。

面臨人口外移,如何用自身能力,吸引外地客源
養殖產業外並無其他商業活動,希望未來提琴產業以機械或者電腦方式來降低製作技術,並將此技術運用到社區產又發展中,讓更多人可以接觸提琴製作。

南的一見
堤防邊觀賞夕陽,聽海浪潮聲。社區老街、古建築及紅樹林步道。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