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加冕》的主人翁 拿破崙一世的政績和戰績(二)

2024-06-11·11 分鐘

本集介紹

拿破崙戰爭(Guerres napoléoniennes):
是1803年至1815年間,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領導的法蘭西帝國(First French Empire)和其從屬國(Client state)與反法同盟(French Revolutionary and Napoleonic Wars)間的軍事衝突:
第一次反法同盟(1792 -1797)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 -1802)
第三次反法同盟(1803-1806)
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1807)
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
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1814)
半島戰爭(1807-1814)
俄法戰爭(1812)
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
Waterloo 戰役

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1792 -1797)中,歐洲的君主制王朝第一次嘗試打敗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年4月20日法蘭西對哈布斯堡君主國(Habsburg Monarchy)的奧地利宣戰,幾個星期後普魯士王國(Kingdom of Prussia)隨奧地利參戰。

法國在埃及和敘利亞的征戰(Campagne d'Égypte(1798-1801)期間,1799年10月拿破崙反抵法國,受民眾歡迎。此時的督政府(Directoire腐無能,許多野心家及軍官認為拿破崙為取代督政府,他們聯合巴黎的軍隊,結盟規劃政變。1799年11月9日,共和曆霧月十八日,五百人院主席誘使議會將會議從巴黎的Tuileries宮移至郊外的聖克盧宮(Château de Saint-Cloud)。霧月十九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元帥Jean Victor Marie Moreau(1763—1813)抵達Luxembourg宮,迫使五人督政退職。此時,拿破崙前往Saint-Cloud宮對議員致詞,當時上議院元老院(Council of Ancients)反應冷淡,然而五百人院(Conseil des Cinq-Cents)確高呼:「打倒暴君!」、「打倒獨裁!」。當時拿破崙的胞弟Lucien獲議會衛隊支持,聲稱五百人院有議員被英國以黃金買通,議會衛隊因此衝入清場,數小時後,議員們重新開會,投票立法機構休會六週。期間兩位前任督政,和耶穌會士和理論家 Emmanuel-Joseph Sieyès(1748—1836)、Pierre Roger Ducos(1747—1816)與拿破崙組成臨時執政政府,終結了督政府政權。

拿破崙成為三人執政後,發動二次政變,取得絕對權力。1799年12月24日,臨時執政府頒布《共和八年憲法》,拿破崙掌控了第一執政的行政大權,免受立法機關監督,擁有頒佈法律、任免官員與軍官等權利。1800年,3,011,007名法國人投出贊同票,1,562人反對(可能造假了150萬票),使拿破崙獲得壓倒性勝利。

當時拿破崙以憲法保護財產權,拉攏商人、雇主等商業階層,創建國家憲兵與司法改革,肅清盜匪問題。他掌握權後未清理前政權,留任大部分督政府議員,爭取不同黨派人才,同時勸說流亡者返國,因此獲舊制度(ancien régime)貴族支持。他還平定了西南法保王黨叛亂,赦免剷除叛軍領導人。1800年1月,為了以控制輿論,停刊了法國73家報社的60家,

拿破崙以集權方式,將地方選舉的省長、區長與市長改為中央派遣,透過經濟改革,兩年就平衡了財政。他還創辦了法蘭西銀行(法國中央銀行, Banque de France),穩定法國貨幣與匯率,建立良好的商業循環,使日後資金充裕。1802年,他與教皇國(Papal States)談判,確立天主教為法國的信仰,解決了法國大革命以來的宗教分裂。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 -1892):
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拿破崙的軍隊被困埃及時,再次發起反法戰爭。神聖羅馬帝國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同年底,拿破崙返法成功發動霧月政變,取得軍政大權的法國第一執政。此後拿破崙指揮義大利軍反攻各國,1800年6月14日拿破崙在Marengo之役大敗奧地利軍,議和後第二次反法同盟解體。

Marengo戰役:
1800年1月25日,拿破崙組織了「預備軍團」,6萬法軍在法國東部Dijon聚集,以收復被反法同盟征服的北義大利。當時拿破崙故意在Dijon檢閱老弱殘兵與新兵組成的臨時部隊,使反法同盟誤以爲法軍不具戰鬥力。1800年5月6日,拿破崙前往在今瑞士Geneva 與Lausanne的基地,5月14日他翻越阿爾卑斯山(Alpes)向北義大利進軍,進攻奧軍在義大利北部Torino基地。5月27日,法軍先鋒部隊擊敗了奧軍步兵團。6月2日,法軍持續砲擊使奧軍投降。在此之前的5月26日,拿破崙曾設想三個進攻方案:
1. 進攻奧軍在義大利北方Torino 的司令主力部隊。
2. 南下馳援義大利西北方的Genova。
3. 直抵Milano奪取奧軍補給基地。

6月1日法軍迫使敵軍撤退。6月2日拿破崙再次勝利進入Milano將義大利的奧軍分割為二。 6月9日進攻奧軍後,於6月14日將奧軍擊退。Marengo戰役令奧軍於6月15日簽訂《亞歷山德里亞公約》。1801年,法奧簽訂《Lunéville條約》,奧地利此後退出戰爭。英國也因大陸盟友都退出戰爭,於1802年與法國簽訂《Amiens和約》,結束了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

《拿破崙法典》(Napoleonic Code):
Marengo戰役的勝利,結束法國國內對拿破崙的爭論,他權力穩固後,進行一系列改革,例如任命法學家Jean-Jacques-Régis de Cambacérès(1753—1824)
主持《拿破崙法典》(Napoleonic Code)編纂,民法典在政變當晚由拿破崙下令起草,很多條款皆經由他所出席的上百次立法會議,討論後確認定。法典於1804年實施,兩個多世紀後仍是歐陸法系(Civil law)的基石,也成為法國現行法律,對德國、西班牙、瑞士等國的立法也有影響。政變後三周拿破崙向人民公告:「公民們,大革命已經回到它當初發端的原則。大革命已經結束。」

拿破崙與資本主義(capitalism):
拿破崙鼓勵資本主義發展,他創的法蘭西銀行,採用金銀複本位制(gold and silver bimetalism)穩定法國貨幣幣值,當時法國年紡織品產量十年間成長四倍。法國農村治安狀好轉,基層秩序得以重建。為了促進貿易,全國推行公制(metric system)的計量單位。一掃西歐的封建殘餘,他放寬了財產法,取消了莊園制,廢除了商人和工匠的行會,使離婚合法化,廢止歧視猶太人的政策,取消宗教裁判所。回覆了大革命時被驅逐的天主教,但教會法庭和宗教權威被削弱,樹立了法律前人人平等政策。

拿破崙與奴隸制:
拿破崙認為奴隸是比工人更有效的工具,因此在殖民地恢復奴隸制。1802年,拿破崙以Toscana大公國從西班牙換到在美國曾經是法屬Louisainee的一部分,他原本計劃在新大陸重建法蘭西殖民帝國,但才一年就以1500萬美元將Louisiane 賣給美國。法國原希望從殖民地得到原物料,但新大陸黃熱病與印第安人的起義,使法國放棄在Louisiana 的殖民。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4ml717007y01z39dvv3avz/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