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29 美國CDC縮短隔離和檢疫的天數 因為傳染多半發生在有症狀前二後三天

2021-12-30·39 分鐘

本集介紹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join/linshibi

今日美國七日平均單日確診創下了兩年以來的新紀錄:一日確診253245人,超過了今年一月的248209人。

與此同時,美國CDC在27日更新了對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天數建議。這其實讓某些美國人很疑惑,為何在Omicron進入大流行之時,防疫政策反而放鬆?

確診者隔離變5+5了,非原本的10天。後面五天可以不用隔離,但要戴口罩。(這會讓美國人誤以為然後就不用戴口罩了@@)

CDC網頁上寫,這個決定是基於科學的觀察,多半新冠的傳染是發生在有症狀開始的前1~2天和後2~3天之間。
1.確診者:
不論施打疫苗的狀態。在家隔離5天。如果你第5天無症狀,即可解除隔離。但之後5天在接觸他人時要戴口罩。

2.接觸者,若在第二針六個月內,或已打加強針:
請在接觸他人時戴10天口罩。
若有症狀請立即採檢並待在家裡。
建議在第五天採檢確認是陰性。

3.接觸者,若沒打疫苗,或還沒打加強針:
在家隔離5天。但之後後5天在接觸他人時要戴口罩。
若無法隔離,請戴10天口罩。
若有症狀請立即採檢並待在家裡。
建議在第五天採檢確認是陰性。

04b解讀:
1.基本上這其實是一個防疫和經濟拉扯之下的結果。美國這動作很明顯不是為了防疫本身,是因為更怕一次太多人感染而讓社會無法正常運作,比方說太多機組員感染要取消航班,醫護人員感染讓醫院無法運作,NBA球員太多人隔離無法下場打球等等。

2.在美國CDC網站中有引用台灣CDC的鄭皓元防疫醫師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在有症狀的第6天之後發生的暴露,都沒有被傳染的。在那研究中追蹤暴露有症狀五天內約1800人中,有22人感染,受感染的機率大概1%。而在6天之後暴露的852人中,無人被傳染。但這是發表於2020年5月的研究,是針對原始病毒的研究。現在的變種病毒是否是這樣,這需要更多研究!

3.原本隔離需要10天也是基於早期的研究,發現10天以上測到幾乎就是病毒殘骸,沒有活病毒了。現在就是估計多半傳染,最有傳染力的時間是發生在症狀開始的前二後三這五天之內,而6~10天病毒量應該比較低了,因此靠口罩可以大至防止傳染,讓確診者可以早日回到工作崗位上。

4.但接觸者接觸後發病的潛伏期是另外一個問題。之前我們都是抓平均4~5天,最長可到14天,目前有初步觀察Omicron的潛伏期有可能稍短一點,平均落在3天。因此他們在這裡也割在5天。

5.美國早已是與病毒共存(亡)的這種階段,防疫考慮的不是要100%阻斷感染,他現在想作的是減害,只要能阻擋多數的傳染即可,6~10天可能會讓病毒散播的風險就承擔下來,希望能讓社會經濟的運作不會受太大影響。

6.這個政策在美國也引起正反面很極端的反應。有人覺得早該這樣做了,有人期期以為不可。特別多的人提到,為何不像英國一樣建議在第六第七天做兩次抗原快篩,若都陰性才能把隔離縮為7天?佛奇在受訪時解釋,因為抗原快篩在病毒量已經減少時作,不是很準確,因此不採取這樣的建議。其實我想也有美國檢測量能不夠的因素在裡面,最近美國抗原快篩很難買....

7.台灣需不需要跟進?當然不需要,我們在現階段想的還是盡量清零,阻絕於境外。除非後續有更多研究顯示新冠的可感染天數還有潛伏期有所縮短,再說吧!

CDC Updates and Shortens Recommended Isolation and Quarantine Period for General Population
https://www.cdc.gov/media/releases/2021/s1227-isolation-quarantine-guidance.html 

Ending Isolation and Precautions for People with COVID-19: Interim Guidance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hcp/duration-isolation.html

鄭醫師的研究是27號參考資料
Contact Tracing Assessment of COVID-19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Taiwan and Risk at Different Exposure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Symptom Onset.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fullarticle/2765641

Your local epidemiologist 網站對CDC新政策的看法
https://yourlocalepidemiologist.substack.com/p/state-of-affairs-dec-28

他提到最近NEJM一篇完整追蹤病毒量動態變化的研究
是用NBA隊職員的資料作的!好精彩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102507

歡迎追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04b的發聲管道!
我的電子名片
https://lit.link/linshibi
希望大家當我的種子教師,推廣正確的新冠衛教。科學防疫,不要只以恐懼防疫!

歡迎贊助林氏璧孔醫師喝咖啡,讓我可以在這個紛亂的時代,繼續分享知識努力做正確新冠相關衛教。
https://open.firstory.me/join/linsh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