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介紹
亨利四世(Henri IV,1553—1610),原名Henri de Bourbon,1572年成為下納瓦拉國王(Navarre)亨利三世(Henri III),1589年創立Bourbon王朝,成為國王亨利四世,他原為新教胡格諾派信徒,為了繼承法國王位而改信天主教。1610年在巴黎被狂熱的天主教徒刺殺後,由其子路易十三
(Louis XIII,1601—1643)即位。
1553年出生,母親為法國南部1555年至1572年期間Navarre王國的Navarre女王胡安娜三世(Jeanne d'Albret, 1528—1572); 父親Antoine de Bourbon(1518—1562)為Bourbon 家族的Vendôme 公爵,都是法國第一個由法蘭西人開創的Capétien 王朝(987-1328)的後代。他們的聯姻使兒子具有法蘭西王位第三順序繼承人資格。
在祖父Navarre國王Henri II(1503—1555) 的授意下,兒時的亨利與農民的孩子在鄉間玩耍,衣食也跟鄉間兒童一樣樸素;家族長輩期盼將他培養成戰士。母親是新教結盟宗信徒,她以宗教改革的清規教律嚴格教養兒子。
胡格諾派(Huguenot)是16至17世紀法國基督新教信奉喀爾文思想的一支教派,俗稱法國新教。17世紀以來,是法國最有影響力的新教教派,反對君主專制。
1560年,第四個朝代,Valois 王朝的法王查理九世(Charles IX,1550—1574)登基時,亨利四世的父親曾帶他赴巴黎。1562年,法國宗教戰爭暴發,亨利很早就參戰,新教的Bourbon 家族因而捲入了30多年的內戰。
第一次婚姻結(1572):
1572年,母親去世後,Henri 繼承為Navarre 國王。為了減緩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敵對(Bourbon家族和法國貴族世家Guise
家族。
法國王太后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 1519—1589)安排Bourbon家族,Navarre的亨利國王,基督新教結盟宗的領袖之一,和太后的女兒瑪格麗特(Marguerite de Valois;1553—1615),號稱全法國最漂亮的女人結婚。婚期間,太后計劃了Saint-Barthélémy大屠殺,3000多位岀席婚禮的結盟宗重要信徒被屠殺。新郎亨利因新娘求情,以及太后授意而逃過一劫。太后之所以保護亨利,是為保存Bourbon 家族的勢力,以制衡Guise家族。
亨利婚後被軟禁在巴黎的宮中,夫妻倆個性不合'雙雙風流,六年的婚姻並不美滿。1576年初,亨利趁宮廷狩獵,策馬狂奔逃出王室衛兵監控,喬裝回到南法Navarre,之後宣布放棄天主教,恢復為結盟宗教徒,並成為結盟宗最高領袖。
法國國王(1589-1610):
1584年,Valois 王朝的國王亨利三世(Henri III,1551—1589)的繼承Anjou
公爵病故,亨利四世成為王位第一繼承人,1589年,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後登基。
亨利四世的時期,法國宗教戰爭造成數十年的仇殺。貴族們多陰謀詭計,許多貴族與外國君主串通反對自己的國王。1593年,和天主教Guise家族與西班牙聯軍激戰後,亨利四世又改信天主教,聲稱「巴黎值得一場彌撒」(Paris vaut bien une messe)。
亨利四世改宗後,獲得巴黎市民和天主教徒效忠,包括天主教聯盟的主帥馬耶那公爵(Charles de Guise,1554—1611)也在1595年效忠,Bourgogne 總督之位由保王黨的Biron公爵(Charles de Gontaut, 1562—1602)接替。
1598年,神聖聯盟的貴族布列塔尼Bretagne 總督梅爾克爾公爵也投降,國王本來想懲處,但公爵將女兒,法國最富有的女繼承人許配給國王的私生子Vendôme公爵。
頒布南特詔令(1598)
1598年,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Felipe II;1527—1598)過世,30多年的宗教戰爭(胡格諾戰爭, 1562-1598結束;1598年,亨利四世頒布南特詔令(Édit de Nantes),給結盟宗信仰自由與武裝特權。成為第一部承認新教徒信仰自由的敕令。國王以和解寬容,化解了新舊教間的仇恨,帶來了和平與安定,國王的名言「原諒和遺忘」(Forgive and Forget)。頒布詔令後,部分激進的結盟宗信徒疏遠國王,包括首席軍師Philippe Duplessis-Mornay(1549 -1623)。
1590年代末,法國經歷了30多年的內戰後國庫空虛、經濟衰敗。地方貴族乘內戰自徵捐稅、擴建私軍,成自治集團,軍人互相決鬥,搶劫、謀殺等。
1596年,亨利在Rouen時提到:「交到我手中的法蘭西已近乎毀滅,對法國人而言,法蘭西可說已不復存在。」
1598年起,在能幹且具商業頭腦的財政大臣,首相Sully公爵(Maximilien de Béthune, 1560—1641)輔佐下,整頓稅收、重修公路、疏濬河川、獎勵絲織麻織工業、獎勵商品外銷、造船工業、政府貼補等政策,重整王國的經濟、財政與秩序重整。
亨利四世的名言:「我希望每個法國家庭在每個星期天都能吃上一隻雞」。
離婚(1599)與再婚(1600):
1599年,亨利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兩人無子嗣。1600年,與第二任妻子Marie de Medici結婚,育有三子三女。
開拓加拿大(1601年起):
亨利四世派遣Samuel de Champlain(1574—1635)開發加拿大,以Québec為中心,創立法屬殖民地新法蘭西(Nouvelle-France)奠定了法國海外殖民基礎。
亨利四世晚年施政:
以勸說、頒賜恩俸年金,使各地貴族放棄稅收、治安警衛的地方特權,重建中央王權(許多自治集團未瓦解)。勤政愛民的亨利常巡視各地,親訪民間疾苦,興利除弊,使法國的經濟得以繁榮發展,巨額國債償還了三分之一,且國庫有許多盈餘。
1609年,藉由他的仲裁,荷蘭與西班牙簽訂12年的停戰協定,亨利四世因而重建了法國的國際地位,然而,他出兵挑戰歐洲最強的西班牙帝國的政策受人民反對。之所以出兵西班牙,由於德意志王公(Deutsche)們的新舊教對立一觸即發:1608年,新教諸侯成立新教聯盟;舊教陣營於1609年成立舊教聯盟,勢均力敵。
舊教的公爵Johann Wilhelm,1562—1609)於1609年去世時,領土鄰荷蘭,對Haus Habsburg王室有重要地位。公爵無嗣,有合法繼承權的包括新舊教者,西班牙國王為免領土落入新教諸侯手中,派軍強佔。
亨利四世要求西班牙軍撤出公國,1610年初與新教聯盟聯合反制哈布斯堡王室,集結五萬法軍,法西大戰一觸即發。
此時法國多數天主教徒懷疑國王開戰動機,認為聯合新教國家打擊舊教領袖西班牙,背叛舊教。許多地方因而抗繳新開徵的戰爭稅抵制出兵。
1610年5月13日,亨利四世於巴黎遇刺後隔天身亡。兇手François Ravaillac(1577—1610)是狂熱天主教徒,西班牙在天主教世界擁有崇高的威望,為了阻止法西之戰刺殺了國王。
國王在朝時受人民愛戴。新教、舊教信徒,都為國王的意外去世而哀悼,他登基時法國貧窮,宗教殘殺,社會混亂,官吏無能,政府腐敗。經整頓秩序井然,氣象一新繁榮.包括藝術文化。他是法國歷史上最有人情味的君主,他如希臘神話中的宙斯,威嚴、勇敢、仁慈、有點狡詐,好色。他生活簡樸,人民因此稱他為「好國王亨利」。
亨利四世的遺體於1793年法國大革命時遭革命份子破壞,頭顱被拍賣,但直到2010年法國法醫學界鑑定後,才確認頭顱是亨利四世,之後重新安息在巴黎北方的Saint-Denis教堂。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