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19世紀新古典主義大師Jacques-Louis David的《拿破崙加冕》(二)

2024-04-30·13 分鐘

本集介紹

《拿破崙加冕》(Le Sacre de Napoléon)全部名稱是「拿破崙一世皇帝加冕和約瑟芬皇后在巴黎聖母院加冕,1804 年12 月2 日」(Sacre de l'empereur Napoléon Ier et couronnement de l'impératrice Joséphine dans 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le 2 décembre 1804)。
是法國共和國第一執政(Consulat)與帝國皇帝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的官方畫家Jacques-Louis David(1748 -1825 ),於1805 年至1807 年間創作的巨幅畫座,現今典藏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巴黎西南郊外的凡爾賽宮博物館(Château de Versaille)的加冕廳,也有一幅相似的《皇帝加冕》( Le Couronnement de l'empereur),由David 於 1808 年在流亡Bruxelles 期間創作。

藝術是為拿破崙的宣傳服務的。David 被拿破倫任命為皇帝的首席畫家後,皇帝向David 口頭委託訂購四幅畫,以慶祝加冕及裝飾皇宮,然而David最終只執行了前兩項。受委託創作的四幅儀式畫包括《登基》 (L'intronisation)、《加冕》(le sacre)、《1804年12月5日分發鷹杖後,軍隊向皇帝宣誓》( Serment de l'armée fait à l'Empereur après la distribution des aigles, 5 décembre 1804)和《抵達市政廳》( l'arrivée à l'hôtel de ville)。

教宗庇護七世(Servus Dei, Pius PP. VII;1742—1823): 觀禮,拿破崙替跪著皇後的妻子Joséphine de Beauharnais(1763—1814)加冕為皇后。教宗在神職人員的簇擁下坐著,祝福儀式中,David最初畫他雙手放在膝蓋上,以示懺悔,他的身高低於皇帝。他在加冕典禮上的出席受到限制;他只扮演次要角色。拿破崙於1809年進攻維也納,併吞了教宗國屬下各邦,教字庇護七世大發雷霆,宣佈將拿破崙再次處以天主教懲罰中最嚴厲的的破門律(Excommunication)逐出教會。一種。據天主教教義,被絕罰之人將與教會隔離,沒有教會所予之救贖。拿破崙因此於1809年7月6日逮捕身梵蒂岡的庇護七世,並將其押解回Savona囚禁,庇護七世在拿破崙1814年退位後才被釋放。當時的法國宗教界已經亂成一片,長期處於脫序狀態。1814年,庇護七世恢復於1773年被教宗克萊孟十四世(Clemens PP. XIV;1705—1774)解散的耶穌會。

此加冕儀式與傳統有別,因拿破崙希望透過此儀式,與波旁王朝(Bourbon)的傳統君主禮節區分。皇冠和權杖象徵皇權及神聖權利。人民必須尊重1806 年 4 月 4 日的帝國法令,在帝國所有教堂實施《帝國教義》(Catéchisme impérial),以上帝之名順服拿破山崙。

畫面中的古董裝飾、地球儀和月桂花環皆顯見拿破崙心儀羅馬帝國。高級政要和波拿巴家族的出席,象徵支持新政權。他們組成了以功績為基礎的帝國新貴族。1808年,拿破崙創立了第一帝國後,重新建立了宮廷的禮儀制度,並以法國君主在巴黎羅浮宮的Tuilleries 宮為宮殿。

拿破崙站立在畫面中央,穿著繡有金色蜜蜂的加冕盛裝,紫色天鵝絨皇家外套袍,內襯有貂皮,一條蕾絲領帶,繡有金色的白色鞋子和手套,以及純金月桂花環。

Joséphine de Beauharnais(1763-1814):身著連身絲綢裙盛裝,跪在祭壇邊,飾有蜜蜂(Mérovingiens 王朝象徵)的紫色天鵝絨方形墊子。雙手緊握。她從拿破崙手中接過皇冠,而不是教宗。她的正後方是身穿白色頭飾的侍女,她們的右邊是拿破崙的兩個兄弟。加冕典禮時,兩名仕女手扶著她的裙擺,是她的表妹Adélaïde de La Rochefoucauld(1769 - 1814)夫人和她的侍女Émilie Louise de Beauharnais(1781 -1855)夫人。身後是頭戴紅色無邊便帽的巴黎大主教Jean Baptiste de Belloy (1709 -1808)紅衣主教,他之所以坐著,因為儀式時間較長(3 到5 小時),主教已95 歲。

皇后在畫面中心,展現的是約瑟芬皇后的加冕,而不是皇帝的加冕,引起了一些政要對David 作品的的批評。

拿破崙的母親Maria Letizia Ramolino(1750-1836 ):戴著王冠及面紗,坐在主包廂中央,周圍環繞著她的侍女和侍從。她並沒有出席加冕典禮,為了抗議拿破崙與弟弟Lucien Bonaparte(1775 – 1840),關係疏離。David 將拿破崙母親畫在尊榮的位置。1808年,拿破崙在David的工作室看到完成的作品,深受感動,感謝了David 的細心構圖。

Louis Bonaparte(1778-1846):帝國初期獲大警察的頭銜。 1806 年成為荷蘭國王。他娶了皇后Josephine前夫的女兒 Hortense de Beauharnais, reine de Hollande(1783 -1837)。

Joseph Bonaparte(1768-1844):加冕後獲得帝國親王頭銜。於 1806 年成為那義大利南方Naples 國王,於1808 年成為西班牙國王。

年輕的Napoléon Louis Charles Bonaparte (1802 -1807): 拿破崙侄子,父親是Louis Napoleon 。

拿破崙的姊妹們,從左邊開始(Élisa, Pauline 及Caroline,在拿破崙侄子Napoléon-Charles 的母親Hortense de Beauharnais, 前。

Charles-François Lebrun(1739-1824):與拿破崙和Jean-Jacques-Régis de Cambacérès(1753—1824)並列的第三任執政官。在第一帝國時期擔任財務大臣。他手握有帝王鷹的權杖。

Jean-Jacques-Régis de Cambacérès(1753-1824):帝國大總理握著正義之手。

Louis-Alexandre Berthier(1753-1815):1805 年擔任領事館戰爭部長,後任帝國元帥。

Talleyrand(1754-1838):1804 年 起擔任大​​管家(grand chambellan)。

Joachim Murat(1767-1815):帝國元帥,1808年後成為Naples國王,是拿破崙妹妹Caroline 的丈夫。Caroline 在皇后左邊,穿著金色刺繡的外套,手捧著皇冠的墊子。

教宗庇護七世周圍是教會要人士。為了不破壞教會與國家間的新平衡,教宗欣然同意參加加冕典禮。透過主教冠,可認出幾位主教,其中一位手拿十字架。教宗左邊是義大利紅衣主教(Giovanni Battista Caprara, 1733 -1810),他與拿破崙討論了儀式。右邊是希臘執事Raphaël de Monachis(1759 -1831)。庇護七世坐在拿破崙身後,右手做出祝福的手勢,他沒有戴法冠,肩上佩戴白色羊毛肩胛披肩,上面繡著六個黑色十字架,這是羅馬教會大都主教主權的屬性之一。

David 將自己畫在左方包廂,他的妻子和兩個雙胞胎女兒在他面前。周圍是某些學生或合作畫家,例如Ignazio Degotti (1758 - 1824),David的左邊是他的老師Joseph-Marie Vien (1716 -1809)和他的朋友們。David 手裡拿著筆記本和鉛筆,穿著繡花衣服,然而,David並沒有出席儀式。

大使們在主祭壇右側,偉大的政要在左側,實際上,儀式期間,他們與王子和公主在一起。有戴著白色頭巾的Mehmet Sait Halet Efendi崇高之門的大使,左臉部分被Jean Louis, comte de Cobenzl, (1753-1809)伯爵的頭遮住。同一包廂,最左邊是代表西班牙的Federico Carlos Duc de Gravina y Nápoli (1756 - 1806)海軍上將,戴著藍色、黃色圍巾,身穿紅色大翻領夾克,他身後是代表美國的John Armstrong Junior (1758 – 1843)。祭壇後面還有祭司,拿破崙的叔叔紅衣主教Joseph Fesch(1763 -1839)。

最初創作的18位帝國元帥( maréchaux d'Empire ),David只畫了9位。在皇后後面,貴婦人的左邊,是Jean-Baptiste Bessières( 1768 -1813)帝國衛隊上校兼儀式官,站在他右邊的是Louis Philippe(1753 -1830 )伯爵,外交官和史學家及詩人。站在兩人之間的是不太顯眼的Jean-de-Dieu Soult公爵元帥(1769 -1851)。Jean Mathieu Philibert Sérurier ( 1742 -1819)元帥將皇后的戒指放在墊子上;Bon-Adrien Jannot de Moncey, (1754 -1842)元帥提著接受女皇外套的籃子;Bon-Adrien Jannot de Moncey(1754-1842)和最後三位“榮譽元帥”在左邊提著“查理曼的榮譽”(Charlemagne) ; François Joseph Lefebvre(1755 -1820)持的劍;François Étienne Kellermann (1770-1835)將軍持王冠;Catherine-Dominique, marquis de Pérignon(1754 -1818)持權杖。

拿破崙會定期參觀David的工作室,監督這幅畫的進度。這幅畫的第一個版本應該描繪的是皇帝加冕。最後一幕讓皇帝大悅,他讚嘆道:「太棒了!多麼美麗 !所有這些裝飾品真是令人驚艷!這不是一幅畫。我們在這幅畫中生活、行走、說話」。

David的畫作以《拿破崙之禮》的名義進入繪畫史。凡爾賽宮展出的第二倜幅版本,展在加冕廳。矛盾的是,此畫所呈現的並不是加冕禮,而是加冕禮中教皇的祝​​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4ml717007y01z39dvv3avz/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