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介紹
第七集南喃自語節目,是灣裡松安社區的里長夫人林杏枝女士要來和我們分享社區目前做過的營造活動。里長夫人在灣裡長大,從事很久的社造,對社區的愛護從社區辦過的活動就能知道,就讓我們來聽聽松安社區的故事吧。
社區營造—手工皂、手工包體驗營
早期社區髒亂,在清理雜物過程中意外發現左手香的功能,開始了手工皂課程,不只是製作時的療癒,對皮膚過敏也有很大的療效,甚至連需要打抗生素都被左手香治癒,成為社區左手香的口碑。
因為課程經費的問題,以志工參與老師教學,再將方法傳入社區,也可以培育志工們進行教學。
精緻的手工包則是希望讓婦女們在家有興趣可以做,選擇貼近時代感的小魚包,但因為行銷不熟悉,囤積的產品有點打擊信心,目前仍在尋求通路銷售。
漫漫弄&剪粘裝置藝術
282巷口是社區的起點,志工們提出想要標示性門面,要結合社區並讓遊客想拍照留念,故借用屋主外牆進行廢五金相關創作。從龜裂不堪的牆面開始修復,經歷過颱風,也遇到廢五金無法黏貼到牆上等問題,最後由里長想方法,完成廢五金裝置藝術牆。
該面牆由社區居民自發性參加,公告時間由民眾自行決定出席,其中在社區中口碑很重要,除了必備的文宣,口耳相傳也能讓消息傳遞更廣。
布置的過程有請老師在活動中心教學,先尋找廢五金相關零件進行組裝,後續才安置於牆面。
牽罟的故事
早期半農半漁社區,農業收穫不多,以番薯為大宗,而主食米飯一定要配魚,才出現了到海邊抓魚的行為,但一人之力難以成功,故集資買魚網增加收穫,最後出現牽罟的現象,有去幫忙牽繩的能分到魚隻。50年代接觸廢五金後漁業人數下降,經濟起飛就以買賣為主,不再進行牽罟。
近年由志工提起的牽罟體驗活動,無所畏懼的進行,當時居民會自動出現,好奇的看牽罟的進行,事後許多企業想合作舉辦,但是因為漁網的毀壞就沒有後續了。
社區營造的艱辛
社區內沒有活動中心,辦活動須借用灣里場地,和社區有距離,希望未來能有空地在社區內設立活動中心,幫助社區內活動的傳承。且缺乏活動中心讓老齡化社區更不容易,少了平時可以休憩談天的地方,志工也提出想要有屬於自己社區的空間,畢竟在廟裡沒辦法聚集很多人,待的時間也不常,目前仍在積極爭取中。
只要有人自願參加,不論年齡都想要實現他們想做的事,以前打掃因為保險限制不讓小孩行動,後來則推動帶小孩來也有福利。
關懷據點是長輩聚集的地方,疫情期間關點長輩都在問甚麼時候開放,平時去訪視時,長輩也會拉著志工不放,想要找人聊天,從96年剛開始害怕被量體溫到喜歡,可見長輩們的孤單。
南的一見──下午的黃金海岸,營造起來有看點,但是目前環境還是需要維護。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