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聲菌

藝聲菌

桃園市立美術館

藝術發聲,好菌滋生!「藝聲菌」是桃園市立美術館的聲音平台,每集依主題邀請相關主持人與來賓,暢談藝術和美術館的相關議題,透過聲音匯聚各方能量,培育一個有機而多元的藝術生態。

官網 https://tmofa.tycg.gov.tw/ch/online-art/podcast
聯絡我們 tmofa.museum@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所有集數

S2EP02 │ 書藝圈的策展進行式

S2EP02 │ 書藝圈的策展進行式

🄴 藝聲菌

來賓 「時空題辭」策展顧問/熊宜敬 「時空題辭」策展人/徐祖寬 簡介 書法可以怎麼展?書藝圈策展都在關注什麼?本集將透過橫山書法藝術館展覽徵件的策展類獲選案「時空題辭」,來談談書藝展覽策劃。邀請的來賓為「時空題辭」的策展人徐祖寬,還有策展顧問熊宜敬,分別從他們各自的角度討論對於近幾年書藝策展的生態和趨勢觀察,以及對書藝策展的見解。策展人也將親自為大家介紹「時空題辭」中三位參展藝術家──紀冠地、蔡承翰、林承翰的創作背景和特色。 #桃園市立美術館 #橫山書法藝術館 #展覽 #策展 #書法 節目摘要 02:17  「時空題辭」展覽構思起源 04:44  書法策展徵件的特色和未來性 07:07  策展人的角色和鍛鍊 11:33  策展的挑戰和亮點 13:29  策展顧問的功能和工作 16:10  隱藏在作品中的神奇寶貝和流行元素 18:00  參展藝術家紀冠地的創作 20:36  參展藝術家蔡承翰的創作 22:45  參展藝術家林承翰的創作 25:20  對近年書法藝術展的趨勢觀察 30:08  給未來參加徵件者的建言 知道更多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 展覽時間:2023/11/16 - 2024/01/15 參展藝術家:紀冠地、蔡承翰、林承翰 過往書法主題節目 S1EP03|如何當代,怎樣書法? S1EP04|「橫山」夫如何?書藝情未了 S1EP08|渡海書法,何以為「家」? S1EP09|「我磨硯,硯磨我」— 桃園書藝推手黃羣英 S2EP01|身體的語言,線條的表情-書法與繪畫之間 訂閱【藝聲菌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taoyuanmuseumoffinearts3401 訂閱【藝聲菌Podcast頻道】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8jt1t402un01tc0s6gdrj4/platforms 追蹤桃美館家族 桃園市立美術館官網:https://tmofa.tycg.gov.tw 桃園市立美術館FB:https://www.facebook.com/tmofa10711 桃園市立美術館IG:https://www.instagram.com/tmofa_museum 橫山書法藝術館IG:https://www.instagram.com/tmofa_hcac/ 橫山書法藝術館LINE:https://tmofa.com/art00QQvfe 聯絡我們:tmofa.museum@gmail.com -- 桃園市立美術館 製作 執行團隊 主持/小桃 企劃執行/好料創意(孫嘉蓉、柏雅婷、李淇加) 錄音統籌/複耳工作室 影像統籌/陳仕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8jt1t402un01tc0s6gdrj4/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2EP01 │ 身體的語言,線條的表情-書法與繪畫之間

S2EP01 │ 身體的語言,線條的表情-書法與繪畫之間

🄴 藝聲菌

來賓 橫山書法藝術館專案研究員/「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策展人 巫伊婷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教授/參展藝術家 盧廷清 簡介 藝聲菌第二季開播啦!第一集我們要先來談談大家既熟習又陌生的藝術類別-書法。邀請到的是橫山書法藝術館的專案研究員、也是目前館內正在展出的「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的策展人巫伊婷;以及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教授、同時也是參展藝術家的盧廷清老師。我們常聽到人家說「書畫同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書法和繪畫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關係?狂草是「書」還是「畫」?欣賞書畫也可以用聽的?本集將帶大家從「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的策展方法和展出作品,談談書家書法和畫家書法的細緻差異,並帶領觀眾欣賞書畫作品時的多元視角。 #桃園市立美術館 #橫山書法藝術館 #未究之境 #客家 #展覽 節目摘要 03:03 橫山書法藝術館的特色 05:20 以族群角度策劃的挑戰和方法 07:55 書法與聲音結合的想法 09:57 「書畫同源」的涵義與文人畫 17:03 盧老師以吳濁流作品創作 25:53 飲酒有助於揮毫,是真的嗎?(警語: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27:16 想接觸書法藝術該從哪裡開始? 知道更多 橫山書法藝術館「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 展覽時間:2023/8/11-2023/10/30 節目中提及的書法作品 戴武光(1943-2020)〈數竿修竹〉,2003 于彭(1955-2014)〈飲酒圖〉,2009 盧廷清(1959-)〈吳濁流六十初度詩〉,2023 鄧君浩(1987-)〈彭鏡泉──春日自橫山還家二首之二〉,2023 過往書法主題節目 S1EP03|如何當代,怎樣書法? S1EP04|「橫山」夫如何?書藝情未了 S1EP08|渡海書法,何以為「家」? S1EP09|「我磨硯,硯磨我」— 桃園書藝推手黃羣英 訂閱【藝聲菌YouTube頻道】 tmofa.tycg.gov.tw/ch 訂閱【藝聲菌Podcast頻道】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8jt1t402un01tc0s6gdrj4/platforms 追蹤桃美館家族 桃園市立美術館官網:https://tmofa.tycg.gov.tw 桃園市立美術館FB:https://www.facebook.com/tmofa10711 桃園市立美術館IG:https://www.instagram.com/tmofa_museum 橫山書法藝術館IG:https://www.instagram.com/tmofa_hcac/ 橫山書法藝術館LINE:https://tmofa.com/art00QQvfe 聯絡我們:tmofa.museum@gmail.com -- 桃園市立美術館 製作 執行團隊 主持/小桃 企劃執行/好料創意 錄音統籌/複耳工作室 影像統籌/陳仕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8jt1t402un01tc0s6gdrj4/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4 │ 自己的同溫層自己造:藝文社群溝通術

EP14 │ 自己的同溫層自己造:藝文社群溝通術

🄴 藝聲菌

主持: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 繆思長 朱家琳來賓: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 館長 郭怡汝、ArtDay 經營者 吳玉瑋本集介紹:本集爲歡慶橫山書法藝術館Line官方好友帳號開通的特別企劃,一起聊聊美術館/博物館的社群行銷術。隨著閱聽媒介的轉變,美術館對於群眾的想像與定義也隨之改變。傳統上,美術館所思考的觀眾是以實際到訪館舍的民眾為主,但當我們想拓展美術館、博物館的參與對象時,只關注到館觀眾是不夠的。當代的博物館與美術館都希望能透過更活潑、更貼近生活的方式,觸及潛在的觀眾群,因此,透過網路傳遞各種層次的訊息和知識,早已成為館舍營運的重要業務面向之一,也是民間的藝術文化推廣者非常關鍵的媒介。本集藝聲菌邀請「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的謬思長朱家琳擔任主持,分別與「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的館長郭怡汝,以及藝術IG「ArtDay」的經營者吳玉瑋對談,聽聽她們如何將知識轉化成大眾感興趣的議題,對於藝術知識透過社群媒介傳遞的現象又有什麼觀察。節目摘要:03:12 博物館/美術館知識共享08:04 創造更多共鳴:挑選素材的原則12:18 文字轉譯:學術用語如何貼近大眾生活19:15 IG受眾與hashtag擴散性22:27 圖像先決!視覺風格制勝一切知道更多:「橫山書法藝術館」官方Line帳號https://tmofa.com/art00QQvfe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www.museumvisionary.com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www.facebook.com/TheMuseumBarAndCultureBlah/ArtDayhttps://instagram.com/artday.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3 │ 這些作品從哪來?談美術館典藏捐贈與發展

EP13 │ 這些作品從哪來?談美術館典藏捐贈與發展

🄴 藝聲菌

主持: 典藏藝術家庭《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 朱貽安來賓: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 劉俊蘭、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 張瑜倩本集介紹:一個美術館的典藏有幾個來源,一是館方制定典藏策略,逐步購買收藏;另外則是接受藝術家或收藏者的捐贈。預計2024年落成的桃園市立美術館,近日舉辦一場捐贈儀式,擴充了桃美館在現當代書法藝術和在地藝術史方面的景深。收藏者為什麼想捐贈?他們如何決定捐贈單位?而館方有捐贈就一定要收嗎?受贈前後又有什麼工作和研究要做?本集邀請典藏藝術家庭《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朱貽安主持,由桃美館館長劉俊蘭,還有政大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張瑜倩,分別從美術館和博物館運營的角度來談美術館典藏。節目摘要:04:10 桃美館現有館藏來源07:16 捐贈者在選擇捐贈單位時會考慮的因素13:29 博物館捐贈程序與館藏政策:以英國為例19:02 典藏啟動前的研究評估22:50 捐贈典藏的著作授權與法規25:48 提升捐贈意願的相關配套知道更多:桃美館「典藏捐贈選粹暨感謝儀式」新聞https://artemperor.tw/focus/4862桃美館典藏政策https://tmofa.tycg.gov.tw/ch/collections/about-collection「狂筆.顛墨:徐永進贈藏選粹」特展,2022年7月16日起將於橫山書法藝術館展出,詳請請持續關注桃美館官網及社群。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2 │ 重新聆聽─用耳朵與身體探索聲音世界

EP12 │ 重新聆聽─用耳朵與身體探索聲音世界

🄴 藝聲菌

主持: 聽說聲音工作室 共同創辦人 張惠笙來賓: 洋蔥耳音樂小學堂 創辦人 米粒老師(林俐吟)、頑劇場 羅翡翠本集介紹:生活周遭充滿各式各樣的聲響,然而或許太過依賴視覺,又或許過於熟悉與習慣,有時反而遺忘這些幽微的存在。如何重新感受、甚至思考聲音,也成為許多聲音藝術家的重要創作議題;藝術家運用敏銳的感知,從生活中收集靈感,運用多元的媒介與手法,傳達獨特的感受並開啟思辨。對於心智尚處發展階段的兒童,聲音更扮演著啟發想像力、引導觀察和記憶的重要角色,豐富他們體驗世界的樣貌。本集邀請到聽說聲音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張惠笙擔任主持人,分別與洋蔥耳音樂小學堂的創辦人米粒老師、頑劇場的羅翡翠,一起談談她們長期在聲音與兒童教育領域推廣的觀察與感動。節目摘要:02:35 重新思考「聲音」在音樂裡的角色06:45 聲音來自身體的需要09:35 探索兒童聲音教育的多樣性14:15 孩子也是老師,從孩子身上發現的感動19:20 加碼分享「私心最愛的聲音」23:35 印象深刻的聲音教育經驗分享31:45 活動預告:「咬耳朵Sound Bite」展覽知道更多:「咬耳朵Sound Bite」展覽時間:2022/05/12 - 2022/06/26展覽地點:桃園市兒童美術館https://tmofa.tycg.gov.tw/ch/exhibitions/upcoming-exhibitions/67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