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收到過假訊息嗎?
資訊爆炸的年代,各種真真假假的訊息,
我們怎麼樣才能夠聰明不受騙?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是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與國立教育電台合作的Podcast節目,
在這裡我們將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
陪伴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
達成「群體免疫」,和假訊息說掰掰!
🏆2024年榮獲第50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2024年雙料入圍第23屆卓越新聞獎
🏆2022年入圍第48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如果要聯絡我們,歡迎寫信到這裡:tfc@tfc-taiwan.org
💌 臉書專頁
www.facebook.com/taiwantfc
💌 IG 帳號
www.instagram.com/taiwan_factcheckcenter/
💌 Line
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 Twitter
twitter.com/taiwantfc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基金會)官網
http://tfc-taiwan.org.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近120年,丹娜絲颱風是第一個在嘉義登陸的颱風。少了高山減緩颱風的猛烈攻勢,造成南部山區多處坍方、電線桿倒塌、太陽能板損壞,經濟損失慘重。因此,社群平台開始大量流傳「颱風後不要買中南部養殖魚,因魚可能吃下破損太陽能板漏出的毒」等說法,造成民眾對南部養殖漁業與再生能源的恐慌。經查證,這則傳言是錯誤訊息。學者指出,光電模組結構為封裝式設計,無法輕易釋出有害物質。只有在極端情況下,如長時間棄置於高鹽分環境、材料老化,才可能釋出微量金屬離子或微塑膠。並不會在災害發生當下就產生「魚吃毒、人吃魚會中毒」的風險。事實上,綠能常成為假訊息攻擊對象,尤其選前更易被誤導成能源政策失誤的象徵。針對此類高度專業性議題,建議民眾再看到資訊前,先確認消息來源是否可信、有無科學證據支持,以及查閱多方觀點。唯有如此,才能在假訊息洪流中掌握真相。🔹 謠言 1:網傳「颱風過後不要買中南部的養殖魚,因為魚可能會吃下破損光電板漏出的毒」?✔ 事實:矽晶太陽能板不影響水質、不會毒害養殖魚。🔹 謠言 2:網傳「太陽能光電板,將太陽的光熱,反射回大氣層,讓台灣上空沒有冷空氣…以致於水氣無法凝結為水滴…至今完全沒有春雷、更沒有雨」?✔ 事實:推論沒有科學根據💖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光電 #養殖魚 #漏液 #中毒 #綠電 #丹娜絲 #颱風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0:00📌台灣每天500人報案被詐騙、財產損失一天就2.5億!詐騙熱門手法報你知04:59📌會計師被騙1.7億慘痛教訓:「高獲利穩賺不賠」就是陷阱09:35📌假投資、假交友、假檢警,保持懷疑,請撥16515:29📌「打詐儀表板」五萬篇被騙實錄,真人真事字字血淚警醒大眾。19:59📌賺到蠅頭小利也可能是「出金集團」的陷阱!27:55📌詐團砸下億元廣告,社群平台不管制,政府出手開罰35:35📌跨國洗錢,讓警方千辛萬苦只能追回虛擬貨幣3千萬,困境何在?42:34📌民眾不信任、金流外逃、虛擬幣查緝難!警方打詐三大挑戰47:47📌愛問愛答:民眾應該如何理解與因應詐騙集團的威脅?打開手機,社群平台、通訊軟體、電子郵件,甚至一通陌生來電,都可能隱藏精心設計的詐騙陷阱。詐騙如同一條看不見的鏈條,橫跨國界、跨越語言,連結著程式設計師、話術編撰者、金流處理者與出金集團,形成難以摧毀的跨國產業鏈。警政署長張榮興指出,過去一年台灣每天約發生700至800件詐騙案件,單日損失高達四億到六億元。隨著「打詐國家隊」成立,到今年五月,案件數降至每日約500件,損失金額降至2.5億元,但這場硬仗仍未結束。投資詐騙是最大宗。一名會計師在網路看到投資廣告,加入LINE群組後,初期幾次獲利讓他深信不疑,最終竟投入超過 1.7 億元,直到親友提醒才驚覺受騙。這類「養套殺」模式,已成詐團慣用手法。張榮興提醒全民建立「防詐三步驟」:一聽、二掛、三查證。接到可疑電話,應先判斷是否合理,若有疑問立即掛斷,並撥打165專線查證;也可利用「打詐儀表板」,掌握最新詐騙動態與案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號稱高報酬、穩賺不賠的投資往往是陷阱。防詐是一場持久戰,唯有全民參與,才能守護財產安全,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本周來賓點播:高向鵬、傅振輝〈你是我的兄弟〉來 賓|張榮興(警政署長)主持人|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節目團隊︱黃兆徽、邱家宜、張育騰、曾富謄📻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想聯絡我們:tfc@tfc-taiwan.org💌寫信給主持人:chaohwei@tfc-taiwan.org💌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詐騙 #洗錢 #錢 #反詐 #打詐 #虛擬貨幣 #詐騙集團 #警察 #165 #黑道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器官捐贈,為不幸結束的生命提供了延續下去、遺愛人間的可能性,捐贈觀念逐漸普及下,已有許多人選擇登記、上網簽署捐贈意願。但近期卻有謠言錯誤解讀器捐爭議,甚至影射其他醫院、宣稱其器捐業務與中國有關,傷害器官捐贈的美意與社會信任。今天邀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輯陳偉婷,從查核的角度出發,與聽眾分享,共同拆解這則謠言。究竟器捐在台灣需要經過什麼手續、有哪些規範,這些把關又能如何確保器官捐贈的妥善進行?本集「假掰特派員」通通講給你聽!延伸閱讀:北部某醫院日前發生器捐爭議,羅東博愛醫院無端遭影射謠言誤導羅東博愛醫院器捐業務與中國有關節目團隊︱黃兆徽、邱家宜、張育騰、曾富謄Podcast「新聞真假掰」單元【假掰特派員】查核報告、時事觀察、謠言風向、國際研究,全都說給您聽!📻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事實查核學苑上線!全民一起學查核!https://school.tfc-taiwan.org.tw📮想聯絡我們:tfc@tfc-taiwan.org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近期社群瘋傳:有人收不到罷免投票通知單、國稅局會盯上ATM大筆提款、AIT(美國在台協會)要求雙重國籍者緊急返美報稅⋯⋯,這些「官方通知」經查核,都是假訊息,別被嚇壞了。美國在台協會(AIT)未曾發出任何要求雙重國籍者於7月5日前返美報稅的通知;國稅局也無法即時監控提款紀錄,稅務訊息也不會透過電話通知。而「收不到罷免投票通知單是被打壓」也是假訊息,通知單會在投票前2日單會送達,但就算遭遇人員疏失或地址異動導致漏發,民眾仍可持身分證到場投票,不影響投票權利。半真半假的話術混淆公共視聽,並藉由官方名義提升可信度。提醒大家,遇到類似警告或限期指示,務必查證來源,避免誤信誤傳。🔹 謠言 1:網傳「AIT忽然對擁有台美雙重國籍的台灣有錢人寄出通知,要求於7月5日之前返回美國進行財產重新申報」?✔ 事實:虛構訊息,AIT沒有發出這類通知,海外美國人申報財產也無需返美處理🔹 謠言 2:網傳影片「6月起,提取現金超過這個金額,國稅局會主動來電,你的存款正被緊盯」?✔ 事實:網傳稅務新規定為虛構捏造,若接獲政府部門來電要求補稅可能為詐騙。🔹 謠言 3:網傳「大罷免投票沒有選票通知單、綠色玩(陰)的」?✔ 事實:通知單投票日兩天前送達;沒帶不影響投票💖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報稅 #ATM #罷免 #通知單 #美國在台協會 #國稅局 #726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00:00📌使用AI分析異常金流,第一時間偵測可疑帳戶、啟動阻詐機制02:37📌全球防詐趨勢:「投資陷阱」與「金流監管」最關鍵05:24📌台灣不是東南亞詐騙洗錢中心!報案多是防詐成效提升的反映10:57📌金管會近兩年攔阻詐騙金流達177億元12:57📌投資面交無紀錄,成詐騙破口,透過轉帳才能觸發金流警示22:55📌阻詐主動出擊!結合爬蟲技術、警政、平台快速下架詐騙網頁31:37📌金流防線升級,詐騙轉向虛擬貨幣新戰場35:00📌強化虛擬資產平台登記與監管,打造可被追蹤的交易環境46:30📌防詐要靠金融數據共享,政府與科技平台協作才是「真・防詐聯盟」58:46📌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永保警覺心,才能降低詐騙得逞的機率當代詐騙如同數位瘟疫,善於偽裝、流竄迅速、無孔不入。從假交友、假投資,到AI生成的深偽訊息,手法不斷翻新,讓人防不勝防。在這場資訊混戰中,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指出,金管會在「打詐四部曲」中扮演「阻詐」的角色,負責攔阻詐騙金流,是目前防詐工作的關鍵一環。根據統計,近兩年全台已成功攔阻177億元詐騙資金,但這仍只是冰山一角。雖然台灣已導入AI金流分析與銀行預警機制,但詐騙集團也同步升級,從境內面交轉向跨境虛擬貨幣,以掩蔽金流、規避監管。本集邀請金管會副主管陳彥良,分享金管會如何運用科技與制度防詐,他特別強調:「面交沒有軌跡,銀行系統無法攔阻。」因此金管會呼籲民眾採用轉帳交易,保留金流紀錄,才能讓AI與金融系統設下紅線、即時警示。面對虛擬資產成為新詐騙溫床,台灣也將推動專法,要求平台登記、提高交易透明度,讓虛擬世界不再成為犯罪避風港。從遊戲點數到虛擬貨幣,詐騙橫跨各種生活場景。陳彥良提醒:「防詐不能只靠政府,更需要全民警覺與跨界協作。」唯有建立金流資料共享機制、串聯警政與科技平台,才能真正讓詐騙無所遁形。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本周來賓點播:蛋堡〈過程〉來 賓|陳彥良(金管會副主委)主持人|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節目團隊︱邱家宜、黃兆徽、張育騰、林欣妮📻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AI #防詐 #金流 #虛擬貨幣 #詐騙 #金融科技 #金管會 #數位資產 #新聞真假掰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