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國考好好聽

公職國考好好聽

志光數位學院&超級函授

考試重點直擊,不怕時事進考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所有集數

Ep36. 形式結合犯

Ep36. 形式結合犯

🄴 公職國考好好聽

歡迎來到公職國考好好聽!本集要和各位分享的主題是;形式結合犯 結合犯,係指將兩個以上可獨立之犯罪,依法律規定結合成為一個新罪,其類型可分為形式結合犯及實質結合犯。 實質結合犯,雖具有一個獨立犯罪之外觀,惟其構成要件實際上乃結合兩個故意犯罪之構成要件而來,例如刑法第328條強盜罪,本質上即為強制罪與竊盜罪之結合。 形式結合犯,則係將兩個可獨立成罪之故意犯罪結合,使其成為一種新的犯罪型態,但通常不會有新的罪名,只因該等行為人惡性較為重大,故給予較重法定刑,其中最常被討論者,包含刑法第226條之1強制性交罪之結合犯、第332條強盜罪之結合犯、第348條擄人勒贖罪之結合犯等。 以刑法第332條第1項強盜殺人結合犯為例,本罪係由基礎犯罪「強盜罪」與相結合犯罪「殺人罪」所構成。 由於強盜殺人罪之條文並未處罰未遂犯,故若強盜罪或殺人罪其中之一為未遂時將會產生爭議。其中,強盜未遂與殺人既遂」的組合,是考題中最常出現的情形。 我國早期實務見解較為強調,強盜罪與殺人罪間需具備主觀「犯意聯絡」關係,始能成立結合犯。惟其標準已逐漸放寬,現今多數見解認為,只要兩罪之間具有時間或空間之關聯性,亦即「利用機會」犯下強盜罪及殺人罪,即可構成強盜殺人結合犯。 若行為人除了強盜行為之外,另犯兩種相結合之罪,應如何論處將會成為問題。參照最高法院78年度第4次刑事庭會議見解,因基礎行為強盜罪僅有一個,故僅能就相結合之罪中情節較重者,擇一成立結合犯,再與餘罪併罰,不能就一個強盜行為同時與其他行為成立兩個結合犯。舉例而言,如果在成立殺人與放火之相結合罪的情況下,由於殺人罪法定刑較重,強盜罪應先與殺人罪相結合,成立強盜殺人結合犯後,再與放火罪數罪併罰之。 希望本集的文章分享,有助於你的思考。我們下集見。 若你需要更詳細文章內容,可到國試論壇閱覽。 我們有將該這篇文章的連結網址放到這次podcast內,方便各位聽眾朋友點擊。 文章出處:https://talk.superbox.com.tw/Text.aspx?id=3131&chksum=Super48Talk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mldjt57819k0841hikiuac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修法報報》

《修法報報》

🄴 公職國考好好聽

歡迎來到公職國考好好聽!113年起,我們會不定期透過此頻道,提醒聽眾朋友法律條文增修的消息。 113年1月3日公告9項法律條文的增修與刪除: 1. 所得稅法第17條 2. 房屋稅條例 3.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4. 原住民身分法 5. 司法人員人事條例 6. 公教人員保險法 7.運動產業發展條例 8. 軍事營區安全維護條例 9. 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 希望本集的分享,能有助你關注最新法條的增訂、修正與刪除,下次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mldjt57819k0841hikiuac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35. 機關抵銷意思表示之性質

Ep35. 機關抵銷意思表示之性質

🄴 公職國考好好聽

歡迎來到公職國考好好聽!本集要和各位分享的主題是:機關抵銷意思表示之性質 行政行為定性,為行政法學習上的重要一步。機關所為抵銷之意思表示,其性質是否為行政處分,也將牽動後續救濟方法及審判權問題。 行政機關對私人提出抵銷,往往為求達成目的,直接以行政處分之形式為之。或者以命給付主動債權所負債務作為內容,作成下命處分,以夾帶抵銷之意思表示。 抵銷是否為行政處分,其中最易發生混淆者,在於抵銷具有單方形成之特性,與行政處分之「單方性」相類。程明修教授指出,並非機關所為單方意思表示或者具形成作用,即為行政處分,而須注意以下重要區別: 1. 抵銷主張之公私法事件區分,學說主要以「主動債權」之性質加以認定。若主動債權為私法債權,則為私法事件;反之則為公法事件。我們可以理解為,抵銷制度賦予主動債權人單方形成之權利,是由主動債權人所提出,被動債權之抵銷僅為結果。 2. 我國行政程序法明示的「規制」要件而言,雙方債權債務之抵銷,須視是否符合抵銷要件方能生效,並非由單方意思表示之發出,即可直接生效,因此,抵銷之意思表示,並不具備公權力規制目的,並非行政處分。 3. 再近一步須區分,是否為行政處分,與是否為公法上意思表示。蓋公法上意思表示,並不限於行政處分。抵銷非行政處分,其仍可能為公法上意思表示,甚至私法行為。 抵銷意思表示雖具單方性,惟其生效仍繫諸法定抵銷要件,並非基於公權力之規制而直接生效。故抵銷縱為公法事件,也非行政處分,而是公法上一般意思表示,相當於行政契約之撤銷、終止。至於以私法債權為主動債權者,不分主動債權人,皆為私法意思表示,更與處分無涉。 希望本集的文章分享,有助於你的思考。我們下集見。 若你需要更詳細文章內容,可到國試論壇閱覽。 我們有將該這篇文章的連結網址放到這次podcast內,方便各位聽眾朋友點擊。 >>原文出處>>https://talk.superbox.com.tw/Text.aspx?id=3126&chksum=Super412Talk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mldjt57819k0841hikiuac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34. 空白刑法錯誤—以毒品危害條例與轉讓禁藥為例

Ep34. 空白刑法錯誤—以毒品危害條例與轉讓禁藥為例

🄴 公職國考好好聽

歡迎來到公職國考好好聽!本集要和各位分享的主題是;空白刑法錯誤—以毒品危害條例與轉讓禁藥為例 刑法規範上力求文義明確,使人民得以預見受刑罰之可能性。惟我國刑法領域上存在與行政罰法交錯的空間,在此空間內,行政管制規範與刑法規範通常是競合的,交錯適用同樣的構成要件結構,甚或在刑法規範中保留部分語意,交由相關的主管機關認定規範如何解釋。 至於刑法上「錯誤」之概念,根據學說上的定義,係指行為人於主觀上的認知,與客觀事實產生不一致之現象者而言。 同樣地在行為人對於空白刑法構成要件的內容主觀上想像與客觀上發生事實不一致時,也會產生錯誤,此時稱之為空白構成要件錯誤,空白刑法構成要件錯誤並非獨立的類型,我們應該將此種錯誤的處理方式歸類於適當的分類中。 空白構成要件錯誤究係屬於構成要件錯誤抑或是禁止錯誤?學說上見解存在2種歧異: (1)主張構成要件錯誤之論者,認為空白刑法構成要件的領域中,行政機關之法令等同於刑法構成要件要素,因此當行為人未認識或誤認行政機關之法令,即等同於對空白刑法規範要素之存在或內容產生錯誤,那麼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整體事實的要素即無認知,此時法律效果為阻卻構成要件故意 (2)主張禁止錯誤之論者,認為立法者的立法模式,純屬技術性的形式選擇,不應產生實質影響,亦即人民對於空白規範未予認識,不得主張阻卻故意,至多屬於刑法第16條之禁止錯誤;另有論者主張區分說,應視行為人誤認的範圍屬於事實面錯誤或法律面錯誤,而異其適用效果。 實務上關於空白刑法構成要件錯誤之案例,較為常見的是轉讓禁藥,例如被告否認知悉甲基安非他命屬於藥事法上所稱之禁藥,而主張阻卻犯罪故意,不成立轉讓禁藥罪,這樣的抗辯乃採取構成要件錯誤。不過,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037號判決則採禁止錯誤說。 行為人對於空白刑法規範上的誤認,不同意見區分為構成要件說與禁止錯誤說,雖然實務上對於此一議題採取禁止錯誤之見解,似乎將一切案例直接歸納為禁止錯誤,惟從實際案例出發,行為人並非不知其所轉讓之物品為某一特定藥物,而只是對於該藥物是否該當行政法令上的禁藥定義未予認識,這是典型的禁止錯誤案例類型,沒有阻卻故意的空間。是以,未來思考上可以採取區分說的立場,探究行為人到底是對行為客體的認識錯誤或是對法律層面的認識錯誤,即能正確回應此一爭點意識。 希望本集的文章分享,有助於你的思考。我們下集見。 若你需要更詳細文章內容,可到國試論壇閱覽。 我們有將該這篇文章的連結網址放到這次podcast內,方便各位聽眾朋友點擊。 >>原文出處>>https://talk.superbox.com.tw/Text.aspx?id=3119&chksum=Super168947640Talk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mldjt57819k0841hikiuac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33. 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

Ep33. 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

🄴 公職國考好好聽

歡迎來到公職國考好好聽!本集要和各位分享的主題是,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 保險利益是保險法上的基本概念,關於其功能於人身保險中是否能夠發揮,以及相關法條的構成要件解釋,於學說上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將整理我國人身保險中保險利益的相關爭點與學說、實務見解供讀者參考。 我國保險法第16條規定:「要保人對於左列各人之生命或身體,有保險利益。一、本人或其家屬。二、生活費或教育費所仰給之人。三、債務人。四、為本人管理財產或利益之人。」本條是針對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規定,而學說與實務上爭議的點在於:本規定是例示規定或列舉規定? 若將本條解釋為「列舉規定」,則除了法條明文指出的四種情形,要保人對被保險人皆不具有保險利益,而使保險契約無效。反之,若認為是例示規定,則要保人與不具上述四種法律關係的被保險人間,仍有可能存在保險利益而得以成立保險契約。 此外,保險利益存在時點的問題,也有2種見解討論: (1)訂約時說,強調在人身保險,只要契約訂立時有保險利益即可,其後若因身分或其他關係引起保險利益的變動,保險契約的效力並不受影響。 (2)全保險期間說,強調人身保險之保險利益,不僅應於訂約時存在,而是應自訂立至事故發生時皆須存在。 關於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學說上贊同或否定的意見相當分歧,也因此影響到對於保險法第16條之要件解釋與其他爭議的看法,考生於作答此類型題目時,務必先說明人身保險中保險利益的功能,並對其功能是否發揮採定立場後,方能對相關的爭議做出合乎邏輯的解釋。 希望本集的文章分享,有助於你的思考。我們下集見。 若你需要更詳細文章內容,可到國試論壇閱覽。 我們有將該這篇文章的連結網址放到這次podcast內,方便各位聽眾朋友點擊。 https://talk.superbox.com.tw/Text.aspx?id=3121&chksum=Super168947640Talk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mldjt57819k0841hikiuac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