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親師生攜手踏上覺察的旅程,必將遇見更美好的彼此。
(家長)用覺察取代說教,讓愛更有溫度。
(老師)在教學中找回初心,在覺察中重拾熱情。
(學生)不被定義的學習,遇見獨特的自己。
不只是無框教室,不只是無框教育,也是我們的無框人生。
一位擁有30年語文教學經驗的教育者,同時專注於靈性成長與心靈療癒。節目將分享無框教室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反思,以及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策略,將對教育、語文學習和教學與自我心靈成長有期許的您,帶來新的啟發和靈感。
語文教學是條漫長的旅途,需要長時間的建構,才能看到語文在學生身上展現的奇蹟。在這三十年教學中,我找到了如何讓學生熱於學習、勇於探索的法寶,將在節目中一一分享。
整個人生,其實是我們的大教室。
每個人都在這條人生的道路上,學習著。
整個人生軌跡也就是我們的學習歷程,打破不屬於我們的綑綁和框架。
活出屬於我們安然自在的無框人生。
/歡迎加入共學社團:無框教室「覺察式共學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23947963399588
/合作邀約或是留言:
framelessclassroom@gmail.com
/無框教室IG:
https://www.instagram.com/framelessclassroom/
/安然IG: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tobewiththeworld/
/方格子:
https://vocus.cc/post/67053b2afd89780001e8f914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comments🧊 節目核心亮點:|主題關鍵詞| 自我變形、同儕壓力、青春期困境、冰山理論、自我守護|本集探討核心問題|如何在同儕壓力下,守住「不被逼變形的自己」?|生活案例探討|國中生小萱在動漫圈的掙扎:面對團體要求的COSPLAY活動,她壓抑自我,迎合他人,最後在鏡中看不見真實的自己。🧊 冰山理論解析:4層解構「變形警報」- 水面行為:你被逼「變形」的具體行為- 水下感受:焦慮、委屈等情緒訊號- 潛藏信念:如「拒絕=被拋棄」、「真實=危險」- 核心渴望:歸屬、自由、真實🛠️ 四步驟:停止變形,築真實堡壘- 破解變形模式|寫下最近一次妥協事件- 拆解恐懼怪獸|釐清內心恐懼與真實風險- 改寫信念指令|「我必須被喜歡」→「我允許有人不認同我」- 創造雙贏選擇|守住界線,同時維持連結💬 親師生共學工具包給學生|反變形金句 3 招- 「這活動不合我頻率,你們玩嗨點!」- 「我迷天文,就像你追星一樣啊~」- 「這次不跟團≠不挺你,下次你主場?」給家長|辨識變形訊號- 警訊如:丟棄收藏、手機焦慮、談交友含糊- 鼓勵用好奇提問取代說教(如服裝變化)給教師|班級活動設計:我的社交能量盾- 透過「不變形宣言」三圈同心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邊界與價值觀🌱 本集金句:「真正的歸屬,從不需你切除自己的形狀去貼合。」📮 結語邀請:寫信與主持人安然分享你的變形經驗與守住自我的時刻,找到與你共鳴的聽眾夥伴!🔜 下集預告|為什麼我們總被特定類型的人吸引?下集將揭開「潛意識檔案櫃」,解鎖你的友誼地圖!方格子文章平台https://vocus.cc/article/684afc27fd89780001f71778/合作邀約/投稿信箱:framelessclassroom@gmail.com/無框教室IG:https://www.instagram.com/framelessclassroom//安然IG:https://www.instagram.com/lovetobewiththeworld//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comments**節目內容重點綱要**1. **溫暖開場與停更說明**- 主持人安然問候聽眾,坦誠半年停更原因- 強調「聲音品質」與「自我照顧」的必要性:為尊重聽眾與自身狀態選擇休息2. **節目初心與聲音力量**- 核心信念:聲音是觸動心靈的無形力量- 節目目標:推動「心與心的真誠對話」,提供具生活實用價值的啟發3. **休息的深層意義**- 停更是為找回「內在平衡」與「身心合一」- 唯有穩定內在,才能清晰方向並持續行動4. **內容探索方向**- 純粹分享對生命的理解與感悟(非追求掌聲)- 願觸動聽眾共鳴,攜手探索「自我覺察」與「活出圓滿」的旅程5. **「安然」的命名深意**- 人生終極追求:在任何角色中保有「內心的安寧」- 期許自我與聽眾實踐「安然自得」的生命狀態6. **節目初衷與轉型關鍵**- 原起點:親子/師生/親師關係(人生重要根基)- **核心理念擴展**:轉向服務「所有人」,聚焦「覺察困住自我的潛意識模式」7. **覺察的迫切性**- 呼籲趁早探索自我:避免在社會角色中迷失本心- 關鍵提問:**「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越早思考越有力)8. **原生家庭的影響與突破**- 正視創傷禮物:家庭塑造人際關係的「自動導航模式」- 覺察是解鎖關鍵:看清框架才能打破重複循環9. **「無框」的核心定義**- 打破「歲月累積的自我限制」:從保護殼中釋放真實自我- 目標:透過覺察邁向「自在人生」10. **行動呼籲與節目新規劃**- 即刻行動:從「覺察」啟動無框人生- **雙系列新規劃**:▶ 持續「親師生覺察」的《無框教室》▶ 新增普適性議題《無框人生》11. **本週自我覺察練習**- 步驟:繪製「生命時間軸」標記三關鍵點 → 谷底/高峰/卡住時刻- 自問核心問題:➤ 當時的狀態與驅動力?(恐懼/責任/熱情?)➤ 現在是否仍陷類似模式?- 行動指引:→ 若困於循環:接納「看見即改變起點」,輕問「我願離開嗎?」→ 若已突破:感謝堅持的自己ℙ𝕊 寫信告訴安然:你這半年的生命折線圖,發生了什麼故事?方格子文章平台https://vocus.cc/new-editor/6849ab50fd89780001d5ce29/合作邀約/投稿信箱:framelessclassroom@gmail.com/無框教室IG:https://www.instagram.com/framelessclassroom//安然IG:https://www.instagram.com/lovetobewiththeworld//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comments*本集原文請點入「方格子」連結:https://vocus.cc/article/67475762fd897800019f7b11*本集重點:本集核心提問:💡 當手機成為親子之間的隱形牆,我們該如何突破?💡 為什麼越關心孩子的網路使用,反而越容易造成衝突?💡 想跟孩子好好談話,卻總是雞同鴨講?💡 害怕孩子沉迷網路,該設限還是放手?引導思考:🤔 當代父母最糾結的難題:- 「放任」與「管教」的邊界在哪裡?- 「理解」與「擔憂」如何取得平衡?- 「溝通」與「衝突」為何總是一線之隔?- 「陪伴」與「監控」究竟該如何拿捏?核心議題探討- 親子期待的差異- 父母期待:學業成就、面對面溝通、健康關注、傳統價值觀- 孩子期待:自主權、同儕社交、數位認同感、科技便利性2.代溝的深層原因- 成長環境差異- 學習模式轉變- 社交方式演變3.雙方需求解析- 父母需求:安全感、親密關係、教養責任、未來規劃- 孩子需求:自我認同、同儕歸屬、能力展現、情感表達實務建議與解決方案- 有效溝通策略- 同理心培養- 積極傾聽- 開放性對話- 彈性思維建立2.實用練習方法- 『今日三問』練習- 『分享時光』活動- 『週末同樂』計劃- 『情感溫度計』練習3.平衡原則- 虛實整合的生活安排- 彈性管理方式- 互信基礎建立- 成長空間保留關鍵提醒- 理解先於規範- 同理重於說教- 陪伴勝過控制- 溝通重於限制- 彈性優於僵化延伸資源- FB覺察共學社- IG專頁- 方格子文章平台/合作邀約:framelessclassroom@gmail.com/無框教室IG:https://www.instagram.com/framelessclassroom//安然IG:https://www.instagram.com/lovetobewiththeworld/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comments這集內容的重點:1核心主題:- 無框教室擴展為親師生共學平台- 透過自我覺察改善親子關係- 教養中的愛與焦慮平衡2無框教室的蛻變:- 教育如同森林生態系統- 強調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參與- 分享真實案例:醫生媽媽的觀念轉變3親師生共學的重要性:- 家庭 = 溫暖的陽光- 學校 = 滋潤的雨露- 社會 = 肥沃的土壤4家長自我覺察的四個層次:- 表層行為覺察:關注日常行為模式- 情緒覺察:理解情緒觸發點- 思維模式覺察:檢視教育理念- 核心信念覺察:探索教養價值觀5實踐工具:- 晨間五分鐘溫柔儀式- 親子互動觀察日記- 每週一個小實驗(如:擁抱實驗)6具體實踐步驟:- 21天覺察週期- 每日練習時間分配- 溫柔互動技巧7反思問題:- 對孩子說過最溫柔的話- 與孩子心靈相通的時刻- 改善關係的具體計劃/合作邀約:framelessclassroom@gmail.com/無框教室IG:https://www.instagram.com/framelessclassroom//安然IG:https://www.instagram.com/lovetobewiththeworld/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comments可以到方格子觀看這次節目詳細內容: https://vocus.cc/new-editor/673096fcfd897800016f601f本集重點:自我覺察的重要性- 在AI智能發展的時代,學生能快速獲取知識,但引導他們面對新世界的能力至關重要。- 自我覺察:了解自身情緒、行為及其對他人的影響,對教師尤為重要。自我覺察的類別- 情緒覺察:識別自己的情緒狀態,影響學生學習。- 思維模式覺察:認識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影響對學生的評價。- 行為覺察:了解自身行為對學生及課堂氛圍的影響。- 偏見覺察:識別無意識的偏見,促進公平的學習環境。- 專業身份覺察:理解作為教育者的角色與責任。自我覺察的培養方法- 反思日誌:定期記錄教學經驗與情緒反應。- 冥想練習:提升專注力與當下覺知。- 同儕反饋:邀請信任的同事觀察課堂並提供反饋。- 錄影分析:錄製課堂進行自我評估。- 心理諮詢:遇到困境時尋求專業幫助。- 參與工作坊:學習新的自我覺察技巧。- 360度評估:收集學生及同事的反饋。節目結語- 自我覺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能幫助教師成為更好的教育者,創造無框的學習環境。- 鼓勵聽眾訂閱與分享節目,推廣教育理念,幫助下一代的成長。/合作邀約:framelessclassroom@gmail.com/無框教室IG:https://www.instagram.com/framelessclassroom//安然IG:https://www.instagram.com/lovetobewiththeworld/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