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圈 StoryCircle

敘事圈 StoryCircle

阿諺

敘事圈StoryCircle
一名八年級媒體工作者的故事記錄:
角落故事、人物故事、生活故事、旅遊與美食,任何你想分享的故事
https://storycircle571.com/

合作請聯絡:liou840119@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所有集數

台北捷運歷史漫步I:沿著台北捷運紅線,從御成町到大龍山

台北捷運歷史漫步I:沿著台北捷運紅線,從御成町到大龍山

🄴 敘事圈 StoryCircle

台北捷運是台北不可或缺的存在,透過捷運,人們流動在這個全台灣最繁鬧的地方,有時候是為了急忙上班,有時候則是輕鬆出遊。捷運將大台北連結起來,也串起了這些地方的故事。從捷運站名開始,到周邊的文史建築,每一個站點,都有著值得我們發現,被遺忘在城市角落的過去。就讓我們搭上台北捷運紅線(淡水信義線),由御成町(中山)到大龍山(圓山),發現沿途各站的過往記憶,還有留存至今的歷史風華吧!前奏:最近真的越來越熱,你開冷氣了嗎?主歌: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漫步:從中山到圓山1.中山站─台北大和街、日本小學校與美國官邸2.雙連站─出土的宮前町大溝,串起雙連埤的歷史回憶3.民權西路站─最多出口的一站,西南角有座柴寮仔4.圓山─從史前貝塚到清代四十四坎▌敘事圈給你問,任何心得或想問的,都可以填表單跟我說喔:https://forms.gle/Uyx35d41e2W8LN596▌介紹文章:https://wp.me/p9GULr-3kz▌小額贊助,聽更多故事外,還有超值回饋好禮等著你!→https://bit.ly/3EWPQbN** (需下載MixerBox收聽)**→如果不行請試試這個連結:https://p.ecpay.com.tw/94E518F▌加入敘事圈「路邊說故事LINE社群」,一起分享你的故事!▌錄音小日記這系列可以持續超久片頭曲:水分子樂團片中與片尾插曲:Pixabay、freesound、捷運音效部分,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再修正處理

跟著聲音去旅行│跟著在地人遊走陽明山裡「陽明公園」,發現陽明山的前世今生

跟著聲音去旅行│跟著在地人遊走陽明山裡「陽明公園」,發現陽明山的前世今生

🄴 敘事圈 StoryCircle

說到陽明山,許多人想到的,可能是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但卻很少有人會想到,這裡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以及充滿特色的人文故事。陽明山的歷史早於清代郁永河來台灣採硫磺,寫下《裨海紀遊》之前,並歷經日治時期的大屯國立公園觀光推廣,再到戰後戒嚴期間蔣中正的長居久住,而讓這裡成為充斥豐沛故事的所在。這個春天,我再來到陽明山,並不是為了走哪條登上步道,也不是為了賞花季,或是見證冒著煙的地熱奇景,而是跟著在地青年們創辦的Voyage陽明山,走一趟陽明山裡的「陽明公園」。他們與「陽明山社區發展協會」攜手合作,以引路人的角色,透過老照片與導覽耳機,帶領大家走過斑剝廢棄的老售票口,探索曾經為居民生活中心的中國古典建築辛亥光復樓及花鐘,依循在地人的腳步,尋訪在地老記憶。▌敘事圈給你問,任何心得或想問的,都可以填表單跟我說喔:https://forms.gle/Uyx35d41e2W8LN596▌介紹文章:https://wp.me/p9GULr-3hU▌小額贊助,聽更多故事外,還有超值回饋好禮等著你!→https://bit.ly/3EWPQbN** (需下載MixerBox收聽)**→如果不行請試試這個連結:https://p.ecpay.com.tw/94E518F▌加入敘事圈「路邊說故事LINE社群」,一起分享你的故事!關於Voyage陽明山Voyage陽明山文旅團隊,由在地返鄉青年組成,以永續、貼近在地的生活的方式,導入國際化的品牌思維,透過體驗及遊程設計。帶領遊客發掘更多不為人知的陽明山秘境,讓人們能夠深入了解陽明山的豐富文化和歷史,並且體驗真正的生活日常。我們期許用永續體驗的方式,讓陽明山更好,也希望讓更多國際旅客及青年回到山上來認識這座美麗的國家公園。Voyage陽明山:https://www.voyagetravel.com.tw/?fbclid=IwAR0xgjuxesb-5-GjL6JpRsZJ2W8r2Nstgv7BYIBzX2ifzdKw2pfa0sKh7Ho▌錄音小日記這次內容採立體音輸出,我用耳機聽覺得好3D XD雖說是跟著聲音去旅行,但實地錄音好少QQ片頭曲:水分子樂團片中與片尾插曲:Pixabay、現場錄音

《赤心巔峰》:8天16小時54分挑戰中央山脈40座百岳,看見無盡的生命力 feat.金鐘獎導演楊守義、越野一哥周青

《赤心巔峰》:8天16小時54分挑戰中央山脈40座百岳,看見無盡的生命力 feat.金鐘獎導演楊守義、越野一哥周青

🄴 敘事圈 StoryCircle

對不少人來說,爬百岳是個人生的大挑戰,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不見得會爬超過十座百岳。然而,山就在那裏,台灣最多的也是山,如果不往山裡走,你會錯過台灣最真實、最壯麗的樣貌。在許多登山者中,有一群人,面對中央山脈的40座百岳,發起了不一樣的挑戰。3 年前,曾獲金鐘獎殊榮的楊守義導演,開始記錄兩位越野跑者「越野一哥」周青和「山頂狼」古明政,發起的十天中央山脈大縱走最速挑戰。中央山脈縱貫台灣南北,若想完成大縱走挑戰,一般人即使花費 30-40 天都相當吃力,但兩位跑者卻只用「8 天 16 小時 54 分」,順利創下台灣史無前例的最速紀錄。這部稱為《赤心巔峰》的紀錄片,藉由兩位跑者自我挑戰的過程,讓台灣人一起探索挑戰的意義、看見生命的深層價值,並感受腳下這片土地的力量,享受大自然贈予我們的禮物──生命力、勇氣與毅力;更能看見團隊用著平視的視角,一步、一步地走進針葉森林,再走進南湖圈谷,與長鬃山羊相遇;並走進大斷崖的險峻挑戰,與高山湖泊、綿延草坡、台灣水鹿齊聚一堂。▌看見中央山脈,請點這裡讓他上架:https://bit.ly/3L4RwUM▌介紹文章:https://wp.me/p9GULr-3jM▌小額贊助,聽更多故事外,還有超值回饋好禮等著你!→https://bit.ly/3EWPQbN** (需下載MixerBox收聽)**→如果不行請試試這個連結:https://p.ecpay.com.tw/94E518F錄音小日記這次網路錄音有些地方會略不清楚,敬請見諒片頭曲:水分子樂團片中與片尾插曲:活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提供

一桌吃盡千歲美味:寧夏夜市千歲宴初體驗 還有那些不能錯過的夜市 feat. 寧可當吃貨 克寧

一桌吃盡千歲美味:寧夏夜市千歲宴初體驗 還有那些不能錯過的夜市 feat. 寧可當吃貨 克寧

🄴 敘事圈 StoryCircle

上週末,我去參加了一群Podcaster共襄盛舉的「寧夏夜市千歲宴」,這個活動讓人能夠不用排隊,就可以盡享寧夏夜市的各家美味。從蚵仔煎到雞肉飯再到地瓜球、青蛙下蛋…那些台灣夜市無處不見的經典美食,吃好吃滿。我想,要不是我開始做Podcaster,自己也不會有機會參加這個那麼有特色的活動。那今天呢,我們邀請到了這次活動的主辦人,也是長期以來支持敘事圈的友台─寧可當吃貨的克寧,來分享這次千歲宴她的心得,還有教大家訂位小撇步,以及她私藏的夜市美食清單!▌小額贊助,聽更多故事外,還有超值回饋好禮等著你!→https://bit.ly/3EWPQbN**>)>)>) (需下載MixerBox收聽)**→如果不行請試試這個連結:p.ecpay.com.tw/94E518F▌寧可當吃貨各種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lase4t37jae0872lm9x1xmv/platforms▌節目提到的友台主持人─傑西大叔當日的食記:https://blog.jesselin.com/archives/20873/▌錄音小日記本次錄音剛從確診中復原,所以講話較慢、聲音與平常較不一樣,敬請見諒片頭曲:水分子樂團片中與片尾插曲:Pixabay

《種回一座原始林》:雲霧繚繞的霧台山林,重建上百公頃綠意盎然的日常 feat.林竑宇

《種回一座原始林》:雲霧繚繞的霧台山林,重建上百公頃綠意盎然的日常 feat.林竑宇

🄴 敘事圈 StoryCircle

你知道種一棵樹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嗎?大部分都要十年起跳。那種一百公頃的樹呢?住在屏東霧台鄉的宋文生(Sula sukinadrimi)與妻子勒斯樂絲・芭次厄繞(Dresrdrese. Pacengelaw)一家人,秉持著對土地的熱愛與原住民的智慧,把一百公頃的原始林給種了回來。有人是愚公移山,而他,是種回一整座山。這樣傳奇般故事,在幾年前,由一位仍是國中生的青年紀錄者竑宇,把它拍成了紀錄片,並獲得了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青年組最佳影片的殊榮。▌文章請看:https://wp.me/p9GULr-3ja▌小額贊助,聽更多故事外,還有超值回饋好禮等著你!→https://bit.ly/3EWPQbN** (需下載MixerBox收聽)**→如果不行請試試這個連結:https://p.ecpay.com.tw/94E518F▌關於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是全國唯一橫跨不同年齡層的全民紀錄片競賽。「原鄉」是生長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我們鼓勵參賽者以紀錄片為起點,記錄生活周遭和生態環境,進而重新認識身處的環境。「原鄉踏查」其實是神腦基金會對臺灣的走踏,可以看遍各地紀錄片影像故事。今年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將於6月上線,邁向第15屆。只要5-30分鐘的紀錄短片,就有機會帶走30萬環境生態特別獎。總獎金共136萬,還有其他大小獎等你鏡頭下的在地影像故事。詳情請見神腦基金會官網片頭曲:水分子樂團片中與片尾插曲:擷取自紀錄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