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飲食背後的文化與人的感情連結;還延伸出跟飲食有關的一切;如果你是植物控,我們邀請胖胖樹一起談各種植物,這是深入淺出認識植物的栽種特性最棒的節目;聽從事農林漁牧工作者的抒懷;透過作者精彩的現身說法,體察自然界的美好。還會談跟飲食/生態/農林漁牧相關領域的好書!
本節目由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與上下游副刊共同製作。
歡迎上網搜尋上下游副刊、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可深入了解串連網站:
https://www.chengchen.org.tw/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chen.org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chen.org.tw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粉絲頁II)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g/ (上下游副刊)
https://www.facebook.com/newsmarket.mag (上下游副刊粉絲頁)
想知道食物與農業的新聞,也歡迎收聽
「食農搜查線」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category/podcast/
由上下游新聞製作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作家譚玉芝 主持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 A) 台灣植物的命名繼地理大發現、日治時期,許多後繼者只在學術界為人所知,讓因為被紀念而命名的學者浮現在學術界以外,特別是以感念為所發現的植物命名的案例。包括歐氏月桃、蘇氏歐蔓、呂氏歐蔓,狹葉薑的植物,是為了植物分類學家的歐辰雄教授、蘇鴻傑教授、呂勝由博士,以及模式標本採集者鄭元春老師等專家。這集我們談命名的故事。 B) 2021年4月底,一個口頭的邀請與約定,作家譚玉芝想要躲避因為疫情而改變的城市生活,人類日漸稀少的臺北街道,縱有行走的人也是全副武裝,連靠近都不能的末日景象,這個邀請,不啻是上天給的禮物。臺北人緣田而行,每天沿著水圳巡田。老天眷顧,縱谷裡的天氣特別美好,讓城市鄉巴佬的譚玉芝夫妻有了全新的生命澆灌。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作家譚玉芝 主持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 A) 臺灣大發現曾有許多為植物命名的外國博物學者。二戰之後,紀錄上顯示有85位各領域的日籍學者自願留在臺大任教,當時是由植物學者日比野信一代表校方與國民政府談判,戰後學術研究人員佔 6%。直到228事件後,這些日籍學者才不得不離開臺灣。這些留台的植物學家,其中不少踏查足跡遍布全台。他們離開後,臺灣的植物相關科學領域逐漸由當地或受過日本教育、或從中國遷徙而來的植物學家接手,開始寫下另一篇為植物命名的新頁。 B) 作家譚玉芝從兼具芋頭番薯文化與飲食風格的都會女性,三年前因疫情而遠離城市,作者譚玉芝從上海回到台灣,又從台北來到花蓮玉里,住進金牌朋友設計的老宅。她在這裡看天光變化,與田間的風為伴。從最初的陌生,到逐漸熟悉這裡的步調,她學會觀察農田裡的植物,記錄市場間的人情,品味每一道來自土地的食物,感受小鎮的文化底蘊與家庭記憶,日復一日,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獸醫師綦孟柔 主持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 A) 前陣子台北市立美術館有個百年膠彩畫展,裡面好多前輩畫家的畫裡都有植物,等待曇花開,一直都是每家的盛事,前輩畫家郭雪湖、陳進、林之助也畫了曇花,當時前輩畫家畫裡有那些常見的植物?台中膠彩畫家林之助的〈朝涼〉一作畫他的妻子王彩珠,此畫尺寸極為龐大。這張的三分之二畫面是牽牛花,他還畫了〈台中公園〉四周的樹跟今日一樣嗎?有哪些植物? B) 靈長類的野生動物最頑皮,基本上很像人,有的雄性長臂猿、紅毛猩猩等還喜歡接近女生,看到女獸醫特別興奮,但又很敏感,綦孟柔醫師在治療這些靈長類的野生動物遇過哪些趣事?在她眼中,人類該如何與這些動物相處?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獸醫師綦孟柔 主持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 A) 茄科植物開花妍麗,有的十分碩大,因此,也頗受園藝商家喜愛,育種培苗,發展成一支龐大的觀賞植物。這可能會使人癲狂,甚至也會造成癮的茄科植物,有哪些?化作觀賞時,又如何叫人為之傾倒? B) 作為臺灣首位「野生動物獸醫師」的綦孟柔在初當獸醫師時,照顧了二十幾頭小獅子;臺灣黑熊在我眼前張大嘴,我清楚看見那森森銳齒和牽絲的口水……」身為野生動物獸醫師,必須具備分秒必爭的犀利技術、搏命治療的勇氣。本集聽她談野生動物獸醫師的美麗與哀愁。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 / 作家徐蘊見 主持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 A) 茄科,對人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科植物,我們日常生活用到很多茄科植物,無論是食物或藥物。茄科植物常被說有一定的毒性,原因是什麼?我們常見的茄科物種有番茄、青椒、辣椒、茄子,還有說發芽就不能吃的馬鈴薯,連枸杞都是,還有哪些食物是茄科的?茄科植物不少滿苦的,是那些成分導致的? B) 非洲大地的生死是那麼直接與絕然,徐蘊見看到大象的骸骨,生命該往何處去?生死當然是自然的秩序的一部份,給蘊見什麼啟示? 非洲獅、象、豹、犀牛、水牛等BIG FIVE蘊見都看到了,那麼多的怦然心動如何歸於平靜平淡?我們都以為非洲就是黃土和動物的顏色,可是蘊見拍當地人的衣著好鮮豔呀,又去拜訪了當地部族,那是怎樣的交流?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