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插花

人生不插花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各種飲食背後的文化與人的感情連結;還延伸出跟飲食有關的一切;如果你是植物控,我們邀請胖胖樹一起談各種植物,這是深入淺出認識植物的栽種特性最棒的節目;聽從事農林漁牧工作者的抒懷;透過作者精彩的現身說法,體察自然界的美好。還會談跟飲食/生態/農林漁牧相關領域的好書!

本節目由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與上下游副刊共同製作。

歡迎上網搜尋上下游副刊、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可深入了解串連網站:

https://www.chengchen.org.tw/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chen.org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chen.org.tw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粉絲頁II)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g/ (上下游副刊)

https://www.facebook.com/newsmarket.mag (上下游副刊粉絲頁)

想知道食物與農業的新聞,也歡迎收聽
「食農搜查線」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category/podcast/
由上下游新聞製作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所有集數

EP144 當台灣到處都種了蘭嶼植物 / 感謝花蓮的魚肥

EP144 當台灣到處都種了蘭嶼植物 / 感謝花蓮的魚肥

🄴 人生不插花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一本書店店主&創作者Miru主持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A)花盆裡很容易長出恆春半插花,走在路上也常看到卵葉鱗球花,老實說他們都算好看的植物,但這兩種草本植物是如何從恆春和蘭嶼來到台北的?他們跨域來到台北會產生什麼樣的作用?這些年,我們很熱中推廣本土植物,以至於看到好多蘭嶼羅漢松變成島內都是的行道樹,蘭嶼植物在台灣本島算是外來種嗎?何謂外來植物?又什麼叫做入侵植物?難道這些植物會改變植物基因的多樣性?B)一本書店Miru搬到花蓮後,似乎對魚有了全新的認識,寫過幾篇對當地魚肥肉先的感恩。因為花蓮有黑潮的滋養,魚兒離岸快又鮮。還「不認識魚就買魚,用刀處理魚,處理一條就認識一條魚。」難道Miru以前住台中時的買魚是不一樣嗎?花蓮的魚汛按照節氣運行,當令的新鮮在市場敲醒人們,春天時,鰹魚是常見的漁獲,她說「只好試著殺魚認識這些魚,就這樣也處理了將近三十條魚。」有哪些鰹魚呀?鰹魚要怎麼處理分切?怎麼判斷牠的新鮮好壞?會如何食用之?

EP143 溫室效應怎麼來的? / 米的轉身風華

EP143 溫室效應怎麼來的? / 米的轉身風華

🄴 人生不插花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主廚&作家張怡主持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A)《三體》影集正紅,裡面有談到太陽這恆星與地球還有外星球的關係,幫地球的氣候提供動力的太陽有關的「溫室效應」是什麼?為什麼太陽溫度那麼高,地球卻不會,地球是怎麼調節溫度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可以減緩溫室效應的原理是什麼?B)張怡曾遠赴法國開過餐廳,亞洲人黃種人在法國要經營餐飲業,得如何殺出重圍?如何定位自己的餐廳?這幾年很流行鹽麴、米麴等,張怡後來走向發酵飲食,發酵飲食的原理,為什麼人的飲食會走向發酵食?發酵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EP142  水循環 / 在異鄉慢火文燉的諸般滋味-紅墈記

EP142 水循環 / 在異鄉慢火文燉的諸般滋味-紅墈記

🄴 人生不插花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作家周項萱主持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A)近年來,有識之士一直警告說氣候變遷加劇和人類活動干擾,全球水循環出現失衡現象,肯定直接衝擊您我生活,甚至帶來生命風險。地球 70% 面積是水,「水」對地球上的生命來說,很關鍵。水如何運作?如何移動?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B)《紅墈記》是周項萱遷居到香港紅墈的生活札記,以飲食為主,她談移居到香港紅墈的適應階段,以及如何開展味覺的探索之旅?居香港期間搬過兩次家,很在意空間經營的周項萱,如何經營篤定屬於自己的屋子?也談香港的小食鋪、香港的粉麵老廠、印度人的先生帶給她在香料迷宮裡的梭巡過程與感受。

EP141 砍樹印書,環保不環保? / 20年後的女農討山誌

EP141 砍樹印書,環保不環保? / 20年後的女農討山誌

🄴 人生不插花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主持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A)最近有位獨立書店的訪視員說因為環保理由,他不買只借書。為什麼人類種了人工林,常說必須要管理,要適時疏伐,那麼砍樹製作文化用紙未必是不環保?本集談人工林該如何管理?如果不管理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也談台灣林業的變遷,從日治到之後,台灣林業管理歷經過幾個階段改變的思維變化?B)《女農討山誌》20年曾經影響許多思考農業與土地關係的一本書。女農阿寶原本為了過簡單自然的生活,赴梨山墾殖,卻在這過程中,見證高山農業的峰迴路轉,重新審視農業與國土計畫等環境議題;她開始提倡致力推廣友善農法,鼓勵農友直接和消費者互動,分享耕作場景,將中間商刪除的訊息補回來,再度鏈結消費者與土地。實作20年後,新版《女農討山誌》做了哪些增刪,與當代社會的關聯為何?

EP140 乳香沒藥為什麼珍貴?/ 玩物興志

EP140 乳香沒藥為什麼珍貴?/ 玩物興志

🄴 人生不插花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藝術家&作家潘家欣主持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A)聖經至少提到二百四十二種植物,《聖經》還有用皂莢木來做約櫃,用歌斐木來造諾亞方舟,還有橄欖,在《聖經》裡不斷出現,它的生長物候條件是怎樣?跟台灣的橄欖一樣嗎?摩西,一出生就被放進「蒲草」編織做的箱子,被埃及法老王收養。近年來一直說要環保,不能用塑膠吸管,開始有蒲草吸管,會是聖經裡的蒲草嗎?而蒲草吸管很多都來自於越南,是因為當地大量生產取材容易嗎?耶穌誕生時,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都是隸屬於橄欖科的木本植物,在物質普遍欠缺的那時候,乳香沒藥為什麼珍貴且重要?本集談這些植物的物候條件與原由。B)在現實生活裡,玩,向來是奢侈的,更何況玩物?得耗費時間精力當然還有金錢,中年階段,育兒、工作、種種關係絆住,文青的琴棋書畫都變成柴米油鹽。在這本《玩物誌》裡,作家潘家欣騰挪出時間,也要讓自己為了玩物的習藝不被打折扣。她立志一生燒滿一萬只茶碗,玩物固可自娛,在各種物質的流轉,也會頹圮,如何玩物,又不役於物?在擁有與放手間,不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