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恐懼的力量》一書

2022-08-31·1 hour 4 minutes

Description

《恐懼的力量》讓我一看就廢寢忘食,拿到書時讀到凌晨一兩點,隔天一早醒來又繼續看,是一本我想極力推薦的書,但大家不要看到中文書名是「恐懼」就落荒而逃不想看,英文書名Good for Nothing: From Altruists to Psychopaths and Everyone in Between,就有從恐懼中關聯出同理心的意涵。作者艾比蓋爾‧馬許(Abigail Marsh)根據行為與大腦研究,舉出非常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實驗案例,加上腦造影及基因研究的新知識,這些成果為人類同理心、心理病態與利他主義的起源提出新見解。

可能有人會對以下狀況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有人自私殘酷,對眼前人的痛苦無動於衷?甚至有人是殺人狂魔?有人卻深切關懷他人,無畏懼自我可能承擔苦難與死亡的風險,願意拯救陌生人?本書即深究人類大腦內部結構,探索為何有些人對他人恐懼的敏感度是利他主義者強有力的心理標記,而有些人卻完全相反,似乎是在天平另一端,呈現出心理病態。

作者曾參與的研究團隊曾對心理病態的青少年進行腦造影的系列研究,藉此探究他們心理病態的變異程度,結果發現這些心理病態的青少年杏仁核結構出現功能障礙。杏仁核深埋在大腦內部,負責基本的社會和情緒功能。這些青少年對旁人沒有什麼同理心與同情心,他們的杏仁核對他人的恐懼形象回應度低;更有甚者,這種功能障礙似乎讓這些青少年無法辨識恐懼表情。更多的研究也發現,心理病態成人的杏仁核比其對照組的杏仁核小20%左右,而杏仁核較小的年輕男性甚至在兒童時期心理病態特徵就較明顯。在現實世界,心理病態是一種發展障礙,不會在成年時突然冒出來,所有心理病態者都在青春期或童年期出現首次徵兆,這也意味著世上每個心理病態成人過去都是心理病態兒童。

至於利他主義,其關鍵驅動力受價值驅使,例如想幫助人,是因為這種利他行為讓人感覺太爽了,當利他行為受到利他者的個人目標和價值觀激勵時,會帶來更高程度的幸福感,以及擁有被利他轉化而成的喜樂。我們看利他行為,若是幫助有基因關係的親屬無庸置疑,若是同屬某社會團體,例如同一社區、工作場域或交遊圈,我幫助你、你幫忙我的互惠利他主義,施惠者或許也會受益,但若是超越常人的利他主義,例如幫助陌生人的異常有愛心的救人英雄,像是書裡提到衝到火場救人,或是跳到冰封的河中拉出墜機者,或是活體器官捐贈者,這種幫助可能會對施惠者帶來嚴重危險或付出極大代價,這種讓人驚異的無私愛心,著實讓人敬佩。這些大大小小的利他主義者,根據研究後,發現有某些共同點:他們的杏仁核會對照片上他人驚恐的表情產生異常強烈的反應,同時也對他人的恐懼狀態有極強的識別力,這就呼應了書名《恐懼的力量》。

之前我看《4%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這本書時,書中提出有將近4%的人為反社會性格的人,有反社會性格的人毫無社會意識且缺乏道德感,不易接受社會習慣和規範的限制,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而為,這些人也擅長偽裝、看起來道貌岸然。現在看《恐懼的力量》,發現這些是基因的問題、杏仁核的問題,我建議,也許下次大選前,該對候選人檢測大腦杏仁核,看看未來國家領導人哪位較有同理心,也可當作投票的參考。

《恐懼的力量:因為恐懼而無所畏懼,無私、利他,在於同理他人恐懼!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二版】》
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919101.htm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wegnk9u3n32091706rzb8l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