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因緣果報與命運關係之介說(十四)
無論是佛法,或是世間法,皆離不開因緣果報之理。
現在種善因,將來能夠得善果。例如富貴之後,若失去了正確、樸實的人生方向,富貴就不能永久。相反的,若擁有權勢富貴,能本著慈悲心、無我心,來愛護人民、保護社會,廣修一切善法,當下就是菩薩化身,權勢富貴便能持久,前途也會越來越光明。
歷史即是一部因果史,朝代的興衰存亡,皆有其前因後果。就如台灣在艱困的時候,大眾皆能刻苦奮鬥、修善積福,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經濟漸漸復甦,社會平靜安寧,這就是「多難興邦」之理,也是種善因、得善果的因緣果報之理。
以上所言,是屬於世間因果的道理;進一步,還要提升了知出世間因果的道理。
世間是無常的。物質世界,有生必有滅,有成必有壞,凡是有形相的事物,乃至於人的生命,到最後終究會毀壞。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從世間上的因緣果報,提升到出世間的因緣果報。所謂出世間,不是離開我們這個世間,去尋找另一個極樂世界;而是在當下的生命去提升。提升自己有兩種方法,一是漸修,一是頓悟。所謂「漸修」,即是修戒、修定、修慧。從凡夫位漸次提升到賢位,進而從賢位提升到聖位。「頓悟」,即是契悟當下不生不滅的這念心,如一般人所云:「人老心不老」。讀幼稚園、小學的時候,能夠知道是非善惡;讀中學、大學,乃至七、八十歲時,也能夠知道是非善惡。故知人會老化,但是這念心是不分老少的。能夠契悟此理,生命便無止盡。
《舊雜譬喻經.卷第一(三三)》
過去有一個國王,身邊有五位大臣,其中一位大臣前去請佛應供,但佛未接受,於是大臣便返回。後來國王前去請佛,佛說:「此臣今日必當命終,明日將由誰來供佛修福呢?」
這位大臣曾請佔相師為他佔相,相師說:「你將為兵器所傷而死。」於是他便以軍隊設防,自己也拔劍自衛,劍不離手。此日深夜,大臣欲眠,將劍交給妻子握持,其妻因疲困而睡著,劍從手中掉落,恰好就斬斷了丈夫的頭。妻子便啼泣哭喊:「夫君死了!」
國王得知,召來其餘四位大臣問道:「你們在旁護衛他,應當隨時巡察是否有奸人加害,他的妻子也相隨在側,卻還是發生了這件禍事,你們近身保護又有何用?」於是國王就斬斷四位大臣的右手。
阿難請問佛陀,此事因緣為何?佛說:「這位死去的大臣前世是牧羊兒,妻子是一頭白母羊,四位大臣則是匪賊,他們看到牧羊兒在牧羊,就都舉起右手,指著白母羊,要牧羊兒殺了白母羊烹煮而食。牧羊兒只得殺了這頭羊給匪賊吃。如是展轉輪迴生死,今世因緣會遇而受報,這都是他們過去生的罪緣。」
經云:「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死生禍福,皆有前因。凡夫不明白因果之理,畏懼惡果,想盡辦法在果上防範,殊不知惡業果熟、業報現前時,無可逃避。修行學佛,知因識果,當於起心動念處覺察、覺照,斷惡修善,持守淨戒,長養慈心,對眾生不加逆害,清淨身口意三業、化除貪瞋痴三毒,如此方能免離惑業苦的輪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