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99 推動反抗的手

2022-12-12·19 minutes

Description

在社會的分佈趨於兩極化的日據時代,抗日運動無疑地有著極為良好的土壤。但欲要在這土壤上茂盛且連結地開花,則需要客觀環境的助益,另一方面更需要主觀的推動者。
客觀環境上之助益,依據葉榮鐘在《台灣民族運動史》的論述有如下數點:
第一是辛亥革命的影響:在辛亥革命前,日本人辱罵台灣留學生的口頭禪是「清國奴」,而清朝內政外交的失敗,也使得台胞深感祖國無法保護自己,反更增恥辱之感。但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留學生重新燃起希望,對台灣的重獲自由漸生信心,當時更有被視為「祖國派」的學生,認為應該回到大陸去為祖國奮鬥效力,使之強盛,台灣的解救才有希望。
第二是民族自決主義之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勢已定時,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十四條和平條件的原則,高倡民族自決,民族本身有決定自身命運的權利。無論任何人均無法也不應剝奪一民族的生活、教育、道德、習慣和語言等的權利。此一「民族自決」理論曾讓當時的朝鮮與台灣人為之振奮,並視之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的理論基礎,遂有「台灣非成為台灣人之台灣不可」的論調,期能喚醒台胞的自尊,追求自由與尊嚴。
第三是日本「民本主義」運動的影響:東京帝大教授吉野作造曾在一九一六年著《談憲政本質並論其成功之途》的論文,提倡「民本主義」(Demoracy,即民主主義)並與帝大經濟學福田德三教授組織黎明會,展開如火如荼的運動,一時蔚為思想界巨流。台灣留學生久處殖民地,從未有主權在民之理念,吉野對他們啓發頗大。
第四是朝鮮獨立運動的刺激:一九一九年三月,朝鮮發生民族獨立的大暴動(又稱萬歲事件),世稱「三.一運動」。此一運動雖歸失敗,但予台灣留學生刺激最大。因為台灣於一八九五年成為日本殖民地,朝鮮則在一九一○年始遭吞併,二者同為日本殖民地,照說台灣早十五年應為「先輩」,但在政治、經濟、財政、教育等方面,卻比朝鮮還不如。因此台人常引朝鮮為例,攻擊日人之不公。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