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黃鴻升驟逝!你是「同理」還是「同情」他人傷痛?我所觀察到的社群現象

2020-09-23·19 minutes

Description

黃鴻升(小鬼)驟逝後,無論是他最後的貼文,還是他身邊至親、摯友們的動態底下,都湧進了許多粉絲、網友的慰問跟不捨之情,有些留言與分享令人動容,有些評論則讓人感到氣憤。
這讓我忍不住去想,當憾事發生時,有多少人是真正的難過,想為他身旁留下來的親友跟摯愛加油打氣,又有多少人只是出於好奇,才投以極大關注。
老實講,我看到新聞當下,也感到震撼又難過,只不過我畢竟是個外人、一介草民,即使這幾天對小鬼有了許多新認識,對於他離世的不捨及嘆息也不至於到社群上分享,而此篇文章也不會著墨太多這部分。
我只是再次深刻感受到,社群跟綜藝娛樂的發展,的確已把明星跟粉絲的距離拉得異常靠近、如同朋友般緊密,對於「螢幕上熟悉的人」離去,難免情緒大受影響。
但除此之外,我覺得人們在面對自己或他人遭遇意外、陷入傷痛時,表現出的行為跟心態也相當值得探討。
沒事別問「你怎麼了」「你還好嗎」,除非做好徹夜陪聊準備
你認為自己多數時候,是在「同理」,還是「同情」他人呢?
為了幫助你判斷,首先你要知道,同情是「覺得你可憐」,同理是「跟你一起感到難過」。
所以照理說,你準備好要去「同理」一個人時,需要拿出很大的勇氣,不只是對同一件事「一起」感到難受,可能還會需要揭開自己的傷疤,只為了安慰一個受傷的靈魂。
也因為如此,每當我想關心表現出極大傷痛、絕望的人,我都會非常小心翼翼地,在送出訊息或開口前,反覆檢視自己即將說出口的話是否得宜。
但許多人卻總是可以把「你怎麼了」「還好嗎」掛在嘴邊,我認為這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行為,甚至誤解了「表達關心」的美意。
先了解自身狀態,再釋出力所能及的關懷
進到正題前,我想先撇除一個不健康的社群現象,就是有些人動不動就會發全黑文討拍,想博取關注的刷存在感行為,這對我來說,並不在需要好好關心的討論範圍。
那要怎麼判斷呢?我認為這種類型的人基本上可以從幾個跡象判斷,例如發厭世文的頻率很高,而且通常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或抱怨,或是已經屢試不爽,願意針對對方的艱難處境給予協助跟陪伴,但對方明顯只是享受「獲得關注」的感受,不斷重蹈覆徹、講著重複的煩惱又不聽勸。
那麼,如果是真的看起來不太好、狀態很差的朋友,該怎麼發自內心給予關懷跟「同理」才正確呢?
一、不要以「關懷」之名,行「好奇」之實
好奇別人發生什麼事是人之常情,但很多人就因為「好奇」,問到想知道的就轉身離開,這對於當事人來說,就像在傷口上灑鹽一樣讓人心寒。
例如在事發當下瘋狂私訊問你,稱兄道弟地想了解你好不好、有沒有需要幫忙,結果告知詳情後,換來的是「真假啊」「欸你好慘喔」「蛤天哪好嚴重,幫 QQ」等回應,接著對話就開始出現時差,不再特別釋出想多聊的意願,甚至話題就乾在那無法延續,也不會裝個樣子,隔幾天再問候一下。
當然,上述回應可能正是很多人想表達同情對方、釋出自己也有共感的正常發揮,並沒有惡意,但我自己不太敢這樣,也不太能理解草率發問、隨性回應的心態,因為我相信多數人希望的是「獲得理解」,而不是「被同情」。
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邀請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平時幫自己多設一道關卡,假如你發現自己會不小心以「關懷」之名,行「好奇」之實,不如收起想丟出問句的衝動,僅在限時動態回個表情符號給對方,送上一些加油打氣的溫暖文字就好吧!
因為哪怕那是名為「好奇」的關懷,我都期待我們能有的是「一起感到難受」的同理心,而不是濫發憐憫的同情心。
畢竟,如果執意關心反而會造成對方壓力或有可能演變成傷害,那麼不如不說,給對方多點空間消化情緒,也給自己一次從旁守候的耐心練習。
二、釐清自己是否為合適的傾訴對象
當然,關心是很即時展現的行為,可能是我易感又想得多,平時還會多幫自己設定一個檢核點——思考「我適合當他的傾訴對象嗎?」
畢竟我不是完人,更不會通靈,有時還是對方身邊最熟悉狀況的人出馬,才能真正幫上忙,也較能給予全面且正確的安慰跟協助,此時不要自不量力介入才是上策。
當然,自己適合介入與否及多寡,終究還是對方說了算,如果對方主動釋出想深談的意願,我通常還是會二話不說放下手邊的事,就算聽對方徹夜哭訴也無妨。雖然我話很多,但這種時候就是盡可能地傾聽,唯有在充分理解對方的處境和感受後,才會進一步展開比較多的討論。
或許聽起來有點雞婆,但如果我沒辦法確保這位狀況不好的朋友,能有更合適、更親近的人可以解憂、分擔情緒,我在時間跟自身狀態允許下,仍會盡我所能給予陪伴跟必要協助。
三、判斷自身狀態能否接住他人的悲傷、負面情緒
另外,我可以理解有些人會不小心把他人痛苦接好接滿、想一起承擔的心理,我以前也是這樣,有時朋友都會調侃我充分發揮了「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博愛精神,但這在你的身心狀態都很好、日子過得很順遂時當然不成問題,但如果你發現自己當下狀態已無法承受過多的悲傷,就不要勉強自己栽進更多負面情緒的漩渦裡。
有時候,默默地、遠遠地守候對方,同時努力面對自己的課題,反而是最剛好的問候。
這個體悟並沒有出現很久,時間倒轉回 2018 年,可能就像大家咒罵的 2020 年那麼討人厭,我在極短的時間內,相繼收到了 3 個朋友驟逝的消息,那種失眠時一定找得到對方、前一天可能都還在開彼此玩笑,隔天卻再也收不到回應的震撼,實在太難熬。
我深刻記得其中一次收到通知時,才剛抵達一個開幕記者會現場,但看完朋友捎來的訊息後,我的時間就像單方面靜止一般,明明本來是在等待活動開始,再回神時早已準備散場,就算努力壓抑想哭的衝動,一踏出公司、卸下緊繃的情緒時,瞬間悲從中來的哀慟感,不僅會讓人活得時空錯亂,還會哭到看不見眼前的路,連路人都莫名上前塞衛生紙給我。
當時,因為其中一個過世的朋友不在台灣,只能託當地的共同朋友代為上香慰問,稍微還可以抗拒接受一個人離開的真實感。另外兩個朋友的告別式,我至今睡前閉上眼,時不時都還會想起瞻仰他們遺容的畫面,見了再也不能回頭的「最後一面」,對我內心產生的衝擊之大,讓我一度無法接受,為什麼好不容易見到面了,卻是在宣告著真正失去了對方。
那時候,跟著朋友的家人在靈堂守著,也曾在過了好一段時間,一起驅車上山和已逝的朋友說說話,但在這過程中,我愈來愈感受到自己的陪伴非常渺小,不只是自己的悲傷根本不及這些多年摯友、至親千萬分之一,還包含著自己的失控情緒出現平緩趨勢時,朋友身邊留下來的家人、另一半卻反而是在忙完告別式,藉口忙碌的重心不再時,痛苦才會開始放肆地無限蔓延。
我其實不會一直過問他們好不好,因為我很清楚知道,光是自己狀態不好的那段時間,別人無心的一句問候,都會讓我被迫再次想起痛苦的片段。也或許就是所謂的玻璃心,真的一擊就碎。
但就更遑論那種狀態下的自己,並沒有能力去接收身邊其他人因為生活、工作瓶頸,試圖對你傾倒的負能量。我能做的,就是向對方坦承自己的狀況並不好、沒能分擔他的煩惱,期許我們各自都能找到自我療傷的解藥。
不要總是裝作自己很堅強,勇敢揭露自己的脆弱,也是跟自己和解、放過自己的一帖良藥。
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會讓可能需要我的人知道,當他們陷入走不出來的低潮、狀態很差或發生意外時,我會出現在他們身邊。
其實,我的閨蜜也有過很溫暖的舉動,他們曾在我選擇消失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時,每天定時打一通電話來,也都透過訊息讓我知道「我可以不接,等想說話再接」,雖然過了好幾天才決定接起電話,但那種知道有人會陪你走過的安心感,甚至不用說上話,就足以讓人覺得獲得安慰跟支持。
別期待傷痛者該扮演的角色,更不該預設對方該展現的情緒
最後,我只想再分享一件事,就是要懂得尊重每個人面對悲傷跟難關的方式,不要期待他們該扮演什麼角色,更不該預設對方該展現什麼樣的情緒。
畢竟,社群雖然是一個很容易就能抒發情緒、讓別人知道你想法的平台,但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或發文弔念,不代表他就不會痛、不會難過,單純只是每個人面對傷痛的方式不一樣,有人選擇消失、遠離傷心地,低調處理自己的情緒;有人選擇積極回顧過往瑣事和大家分享;有人選擇繼續堅守工作崗位,不展現任何異常狀況,讓一切就像沒發生過,但可能在背地裡暗自神傷。
就像《木曜 4 超玩》製作人陳百祥跟邰智源說的,不要期待著做娛樂綜藝的人展現敬業的精神、努力帶給觀眾歡樂,又希望他們因為經歷悲痛而演出失常。
我們的日常也是如此,若能想方設法不讓情緒主導行為,不讓猝不及防的意外影響工作,就是一種專業、敬業的表現,值得肯定跟尊敬。
至於遭遇天大的難關跟悲痛時,沒有任何人可以干涉或決定你要如何面對,只是如果你願意講出來,相信會有對的人願意傾聽;如果你選擇獨自走過,相信一樣會被理解,而且會有人用各種形式,陪伴你度過這難關。

https://pay.firstory.me/user/aliceyeh-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e9rsjp6rk50838yiul04vd?m=commen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