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楞嚴經修學法要》13
蕅益大師他開示我們說:我們一個修行者「未開圓解,不應輒論修證。」意思就是說:我們一個人沒有真實的大開圓解,或者說沒有「明心見性」之前,我們對我們內心世界是茫然無知的,那麼這種情況,我們沒有資格談到「修證」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只有資格做一些慈善事業,因為我們的心中處在「顛倒想」,一個顛倒、妄想的心,是沒辦法創造一種真實的功德。
為什麼這樣講呢?祖師常說:「念佛是誰?拜佛是誰?」所有的佛號,都是你那「一念心」去推動的,所以「心是業主」,你那個「明了的心」是造業的根本,你那個造業的根本是顛倒的,一切法是顛倒的!所以在整個修行當中,了解我們內心的世界,是非常的重要!
本經把我們內心的世界,分成兩部分,一個是真實的、一個是虛妄的─真妄和合。這兩個是同時存在的─真中有妄,妄中有真。這種情況就好像說一杯水很乾淨,但是我們丟進了泥土,再把它攪拌一下,這時候,清水跟污泥就混在一起了,這一杯水當中有清淨的水,也有染污的泥沙,這兩個就在一起,很難分開了。
我們凡夫的心亦復如是:我們的內心當中,有真實的一面,也有顛倒虛妄的一面。所以我們學佛,我們用佛法經典的道理,來檢查自己,我們發覺─有時候我們像佛陀一樣,充滿了慈悲;有時候像魔鬼一樣,充滿了煩惱,就是這樣。怎麼辦呢?現在我們要改變自己,就先要了解我們自己。
本經,花了很多時間去分別「什麼是真?什麼是妄?」花了很多時間─七處破妄,十番顯見。簡單的講,我們去判定『真』跟『妄』有兩個方向,從它的「相狀」:
『真實的心』─是離一切相的,它沒有相狀的,它去了別一切法的時候,它清楚分明,但是它心中沒有相狀,它是不取一相,它沒有住在一個固定的相狀。
『妄想的心』─就不一樣了,妄想它是一種感受,它先有感受,那麼感受當中,有很多的想像。比方說:喜歡喝茶的人,他就把這個茶,產生很多美好的想像;喜歡喝咖啡的人,他的心跟咖啡接觸的時候,他就把咖啡做很多、很多的變化,很多的想像,然後心就住在這個想像當中。所以:只要是「妄想」在活動,它肯定是帶有「相狀」的,而且也一定是「住」在這個相狀。
所以為什麼我們打妄想的時候!我們感到不安穩!因為相狀是變化的。只要是相狀,它就是生滅變化的。所以你住在一個生滅變化的東西,你就感到弟子心不安、不安穩。其實我們的內心,本來是安穩的,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弄得不安穩,我們住在一個我們心中假想的影像當中,然後讓自己不安穩,就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如何判定!我們現在是住在「真實的心性」?或者是住在「顛倒的妄想」?
首先:你看看你心中有沒有一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沒有住在一個相狀。古人…他那個善知識看到他起煩惱,就對他說:「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一定有一個相狀,你被這個相狀纏縛了。那麼第一個判定就是從「相狀的有、無」來判斷「真」?「妄」?第一個從它的對立跟不對立的角度,所謂的「即一切法」─真實的心是離一切相,但是又普遍的具足一切圓滿諸法。
妄想它一旦住在一個相狀,它肯定是對立的;所以一個人他的對立心很重,你說有些人嫉惡如仇,這個人妄想心一定打得很重。當然你「嫉惡如仇」,你肯定住在善法,但是你住在善法,你就跟惡法對立了,而惡法本身也是菩提性所顯現,所以你的生命就變得非常的狹小。為什麼我們講小乘呢?因為胸量狹小,「對立」嘛!
所以我們住在相狀──第一個、我們感到不安穩。第二個、跟一切法產生對立─有我就沒有你,有你就沒有我。就使令我們在生命當中,我們失去了廣大的大海,而只擁有一個小小的水泡,就是我們對這個相狀的執取,產生的兩大過失:第一個、把我們生命弄得非常不安穩、痛苦,第二個、把我們的生命弄得非常的狹小。
當然我們是可以選擇的。那麼我們會問妄想是從什麼地方來呢?當然是「阿賴耶識」變現的,『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我們過去生不斷打這個妄想─你前生很喜歡喝茶,看到茶就產生美好的想像,你今生看到茶葉,還是打這個妄想,「阿賴耶識」,它是如實把你過去的想像,把它繼承下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生打這麼多妄想,因為我們前生太多生命累積下來,太多妄想,『習氣如暴流』,非常快速的水流。
但是有一個問題─即便妄想的勢力,是累積無量的生命,而又是如此強大,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達妄本空」─妄想不真實,它沒有真實的體性,這是我們修行當中最重要的觀念!大乘的正見—「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
你今天不能夠把妄想─「達妄本空」這個觀念參透,你的修行你就障礙重重,你這一條路就非常難走!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無始劫,所留下來殘餘的習氣,而你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你等於是用短短的幾十年,跟你過去無量生命當中抗拒。這就是古人說的:「一個人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修道多辛苦。
你怎麼是「妄想」的對手呢?
你想想看:你今生用功的時間,才花多少時間?你過去生打妄想,又花了多少時間?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理觀」是很重要的,就是觀察它「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妄想它只是一個沒頭沒尾的假相,我們的心跟境接觸了,因緣和合,它就虛妄顯現很多的相狀出來。但是,妄想顯現相狀,到這裡都還沒有構成過失,這個「唯識學」叫做「依他起性」─依託眾緣所顯現的假相,但是你心中「住在妄想」,就糟糕了!你的煩惱產生了、你的痛苦產生了、你未來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也產生了。
《楞嚴經》告訴我們:當妄想生起時,不是「馬上對治」而是要「脫離妄想」。你看我們前文花了很多時間在講:當水裡面有污泥時,你怎麼樣讓這個污泥沉澱下來?我們很多人在修行,花了很多時間,一直沒有效果,方法錯誤!我們看到煩惱馬上念佛跟它對治;你跟煩惱對治,煩惱一定給你壓力的,反作用力嘛!弄得自己很痛苦。而且你不是它的對手,它是無始劫熏習所成,你今生的佛號,才念了幾年,你怎麼是它的對手呢?你每一次的熏習,都是一種妄想的力量。
所以:本經告訴我們,先求「安住」再求「調伏」。「安住真如」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妄想來的時候,你要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你看到妄想無起處,「探本求源」。所以《楞嚴經》的思想就是要─觀照妄想的源頭--「達妄本空」。妄想的根源是畢竟空的,妄想要有源頭,那糟糕了,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所以當你「理觀」生起的時候,你看到妄想是「緣生緣滅」的,這時候第一件事情─先脫離妄想。
《楞嚴經》的方法─是先「脫離妄想」再「對治妄想」,這個方法非常重要!一旦你「脫離妄想」,你就很好對治它,因為它沒有「根」;但是你「住在妄想」,你就跟它糾纏不清。所以我們有些修行的觀念,你要掌握得住,「諸法因緣生」,你掌握了一個清淨的因緣,當然你產生清淨的功德,你陷入一個染污的因緣,你當然產生染污的果報。
什麼叫「諸法因緣生」?什麼叫「因緣」?諸位你可以道一句我聽聽看?你的心一動,就是一個因緣。「因緣」是你心念的造作,你住在妄想,這個就是一個染污的因緣;你脫離妄想,你的生命開始逆生死流,迴光返照,這就是一個清淨的因緣。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過去的生命我們作不了主,我們對於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一部分只有認命;但是未來,是你在掌控當中的,你要住在妄想,你就被過去牽著走,你過去怎麼樣,你今生還怎麼樣!所以首先,先脫離妄想,不是對治妄想,先脫離妄想——無住。這時候,你再提事修。所以我們修行是先「理觀」再「事修」,本經佛陀在講修行方法,也是先講「二十五圓通」的理觀,再講「持咒」跟「持戒」的事修。
這個次第非常的重要!先脫離妄想,再對治妄想,這個方法叫做「首楞嚴王三昧」。當然:「脫離妄想」就是「不取」─不取心中妄想的相狀。那麼這個「不取」法門,它的殊勝在哪裡呢?它的功德相,我們看佛陀的說明:
(名稱尊貴)『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
(力用超勝)『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
(功德究竟)『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這個「不取」心中的妄想,佛陀用兩個譬喻來作說明:
第一個、它是「妙蓮華」─佛法常用「蓮華」來比喻菩薩的「智慧」。蓮華的特色─出污泥而不染。就是指:菩薩在三界的雜染因緣當中,他不為染污的因緣所染污,這是第一個。也就是說:我們一個菩薩,我們面對阿賴耶識不斷的釋放很多的感受、妄想,但是我們又不會受它所傷害,這個就是「妙蓮華」,不是說沒有妄想,而是有妄想,但是它傷害不到你,這個就是「妙蓮華」。
第二個、「金剛王寶覺」─那麼這種覺悟的力量,就像金剛王一樣的堅固,它能夠破一切煩惱。你用《楞嚴經》的方法,沒有一個煩惱是不能破的,不可能!不管你的煩惱多重,其實《楞嚴經》不怕你煩惱重,但是你方法要懂,就是─「脫離妄想、對治妄想」這兩個思想。當然這裡,它強調的是「脫離妄想」——「不取」。你從不取當中,所有的煩惱變成沒有「根」,那你就很好對治了。達妄本空嘛!
『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這樣的方法,有什麼好處呢?
什麼叫『如幻三摩提』呢?『三摩提』當然是三昧,就是:當你安住在「一念心性」的時候,你觀察你無始劫所累積貪瞋癡的煩惱跟罪業,是如夢如幻的。所以你該怎麼辦呢?你就用如夢如幻的「佛號」,或者說用如夢如幻的「咒語」,來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用如夢如幻的法門,來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它的思想叫「如幻三摩提」。
這個好處呢─『彈指超無學』,你只要一個短暫的時間,就超越了二乘的功德。因為二乘他還是有所住,凡夫住在「有為」,二乘住在「無為」偏空真理。一個人有所住,他的胸量就狹小了,他就很難生起廣大的波羅蜜。所以說:菩薩他能夠隨時的「從空出假」,就是因為他修『如幻三摩提』,他從假相裡面出來,隨時又能夠回到假相當中;擅用這個假相來積功累德,而不為假相所傷害。所以他的這種方式的功德啊,很快能夠超越二乘的無學─偏空涅槃。
『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這是一個『阿毗達摩』(「阿毗達摩」就是無比殊勝的法門),而且是十方諸佛在整個趨向大般涅槃當中的一個必經之門,叫『一路涅槃門』。換句話說:我們要進入大般涅槃,只有一個門,你這個門不走,你就沒路可以走,就是「不取」,就是我們說的「脫離妄想」,只要你跟妄想在一起,你就不可能成佛。
你看後文的「五十陰魔」,《楞嚴經》認為「阿羅漢」也是活在妄想,因為他「住」在偏空,也是打妄想、也是沒有回到真實的心性,心性是無住的。所以說,你今天不修這個「不取」的脫離妄想的法門,那麼你就很難成佛,因為它是通往涅槃的唯一的道路,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脫離妄想,這個是我們要趨向佛道必修的課程、必經之道。
我們把這個思想看附表,作一個總結:附表六 『稱性起修 全修在性』
┌第一、【安住力】┄『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
│ 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
│ 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
│ ┌『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
│ │ 順『法性離諸過』故。
├第二、【調伏力】┤
│ │
│ └『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
│ 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德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
│
│ 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
│ 痴障』故。
│
└第三、【堅持力】┄『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
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
徧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大乘起信論】————
附表六講到─『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稱性』這個『性』,指的是「真如佛性」,或者講「現前一念心性」─一種離相的真如。這個『稱性』什麼意思呢?『稱性』就是「隨順」的意思。我們隨順於無相的真如,而生起修德,因地上叫做「隨順真如」,在果地上叫做「全修在性」,所有的修德還是在開顯真如佛性。所以整個《楞嚴經》的思想,它的根本的依止處就是「真如」,因地叫做「隨順真如」,果地叫做「開顯真如」。
所以:蕅益大師說:整個「大乘佛法」,一個「明心見性」的人修學──「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因地」安住真如、隨順真如,「果地」還是在開顯真如的功德!
你幹嘛修布施呢?你是假借布施的法門,來開顯你內心當中「本具」布施的功德,你是「借假修真」,假借持戒的相狀,來開顯你持戒的功德─法法銷歸你內心的一念心性。當然我們的重點在因地,菩薩重視因地的,因為你有「因」,一定有「果」。所以《楞嚴經》的整個修學叫─「正念真如」,這個「正念」也是「隨順」的意思─隨順真如。那麼「隨順真如」當中有三種的功德力,第一個「安住力」首先要「安住」,修行第一件事情「先把心帶回家」。
第一、【安住力】
『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根本方便』就是說,你沒有這個「根本」,所有的「枝末」統統沒有效果,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安住。什麼叫『安住』呢?就是要起智慧的觀照。它有兩層的觀照:
第一個、觀察這一切的「有為諸法」是自性無生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以它是自性空寂的;遠離凡夫的我相、法相的執取,而不住於生死雜染因緣的相狀當中,就是不住於生死的有為諸法,這是第一個觀照。
第二個、再觀照這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什麼叫『業果不失』呢?我們造作布施,的確有富貴的果報;我們持戒,也真的有莊嚴的功德。這個持戒有尊貴的功德,忍辱有莊嚴的功德,業果是不失的。這時候菩薩觀察業果不失,生起大悲心--眾生無邊誓願度,廣修福德,善巧方便攝化眾生,而不住於偏空涅槃。這裡是指菩薩因為觀察「業果不失」的關係,而不住於無為的空性。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隨順」,所有都是隨順,因為法性本來就是無住的。
你看我們有「住」的時候,我們感到不安。為什麼不安?因為跟你本來的面目不相應,你本來不是這樣,你一定要這樣,你抗拒真如的結果,你就不安嘛!這個機器的設計,本來不是這麼操作的,你操作錯誤,就跟它原來的設計系統相抗拒;這台電腦不是這樣操作的,你操作錯誤了,你沒有順從它原來的操作方式,你就是障礙重重。所以這地方的意思就是「無住」─不住有為,不住無為。
有一個禪師,他去參訪雪峰禪師,走了很多天的路,好不容易才到雪峰禪師的道場。雪峰禪師看了以後,就鼓勵他幾句說啊:「你老人家一路辛苦了」。禪師說啊:「仰慕道德,不殫辛勞。」 我是仰慕你的道德啊,這一點辛苦不算什麼!這時候,這位禪師就向雪峰禪師請法,請和尚開示修學法門。雪峰禪師講一句話說:「出去!」講完就走了。
這句『出去』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菩薩的根本法門─雪峰禪師慈悲,他把他最重要的法門顯露出來,就是:你不要老是住在你心中的妄想。你看有些人,他一天到晚住在財富,打財富的妄想,就被這個財富抓住了,你一輩子就為財富。
所以:一個人「有所住」─你就被它所轉、就被它所繫縛!有些人追求名聲、有些人追求眷屬…所以雪峰禪師——「出去!」你要從妄想當中出來,你生命才有希望啊!
莊子在他的書,講到一個類似的公案,這跟「無住」有一點類似:他說有一個人,他特別討厭他身上的影子跟腳步,他看到他的影子、看到他的腳步,就很生氣、就很痛苦。那怎麼辦呢?他採取的方法就是「一直跑」,結果─越跑、腳步越多,這個影子跟著越緊,最後力竭身亡,身體沒有力量就死掉了。莊子說:你不要這要做,你可以跑到一棵大樹下,就在樹蔭底下、一個石頭上,安安靜靜的坐著、舒舒服服的躺著…腳步自然消失了,影子也沒有了。
這個「腳步」跟「影子」表示─我們心中「阿賴耶識」,它不斷把我們過去的感受、妄想,不斷的丟出來,有好的感受、不好的…,我們內心當中很痛苦,結果我們又追求另外一個感受、另外一個妄想,追到最後…你還是沒有辦法脫離妄想跟感受,就住在妄想、住在感受,把我們生命弄得非常的狹隘,把我們生命弄得非常的不安穩。
這是根本─以「無住為住」。所以我們遇到事情,首先是「念而無念」,先求「無念」,就是「把心帶回家」。不要住在你心中任何的妄想,即便這個妄想是合乎道理的,都不可以住。嚴格來說,不住惡,也不能住善;我們可以應用善法,但是不能住在善法;因為你住在善法,你的生命就狹隘了,你就很難成佛了!我們能夠善修一切方便的善法,來開顯自性的功德,但是不能住在善法。這很重要,這叫「根本方便」。
第二、【調伏力】
其次,就是它的枝末了——「調伏力」。前面講到「無念」─「念而無念」,或者我們按「天台」智者大師的思想,叫做「從假入空」─從一切的假名、假相的因緣當中,回歸到清淨的空性。那麼這個「調伏力」就是「無念而念」,這個「從空出假」又產生一個念頭,當然這個念頭是善念;前面叫做「正念」,從「正念」當中,依止我們「假觀」的智慧,又產生一個善念,這叫「調伏力」。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止」,第二是「增長」;「能止方便」與「善根增長」;一個滅惡,一個生善。
『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我們在止息一切的惡法,因為我們過去生中,有很多煩惱習氣,不好的習氣也是有,善的習氣也是有。但是,我們面對不好的習氣怎麼辦呢?「慚愧悔過。」「菩薩戒」中常說的─菩薩要有一種增上慚愧心。那麼怎麼辦呢?你要思惟「業果決定」。就是說,在我們當來的生命當中,是由業力決定的,我們要深信當我們造作了善業--它決定招感安樂的果報;當我們造作惡業--它決定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對於未來,是一種「怖畏當來的三途果報」——怖畏。菩薩對三途果報,深感怖畏。
我們說「不住」,不是叫你「否定」,而是說你要用「超然」的角度,來觀察因緣。所以菩薩在觀察因緣的時候─當我們在面對惡法的時候,你要思惟這個惡法,肯定會帶我們到三惡道去,菩薩對這惡法產生怖畏。為什麼怖畏惡法呢?因為怖畏它的結果,菩薩看到因,他是隨時看到果報的。那麼因為怖畏當來的果報,而產生「增上慚愧」;以慚愧心的緣故,來止息一切身口意的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失」故。法性本來就沒有過失,所以我斷惡的整個行為也是順從真如。這是第二個思考,從一種順從真如的角度,從無住的角度來生慚愧心。
『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修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痴障」故。
前面是「止惡」,這裡講「修善」,這當中分成兩段:一個是「因地」,一個是「果地」。我們應該要怎麼修善會比較圓滿呢?要「廣修供養」。什麼叫「廣修供養」呢?這地方有「身口意」三業的供養:第一、身業的禮拜,菩薩每天一定要禮拜諸佛,你受了「菩薩戒」你就知道,你一天不拜佛,就犯菩薩輕垢罪。第二、讚歎諸佛菩薩的功德。第三個、內心的隨喜。這「隨喜」是很重要。
菩薩為什麼要有「隨喜」的心呢?
因為我們的生命有限,我們所修的法門,只是無量善法當中的其中一小塊,所以當我們隨喜別人的善法時,對於我們來生是一個很好的佈局。比如說:有些人他參加佛七,他報名了,假也請好了,他打佛七的時候生病了;他要來聽經,他時間到的時候障礙重重,這個就是過去生跟這個法沒有結善緣,忌妒、毀謗…
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總有一天我們是一定要成佛的,總有一天!也就是說,總有一天我們要具足一切的佛法的功德,所有的法門,你都要去修的,沒有一個法門你可以不修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為來生做障礙,你遲早要學習它的。所以一個菩薩他的眼光看得比較遠,我今生的生命有限,我先「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但是對於很多的法門、一切的功德皆隨喜。先結善緣,先把未來的路舖好,所以要隨喜讚歎別人一切的善法。菩薩透過身口意三業的供養,這個是修「福德」資糧。
第二段「勸請諸佛」─請佛住世,請善知識住世,來轉法輪,這個是修「智慧」的善根。菩薩因為這樣,以一種愛敬三寶之心,他有一種真誠的心,使令大乘的善根,輾轉的增長,乃至能夠志求無上之道。菩薩在整個前進的動力當中,除了隨順真如、無住以外,他前進的動力,還得不斷的培養「福德、智慧」兩種的善念,來推動自己進步,這個是因地。
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菩薩不斷的在三寶中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隨喜功德,這樣,一方面消菩薩的業障,一方面使令善根不退轉,以『隨順法性離痴障故』─法性本來就是沒有「愚痴」。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我們看那些比較高級的經典,比方說《法華經》、《華嚴經》,這種入圓教的思想,你會發覺:「圓教」思想的所緣境,跟一般「方等時」的所緣境,是截然不同的。《地藏經》那「方等時」,所面對是無量苦惱的眾生起大悲,但是你看《法華》、《華嚴》,只要入圓教思想的,入一佛乘思想的,它的所觀境肯定是「三寶」。《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前面九個除了「恆順眾生」以外,全部「所緣境」都是三寶的境界。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為什麼我們要禮拜諸佛?要稱讚如來?要廣修供養?
因為你必須跟三寶結緣,你的…你未來生當中,你才能夠跟三寶的生命有所交集,而得到三寶的救拔。其實布施的因緣,慈善的因緣很多嘛,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跟三寶有關係呢?你看外道…有些人問我說:欸,外道也修慈善事業,佛教也修慈善事業,有什麼差別呢?外道修的…譬如基督教、一貫道修慈善事業,他這個善業到天上去,受完以後就沒有了。
我們今天的善業的所緣境…我們所緣善業是三寶,所以我們到天上去受完以後來到人世間,我們又遇到佛陀的住世,遇到法的住世,遇到善知識僧寶的住世,我們就有因緣再聽聞佛法,再去增長我們的善根。
凡位的菩薩你生長在一個沒有三寶的地方,這是非常不吉祥的事情,你不能夠增上嘛!雖然我們內心當中有真如佛性,但是你沒有一種增上緣來刺激。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在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的整個廣修供養的所觀境以三寶為主。為什麼呢?因為使令我們大乘的善根不退轉,你能夠遇到三寶的救拔,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思想。
那麼前面的安住力是強調一種「無念的正念」。第二、調伏力是強調一種「斷惡修善」的善念,從正念而引生善念。第三個「堅持力」─菩薩在整個自利利他當中,他的整個動力,那份堅持力,就是一種「大願平等」。
第三、【堅持力】
『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徧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這個『堅持』,前面講「斷惡修善」,這地方是偏重在「度眾生」。菩薩在度眾生的過程當中,他應該怎麼做呢?你要發願──
一、盡於未來,「時間無盡」。因為菩薩不能說,我這十年度眾生以後,就不度眾生了,不可以!你可以適當的休息,但是你的願力不能這樣發,你的願力一定是盡未來際,不能有一個中斷的時間,不可以!你這樣子局限,你就跟真如法性不相應了。所有的修學,都必須要隨順真如。那麼真如是什麼相狀呢?「時間是無盡的」,所以你也要發「時間無盡」的願力。
二、「空間無盡」,你要化度一切眾生,不管這個眾生跟你有緣、沒緣、善緣、惡緣,你都要去度化他,使令他到達無餘涅槃,不再招感三界生死的果報。
為什麼要這樣發願呢?因為「法性無斷絕」故。既然整個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隨順真如,那麼真如是時間無盡、空間無盡,它沒有斷絕的!因為法性廣大,所以普遍的攝受一切眾生,內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相的對立的彼此,這樣子菩薩才夠究竟大般涅槃願力。
菩薩為什麼要「發願」呢?有三種理由:
第一個、引生修學動力─我們看二乘人證得空性以後,他就不動了;二乘人是這樣─他「從假入空」,這部份完成之後,他就很難「從空出假」。「從空出假」這不容易啊,很不容易!唯一的力量就靠「願力」。你看:有一個禪師到一個很偏僻的山上去閉關,閉了幾年以後,他就走下山來,去找他的同參道友。
同參道友問說:「欸,你閉關,這幾年你到頂了沒有?到了山頂了沒有?」「山頂」當然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你悟到真如本性沒有?他說:「我到頂了。」他說:「你到頂了,你看到什麼?」他說:「裡面什麼人都沒有、什麼都沒有!」禪師就問這閉關的法師:「那這麼好的環境,沒有人干擾你,本來無一物,你要住下來才對啊!」這個閉關的禪師說:「我也很想住下來啊,但是西方有人不肯啊!」禪師講「西方」,不是一個方向,它是一個表法;你一個人自私自利叫「東方」,「西方」就是大悲願。說我也很想住下來啊,但是我的願力不肯啊,它就會推動菩薩「從空出假」以利他。
我們從「有相」到「無相」,是因為苦惱的力量來推動我們,那是一種動力,因為我們要離苦得樂。因為有相的力量、有相的因緣是躁動的、是生死、是痛苦,所以沒有人逼迫我們,很自然的想要到空性去。但問題是:你「從假入空」以後,這個空性是寂靜安樂的,菩薩怎會捨離寂靜安樂又來到雜染的因緣呢?就是靠菩薩的願——發願!發願!所以我們在受「菩薩戒」的時候,你所發的願,你今生可能感覺不出有什麼差別,但是等到有一天,你到了極樂世界,你證得空性以後,你馬上從「空性」出來。為什麼?因為你在娑婆世界的時候,受過菩薩戒,那個願力會產生一種動力─從空出假的動力。
第二個、確認我們修學的目標─我們就能夠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我們知道要先有一個短程目標、長程目標、究竟目標。你能夠集中你所有的修學,來完成你的第一個目標。比方說求生淨土,然後再廣學諸法,然後親近諸佛,最後成就佛道,你要確認一個目標。
第三個、突破自我設限─我們過去世所留下來的煩惱習氣,你有願力,你就能夠突破。菩薩為什麼面對煩惱的時候─無所畏懼,每一次的挫折,每一次的重新站起來,那一份的「堅持」就來自菩薩的願力——堅持!
到這個地方,已經把整個《楞嚴經》的理念,作了一個總結,《楞嚴經》的思想,只有兩句話--『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正念』就是隨順真如的意思。『隨順』當中包括了「安住力、調伏力跟堅持力」三種,這三個都是隨順真如。
我們可以把「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我們回憶我們剛始學佛的時候,我們緣的是三寶清淨的境界而修學,但是我們的心,是住在一個有相的妄想中,做一些慈善事業、護持三寶、結結緣的事!什麼叫「真心」?古人說:「連夢都沒有夢到」!不知道什麼叫「真心」。所以這個時候就叫做「善念」─有所得的善念。
第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這個地方很重要──開始脫離妄想、脫離外境。你看有些人,他學佛以後很正常,過一段時間變得不正常,不正常就是,欸!他不太喜歡講話,也不太喜歡外出了,他開始從「有念」而入於「無念」了。所以「從假入空」這一段過程,菩薩他會暫時的遠離人群。這個階段是很重要,我們一定要有時間等待菩薩,因為這是必經過程。
我講實在話──一個人沒有經過「從假入空」,你說:你學佛的時候很快樂,中間也很快樂,後來也很快樂。不正常!不正常…怎麼會這樣子呢?除非你是再來人,你怎麼沒有經過這個「大死一番」的過程,不可能嘛!你都沒有經過「脫離妄想」的過程,那你是跟妄想在一起。所以大凡是修行當中,有大突破的,一定有一個不正常期,他開始不喜歡跟人家連絡了,也不喜歡講話了。這個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是三年、或者是五年、或者是十年,因為他開始再面對心中妄想,開始見相離相,開始在跟它脫離。
第三、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他又重新出來「從空出假」面對因緣所生法,這時候又培養一個「善念」,但是這個善念,跟第一個善念,可不一樣─青山依舊在,夕陽已經不是昨天的夕陽。他來到人世間,利用因緣的假相廣修福德,但是他無住,不會被「因緣法」所傷害。
這三個階段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安住」。先成就「正念」,你才能夠生起「善念」,這個善念才能夠跟「解脫道」相應。我們要先脫離妄想,然後再重新依止自己的妄想來斷惡修善。那你會問:「拜佛是誰?」當然,也是一種妄念,因為你要緣這個有相的因緣。但是當你成就「無念」的時候,再生起善念,這個善念也是一種順從真如,是這個意思。
修行─你一定要很清楚的「認清路頭」,方向是很重要的!「諸法因緣生」─你掌握一個解脫道的因緣,它一定會有解脫的結果出來。我們可能剛開始走得不是很快,但是你的路頭一定要走對。我要提醒大家─成佛之道你可以走得慢,但是你不能走錯,你走錯,你還要回頭,你要付出很多的代價。所以修行──寧可千年不悟,絕不可一日「著魔」!它的方向就是先「從假入空」,先從有念入無念,然後再「從空出假」,再從無念當中,生起一個善念;先求「正念」再求「善念」,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次第。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