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齋節期的意義

2021-02-21·13 minutes

Description

復活節主日往前推四十日(主日不算在內)的星期三,我們稱之為「聖灰禮拜三」或「撒灰節」Ash Wednesday,從這日開始到復活節主日前,我們稱為「大齋節期」Lent(中譯又作「預苦期」 或「四旬期」)。

這四十日是配合紀念耶穌在曠野四十晝夜面對試探的事蹟,所以傳統 上這是個嚴肅的節期,教會鼓勵信徒在這段時間安排,禁食、默想、自省等靈修的活動(甚至有食素、戒酒等相關的配合行動)。

教會通常在聖灰拜三也就是大齋節的首日,開始換上了象徵「懺悔」、「警醒」及「禁戒」等意義的紫色作為佈置。 聖灰禮拜三這日,甚至還有撒灰的儀式,代表了披麻蒙灰的心情。更早的古禮在聖灰禮拜三前,還有暫時埋藏「哈利路亞」的儀式,表示在復活節前暫時不用「哈利路亞」這個代表歡欣的讚辭。

由此可見這段節期中懺悔之象徵意義極其明顯。宗教改革後,大多新教教會為了避免「靠自己的行為得救」或「律法主義」的偏差的思想,多不刻意推行一些較克己或帶修道色彩的活動。

然而過猶不及,如此一來我們教會就失去一個推動靈性操練的時機,個人也 失去一個生命重整的機會。特別是生活忙碌的現代人,我們的生活時常隨著外在環境的速度,各樣績效的要求不斷地加快腳步,我們往往遺忘了我們內在的需要,淡忘了我們生活原本的目的。

此時,若能有一個生命重整 的機會是極為重要的事。所以我們不應放棄今年大齋節期靈修操練的機會。我們如何進行呢?以下是一些具體實行的建議。首先,我建議我們可以先在每天撥出一段時間,半至一個鐘頭,專門作為思考如何安排適合您自己在大齋期中的靈修計畫、默想的主題或自己需要面對課題。 至於如何操練靈修,詳細的介紹可參考傅士德著:《屬靈操練的禮讚》。

總括而言可包含以下的內容,即自限、專注、連續等。自限即自我限制,我們須限制過去某些習以為常的習慣,如飲食、作息,然後撥出特定的時間用作靈修。

所以首先我們須考慮的是有那些時間可分別出來,有那些習慣的限制,可使我們的靈修更專注,如是否需要禁食,或要在此期間將原來束縛我們的事加以節制,如看電視、上網或其他的事情。專注,或作凝視,就是在特定的時段內,我們專注於我們與自我或我們與上主間的內心對話。

我們可在節期間選一聖經書卷,或靈修偉人的書籍(如Thomas Kempis的名著《效法基督》、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潘霍華的《獄中書簡》、聖法蘭西的《靈花》及佚名作品《未知之雲》等)作為引導,然後專心省視我們的內心狀況,並為此作為我們的禱告。

此時的禱告不宜太短,也不宜太八股,甚至不要「說太多的話」,要利用禱告時的靜默。我們亦可專注於思索我們生命當前所面對的某一課題,如個人的前途,家庭生活的改善等,亦可深入撥一段時間為某特定的事或人代禱。然後要將這些心得記下,成為你大齋節期的個人靈修日記。

連續或作重複,這樣的工夫並不適宜只進行一次,最好能利用節期間有規律地重複進行,這樣我們才會習慣這種內心的對話,我們所專注的課 題也才有更深入的思索。

甚至於這種靈修的習慣,可藉此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份。 最後,您的靈修計畫或在靈修操練的期間有任何特殊的心理狀況與感受,請儘可能與牧職同工溝通。

大齋節期Lent來自央格魯撒克遜古語Lencten是春天的意思;這節期是一段預備的時期,讓我們預備復活節的慶典。

自古以來基督徒在這段時期,從事祈禱、禁食或﹙齋戒﹚、洗禮前的預備,如反省、懺悔等宗教的行動。這些行動顯示出當時的信徒對信仰的認真,不願讓信仰僵化。大齋節期大約歷經五至六個主日,第一個主日傳統上將重點擺在紀念耶穌受試探的經歷。最後一個主日,也就是「聖週」Holy Week有稱為「棕樹主日」或「受難週」Palm or Passion Sunday。這個主日紀念耶穌凱旋式地進入聖城耶路撒冷,然後接連地受苦與受死,

雖然教會每個主日都是紀念耶穌的復活,但是在大齋節期的主日,要特別注重復活節前的心裡預備,比方對自己信仰狀態的反省,醒覺我們的信仰熱誠是否在不知不覺中減退,我們可 能照樣出席主日崇拜,或教會的其他活動,但是我們是否可能動機與動力都已轉變。

為要在復活節當中,再次經歷新生的體驗,在信仰及人生的路上再次出發﹙我們生命常常需要如此的更新﹚,在這節期間作深入的反省是必需的,這也是我們信仰生活的一部份,更是我們一生靈修生活的循環。

當我們發現已經偏離了那「起初的愛心或信仰」,讓我們借這個機會回轉return,這也就是懺悔的意思。為要使信仰不 致流於僵化,我們可以選擇這種年年更新的信仰體驗。大齋節期的第一主日無論是甲(A)、乙(B)、丙(C)年的主 題都是以耶穌的試探(temptation)開始,作為通往復活之旅的序幕,大齋節期第一主日以耶穌勝過試探加添我們的力量,從個人到教會步入一個更新之旅。

這段旅程猶如一場朝聖之旅,在這旅程中我們一方面經歷上主的力量,協助我們面對各樣靈性上的試探,以及作出生活的調整,但同時我們在旅途中認識我們自己。

在大齋期的靈修裏我們意識到我們在靈性上的狀況,感受到我們生命是否被許多習慣所宰制,以致不能自由。與此同時,我們也作出生活上的調整,使我們的生活不致越來越複雜,虛擲生命,所以我們在重新評估我們真正所嚮往的價值,放棄應該放棄的,回到我們追求生命意義的旅途上。

我們察覺我們在靈性上的破口,許多生活上的妥協,都源自靈性上的棄守。 所以大齋期的靈修不在乎各種形式上的活動,而且我們未必在 靈修上都有這種特殊的經歷;但是我們要在崇拜及靈修中,感受上主的同行在這程朝聖之旅中。

我們不刻意製造氣氛,但要用心及專注,去除一些不必要的分心。這樣我們才能透過這趟旅程而 對生命有助益。這期間無論公共的崇拜或個人的靈修,都是我們集體或個人地一同感受上主的臨在、體驗祂的神聖與偉大的榮光,然後我們將這榮光反射到我們的生活中。

所以在教會的牧養上,我們藉著大齋節期,要求會友們一同結伴展開這一段靈性之旅,目的就在此。除了每主日的崇拜之外,我們特別安排、鼓勵會友在這特定的時期,關顧自己的靈性,反省我們的處境。

近來教會鼓勵會友社會的參與,注意福音能改變我們,也能透過我們改變這個世界。然而,唯有在深入的靈修中,才能有更深的觀察,更大的勇氣,更深的愛及委身。

我們才能辨識出這是上主臨在的地方,當特別謹記「沒有靈修或靈性追求的社會參與,往往都會帶來深沈的挫敗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