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第114《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14.大佛頂首楞嚴經卷9.示天趣,明不還五天及無色界四空天相。
明不還五天。經文:
1.阿難!苦樂兩滅,鬥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2.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3.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沉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4.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5.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麤人所不能見。
總結其名。經文: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無色界﹕簡去迴心不入。經文: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別明四空天相。經文:
1.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2.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3.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4.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更判凡聖二類。經文: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總辨王民不同。經文: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地,漸次增進,迴向聖倫所修行路。
結成無色名目。經文: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總結虛妄。經文: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14.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示天趣:明不還五天及無色界四空天相。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55頁。【子二、明不還五天】
這地方講到的是四禪諸天的相貌,四禪的共同點他內心的狀態,就是「捨念清淨地」。在一念的禪定當中他的苦樂二心「俱時頓捨」,他既不要快樂也不要痛苦,超越苦樂的感受,他就是一念的捨心陪伴他的禪定,所以產生廣大的福德而得大自在。
看經典上佛陀的意思,佛陀是讚歎四禪,在有為的心態當中,四禪是最為殊勝。第一、他不動,他不為苦樂所擾動。第二、照了。四空定也是不動啊?但四空定他的明了性薄弱,古德說這個四空定為三昧酒所醉,入了四空定就像喝醉酒一樣,那沒辦法修觀,就是定太強。四禪他的禪定入了剛剛好,沒有四空定那麽深,又沒有苦樂喜悅的干擾。所以他四禪的捨心,是正念分明,不動照了,是最為殊勝。
我們前面講到,凡夫的捨念跟外道的捨念,這以下我們講到聖人的捨念,他的相貌是怎麽樣,總共是有五天,發明三果聖人,他那一念的捨念是什麽相貌?
【別示五不還天】
(無煩天)
(經文)『阿難!苦樂兩滅,鬥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這個「苦樂兩滅」正是說明這捨念的相貌,他因為捨心的堅定,對於苦受跟樂受在心中完全消失,他不管遇到什麽境界,他也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鬥心不交」這個「不交」就是不再生起。這「鬥心」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我們追求快樂跟痛苦的心,他不再生起,而且他也不再追求。也就是說他離開了苦樂,他完全沒有後悔的心。這個「鬥心」古德說因為我們凡夫厭惡苦惱追求安樂,所以心中有所爭鬥,我們看到痛苦會要排斥,看到安樂想要追求,這就是鬥心。他那一念捨心,在整個無煩天當中已經生起。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就是說,凡夫的捨心是靠禪定來攝持的,而聖人的捨心除了禪定以外,多了一個我空的智慧。他能夠知道在捨心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凡夫的捨心當中有一個自我意識,就是「我」不捨心,還有那個我在,聖人的捨心是我空的相應。這無煩天內心沒有煩惱的擾動,特別的清涼。
(無熱天)
(經文)『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這個「機括」就是心中的發散。把念頭放出去叫「機」,這「括」就是把念頭收回來,他的念頭收發自如,唯一無二;也就是他的內心當中不管是去攀緣什麽境界,或者他把心收回來,他的念頭就是唯一捨心,沒有其他的念頭。所以「研交無地」就是說,他的心跟境之間的交接之處已經完全空亡,就是心境雙亡,連一念捨心的執取也沒有了,叫無熱天。
無煩跟無熱,我們說比較粗重的煩惱叫做「煩」,比較微細的煩惱叫做「熱」。前面是調伏粗的煩惱,這個地方把微細的煩惱也調伏。他那個捨心被我空智慧的加持,更加的堅定,他連捨心也不執取,連捨心也捨掉了。
(善見天)
(經文)『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像一切沉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這地方是讚歎他那一念捨心,所生起的種種廣大的妙用,說這「十方世界,妙見圓澄」;這個「十方世界」指的是整個大千世界,因為三果聖人由於他的捨心跟禪定的轉深,而產生一個廣大的天眼通,所以他能夠照了十方世界。但這地方的天眼通值得我們注意就是說,前面的天眼通是報通,這地方是修來的,是依止禪定智慧所修來,所以他的天眼通特別殊勝,不是前面的報通。
這裡就形容他天眼通是什麽相貌:「更無塵像,一切沉垢」是說三果的聖人在善見天當中,他在照了整個大千世界的時候「更無塵相」;他對外能夠圓滿照見外在的境緣而無有障礙,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看得清清楚楚,沒有種種的塵相來障礙他,連一個灰塵都不能障礙他。「一切沉垢」是講對內,他已經完全調伏內心的這種粗重的煩惱的障礙,如是一類,名「善見天」。他對外能夠照了一切外在的環境,對內調伏內在的煩惱,所以「所見皆善」,他不管對外看到外在的環境,對內看到他的內心,完全是清淨的,完全是善良的叫「善見天」。
(善現天)
(經文)『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這「精見現前」是牒前面的善見天的文,這個「精見」不管對外或對內他都能夠所見皆善,叫精見現前。「陶鑄無礙」正是說明這個天的殊勝,這地方指他的神通的殊勝。到了善現天由於他的捨心跟禪定智慧跟我空智慧的加持,他的神通到達什麽境界呢?好像陶師在製作陶器;又好像「鑄」這個鑄匠鑄造種種的金像一樣,能夠隨心自在,做種種的變現而沒有任何的障礙,叫陶鑄自在。
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到了阿羅漢多少都有禪定、都有神通。說到神通參讀《阿含經》,其實神通的相貌不完全一樣,好像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為什麽?他就是「陶鑄無礙」,在經典上說有一天有好幾位阿羅漢在講堂中聽法,當時有一個龍王也在旁聽,有大鵬金翅鳥牠看到龍王就要吃龍王,牠那個翅膀一振動就往下衝過來。在座的阿羅漢看到了大家驚惶失措,因為牠速度太快了,時間來不及,阿羅漢要入定,很多阿羅漢他一定要入定才能夠起發神通,最快要七分鐘才能夠入定,七分鐘這隻龍王就被吃掉了。但這時候,目犍連尊者變現不得了!他一念之間就能夠變現出一個像鍋蓋一樣就把龍王保護住了,使令龍王不受大鵬金翅鳥傷害。所以說神通它是有空間的障礙跟時間的障礙。尊者神通,第一、「空間自在」,空間他能夠所求如願,他要小中變大、要大中變小、要頭部出火、下部出水,他怎麽想那個東西就會出現。第二、「時間自在」,他隨時要顯神通,隨時要把神通結束都可以。
所以「陶鑄無礙」是讚歎「善現天」禪定的轉深,他內心當中的無所求、沒有罣礙,這時使令他的禪定已經到了無障礙的境界,就像陶師他要做出一個佛像,就做出一個佛像,他要變成一個人像,就變一個人像,能做種種的變現而沒有障礙,叫善現天。
(色究竟天)
(經文)『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這個「色究竟天」就是說這三果的聖人已經即將成就阿羅漢果,已經快要證得無生了,我們看他怎麼證得。
「究竟群機」指的是他內心的世界,這「究竟」是指他在禪定當中產生很深入的思惟觀察。他觀察什麽呢?觀察他的「群機」,就是他的念頭,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當中它的「機」,這個念頭到底是從什麽地方而來?而將往哪裡而去?我的念頭到底是從什麽地方而來呢?那這念頭走掉又往哪裡而去呢?他就在那個禪定的心中迴光返照他不斷的念頭的生起跟消滅,做這種迴光返照的智慧,這第一個。第二個、「窮色性性」這地方是觀他的色身,觀察他的色身是由四大假合的,而這個色身再經不斷的分析,最後就是入畢竟空,色即是空。他這時就能夠觀察他的身心世界是本來是我空的真如,所以這時候能夠「入無邊際」,能夠悟入身心世界一個無我的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色究竟天」這個「究竟」的意思就是邊際,也就是說他已經達到了身心世界的邊際,再往前一走,他的身心世界就要消滅,就是達到若身若心的邊際,叫做色究竟天。這個人已經即將證入「證得無生」,就差那個無生那麽一點點,就是色究竟天。
我們看這個「捨心」在前面四禪的諸天,凡夫跟外道也修捨心,他那個捨心是向外的,不要快樂也不要痛苦,他就安住在這個捨心。但是這個三果的聖人,他是迴光返照這個捨心,是從什麽地方來?「迴光返照」,所以他在安住捨心的當中,他又不執取這個捨心的自性,所以他能不斷的提昇自己,就是他有這個我空的智慧的觀照。
佛陀對五不還天的說明:
(人天不見)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
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麤人所不能見。』
佛接說「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這個「四禪」指的是四禪當中的「凡夫四天」,有四位天王。這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其實二禪以上就沒有分成天王跟天民了,只有初禪才有天王跟天民,二禪以上沒有王民的差別。為什麽叫天王呢?古德註解說:其實是約著四禪「凡夫四天」中,禪定最殊勝的上首來說的,也就是說凡夫四天當中,即便是禪定最高深的天人,對於五不還天頂多只有但聞其名而不見其人;因為雖然凡聖同居土,但是凡夫跟聖人所造的業不同。同樣的是捨心生長在四禪,但是凡夫是有所得的心,聖人是無所得的心;聖人可以看到凡夫,但凡夫是不能看到聖人的,所以凡夫的四天是感覺不到五不還天的存在,不能知、不能見。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就好像這個人世間在曠野深山當中,有很多聖人修行的處所,喜馬拉雅山很多的山洞,就有很多的阿羅漢、大菩薩在那邊住持;雖然我們跟聖人同住在一起,但是我們的六根有障礙,有煩惱跟有所得的心,所以我們根本見不到聖人,這道理是一樣的。
(總結)整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當然這四禪的特點都是禪定。初禪他除了禪定增上他還有戒波羅蜜增上,他多少靠對業果的思惟產生覺觀、產生訶責煩惱,所以初禪是戒波羅蜜跟禪定增上。二禪是禪定轉深以後,他是喜心增上跟光明增上,喜悅之心綿延不斷,身上放出光明。三禪是清淨增上跟妙樂增上,到三禪他那種寂靜妙樂同時現前,一方面快樂,一方面又不擾動他的寂靜,寂靜當中又充滿了快樂。四禪「凡夫四天」就完全是捨心,這捨心可分成兩類:前面的三天是捨心跟福德,廣大的福德性能夠所求如願;第四的無想天,是捨心跟無想增上。所以你就可以看得出之間差別的相貌,同樣是禪定,但是心態不同,所出現的果報自然不同。
【壬三、總結其名】這地方是說明色界的相貌,作一個總結。
(經文)『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整個色界的十八天當中,它的特點是「獨行無交,未盡形累」。在蕅益大師的註解說:「獨行」是講他的色身,「無交」是指他的內心;就是他的「若身若心」都沒有婬欲之事。簡別前面的欲界天是「心跡尚交」,多多少少「若身若心」都還有愛欲的煩惱。到了色界以後若身若心都沒有這件事情,但是「未盡形累」都還有色身的障礙存在,還不能夠窮盡色身的累贅,「自此已還,名為色界」。這地方是說明色界的相貌,作一個總結。
【辛三、無色界】
這個「無色」是指無色界的天人是沒有業果之色,就是說他沒有固定的色法。譬如說,你出生時什麽相貌,你就是什麽相貌。他的色法是什麽呢?是定果色,他想要變現,他可以變成一隻小鳥,也可以變成一隻螞蟻,他的色法能夠隨他的禪定而變現自在,所以他還是有色法的。經典有述說:無色界天流下眼淚就像大雨水一樣。當然無色界的色法,不是凡夫天人所能夠照見的,是聖人才能夠看得到,這叫定果色。
(分五:壬一、簡去迴心不入。壬二、別明四空天相。
壬三、更判凡聖二類。壬四、總辨王民不同。
壬五、結成無色名目。)
【壬一、簡去迴心不入】
「簡去」就是簡別去掉那迴小向大的阿羅漢,他就不入「四空天」。其實進入四空天不是好事情,「四空天」它會使令一個人內心暗鈍,因為定太強,定強慧弱。所以有一類利根的阿羅漢,他就在四禪的五不還天當中就直接成就阿羅漢,或者直接迴小向大,他就不入四空天了。
(經文)『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
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
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這個地方指的是色界的色究竟天,就是三果所居的色究竟天,在色法的最邊際當中有兩種歧路的不同。假設有一類利根的聲聞人,他在一念的捨心當中「發明智慧」,而且是「慧光圓通」;他有很強烈的我空的智慧,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在五蘊的身心變化當中,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易的我。這時候他這種智慧的光明,特別的圓滿通達,他就能夠直接出離三界成就「阿羅漢果」。甚至於發心迴小向大「入菩薩乘」,那麼這一類就是迴心大乘的「大阿羅漢」。我們說明一下,這一段佛陀講到兩個差別:第一個、是講發心的差別,第二個、是講智慧的差別。這個「善根」的意思就是利根的聲聞。
蕅益大師說聲聞種性有兩種:
第一種、直趨小果的,叫鈍根聲聞。這個人他從學佛以後一路走來,從來不看大乘經典,他也不相信大乘佛法,完全接受小乘的思想,然後證得初果、二果、三果一路這樣走上來,這種人他肯定要經過四空。因為這種人法執很重,斷煩惱他是要一步一步來,不能夠說是《師子奮迅三昧》。你看有些人他煩惱很重,他一下子就跳過去了,因為他空性的智慧特別的高。直趨小果就是說,他必須按部就班,這是指鈍根的聲聞。
第二種、退大取小的聲聞。這種人是怎麽回事呢?他以前曾經學過大乘佛法,後來被邪師所誤導,退大取小,覺得大乘佛法沒什麽效果,就修小乘法。但是大乘佛法他曾經聞過以後,一入耳根是永為道種。這善根怎麽樣呢?「隨諸有情,眠伏藏識」這個善根在睡覺;所以我們的善根在聽聞佛法以後,你說好像也沒什麽效果!不是沒什麽效果,在裡面睡覺,那能量都在的。能量在等到有一些因緣把它啟發以後把它叫醒,這時善根就出現了。你看舍利弗尊者就是這樣,『法華會上』三周說法第一個開悟的舍利弗尊者。佛陀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第一個醒過來迴小向大的是舍利弗,因為他以前修過六十小劫的大乘佛法。也就是說他在脩大乘佛法當中,第一、他發過菩提心,第二、他智慧的觀照也特別強。
同樣修空觀,我們不要講假觀,小乘的假觀當然比不上菩薩的假觀,在觀察因緣法的時候,那當然是千差萬別。我們就觀總相的「空觀」來說,小乘的空觀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他是從「不異」的角度。什麽叫「不異」?就是變化。為什麽是「空」呢?我們人會變化,今天跟昨天不一樣,我今天跟明天也不一樣,所以這身心世界會變化,變化當中慢慢會死掉,最後終歸於空。但是你要是利根的人在觀空,他不必從無常變化,他是「色即是空」,就是因緣生,它是無自性,直接從無生理而觀空,當下就是空,所以他就不用經過很多的過程。
所以說我們同樣是受了見思煩惱的干擾,但是離開見思煩惱的過程每一個人是不同的,有些人很快就過去,有些人要走很久。當然這跟你的智慧是有關係的,你栽培的教理,就是你在思惟空性的過程,你是怎麽去思惟空性的,產生的效果就不同。
這接下是說,有一些鈍根的聲聞人,他是肯定要經過無色界四空天的,否則他成不了阿羅漢,這是講這一部份的人。
【壬二、別明四空天相】分別說明無色界四空天。
「四空」的意思是「滅色歸空」,他就是討厭這個色身。前面的捨心,是厭惡苦樂的感受,他現在連色身也討厭,他覺得這個色身是個累贅,這個色身行住坐臥很麻煩,就像一塊肉,你走來走去就覺得是個負擔、是個累贅。所以他就在禪定當中,訶責色身的障礙,讚歎無邊的虛空,虛空是無障礙的,就把色身歸於無邊的虛空,最後色身就消形歸空,就叫四空天。
(第一、空無邊處天)
(經文)『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
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若在捨心」是指在前面的四禪的禪定當中,他生起厭離苦樂的這種捨心。在捨心當中更進一步「捨厭成就」,他厭惡色身,觀想這個色身對他的障礙,如鳥在籠,就像一隻鳥被關在籠子裡面一樣,鳥就飛不出去,就是說他的心被這色身所障礙。所以他就訶責這個色身如病、如癰、如瘡,然後就「覺身為礙」,覺得這色身是一種障礙,然後「銷礙入空」,就把色身的障礙連依報環境給消滅了,而入於無邊的虛空,這就叫空無邊處。他就是讚歎虛空的可貴,訶責色身的障礙,最後跟虛空相應,成就「空無邊處天」,業果色消失掉。
(第二、識無邊處天)
(經文)『諸礙既銷,無礙無滅,
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
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諸礙既銷」這是牒前面的空無邊處天,他已經把整個正報的色身,還有外在的依報環境都消滅了。這以下說明識無邊處天的天人「無礙無滅」。這時「無礙無滅」就是說他連無障礙的虛空他也不歡喜,他覺得虛空還是屬於心外之物。這時他反而迴光返照,那個能分別的虛空的那個心識,虛空是無邊的,而我的心識也是無邊也是無障礙的,我應該依止我的心識,那更加的好啊!所以他把虛空經過他的訶責也消失掉了。這時候他留下什麽東西呢?留下三個東西:第一、「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是不能斷滅的,是凡夫整個生死的根本。第二、「全於末那」,蕅益大師解釋「全於末那」這一句話是說,末那識是完全存在,俱生的我法二執完全沒有破壞叫做「全於末那」,完全而無缺,第八識與第七識都在。第三、「半分微細」這是講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有兩個差別:第一、是攀緣外面這一部份粗的思想已經消滅了,第二、但是攀緣內在的這一部份這微細的思想還是在,就是「半分微細」,第六意識還有半分的微細的思想,這叫「識無邊處天」。
他覺得虛空雖然無障礙,但畢竟是心外之物,所以他遠離所緣的虛空,而返觀能分別的心識,而在那地方安住,叫「識無邊處」。
(第三、無所有處天)
(經文)『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
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空色既亡」這個「空」指的是無邊的虛空,「色」指他的色身,色身虛空都銷亡了,乃至於「識心都滅」,這個高深的禪定,把第六意識那個向內攀緣思惟的那半分微細的那一部份也暫時的把它調伏了,用禪定把它調伏了。這時候他自己感覺到,十方世界已經寂然不動,「迥無攸往」他感到內心當中已經完全無所住。
當然他還是住在末那識的自我意識,還是住在阿賴耶識那無量無邊的有漏的種子當中,他自己不知道,還是有所住。但是他至少覺得自己整個前六識不活動,色身也不在了,虛空也不在了,他自己認為他無所住了,這叫做「無所有處」,這個無所有包括什麽呢?色身無所有,虛空無所有,前六識無所有,就是無所有處。
(第四、非想非非想處天)
(經文)『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
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非想」跟「非非想」我們解釋一下:這「非想」就是說好像是沒有想;而「非非想」就是說事實上還是有微細的想。就是介於想跟無想之間,他很想要無想,但是做不到,所以只好存在於非想非非想。
「識性不動」古德說這個「識性」指的是第八識;第八識是寂靜,不可動搖,不可斷滅的,第八識怎麽能夠斷滅,第八識斷滅生命就斷滅。第八識究竟是什麽心態?「以滅窮研」;在感到第八識的寂靜,他用高深的滅盡定要窮究第八識的邊際。但是「於無盡中,發宣盡性」;不動第八識的體性就是真如,真如一念妄動以後,真如就變成第八識了,所以第八識當然沒辦法窮盡。他怎麽辦呢?「發宣盡性」就在不可窮盡的第八識當中,他用高深的禪定,他要勉強去窮盡它的體性。所以得到兩個結果:「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在體性上來說,第八識的功能好像是有又好像是沒有,從第八識的功能作用來說,第八識的功能好像窮盡又好像沒有窮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我們須知道,第一、第八識的體性就是真如,所以就沒辦法斷滅。第二、它的功能,它那無量無邊的種子,那個藏識海如大海水,除非你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才能夠把這有漏的種子斷滅掉,你靠禪定你怎麽可能斷除它的種子呢?你頂多就是如石壓草,把這有漏的種子暫時的伏住。所以就是說「如存不存,若盡非盡」,這就說明他是「非想非非想處定」。
「空無邊處天」他是厭色依空,厭離色身,安住在虛空。「識無邊處天」是厭空依識,把虛空也捨掉了,安住在心識。「無所有處天」是色身、虛空、第六意識完全捨掉。「非想非非想處天」就是依止第八識,暫時調伏粗重的煩惱,但是不能真實的斷滅。
智者大師說這個四空天是三昧酒所醉。蕅益大師講得更徹底,對於四空天他講出一首偈頌「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其實四空天人他的所緣處都是第八識,而第八識正是生死的根本,愚癡的眾生認「四空定」把它當作本來人,他覺得四空定在無覆無記當中,他覺得就是涅槃,其實在一念寂靜的心中, 下面有無量無邊的有漏種子,一個都沒有消失掉,都在睡覺,只要你稍微敲它一下,它隨時會醒過來,這就是四空天的相貌。表面上風平浪靜,它私底下是無量無邊的顛倒戲論的種子,一顆都沒有少,「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
【壬三、更判凡聖二類】在四空天當中分判凡夫聖人的差別。
(聖道出離)『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
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
(凡外還墜)『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聖道出離:「此等窮空,不盡空理」這是說明四空天的天人,他雖然窮盡色身跟虛空之相,但是不能窮盡我空法空的理性,「但空其相,不空其性」。但假設是從五不還天,依止出世的聖道,出世的聖道指的是什麽?就是我空的智慧,來窮究我空的真理,這個就是屬於不迴心的鈍根阿羅漢,這個人他不可能在初果、二果、三果這個過程迴小向大,他一定要成就阿羅漢果,經過八萬大劫,乃至於經過二十小劫的時間,才能夠成就阿羅漢超出三界,這是鈍根阿羅漢。
利根跟鈍根說明:古德說「執事昧理,名之為鈍根」。這個人他做什麽事完全看事相,他理觀薄弱,所以他必須要經過整個五不還天,再經過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到非想非非想處。「空無邊處」就兩萬大劫的時間,「識無邊處」要花四萬大劫,「無所有處」要六萬大劫,「非想非非想處」要八萬大劫,他要經過一般人二十大劫的時間,才能夠成就阿羅漢果;因為他的理觀薄弱,他必須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前進,這叫鈍根人。
凡外還墜:若從四禪「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而入四空天,觀想空相而不能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迷漏無聞」迷於有漏的諸天,便入輪轉,死了以後還要流轉生死。這地方是說明,凡夫外道因為執事昧理,一者、進步很慢,二者、便入輪轉。
【壬四:總辨王民不同】
(業果為民)『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
(天王示現)『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提,漸次增進,迴向聖倫所修行路』
業果為民:阿難!這個「諸天」指的是什麽?是包括了欲界天,也包括了色界跟四空天,這地方不包括五不還天。這些天人都是凡夫在業果酬答,就是因為各有什麽樣的持戒、有什麽樣的禪定功德,所以就招感這些種種諸天的果報,因果酬答報盡以後,還是要進入三界的生死輪迴。也就是說,這種果報都是暫時的因果的酬報而已,這是指諸天的人民來說。
天王示現:諸天的天王就不同,包括欲界天、四禪、四空的天王,有很多都是法身菩薩遊心三昧,在真如三昧當中,他為了要增進他的福德智慧兩種廣大的資糧,以諸天的果報來修學,而依止這個修學來迴向聖倫,迴向他的無上菩提所修行的道路。
我們都知道,菩薩不能入偏空涅槃,他一定要有個生命體,阿羅漢是成就我空以後,他馬上把生命消失掉,大乘佛法是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大乘佛法認為生命沒有錯,你把生命消失掉幹什麽呢?身心世界沒有錯啊!錯在你心中的執取,所以菩薩必須藉假修真。那借假修真就有問題了,你一定要來生得一個果報;當然有些智增上菩薩,選擇到諸佛菩薩的國土去,但是有一類的悲增上的菩薩,他不想離開眾生。在沒有佛出世的情況之下,他又不想到五濁惡世的人間來,那怎麽辦呢?他只好到天上去。這種菩薩到天上去,那是做天王,遊行三昧,漸次增進;他在那個地方教化天人,因為他不想要跟人在一起,就去教化天上的人。等到彌勒菩薩的下降,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他們再下來幫助佛陀。講到這一類的人,他不想到淨土去,他也不想到人間來,那怎麽辦呢?只好到諸天做天王。
【壬五、結成無色名目】
(經文)『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
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以上的四空天,他外在的色身跟內心的心識(前六識)都已經滅盡了,四空定的禪定堅固的現前,已經沒有業果之色,但有定果之色,所以他的色法能夠自在的變現,自在的受用。「從此逮終」是說在整個三界的身心世界當中,他是一個最為極端、最高的境界,在往上就沒有了,三界中的最高「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庚二、總結虛妄】
(經文)『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
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這個「此」包括前面所有的整個七趣的眾生,依止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依止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乃至依止禪定招感寂靜的果報。這一類的眾生有一個特點,都是不能夠去通達本妙本覺、本明之心。他們雖然修學持戒跟禪定,他們都不知道迴光返照,他本具的「妙覺明心」,而依止一念的妄想,造作很多的妄業,包括持戒、包括禪定,只要不跟現前一念心相應都是妄念,虛妄有三界的果報,所以在三界當中,就虛妄的隨順於整個業力而沉淪在七趣當中,這叫做「補特伽羅,各從其類。」這個補特伽羅譯作「數取趣」就是眾生數數的造業,數數的得果報,各隨其妄因,而各感其妄果,直到有一天他能夠遇到大乘的經典,迴光返照為止,否則這三界是沒辦法停止的,叫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此翻有情。亦翻數取趣。謂諸有情。起惑造業。隨趣受生。於三界中。數數有所取著也。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