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瓅嘻游記

元瓅嘻游記

元瓅書坊

元瓅嘻游記

All Episodes

【元瓅嘻游記】文學微讀S01EP20___〈驢打滾兒〉、林海音|元瓅書坊

【元瓅嘻游記】文學微讀S01EP20___〈驢打滾兒〉、林海音|元瓅書坊

🄴 元瓅嘻游記

待到故事結尾,驢子最後將居於北京城的宋媽接走,黃板牙兒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暫止,回到窮鄉僻壤的故土,重新開始他們的人生。也許英子只在想宋媽不久即將再生可愛的小孩,所以鈴鐺響得好聽。實際上,宋媽的困境並未結束,但是人活著總得有分希望,即使是那頭驢灰撲撲的脖子也掛了一串鈴鐺。在生活的實際奮鬥中,絕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於此,驢子不僅代表自我,書寫者正透過驢子的來去暗指宋媽的悲苦身世。若細究其中,騎乘工具代表文化符號,駱駝和驢分別為勞動之用,分擔人類工作,幾乎可說是人的延續,兩者疊寫為雙生,隱喻農民的命運,著實帶出底層人民的生活樣態。 喜愛元瓅嘻遊記的朋友們,請多多訂閱我們的podcast,也幫我們按讚分享,如果願意對書坊進行小額贊助的朋友們,請至粉絲頁掃瞄書坊的Qrcoed,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幫助,我們再見囉!

【元瓅嘻游記】文學微讀S01EP19___〈金石錄後敘〉、李清照|元瓅書坊

【元瓅嘻游記】文學微讀S01EP19___〈金石錄後敘〉、李清照|元瓅書坊

🄴 元瓅嘻游記

人生巨變又遭逢亂世,李清照的創作風格開始轉變,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之作,越來越有淒涼之意。 落日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落日像熔化了的金子一般絢麗璀璨,暮色中飄浮的雲彩聚攏了來,宛如珠聯璧合。眼前的景色,與昔日汴京的元宵佳節幾無二致,身處異地的淒涼心境,這滿眼春意,宜人氣候卻滲入濃濃的哀愁。 然而,臨安畢竟不是汴京,當年與姊妹們心情愉悅盛裝出遊,彷彿如一場夢境,如今人已老心憔悴,出門游賞對李清照更顯孤淒感傷。今昔對比對過去時光的追憶更覺滿目蕭瑟,人無法長久保有過去,過去終將是記憶的一部份。也是李清照【殘花令】對晚年最真實的書寫: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花開、花落、花謝、花飛、花悲、花淚、花碎、花舞、花哭,花瓣飛。 「花開爲誰謝,花謝爲誰悲。」像是一生的總結,寄寓了李清照花開花謝「物是人非」的傷感。她的顛沛流離之苦,亡國之恨,喪夫之哀,正娓娓的傳遞千年後的我們。而離情之苦,易代之落寞、徬徨,背後龐大的複雜的生存情境與感情網絡,我們將持續為大家介紹。期待下次的相會。

【元瓅嘻游記】文學微讀S01EP18___〈虯髯客傳〉、杜光庭 |元瓅書坊

【元瓅嘻游記】文學微讀S01EP18___〈虯髯客傳〉、杜光庭 |元瓅書坊

🄴 元瓅嘻游記

《虯髯客傳》的主旨寄寓於小說末尾的議論之中: 乃知真人之興也,非英雄所冀。況非英雄乎! 人臣之謬思亂者,乃螳臂之拒走輪耳。我皇家垂福萬葉,豈虛然哉。 朝代的興衰更迭自古皆然,亂世中的英雄扶顛持危,虯髯客展現能捨能讓的精神與豪爽的英雄氣度,讓出大好江山,另覓功業,足見胸襟。風塵三俠相逢多有奇遇,尚義相交,在歷史的底蘊下,有扭轉乾坤的豪爽慷慨,為唐代聖世記上一筆瀟灑的友情。

【元瓅嘻游記】文學微讀S01EP17___〈鶯鶯傳〉、元稹|元瓅書坊

【元瓅嘻游記】文學微讀S01EP17___〈鶯鶯傳〉、元稹|元瓅書坊

🄴 元瓅嘻游記

張生負心後,「時人多許張為善補過者」,認為張生對鶯鶯的「始亂」是感情的一時衝動,而把張生對鶯鶯的「終棄」當成是他理智的選擇,如此開脫,也正是唐代門閥作祟下的結果,崔、張感情故事代表了唐代士子與沒落貴族女性間普遍的婚戀現象,直到金代的諸宮調作家董解元,為《鶯鶯傳》改寫為《董解元西廂記》摒棄了鶯鶯是「尤物」的觀念,把「始亂終棄」的張生改寫成對愛情執着追求的情種,着力刻畫了一對青年男女渴望愛情追求婚姻自主,提出了「願普天下有情的皆成了眷屬」的理想與願望,也開啟了清代金聖嘆所推崇的六大才子書,王實甫《西廂記》雜劇的雛形,不再抱恨以終,成就了才子佳人美好的故事結局。

【元瓅嘻游記】文學微讀S01EP16_《霍小玉傳》、蔣防 |元瓅書坊

【元瓅嘻游記】文學微讀S01EP16_《霍小玉傳》、蔣防 |元瓅書坊

🄴 元瓅嘻游記

李益果真如此斷然負心嗎?蔣防儘管是帶著政治的報復想法詆毀李益,但不免留下一點點的溫情,寫小玉魂魄相見,「媿君相送,尚有餘情。幽冥之中,能不感歎。」魂兮歸來尚且感念李益的守喪。 只是對李益的猜忌與妒恨沒有任何的留情。李益對待妻妾的瘋狂行徑與心病,也讓閱讀的我們感慨,誠然蔣防是牛李黨爭的犧牲者,寫此傳單為洩憤,或許蔣防身為作者也沒有想到如此書寫的結果,卻流傳百代,文人相輕自是無可厚非,但滔滔歷史洪流,為我們留下的是反而是一段兒女孽緣難分難解,孰真孰假早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期待我們下次的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