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恩語

雲端恩語

伊甸基金會

親愛的朋友,在紛雜的世代、您是否偶爾也會覺得迷惘又憂慮呢?讓我們喘息片刻,進入雲端,聆聽上帝恩典的心情故事,一起來祈禱信心、喜樂與愛的恩語從天上飄灑下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All Episodes

【雲端恩語第57集】愛上雲志工---收穫最多的就是自己

【雲端恩語第57集】愛上雲志工---收穫最多的就是自己

🄴 雲端恩語

伊甸志工處自成立以來,便希望透過各種活動的輸出,志工服務的導入,讓更多朋友們來認識伊甸、認識身心障礙者,因為參與,所以了解,才有機會一起創造互助共好的社會。近年來也開辦「雲志工」、「線上說故事志工」等服務,利用線上的方式,讓服務不受地域的限制,陪伴無國界。 「雲志工」源起於疫情期間,當時大家都很難與外界的朋友們互動,包含志工們也進不到服務的單位來。伊甸就開始思考藉著無遠弗屆,四海一家的網路互通,來提供服務,於是規劃了雲志工服務項目,讓服務使用者跟雲志工能夠產生超越空間的互動關係,在機構外面可以被陪伴、心靈被照顧到。本集特別專訪雲志工王銘欽,介紹他參與雲志工的心得與收獲,讓溫暖的問候與互談能夠無遠弗屆地自由傳頌。 🌟訪談片段摘要: (2:57)劉姐是伊甸的頭號志工,目前伊甸的志工總數是5000人 (7:45)雲志工的由來 (11:06)男性志工比女性志工少很多,王銘欽大哥選擇雲志工而且樂此不疲的原因是什麼? (17:33)從線上雲志工到實體長輩圖製作,也運用直播成為空中導遊 (21:56)志工大哥大姐們學3C新技能使服務工作更上手 (25:02)呼朋引伴,共同設定主題聊天談地,不僅抒壓又增廣見聞 (28:53)得到最多快樂的是志工自己 (33:18)禱告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詹慶臨 來賓 | 伊甸志工發展處處長黃雪香、雲志工黃銘欽 製作人 | 詹慶臨 剪接混音 | 李繼吾 攝影 | 簡瑞廷 刊頭設計 | 謝馨霈 出品 | 伊甸基金會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雲端恩語第56集】為憂鬱症者去冰加溫

【雲端恩語第56集】為憂鬱症者去冰加溫

🄴 雲端恩語

在這個年代憂鬱的人很多,根據統計,全球憂鬱症患者已經超過了3億人口。國健署對於憂鬱症調查顯示,臺灣大概有8.9%,約200萬人左右的民眾有憂鬱症狀,其中重度憂鬱症高達5.2%,相當於125萬人,常處在重度憂鬱狀態當中。而目前兒童與老人的憂鬱者也愈來愈多,伊甸基金會一直在關懷服務精神疾病者與心靈憂鬱者,本集《雲端恩語》邀請到兩位特別來賓,一位是施以諾教授(輔大精神科職能治療領域主任級的治療師、輔大長照碩士班的主任、伊甸基金會的監察人,知名作家與電視節目主持人);另一位是尹可名牧師(作家、伊甸常務董事),來為聽眾分析憂鬱症日漸增加的原因,以及如何關懷憂鬱病的家人朋友,為他們「去冰加溫」。 🌟訪談片段摘要: (1:52)介紹來賓 (4:23)不容忽視的老人憂鬱症 (10:12)在居服的日子體受到老人家的「藍色」心情 (12:54)如何關心憂鬱症者才是加分? (16:36)去冰加溫的關懷使人釋懷 (19:17)和憂鬱症者相處「不ok」的作法 (21:30)傾聽是療癒的特效藥 (24:52)禱告是一帖止痛藥 (28:57)靈裡終極的關懷 (32:10)給精障者與照顧者的勉勵 (34:20)祝福禱告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詹慶臨 來賓 | 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教授、跨專業長照碩士班主任、伊甸基金會監察人施以諾 伊甸常務董事、作家伊可名 製作人 | 詹慶臨 剪接混音 | 李繼吾 攝影 | 簡瑞廷 刊頭設計 | 謝馨霈 出品 | 伊甸基金會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雲端恩語第55集】怪怪的,也沒關係---共同促進「精神疾病的觀念無障礙環境」

【雲端恩語第55集】怪怪的,也沒關係---共同促進「精神疾病的觀念無障礙環境」

🄴 雲端恩語

你是否曾在社區周遭發現有些人看起來「怪怪的」的、被診斷有精神障礙的朋友?好像這樣的人一生就被當作是「病人」的身份來對待;但是精障者也是「人」,需要社會家庭更多的關懷,而不是用有色的眼光,遠遠的隔離他們。那我們該怎麼樣和精障者相處呢?怎麼關心他們?怎麼共同促進友善的「精神疾病的觀念無障礙環境」呢?本集特別邀請到施以諾博士(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教授、跨專業長照碩士班主任、伊甸基金會監察人)與伊甸活泉之家劉俊緯主任與您共同關心精障議題。 🌟訪談片段摘要: (2:19)施以諾:其實精障者不見得等於危險的人物,有時候一般人談到精障者的時候,其實會有一些刻板印象,或是我們反過來看,精障者的對比面大概就是精神全然健康;以平常心講,沒有誰的精神是百分百全人健康,我們都會有突然暴怒的時候,或者突然間陷入到很深的憂鬱的時候,或者陷入到很深的哀怨的時候,其實也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無時無刻都很健康。 (7:00)劉俊緯:身為心智能障礙者手足身分的專業服務者,我可能需要去負擔某種照顧和陪伴的角色,我可以讓自己從手足以外,也從是專業觀點來看這樣的家庭需要,也許有些事情不是我需要親力親為,也許我是可以使用社會上更多的資源或支持,來幫助我們家庭,作為手足,我覺得有別於父母的腳色,是我可以陪伴哥哥一起慢慢變老。 (11:15)施以諾:常聽到人家對精障者說:「你就是不夠有心,或是你就是不懂得喜樂,所以你才會得這種病,」好像他不是一個鬥士,不是一個勇士,他是一個弱者!其實我覺得這些不必要的標籤,可以從精神病人身上撕開來,很多的精神病患跟抗癌的人、跟抗某些病的人一樣,他們一樣是抗病勇士,他們很努力要讓自己恢復,比方說,很努力讓自己不要受到幻聽的干擾,很努力的讓自己不要受到某些症狀的影響,他們其實跟很多的一些對抗疾病的人一樣,是值得大家為他們鼓掌,而不是讓大家給他一些異樣、或者是歧視的眼光。 (13:40)劉俊緯:伊甸把一位活泉的會員的藝術創作的圖畫與名稱放在T恤上。「怪怪的,也沒關係」衣服上,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去除社會大眾給予精障者的污名化。 (17:22)施以諾:關於職能治療,在國內醫療法規分為二個重要的區塊,一個叫所謂的娛樂治療,我就怎麼樣幫他不用藥,但是以娛樂音樂藝術的方式來幫助病人;還有第二塊,我覺得其實是很大的一個挑戰,也是很精華的一部分,就是病人的生涯規劃,就包含著他的職涯的規劃、職業生涯的規劃。我很喜歡跟人家分享職能治療,其實有時候他的一個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一個病人活得更像一個人。 (21:10)劉俊緯:我曾對一位會員說:「你剛剛說的話有些尖銳,跟帶有批評的語氣,我很擔心會冒犯到別人,邀請你可以先聽聽別人說話。」後來這位會員沉默了大概一分鐘左右,然後他的眼淚就開始掉下來,我以為他會對我充滿不滿的情緒,沒想到這位會員在情緒緩和後對我說了「謝謝」,他說:「我在教會跟上班的地方和別人相處時,我知道我會冒犯別人,但因為大家把我當病人,所以他們都不會告訴我這樣不好;但是唯獨在這裡,你們會告訴我這樣做不好,你們真的在乎以及把我當夥伴看,才會跟我講這些話。」,那時候對我來講是一個很正向的經驗。 (25:00)施以諾:精障者也需要一種無形的無障礙空間,比方說你的眼神, 或是你所講的話,這種就是一種無形的無障礙空間。有時我們會用一些比較不好的標籤貼在精障者身上,或是一些比較不好的眼神看著他,他就會覺得我很難融入這個群體。我之前曾跟精障者建議如果心情很不好的時候,可以去參加某一些特別的團體,會讓你心情變好,裡面可以唱唱歌,可以聽人家分享一些事情,然後他跟我說:「其實我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更不敢去那些團體,因為那些團體的人,都對我強調要有信心、要喜樂,可是我就是喜樂不起來,我就是沒有信心,我去那邊便是被大家苛責的對象……」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就是精障者無形的障礙空間。我們可以鼓勵病友能夠走出去,不論是在會所端,或是在治療端,我呼籲大家能夠給身邊的精障者,有一個很好的無障礙空間,而不是有一些論斷式的言語或是眼光。 (29:08)劉俊緯:活泉之家所經營的「會所」獲得了臺北市政府的實驗方案之後,原本的據點就要思考怎麼樣去做一些創新的服務,所以其中一個工作內容,就是我們看到這個藝術跟藝文的可能性。 (32:00) 施以諾:藝術是一種很棒的療癒方式,當然,我們現在講到治療的時候,都會覺得一定要政府認證的醫藥人員才能夠談,可是如果說假設你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它其實就是一種廣義的治療概念。當然不是指法規層面上;所以其實我還蠻鼓勵大家,以藝術或是音樂的媒介幫助精神病友,像我之前有一篇研究,我們發現某一些基督教詩歌,你帶病人去唱的時候,對病人的療效因子是非常強。 (36:01)施以諾:禱告----親愛的父神,感謝祢能夠讓我們有機會一起來談社會上的精障議題,主啊,我們相信每一個祢所創造的人都是祢所愛的,也願祢 的愛能夠與社會上的精障者同在,讓他們能夠找到人生的目標,也幫助身邊的照顧者跟專業人士更知道怎麼樣能夠幫助他們,也讓社會都能夠更加接納他們,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詹慶臨 來賓 | 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教授、跨專業長照碩士班主任、伊甸基金會監察人施以諾 伊甸活泉之家劉俊緯主任劉俊緯 製作人 | 詹慶臨 剪接混音 | 李繼吾 攝影 | 簡瑞廷 刊頭設計 | 謝馨霈 出品 | 伊甸基金會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雲端恩語第54集】不要忘記快樂!樂活健腦,失智長輩也可逆轉喔!

【雲端恩語第54集】不要忘記快樂!樂活健腦,失智長輩也可逆轉喔!

🄴 雲端恩語

9 月 21 日是國際失智節,全世界共同響應失智症宣導活動,提昇民眾對失智症之認識,呼籲各國政府及社會大眾重視失智症之預防、治療及照護工作。在此雲端恩語特別訪問了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巫奉約理事長,他強調「成長的關鍵是喜樂,喜樂的心乃是良藥」,巫理事長用加減乘除、五顏六色的桌遊帶長輩動動腦,這一張張卡牌都出自巫奉約的設計,此外,巫奉約運用健腦與體適活動來促進健康,這些活動設計在細節上更貼近長輩的需要,不是復健也不是訓練,而是「玩」,但卻帶來極大的功效。 在服務的背後其實藏著一段巫奉約22歲時因著車禍後又遭人毆打,造成失智的人生經歷。讓他在當下走到盡頭的感受裡,竟然可以回憶起16歲那年對上帝說的「要被祢使用」的記憶。沒想到念頭一轉,身體就奇蹟似地慢慢好轉。 從此巫奉約走進要為萬萬人服務的人生願景!除了自己投入全齡樂遊前線的實做教學外,巫奉約還甄選耐心、愛心、用心三者皆備人選,進行一系列的教育培訓,投入失智健康促進服務。他認為,能將長者視為自己的長輩,能將心比心的去設想和關愛,能愛屋及烏的用心鼓勵,才會是最好的全齡樂遊教師,在失智長者的生活中,引導他們重拾生活樂趣!擁有生命品質! 🌟訪談片段摘要: (1:56)因為阿嬤經常忘記關瓦斯、關冰箱,奉約用了一個很特別的方法讓阿嬤不再忘記關瓦斯、關冰箱。這個經歷引發巫奉約對失智長輩服務的關注熱情,逐步走上樂遊服務的專業路。 (7:01)曾經短暫失智康復後,到日本從事設計工作,其後領受上帝的啟示,回到臺灣服務長者,到現在服務團隊已經有125位的師資,每週大概接觸2000名的長者,所以我們正在不斷的累積,現在已經超過30萬人。 (10:47)設計了60幾種這種桌遊的教具,成為「啟動開關」,陪伴長輩一起「玩」,在有趣的遊戲中充電,喜樂的「良藥」自然而然對身心帶來撫慰,啟動改善記憶力與反應力。 (15:17)以健腦與體適活動促進健康,不是復健也不是訓練,而是「玩」,但是功效極大。2018年為平均86歲的長者們活動效果有數據標準化的評測,發現3個月24次課程後,長者的身體功能有明顯的提升,33%的認知能力有改善。2024年與萬芳醫院合作,用MRI斷層掃描與訪談的問卷調查,評估高齡失智者經歷健腦課程後的功效。 (17:22)因為不同的路徑的思維與訓練,失智長輩經過樂活健腦訓練後,有可能身體功能比他年輕時代還更好。 (19:36)曾經車禍失智,從100分降到20分,沮喪灰心時上帝用了一道光啟示依然要用20分的巫奉約。靠著信心與努力,巫奉約的人生一直在加分中,服務了30多萬位長者,身心狀況甚至超過了過去能做到的程度。 (21:39)禱告。愛我們的天父,感謝祢,因為有祢的應允,讓我們都知道前面的道路可能不是都那麼的平坦,但是有祢的光在我們的前面,指引我們的道路,也讓我們知道喜樂、盼望是我們前面指引的燈塔,我們朝著這個燈塔前進,我們就不會失落,就不會失望無助,因為我們有最大的膀臂在支持著我們。無論我們的年齡如何,我們都能夠擁抱這喜樂。有了喜樂,我們就會有健康,有了健康自然就會有尊嚴,而這是神祢要我們在這世上所享受我們的人生,並且將我們每一個人所領受到的,都能夠再將這個愛傳給我們周遭的人、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就會和平,而我們的環境自然而然的就會合神心意。我們求主垂聽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詹慶臨 來賓 | 巫奉約 製作人 | 詹慶臨 剪接混音 | 李繼吾 攝影 | 何維綱 刊頭設計 | 謝馨霈 出品 | 伊甸基金會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雲端恩語第53集】用愛做小事,每一件事都變成大事

【雲端恩語第53集】用愛做小事,每一件事都變成大事

🄴 雲端恩語

德雷莎修女說過:「用愛做小事,每一件事都變成大事。」,聖經上說:「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的就是做在主的身上。」今天的《雲端恩語》節目中我們邀請到兩位都是在社會福利工作上多年的資深夥伴,一位是前臺灣世界展望會會長、前國際世界展望會亞洲區召集人杜明翰杜博士,另外一位是伊甸基金會執行長鍾彥彬,我們來聽聽他們是如何自我期許的呢?他們在社會福利管理工作上又有什麼的經驗跟心得?High Tech與High Touch哪樣重要呢?對於辛勞的社工人員他們在本期訪談中也分別提出勉勵。 🌟訪談片段摘要: (2:32)(彥彬)我自許不斷地心意更新,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能用心帶著正向的愛心去做事,無論大事小事都是關鍵的大事。 (7:46)(明翰)上帝喜悅看見人往健康正面的方向改變,所以人不斷的改變就是很大的祝福。當我們碰到一個人給對方一個擁抱、一句鼓勵的話,好像是很小的事情,可是往往影響力非常大。原住民小朋友的心願是「我希望你再來看我」,有時候「陪伴」也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12:43)(明翰)社福機構和一般企業不同的是要「量出為入」,要好好整合資源,滿足弱勢者的需要,讓人得到幫助,所以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在非營利組織很重要的是使命感。 (17:22)(彥彬)先要做對的事情,然後把事情做對,在非營利組織做對的事情,就是透過行動去回應組織當初設立的宗旨,比如說伊甸基金會的宗旨就是「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所以在這個雙福(福音與福祉)的異象裡面,任何事情都在回應當初設立的使命。 (22:30)(明翰) High Tech與High Touch,這兩者統統都重要,心腦合一,在非營利組織管理方面,缺一不可,非營利組織要更重視管理的問題。 (26:45)(明翰)你願不願意做一些沒有掌聲的事?你願不願意做一些別人不見得完全理解的,卻是真正的需要的事?你願不願意走進別人不願意走去的地方,去服務平常人不願意去接觸的人?聖經說:做在最小弟兄身上的就是做在主身上,天國的價值觀就完全呈現出來,任何一件小事用心去做在上帝眼中可能都是一件美事。 (31:56)(明翰)給社工人員的勉勵:社工人員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點點滴滴都會對多人的生命產生重要的「養分」,甚至帶來轉捩點,這是非常有價值的工作。每一位在第一線工作的人的辛勞是要被肯定的,儘管環境非常困難,資源也是很有限,在這個付出過程中不斷地成長,讓自己豐富起來,那是沒有任何的財富可以取代的收獲。不管是在第一線工作的,或者是在後方支援的都非常重要,社會福利工作就是一個互助合作的一個過程。 (35:39)(彥彬)給社工人員的勉勵:上帝要做一件事情,不需要你跑得太快在祂前面;可是也不能離太遠。要看別人比自己重要,萬事互相效力,與上帝同工,祈禱神幫助我們將資源人力整合起來,團隊同心合力,個人就不會孤單無助,心裡自然會比較踏實輕鬆。 ( 38:55)禱告(彥彬)主,謝謝祢真的可以讓我們跟祢一起同工,透過許多的人許多的事,上帝,祢看每一個人都是寶貴的,都是獨一無二的,求主讓我們在從事手中每一項工作的時候,都能夠跟隨祢的引領,與主同工,與主前行,為這個社會帶來更多的祝福。謝謝主, 以上的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詹慶臨 來賓 | 杜明翰博士、伊甸基金會鍾彥彬執行長 製作人 | 詹慶臨 剪接混音 | 李繼吾 攝影 | 簡瑞廷 刊頭設計 | 謝馨霈 出品 | 伊甸基金會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