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歡迎收聽小明拆台,我們是几位住在英國搞表演和藝術的小明,喝咖啡,聊是非,性本善,拆人台。聚焦世界各地表演和藝術界的事件和現象,討論亞洲藝術家的創作和觀察。 Ming Strike is a monthly podcast about current events and challenges in performing arts through the eye of Asian art practitioners living in the UK.

All Episodes

 #35【英文节目】Space-making in Arts: ESEA Arts Producer Sharing | 用藝術開創社群的空間:三位藝術工作者的分享

#35【英文节目】Space-making in Arts: ESEA Arts Producer Sharing | 用藝術開創社群的空間:三位藝術工作者的分享

🄴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This is an English-language episode, recorded live at the 2024 Migration Matters Festival. As part of an ongoing initiative focusing on art producers, this episode centres on the theme of space, considering art workers such as theatre producers and curators as the makers and keepers of these spaces. What kinds of opportunities and experiences have shaped their work? What does space represent to them within the context of art? How does artistic space intersect with society? And as audiences, artists, policy planners, and implementers, what kinds of spaces do we need? In this live panel, three ESEA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curators and producers share their insights on the narratives and spaces of minority groups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of film, theatre, and visual art, within the broader framework of British contemporary art. The discussion also highlights several key events, including the Defund CFCCA campaign, and concludes with an open Q&A session. 本期節目為英語論壇,錄製於2024年移民之事藝術節(Migration Matters Festival)。 延續的藝術製作人的脈絡,本次訪談從空間為主題出發,把藝術工作者,如戲劇製作人與策展人,視為空間的創造者與守護者切入。他們是以什麼樣的機緣和經歷?對他們來說空間在藝術的框架下意味著什麼? 藝術的空間之於社會又有什麼樣的關係?作為觀眾、藝術家、政策規劃與執行著,我們又需要什麼空間? 這個現場分享邀請到三位東亞裔策展人與製作人,在各自的電影、戲劇、視覺藝術的領域探索少數群體中自身的敘事與空間,並梳理了英國當代藝術脈絡裡面,東亞藝術家爭取自己空間的幾個重要事件,包括CFCCA的的defund,最後開放觀眾提問。 Guests/本期嘉宾 Dot Zhihan Jia 贾芷涵 Dot Zhihan Jia (she/her) is a curator based in the UK. Her work holds diasporic feelings as worldmaking and translation as close reading. 贾芷涵是一名旅居英國的策展人。她的藝術實踐將離散的情感作為空間的抽象支撐,以及轉譯為一種親密閱讀。 https://www.instagram.com/dotjia/ Eelyn Lee Eelyn Lee is an award winning artist and filmmaker of Hong Kong-English heritage. With ‘organising’ a key aspect of her practice, Eelyn has convened a range of community building projects including the ESEA Artists’ Futures Town Hall [Sheffield, 2023] – a place to imagine new landscapes for ESEA artists in the UK and beyond. Eelyn Lee 是一位屢獲殊榮的香港英國裔藝術家和電影導演。 「組織」是她藝術實踐重要的一部分,Eelyn 召集了一系列社群參與項目,包括ESEA (East and Southeast Asia)術家市政廳 [謝菲爾德,2023 年]——一個為英國及其他地區的東亞/東南亞裔藝術家思考藝術生態的論壇和聚會。 https://eelynlee.com Mingyu Lin 林铭宇 Ming is a director for stage and screen, she’s a Resident Artist at York Theatre Royal, Joint Artistic Director of Ellandar Productions and a Reader for Traverse Theatre and the Bruntwood Prize. 林铭宇,劇場和影視導演,她是約克皇家劇場的駐地藝術家。她也是Ellandar Productions的藝術總監,Traverse Theatre和Bruntwood Prize的顧問。 https://www.ellandarproductions.com/ Host/本期主持 Howl, Taiwanese performance worker based in the UK. Howl,旅居英國的台灣表演藝術工作者 Post-production/後期製作 Flo,現居英國的表演影像創作者,多功能技術宅 Performer/ filmmaker living in the UK, multifunctional tech geek. Show Notes/這期我們聊了..... 00:35 Opening/開場 02:38 Eelyn Lee's sharing/ Eelyn Lee的分享 15:15 Dot Zhihan Jia's sharing/ 贾芷涵的分享 29:15 Mingyu Lin's sharing/ 林铭宇的分享 42:50 Q&A Reference/補充資料 Space-making in Arts: ESEA Arts Producer Sharing 在移民之事藝術節 (Migration Matters Festival)的活動頁面:https://www.migrationmattersfestival.co.uk/programme/spacemaking Rumi's poem Out beyond ideas of wrongdoing and rightdoing:魯米(Rumi)是十三世紀伊斯蘭.蘇菲教的重要詩人,Eelyn Lee引用的詩Out beyond ideas of wrongdoing and rightdoing Lola Olufemi‘s book Experiments in Imagining Otherwise :Lola Olufemi是英國女性主義作者,書寫內容包含從雜誌專欄、散文和書,包含Eelyn Lee引用的Experiments in Imagining Otherwise The referenced text from Bell Hooks: Bell Hooks是美國學者、作家、女性主義理論家、文化評論家,以下是贾芷涵引用原文: The moment we choose to love we begin to move against domination, against oppression. The moment we choose to love we begin to move towards freedom, to act in ways that liberate ourselves and others. – Outlaw Culture: Resisting Representations, 1994 贾芷涵的分享,最後的引用出自Men Explain Things to Me by Rebecca Solnit --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幾位現居海外的當代表演實踐者獨立製作。 Ming Strike is a monthly podcast, independently produced by ESEA arts practitioners mostly based in the UK. 去buymeacoffee或愛發電,打賞任意金額來支持我們。 Support us at Buy Me A Coffee to access more in-depth contents. 網站:http://mingstrike.com 🧧支持我们:在 爱发电 或 Buy me a Coffee 上给我们打赏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苹果播客 、Spotify、小宇宙App或其它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本节目(复制rss feed手动添加 https://mingstrike.com/feed/audio.xml ),或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自出版zine「你说呢?」及线下购买点 🦄与我们互动: Facebook / Instagram / 小红书 💌给我们写信:mingstrike.podcast@gmail.com

 #34 被點亮的燈火:牯嶺街小劇場與metoo事件之後...

#34 被點亮的燈火:牯嶺街小劇場與metoo事件之後...

🄴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2024農曆新年左右,台灣當代表演的指標場館牯嶺街小劇場公佈了年度節目選拔入圍名單,原本是新年新氣象的氛圍,卻因為名單中包含卷入性侵疑雲的編舞家的作品。台灣編舞家劉冠詳,於2023年metoo運動裡,被受害者揭露以排練、徵選、討論創作等名義,對年輕女舞者們多次進行妨害性自主,許多想關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在這樣的前提下,劉冠詳的作品出現在入選名單內,進而引發爭議與討論,並導致幾位入選的作品退出名單。 本次節目邀請退出入選的藝術家周寬柔,以及在這次事件中多次陪伴受害者的黃美寧,以“間接涉事人”的角度,從自身的心境,和後續事件發酵的觀察切入。在類似事件發生時,大多數作為被動接受資訊,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的一方,我們能做什麼?該怎麼做?又該以怎麼樣的心態來看待? 節目討論以主持人和來賓的主觀視角出發做討論,歡迎有興趣的聽眾,以'劉冠詳', '牯嶺街'等關鍵字,上網搜尋事件原貌。 Around the Lunar New Year 2024, Guling Street Avant-garde Theatre, the venue for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s in Taiwan, announced the shortlist for the annual program selection to celebrate the new year/new beginning. However, because the list included the works of a choreographer involved in sexual assault incidents, this announcement sparked wide controversy and discussion. Subsequently, several selected works and artists withdrew from the list. This episode invites artist Kuan Chou Jou, who withdrew from the selection, and Huang Meining, who accompanied the victims through this process, to discuss the incident from their experience as 'indirectly involved persons' and their observations of subsequent events. When incidents like this occur, most people are passive recipients of information or are friends of friends. What can we do? How should we respond? It's worth noting that the program discussion is based on the subjective perspectives of the host and guests. We encourage listeners to search from different sources. 來賓簡介/Guest Info 周寬柔,關注情慾如何賦權身體的獨立藝術家、表演藝術工作者。 Kuan Chou Jou, perforamnce artists who focus on how sexual desire offer right to physical body. https://linktr.ee/choukuanjouh 黃美寧,台灣台北人,表演藝術工作者,人體模特。 Huang Meining, born in Taipei, Taiwan, is an performance artsit and model. 本期主持/Host Howl,旅居英國的台灣表演藝術工作者 Howl, Taiwanese performance worker based in the UK. 小胡,遷移中的飛行小明,日常掉坑 Zhiyue Hu, a creative researcher on the move, gets distracted easily. 後期製作/Post-production Flo,現居英國的表演影像創作者,多功能技術宅 Performer/ filmmaker living in the UK, multifunctional tech geek.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幾位現居海外的當代表演實踐者獨立製作。 Ming Strike is a monthly podcast, independently produced by ESEA arts practitioners mostly based in the UK. 這期我們聊了...../Shownotes 02:00 Metoo事件背景介紹 04:45 牯嶺街年度節目是如何被甄選 10:45 兩位間接涉事者在過程中參與的角色和心境轉變 17:09 為什麼中間人的角色重要 22:10 中間人承受的壓力 23:20 曝光之後的公眾、加害人、來賓的反應 28:40 從個案延伸至對創作環境的反思 34:05 性別的差異會對個案有不同的反應嗎? 40:40 抗議等公開表態對於事件有什麼作用? 45:05 牯嶺街小劇場的反應 52:10 社會普遍能夠改變的方向 延伸閱讀/Extensive Information 妨礙性自主定義:違背被害人的意思,或對於無抗拒力之人或不知抗拒之人,或利用有一定權勢之關係機會,或施以詐術等」,對被害人為性交或猥褻者。資料來源https://www.lawyerknow.com/about-sexual-offences/#:~:text=%E6%89%80%E8%AC%82%E5%A6%A8%E5%AE%B3%E6%80%A7%E8%87%AA%E4%B8%BB%E7%BD%AA,%E6%80%A7%E4%BA%A4%E6%88%96%E7%8C%A5%E8%A4%BB%E7%9A%84%E7%9B%AE%E7%9A%84%E3%80%82 牯嶺街小劇場 https://www.glt.org.tw/ 受害者自救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E4%BD%A0%E6%9C%89%E5%A4%A9%E5%85%B5%E5%A4%A9%E5%B0%87%E6%88%91%E6%9C%8B%E5%8F%8B%E6%9C%89%E6%9C%8B%E5%8F%8B-100094269416871/ 現代婦女基金會 https://www.38.org.tw/ 我們先是人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0098927272 關係人展覽 https://www.moca.taipei/tw/ExhibitionAndEvent/Info/%E9%97%9C%E4%BF%82%E4%BA%BA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幾位現居海外的當代表演實踐者獨立製作。 Ming Strike is a monthly podcast, independently produced by ESEA arts practitioners mostly based in the UK. 網站:http://mingstrike.com 🧧支持我们:在 爱发电 或 Buy me a Coffee 上给我们打赏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苹果播客 、Spotify、小宇宙App或其它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本节目(复制rss feed手动添加 https://mingstrike.com/feed/audio.xml ),或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自出版zine「你说呢?」及线下购买点 🦄与我们互动: Facebook / Instagram / 小红书 💌给我们写信:mingstrike.podcast@gmail.com

 #33. 风吹鸡蛋壳 财散人安乐:二高表演的经营哲学

#33. 风吹鸡蛋壳 财散人安乐:二高表演的经营哲学

🄴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今年四月,我们在伦敦的The Place舞蹈剧场看到了二高表演的经典作品《来来舞厅》。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迪斯科,又回到西方社会,它在新的语境下是现代舞?还是社群活动?在2024年再看迪斯科,此时什么是高级的,什么又是媚俗的? 来宾简介/Guest intro: 二高(何其沃),出生于1985年,广东阳江人,目前生活与工作于广州及顺德。于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毕业后,2021年继续研修新加坡[CP]3当代表演艺术评论。2007年创立二高表演,其作品常以身体作为审视焦点和创作对象,通过剧场、影像、合成现场、社区舞蹈等方式,荒诞且严肃地讨论中国社会和文化中身体、性/別、身份等诸多议题,近期作品关注中国社会中流动的新城市移民,山寨的身体以及舞蹈的公共参与性议题。 本期主持/Host Mengting+曾不容+笛一 后期制作/Post-production Flo,现居英国的表演影像创作者,多功能技术宅 这期我们聊了…… 02:18 《来来舞厅》伦敦重启的契机 07:05 从80年代到今天,舞蹈训练体系的转变 11:55 什么是社群?ballroom里的另一种集体 16:20 二高的排练方法:让舞者带工作坊 20:05 社区就是low的吗?贵贱与媚俗 26:30 疫情之后,《来来舞厅》在展厅里的探索新方向 30:20 风吹鸡蛋壳 财散人安乐:结束是新的开始 33:10 是什么让人舞动?迪斯科是中国的现代舞 39:40 对比迪斯科与Voguing,兼谈英歌舞 43:25 下乡生活,给人赋能还是给村民服务? 49:50 更加潮湿的美学:二高的南方感与精神气 54:50 独家的身体训练方法?二高只是一个传说,没有武林秘籍 延伸阅读 展讯: 伦敦版《来来舞厅》已落幕,但这次《来来舞厅》会在温州的弘美艺术馆展厅搭建一个「迪斯科梦的小黑盒」: 十一种床 第一单元艺术家 44月报 、阿科、第一芬兰松馆 、二高、葛宇路 、胡向前 、李燎 、李怒 、林翠西&方胆疼&陈佳韵、潘赫&折叠的房间 、寺苗秀琴、子杰 第二单元艺术家 diyloveclub、废船、广东黄&本广大画廊、何俏、坏小鸟bAdbluEBiRdz、罗渣、一起练功 策展人:彭雪莹 出品人:潘宏政 空间设计:土猪建筑[JSND ARCHITECTS] 平面设计:工藝 美术馆团队:王雅影、杨佳韵、紫薇、姿尤 开幕:2024年6月2日 15:00 展期:2024.06.02 - 2024.12.02 地点:弘美术馆 Hong Museum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锦绣路1067号威斯汀酒店5楼 同时,二高表演发起首次【左滩驻留计划2024】,邀约不同领域的朋友在南方舞馆及左滩村开展创作/社区实践。详见 https://mp.weixin.qq.com/s/LyLDQbHSF2IV_rWFLomRpA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几位现居海外的当代表演实践者独立制作。 官方网站:http://mingstrike.com 🧧支持我们:在 爱发电 或 Buy me a Coffee 上给我们打赏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苹果播客 、Spotify、小宇宙App或其它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本节目(复制rss feed手动添加 https://mingstrike.com/feed/audio.xml ),或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自出版zine「你说呢?」及线下购买点 🦄与我们互动: Facebook / Instagram / 小红书 💌给我们写信:mingstrike.podcast@gmail.com

 #32. 在英国做艺术,第3年和第10年有什么不一样|五个草根艺术自组织的声音记录

#32. 在英国做艺术,第3年和第10年有什么不一样|五个草根艺术自组织的声音记录

🄴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这是一期走心的串台节目,与【后台观众】播客共同策划。我们本来只想做一期简单的闲聊,谈一谈彼此在英国做组织或社群的心得,结果演化成了涉及五个旅英艺术自组织的大型声音纪录片,集结了来自内地、香港、台湾的青年艺术从业者的声音,听到了大家在英格兰、苏格兰、或两地跑的生活与工作经验,组织的关注领域也横跨了剧场、视觉艺术、社区艺术等多个面向。 何为「草根」没有教科书的定义,但在各自的分享里大家不约而同都谈到了签证的问题、人脉的壁垒、生存的策略,一代移民做艺术面临的共同挑战。本来觉得只是简单的聊聊,没想到每个人都有很多想说的,关于为什么聚在一起,为什么做社群,为什么在英国做社群;关于我们的身份,我们怎么活着,我们的未来……这些丰富的声音档案里囊括了不同视角下的观察和思考,呈现出的多样性令人动容: “有一个地方,有一口锅。” – 幸运锅LuckyPot “我们就像一个乐队。” – Hidden Keileon “我们自我介绍里用的一个词,是一个 initiative,翻译成中文有点尴尬是个’倡议’,但大概是强调它是一个事儿,而并不是某一种形式的组织。” – Gourd Canteen “一个人做不了戏,做不了剧场。” – 某个ENFer “在不同地方认识的,可以一起做点事。” – 某个小明 我们整理出了这份 90 分钟的声音记录,希望我们的声音可以抵达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你的耳边,给那个你留下一些共振、指引或想象。 本期小明/Hosts Howl,旅居英国的台湾表演艺术工作者 Mengting,当代剧场研究与创作者,现居伦敦 小胡,迁移中的飞行小明,日常掉坑 本期嘉宾/Our guests 串台嘉宾及共同策划: Ensemble Not Found是一个是生活在伦敦的华人戏剧团体。我们是一群永远好奇探索着未被发现的视角,未被讨论的话题和未被展示的艺术的未被定义的人。我们有一个播客【后台观众】,来分享一些年轻一代戏剧从业者最新鲜的审美和思考,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不可预设。 参与采访的组织: 【Gourd Canteen】是一个关注在英华人艺术从业者的组织。我们探索华人在英国的艺术世界里穿梭与生长的轨迹——他们的生活,他们与本地文化环境的互动,他们各不相同的身份, 他们相互的联结与矛盾,他们与其他少数族裔社群的关系。 我们期盼以坦诚的交流跨越学科、语言、文化、政治等障碍, 促成一场不断衍变、不断更新的讨论。 【Hidden Keileon/麒麟】是一支六人多元藝術文化團隊,主要與移民和酷兒社群合作,組織跨領域文化項目,共同想像和建設充滿正義和自由的多樣未來。 【幸运锅 LuckyPot】来自英语地区中餐外卖、火锅的常见命名。共享食物在东亚文化中意味着交流与亲密,中餐外卖作为一种融合食物,则耦合了暂居此处的创作个体们的跨文化身份。幸运锅 LuckyPot 作为一个流动的去中心艺术小组,致力于在跨文化场域中进行在地的创作与实践。 后期制作/Post-production Flo,现居英国的表演影像创作者,多功能技术宅 这期我们聊了…… 0:45 五个组织都是谁?怎样的原因让大家选择英国作为基地? 15:40 团队如何分工、公司/组织的运作与注册方式 21:15 草根抱团:应对当下的挑战,展望更远的目标 29:00 生存策略:ENF对拓展人脉和找钱的干货建议 34:10 时代的洪流里,前浪与后浪对英国的感知有什么差别和「代沟」? 41:15 创作与我们的亚洲身份,还有英国的esea社群 57:00 终极问题:我们能靠艺术活下来吗?我们需要怎样的支持系统? 75:50 打工生存的路上,ENF做过的有意思的兼职(及排雷建议) 78:10 大家以后会想继续留在英国做创作吗? 81:35 让组织坚持到现在的秘密 83:28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组织,这是给你的建议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几位现居海外的当代表演实践者独立制作。 官方网站:http://mingstrike.com 🧧支持我们:在 爱发电 或 Buy me a Coffee 上给我们打赏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苹果播客 、Spotify、小宇宙App或其它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本节目(复制rss feed手动添加 https://mingstrike.com/feed/audio.xml ),或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自出版zine「你说呢?」及线下购买点 🦄与我们互动: Facebook / Instagram / 小红书 💌给我们写信:mingstrike.podcast@gmail.com

 #31. 非主流伦敦看展感受:阿布拉莫维奇的嫩模特,小野洋子的旧录音,Pope. L的新马桶

#31. 非主流伦敦看展感受:阿布拉莫维奇的嫩模特,小野洋子的旧录音,Pope. L的新马桶

🄴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行为艺术之母」Marina Abramović在RA Main Galleries的大展刚落幕,前卫艺术家、激浪派重要成员小野洋子在Tate Modern的首个回顾大展又来邀请我们思考艺术和日常的界限,同期间,美国黑人艺术家William Pope. L的个展也是可圈可点。三位艺术家都以其在行为艺术领域的贡献而著名,通过将艺术直接带入公共空间(如Pope.L的公共表演)、要求观众的物理参与(如Abramović的行为),或是通过参与式装置(如Yoko Ono的乐谱和指示),他们强调艺术是一种活生生的经验,不仅仅是被动观看的对象。 然而,活生生的行动和表演,如何被转化白盒子里面的展品?小明们将从现场艺术实践者的角度出发,讨论行为/表演如何在美术馆空间中「再现」(reenactment),兼带一些不吐不快的吐槽。 本期主持/Host Mengting,当代剧场研究与创作者,现居伦敦 Flo,现居英国的表演影像创作者,多功能技术宅 Howl,旅居英国的台湾表演艺术工作者 飞行嘉宾: 高书艺,最后一分钟现场艺术(LAST MINUTE LIVE ART)组织活动策划人之一,现场艺术&行为艺术创作者,南大戏剧影视艺硕&金史密斯MA Performance Making。现主要在伦敦进行艺术创作和兼职白人饭厨师哈哈哈哈开个玩笑。 后期制作/Post-production Flo 这期我们聊了…… 01:27 小明们在伦敦看了三个不同的行为艺术家展览 07:45 Abramović回顾展里每天都有表演,是超值还是剥削? 21:10 内幕八卦:阿布的表演者招募与’Cleaning the house‘集训工作坊 27:36 没有表演的表演乐谱(event score):对比小野洋子展的再现方式 32:55 表演录像(documentation) vs. 给镜头的表演 (performance for camera) 40:44 谈小野洋子展上的巧思:比超值更超值,John Lennon的含量很克制 46:03 另一种表演的再现:Pope. L的马桶变奏 52:15 我们应该以怎样一种心态去看表演艺术家在美术馆的展演? 56:34 小明们会怎样策划自己的回顾展? 59:35 阿布进军美妆产业:转瞬即逝的表演艺术,艺术家如何变现生存和养老? 延伸阅读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1946年-),是一位塞尔维亚出生的行为艺术家,以其在体力和心理极限上的探索而闻名于世。Abramović的艺术实践深入探讨了身体、时间和存在的主题,她的作品经常要求观众的参与,打破了传统观念艺术的界限。通过极限的身体经验和互动表演,她挑战了观众对身体、痛苦和艺术本质的理解。 2023年,Abramović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回顾大展展示了她四十多年来的艺术生涯,包括她标志性的表演艺术作品和最近的实验探索。在展览中,艺术家以招募表演者团队的方式,重现了几个标志性的表演作品: Imponderabilia (1977): 在这个表演中,Abramović和她的伴侣Ulay赤裸站立在门口两侧,面对面,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观众被迫通过他们之间的空间,直接面对人际距离和身体的界限。 Nude with Skeleton (2002, 2005, 2010): 这个表演展示了Abramović躺下,身上覆盖着一个逐渐适应她身体形状的人体骨架。作品探讨了死亡、时间和身体的脆弱性。 Luminosity (1997): 在这件作品中,Abramović裸体坐在高高的墙上,身体变成了光的载体和观念的中介,强调了身体的存在感和精神的力量。 The House with the Ocean View (2002): Abramović在没有食物,只有水,不与外界交流的情况下,在一个安装有梯子但梯子的横档是刀片的三个开放式房间中生活了12天。这个表演考察了身体和精神的极限,以及内省和净化的过程。 Abramović的美妆线Abramović Longevity(阿布长寿秘方):https://abramoviclongevity.com及相关媒体报导 Marina Abramović Institute (MAI) 是由Abramović创立的一个艺术和科学研究机构,致力于探索、发展和传播长时行为艺术的实践和理念。2023年末,Marina Abramović Institute (MAI) 在伦敦的Southbank Centre进行了一次MAI Takeover。 小野洋子 Yoko Ono(1933年-),是一位日裔美国艺术家,以其在视觉艺术、音乐和和平主义活动中的创新贡献而著名。作为Fluxus运动的重要成员,她的作品常常跨越多种媒介,包括行为艺术、电影、音乐和装置艺术,以观念性和参与性为特点,探索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小野洋子:“思想的音乐”(Yoko Ono: Music Of The Mind),是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小野洋子回顾展,回顾了艺术家70年的生涯,展出乐谱、装置、电影和摄影等200多件作品,展示了她在艺术、音乐以及社会行动主义中的贡献。展览到2024年9月1日。 展览里的作品很多,仅列举我们提及的几个: Cut Piece (1964): 这是小野洋子最著名的表演之一,她坐在舞台上,邀请观众上台用剪刀剪下她身上的衣物。这个作品深入探讨了信任、牺牲、性别动力学和观众参与的主题,展示了艺术家对自我暴露的勇气以及对观众行为的反思。 Bag Piece (1964): 这个行为艺术作品邀请参与者进入一个大布袋内,在私密的空间里自由地移动和探索,而外界无法看见他们的行为。这个作品探讨了隐私、身体和自由的概念,同时也打破了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传统界限。 Shadow Piece: 在这个装置作品中,参与者被邀请与光源互动,产生和观察自己的影子。作品强调了存在和缺席的概念,以及观众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角色。 William Pope.L(1955-2023),美国视觉艺术家,以表演艺术、装置和绘画闻名。他的作品着重探讨种族、社会经济差异等议题,挑战传统观念和社会规范。在1991年,Pope.L首次表演了《吃华尔街日报》(Eating 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他坐在美国国旗或马桶上,穿着运动裤,用粉笔灰将自己涂成白色,掺着番茄酱和牛奶吃下这份报纸。 在South London Gallery的个展“Hospital”(医院)里,Pope.L以医疗和护理为隐喻,反映人类脆弱性和社会关怀机制。https://www.southlondongallery.org/exhibitions/pope-l-hospital/ 艺术家于2023年去世,生前的studio访谈:Pope.L. is Making a Commitment to Art | Louisiana Channel Fluxus/激浪派,(1960年代初至1970年代),是一个国际性的艺术运动,以挑战传统艺术界的边界和概念为核心。著名成员包括Yoko Ono、George Maciunas(激浪派创始人)、Nam June Paik和Joseph Beuys等。激浪派艺术家们通过实验性表演、事件艺术(Event Art)和多媒体作品,探索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强调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观念性。这一运动倡导简约、幽默的表达方式,对后续的艺术实践和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美术馆内表演的讨论,可参阅学者Claire Bishop写的《黑盒子、白地方、灰空间》 小明们上一次激情讨论Abramović相关的公众事件是在2020年的这一期。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几位现居海外的当代表演实践者独立制作。 官方网站:http://mingstrike.com 🧧支持我们:在 爱发电 或 Buy me a Coffee 上给我们打赏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苹果播客 、Spotify、小宇宙App或其它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本节目(复制rss feed手动添加 https://mingstrike.com/feed/audio.xml ),或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自出版zine「你说呢?」及线下购买点 🦄与我们互动: Facebook / Instagram / 小红书 💌给我们写信:mingstrike.podcas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