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花園-迷與謎

原鄉花園-迷與謎

IC之音竹科廣播|安力‧給怒 (賴安淋) 、Pitay•Emi (王淑榮)主持

聆聽 部落的聲音,新年度 邁向全台灣! 體驗多姿多采的原民藝術文化,帶您走進《原鄉花園—迷與謎》! 2024下半年,《原鄉花園—迷與謎》由享譽國際的原民藝術家安力‧給怒/賴安淋,與資深主持人Pitay Emi/王淑榮,共同帶您走訪台灣各地原住民博物館、藝術家、藝評家與收藏家,介紹原住民藝術文化,包括繪畫、音樂、編織、雕刻、裝置藝術、貝珠…等。 藉由各地原住民藝術專家,對台灣各族原民藝術做介紹。安力‧給怒將帶來專業分享,並連線訪問相關教授、專家,揭開重重迷霧,對台灣原住民藝術保存與傳承的困難,提出第一手觀察與解方。 從文化知識的角度,帶您走上原鄉藝術最動人的路線。最具特色的原鄉聲音之旅,盡在《原鄉花園》!

All Episodes

從阿美族樂舞,看原民舞蹈的現在與未來Ft.「原鄉舞蹈團」創始人暨藝術總監葉芬菊老師

從阿美族樂舞,看原民舞蹈的現在與未來Ft.「原鄉舞蹈團」創始人暨藝術總監葉芬菊老師

🄴 原鄉花園-迷與謎

對原住民來說,舞蹈不只是娛樂,更是凝聚族群!原住民舞蹈不能隨便跳?哪個場合跳甚麼舞、誰來跳,都有規矩!當原民傳統舞蹈遇上現代舞,激發出哪些創新的火花?「原鄉舞蹈團」創始人暨藝術總監葉芬菊老師這一集節目,兩位主持人特別邀請到榮獲花蓮縣文化薪傳獎、「原鄉舞蹈團」創始人暨藝術總監葉芬菊老師分享。她如何從學校教育,拓展到社區營造與終身學習,看見部落女性的舞蹈之美,進而催生海內外知名的「原鄉舞蹈團」?阿美族部落的勇士舞,跳躍生動,大地震撼。阿美族辣媽的牽手大型舞作,S型跑動,人數成百上千,完全打破對媽媽牽手跳舞的刻板印象!原來,阿美族的牽手群舞,是族群凝聚的象徵,不同的牽手形式,更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喚起人對天地的敬畏,對生命的熱愛。原民樂舞結合現代劇場藝術團隊成員(前排右二手執麥克風為葉芬菊老師)雖然原民舞蹈有嚴格儀式性的程序,誰能跳,誰不能跳都有典章規定,但外人也有機會參與,那就是歡樂舞!此外,當傳統樂舞轉化為現代劇場藝術,為何不會受到傳統儀式規範所拘束?甚至能引入燈光、AI投影、音樂元素重新創作?葉芬菊老師也從現代藝術傳承傳統文化、產生新活力的角度,給出了解答!「原鄉舞蹈團」不只是表演藝術團隊,更是文化工作者!請聽芬菊老師暢談令人驚豔的作品:花蓮鯉魚潭山水實境秀—奇萊傳說三部曲,帶來水舞傳說!主持人也透過電話連線特別來賓,在三部曲中的二部曲「七腳川Linahen的足跡」飾演頭目分身,本身也是藝術舞蹈老師的谷慕特.法拉。他不但將現代舞、生態意識融入原民表演藝術,更期待建立百老匯音樂劇般的常態演出!谷慕特.法拉(左)飾演頭目分身,右邊舞者為林春蘭老師右邊第一位無動於衷者為太魯閣舞者林夢帆來自花蓮壽豐鄉的原住民舞者,原鄉舞蹈團的前團長,也是團隊的歌隊領唱林春蘭老師,受訪帶來她參與樂舞的熱情,以及對新生代傳承的期望。飾演今年「奇萊山腳下」音樂劇男主角的太魯閣族現代舞者林夢帆,也談到他的潛能如何在原鄉舞蹈團被激發。民族傳統與西方藝術、科技的結合,更引發許多新變化!原民樂舞引入燈光、AI投影、音樂元素重新創作舞團有越來越多年輕舞者加入以舞蹈傳承自己的文化,必須回頭更了解部落文化的核心,甚至儀式的意義!請聽芬菊老師田野調查、原鄉文化採集與積累的心得,更有她對母語、對傳統音樂的深刻感受,雖然本來不通族語,讓她有些挫折,但刻苦的學習,終於讓她成功翻轉!還有不懂要問小單元,為你解謎,既然阿美族的農、漁業都發達,那他們的豐年祭,究竟是歡慶農耕豐收,還是漁獲豐盛呢?歡迎收聽!兩位主持人與葉芬菊老師(中) 合影

遙遠的記憶─原民貝珠工藝的古與今Ft.台中纖維博物館

遙遠的記憶─原民貝珠工藝的古與今Ft.台中纖維博物館

🄴 原鄉花園-迷與謎

這一集,主持人安力.給怒、比黛.A宓特別到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採訪原住民經典文物貝珠衣的主題。安力第一次看到源自本身文化的貝珠衣,居然不是在部落,而是留學時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才被這項藝術品所震撼。為什麼部落看不到,反而是在國外相遇? 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台灣珍貴的泰雅貝珠衣幾近消失的泰雅貝珠衣目前收藏於國內外博物館內如今,節目就要帶您到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來認識原住民族物質文化中,早期幾乎快被遺忘的物件lukus kaha貝珠衣。它更是台灣紋面族群,像是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的織者—織布藝術者最高的技術表現!首先,我們在博物館現場採訪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貝珠專家悠蘭.多又。山居的泰雅族群,為何會有材料來自大海的貝珠衣?從泰雅源流、語言、甚至大航海時代的貿易變遷,都可能牽繫到貝珠衣的由來!主持人採訪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貝珠專家悠蘭.多又(中)1895-1905年,可說是原住民物質文化「失落的十年」,造成原住民部落傳統文物稀少。文化的大斷裂延續百年,失傳的不僅是貝珠衣編織技術,也包括貝珠衣的意義與獨特的文化,以致不少人反而是在國外看到源自台灣的貝珠衣。所幸在今天,貝珠衣已成為備受重視的台灣文化資產,本地博物館也有了自己的館藏。猜猜看,一件貝珠衣需要多少貝珠製成?答案可能讓你嚇一跳!需要多年累積、多層次工法才能完成的貝珠衣,到底是給誰穿的呢?古時老照片,身著泰雅貝珠衣,戴貝珠頭冠的頭目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收藏泰雅貝珠頭冠臺師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悠蘭.多又老師介紹泰雅貝珠文化! ( 後景為全息影像復原貝珠衣帽等穿法)我們也訪問到東華大學講師、台灣玉石工藝達人林盛火老師。令人好奇的是,大量的貝珠是如何鑿出細小的孔,製成貝珠衣?因為技術已然失傳,以今日技術的眼光,都還沒辦法推測出以當時的工具與材料,如何完成如此艱巨的工藝!要精準穿孔而貝珠不破,即使動用鑽孔機與超音波,學生都未必每次都能成功製作。今日的研究方向為何?台灣玉石與貝珠的材料工藝,有哪些異曲同工之妙?林聖火老師分享近代工藝的穿孔技術澳洲原住民藝術家Judy Watson教授接受訪問澳洲原住民藝術家Judy Watson教授蒞臨這項特展,也接受了主持人的訪問。她的作品跨越繪畫、版畫、素描、雕塑甚至影音,多次獲獎。她談到在澳洲,貝殼也被用來交易,從澳洲北部的海岸一路交易到當地原住民的土地,從旁印證了泰雅族在山區也能取得貝珠材料。然而,她卻從來沒有看過像貝珠衣這樣的文物。這次受邀來台灣認識其他藝術家,一起創作,也討論共有的殖民歷史和文化記憶,讓她有很多的啟發。澳洲原住民藝術家Judy Watson教授介紹當地原住民藝術Judy Watson教授帶領學員實際操作澳洲原住民藝術家Judy教授示範創作工作坊學員認真學習創作深奧的古老技藝、智慧,深深吸引藝術家與民眾。從現場兩位參與貝珠工作坊學習穿孔體驗的學員分享,我們也能體會到貝珠工藝的魅力,以及年輕人對古老傳統缺乏興趣,讓人不禁憂心,更激起藝術家將傳統工藝融合現代創作的使命感。林聖火老師示範穿孔技術回到悠蘭.多又的專家觀點,她則深入分享貝珠衣的特色,包括精美的鍛金線,用來承載貝珠重量的各項編織技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方向。對於貝珠衣的復振,和文化知識的再現,當前最大的挑戰為何?需要哪些學術領域與耆老、新世代的共同投入?當初貝珠衣的材料,是如今已被歸為保育類生物的硨磲貝,要復振貝珠衣,該怎麼辦呢?還有不懂要問小單元,探討台灣原住民的織繡工藝,排灣族、平埔族、泰雅族各自有何特色?與貝珠有何關聯?主持人安力.給怒在現代藝術中,如何響應貝珠文化的復振?感興趣的聽眾可以透過哪些管道來深入了解這項藝術呢?歡迎收聽!貝珠衣原材料硨磲貝已被歸為保育類生物,所以要復振貝珠衣文物,有學者利用替代性材料取代 貝珠衣上的珠子如筆尖大小(現代復原同比例大小的貝珠衣) (從左至右)悠蘭老師,林聖火老師,安力牧師,Pitay Emi

兒時記憶到電影心路—金馬導演陳潔瑤的藝術故事

兒時記憶到電影心路—金馬導演陳潔瑤的藝術故事

🄴 原鄉花園-迷與謎

妳要從血脈中尋回那條路,就會找到根源。尋覓過程之中,會發現原來有許多寶藏,是留給妳的!陳潔瑤導演是台灣史上第一位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獎,也是第一位原住民得獎導演本集從位於南投的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談起,藏有豐富的台灣史前與原住民文化館藏。尤其是最近的一場:「南島織影—館藏原住民族衣飾文物」特展,可不只是織布喔,有色彩繽紛的圖騰、各種材質,獸皮、植物纖維,還有來自海外的瑪瑙、琉璃珠、金、銀,更有焦點文物「泰雅族男子貝珠長衣」!它是如何做出來的呢?為您揭曉。接著,主持人深度訪問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得主,泰雅族導演陳潔瑤自己的故事。她在宜蘭南澳原鄉,有哪些有趣的兒時記憶?原來潔瑤導演從小的夢想是當廣播主持人?自己跟家人朋友錄音,就像今日盛行的Podcast!而她對有志於影視、電影的年輕朋友,有何建言?研究大師理論與作品固然好,可別因此桎梏了自己的創意!陳潔瑤的金馬得獎作品《哈勇家》,幕後有哪些知名導演與團隊共同支持?從《不一樣的月光》、《只要我長大》到《哈勇家》,十一年的導演經歷,潔瑤有哪些想表達給觀眾的心聲?拍片過程遇到哪些挑戰?等不到的雪景與天候,團隊與演員的種種狀況,如何因應?為何說拍片就像有機農業,很「有機」?潔瑤導演怎麼解釋,又如何連結到創作者、藝術家的信念,以及原住民的血脈根源?安力.給怒更以一段泰雅族語給潔瑤導演鼓勵,意思是:「妳要從血脈中尋回那條路,就會找到根源。尋覓過程之中,會發現原來有許多寶藏,是留給妳的!」安力牧師致贈個人作品海報給同為泰雅族人陳潔瑤Laha導演其實包括眾多藝術家,還有運動、歌唱等領域,原住民都有卓越表現,對台灣文化做出貢獻。最近世界棒球十二強賽,我們勇奪世界冠軍,二十八名球員中,原住民選手就佔了13位!原住民的多元成就,令人振奮!本集也有不懂要問小單元,為你解謎原住民風俗。頭上佩戴著百合花冠的,是哪一個原住民族?有什麼樣的意義呢?歡迎收聽!兩位主持人與陳潔瑤Laha導演(中)合影

以藝術之名~影像記錄原住民藝術與族群處境 ft. 《藝術很有事》製作人徐蘊康、企劃編劇王鈴晶;紀錄片導演暨教育家馬躍.比吼

以藝術之名~影像記錄原住民藝術與族群處境 ft. 《藝術很有事》製作人徐蘊康、企劃編劇王鈴晶;紀錄片導演暨教育家馬躍.比吼

🄴 原鄉花園-迷與謎

1990年代,台灣因為攝影機的普遍,掀起了一股紀錄片的創作風潮,原民影像記錄隨之風起雲湧。規模盛大的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曾經策劃了「如是原民,如是紀錄」影展,播放1994-2000年的原住民族紀錄片,就呈現了這段時期的成果,震撼了包括安力.給怒在內的許多原住民。本集為您訪問三位影像工作者。第一位徐蘊康,不僅擔任公共電視《藝術很有事》製作人,也曾企畫編劇「台灣百年人物誌」、「以藝術之名:台灣視覺藝術」等系列紀錄片,獲得金鐘獎得獎與入圍,台新藝術獎年度最佳視覺藝術展演入圍等榮譽。徐老師的分享,帶我們重回過往的時空。原住民藝術與文物保存一直有嚴重斷層,傳統文物被大量燒毀,陶器僅剩下殘片,口簧琴幾乎被消滅,紋面被強制刮除留下疤痕,甚至一瓶米酒就能換一份原民紡織品!連年入圍電視金鐘並得獎肯定的《藝術很有事》製作人徐蘊康(左)與企劃編劇王鈴晶本集首先訪問連年入圍金鐘的公共電視《藝術很有事》製作人徐蘊康,透過原住民藝術家的採訪,看原民如何找回珍貴的藝術文化資產?徐蘊康曾經訪問那些重量級藝術家?她如何看待原住民藝術家的創作背景,以及非常特別的原鄉人脈網絡,支持著藝術家對文化環境的理解與創作?接著,《藝術很有事》企劃編劇王鈴晶,和徐蘊康一起帶來她們所紀錄的,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的「大海吟唱」,如何解釋一段充滿詩意的族語:「鬼頭刀魚在雲彩破碎之處」?泰雅古調國寶級藝師林明福的吟唱,「尋找,穿梭巨木林之下」又有什麼意義?2024年《藝術很有事》新一季節目,12月,就將播出林明福珍貴的影像紀錄!主持人安力.給怒和比黛.A宓曾採訪泰雅古調國寶級藝師林明福牧師(中)聽聞其吟唱泰雅遷徙Lmuhuw《藝術很有事》本季從台灣原鄉、日本到紐西蘭取材,跟隨劉克襄老師追尋鹿野忠雄的足跡。鹿野忠雄原本對台灣昆蟲感興趣,因為走上泰雅族遷徙路線,愛上泰雅少女,讓他想鍛鍊自己成為泰雅勇士!喝一樣的水,我們就是一家人。聽原民故事,睡在原鄉火爐旁,種種經歷給徐蘊康、王鈴晶什麼樣的感動?《藝術很有事》2017. 8. 12 首播,廣泛探討台灣藝術文化的時代性、趨勢、事件和創作,第六季將於12月開播 (圖片源自臉書)節目最後,安力.給怒還與阿美族好友馬躍.比吼熱情連線。馬躍.比吼作品得到多項大獎的肯定,包括文建會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金穗獎、台北電影節、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和南方影展等等,還受邀參加國外影展。2007年更獲選「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現在,他的生涯走向如何?阿美族紀錄片導演暨教育家馬躍.比吼(照片來源臉書)   馬躍.比吼關懷台灣原住民文化,記錄部落的美好,也曾跨族群關心大陳義胞。後來因為耆老、族人的建議,忠實拍出原鄉的困境與不公不義。為何這些不公的問題難以解決?馬躍.比吼如何從影像記錄,與主流社會對話,尋求政治影響力,再走到教育領域,找到原民文化的自信心?他揭開原民的哪些隱藏命題?如何打破社會對原住民僵固的刻板印象?馬躍.比吼導演關懷台灣原民文化,用影像記錄部落的美好,而今走入部落教育的現場,讓下一代找到原民文化的自信心(照片來源臉書)還有不懂要問小單元,「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阿美族人的存在」,從這句話出發,讓我們聽聽阿美族的捕魚技藝之美!

跨界不設限!少妮瑤的口、鼻笛與音樂心靈

跨界不設限!少妮瑤的口、鼻笛與音樂心靈

🄴 原鄉花園-迷與謎

少妮瑤.久分勒分(Sauniaw Tjuveljevelj),排灣族第一位打破傳統,跨入男性領域,學習排灣口、鼻笛的女性。身為文化部屏東縣文資局無形文化資產,排灣族傳統藝術口、笛鼻保存者,多次入圍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族語歌手、最佳原住民族語專輯肯定。 少妮瑤老師是排灣族第一位打破傳統,跨入男性領域學習排灣口、鼻笛的女性本集再一次深度與少妮瑤對話,她小時候看到耆老穿華麗族服吹奏鼻笛,有哪些驚奇與感動?何時正式開始學習鼻笛?世界展望會服務八年,服務弱勢家庭與孩子和家訪經驗,同時在部落傳承口、鼻笛,如何影響少妮瑤的音樂表現?少妮瑤投身田調,記錄排灣族七位耆老的故事,感念族裡老人家傳承文化的心意,讓少妮瑤創作出什麼樣的曲子?原住民排灣族口、鼻笛,如何在南台灣與傳統戲曲、樂器結合?甚至加入爵士元素編曲,跨界合作帶來哪些突破? 少妮瑤老師(左)以自己的經驗與同為藝術家的主持人安力‧給怒對話 少妮瑤老師三十年的傳承教育, 第二個十年以口、鼻笛教學為主三十年致力於口、鼻笛的教育傳承!少妮瑤的第一個十年,以研究、學習、耆老訪談與記錄為核心;第二個十年以口、鼻笛教學為主,持續學習為輔;第三個十年展開創作,專輯、繪本、紀錄片多元發展,至今出版4張專輯《生命NASI》、《聽∼女人聲音》、《從未離開》、《風的氣息》,兼具傳統與現代性。「風的氣息」專輯除了有鼻笛的美妙樂音,更結合歐洲及中國樂器,甚至還有非洲鼓,也融入山林的環境音,並由已故作家郭漢辰為專輯寫詩文。 風的氣息 少妮瑤鼻笛創作專輯 少妮瑤老師專輯 從未離開未來少妮瑤對口、鼻笛的歷史再現,有哪些期許與展望?對有志加入文化傳承的年輕人,少妮瑤以自己的經驗,甚至孤單的歷程,與同為藝術創作者的主持人安力‧給怒對話,帶來什麼樣的感觸與鼓舞?還有不懂要問小單元,介紹原住民日月潭邵族傳統音樂中,「杵音漁唱」結合長杵、竹筒與歌舞的表現方式。歡迎收聽! 兩位主持人少妮瑤老師(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