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期-看不見的舞蹈:一支舞作與一次與妃視覺編舞的對話

2023-08-02·1 時間 28 分

概要

這一年播客更新很少,可能就是為了參與編舞家張可揚2023年度的兩廳院實驗劇場舞蹈作品的創作和演出吧。。。。現在演出結束了,我就邀請可揚和本次作品的另一個舞者慈儀一起來聊聊。一方面我從一個聽口述舞作的人轉換為一個被口述舞作的人這件事情很有意思,我想要記錄一下,另一方面這次作品結束後有一些評論激起我的一些想法,正好也可以請這兩位舞蹈方面的專家一起來探討探討。
關於本次播客提到的評論《身體自由的關卡》,可參考以下連接(其他評論家的文章也都很棒,歡迎大家用關鍵字搜索本次舞作的各種評論並拓展對話與探討):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ph/2023062707。

【播客摘要】
1 花蓮原住民聯合豐年節的舞蹈口述教學體驗;
2 “大象場”在三位元眼裡是什麼樣的作品;
3 聽編舞家拆解作品中的每一段的妃視覺創作思考;
4 到底什麼可以稱為“舞蹈”;
5 作為演員,會不會演出就像是做菜,最終成品吃起來什麼味道自己不知道;
6 現代舞、後現代舞蹈和當代舞蹈究竟什麼區別;
7 非視覺舞蹈,這名詞可以有多少種詮釋呢;
8 觸覺體驗如何通過舞蹈作品來傳遞給觀眾;
9 視障舞者在這個舞蹈作品中是自由的,還是受限制的;
10 在是覺得框架裡,用舞蹈挑戰視覺,可行嗎;
11 對舞者來說,清楚自己在幹嘛,這件事情還挺重要的;
12 舞蹈工作者口中的“好看”指的是什麼;
13 目標、動機上整齊就會好看嗎,真的不需要動作整齊嗎;
14 肢體動作漂亮,但不一定會吸引人想要持續看;
15 視障者在舞臺上能和明眼人一樣——這不應該是個目標或標準吧;
16 藝術來自日常,那視障者的“日常摸索”可以作為舞蹈被看嗎;
17 普通的動作,在藝術家的引導下,用不普通的視角觀看,或許就是藝術了;
18 完成的作品就像是生下的小孩一樣,哦不,或者更準確的說,是肥皂;
19 今天忘了探討空間設計的“視覺基因”和更大背景帶給這支舞作的限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