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詩篇的第一以及第二篇,可以說是詩篇的「序」。詩一以及二應該是緊密的一雙一對,而兩首詩的關係會帶出全本的詩篇。
第二篇昰所謂的君王的詩篇,主要說明的,是上帝「理想中」的人物中的另外一個樣式-倚靠上帝的受膏者。
一、能面對環境的挑戰-背叛的列國
第二篇這是一首為國王登基加冕的時候所唱的詩歌。早期的時代,許多附庸國家都會利用其主國國王登基的時候設法脫離統治,以試探新王是否有能力。如果能力弱,則可以脫離宗主國的轄制,不但可以完全獨立,且可以免除每年進貢的負擔(王紀15:19-20;17:3-4),近東的君王都自認為是「神授的」,他們將自以為而來的權勢與力量與真正的上帝以及受膏者對抗,這無疑是個愚昧之舉。
當我們順服回應上帝的揀選,也願意成為祂合用的器皿之時,我們常常會遇到周邊環境的「挑戰」來試探我們是否能夠捍衛我們的信仰,並且在危難之中仍然相信我們是上帝的器皿。
二、能學會對上帝的倚靠-神在天上的統治
上帝所揀選的僕人在統治,上帝會出力幫助他。當那些附庸國想作亂時,上帝只會從天上「發笑」,上帝是大能的堡壘,不是血肉的力量可以攻擊的。有上帝作倚靠的君王,誰欺負他,就等於和上帝敵對一樣的愚蠢。
我是這樣的領袖嗎?我是與上帝立約、並遵行所立之約的人嗎?我跟上帝的「關係」決定了所有問題的答案。當我學會倚靠上帝的約,與祂建立深厚的關係。便深知上帝不會不管,必然為我伸冤,也必然為我爭戰!
三、能承接上帝的權柄-神的聖旨
兒子要承接父親的產業,同時也要承擔責任。兒子的任務,便是「得著上帝所賜予的權柄將產業收回,將一切不屬於上帝的權勢攻破,使上帝的國度(律法與管教)彰顯在這地上」。
這是回應的時刻了!
四、存畏懼與喜樂事奉上帝
我們敬畏上帝與祂的彌賽亞,是因為避免在道中滅亡,這時候我們要決定,是否在這一刻起,決定進入蒙福的道路。這完全符合詩篇第一篇的結論:「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