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師開講囉】第6集-碳費的費率審議會及用途

2024-10-04·14 分

概要

本集重點:
➜碳費審議會的組成
➜會議內容公開在「氣候署碳費專區」
➜碳費專款專用,氣候法明定用途
➜回顧碳費制度常見疑問

主講人:環境部 政務次長 施文真
-----

各位觀眾好歡迎來收看施師開講,今天是最後一集囉!
那我們施師開講系列專注在碳費制度的某一個制度要素,比較詳細的跟大家說明,讓大家會比較清楚,知道這個整個碳稅的制度它的全貌、涵蓋範圍、設計這些過渡調整機制的背後原因,那今天在最後一集當中,我們要跟各位補兩個各界關心的議題,一個是碳費審議會,那另外就是碳費的收入放到溫管基金以後的用途,那這兩個制度要素補齊之後,我們最後也會把過去這半年當中,有一些關心碳費制度的各界團體,對於碳費制度有一些疑問跟評論,我們做一些回覆。

那首先就是我們這個碳費制度當中,因為依照氣候法的規定,所謂碳費審議會來協助對一般費率跟優惠費率的訂定跟修改,有一個審議的功能,審議完之後,再交由環境部核定,所以依照我們碳費審議會的這個組成,有民間團體、有專家學者也有政府機關,除了政府機關之外的民間團體跟專家學者必須要佔審議會的名額超過三分之二,我們在去年3月所組成的碳費審議會當中,有八個專家學者、六席包括環境部在內的政府機關,那另外也有六席包含環保團體也包含工商團體跟一些專業協會的民間團體,共同來組成,那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碳費審議會已經召開了五次會議,那所有在歷次開會的會議議程、會議簡報跟會議的結論,我們都有放在氣候署有一個碳費專區當中,這個關心這個碳費審議會在討論什麼事情的觀眾們,可以上這個網站上面去看,所以其實我們在碳費審議的過程當中,我們盡量所有的這個專家學者還有不同各方的利害團體,有的是代表環保團體,有的是代表這個產業團體,那有的是代表機關,都可以透過這個碳費審議會的一個討論的場域,來以這個最具有科學依據,而且也經過充分的這個客觀的衝擊評估的資訊,來提供有關於費率的這個審議的建議,供環境部來核定,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制度要素。

那第二個很重要的,這個也是大家很關心的議題,我們的碳費是屬於專款專用,所以所有的碳費收入放到溫管基金之後它的使用用途,其實氣候法三十三條規定得很清楚,就是只有這氣候法三十三條當中所列的事項,最重要也就是協助溫室氣體減量相關的工作的執行,那也包括了這個可以能夠獎勵輔導有一些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的研發,那另外,還有還有一塊是有關於這個氣候變遷的調適議題的推動,那我們在氣候法三十三條,同時也把這個公正轉型的議題納入溫管基金未來的收入用途,那當然也會有一些教育宣導的事項,因為專款專用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協助溫室氣體的減量與調適的工作,費制度的初衷是希望能夠搭配優惠費率的誘因,讓徵收對象可以去提一個2030年的減量的指定目標,然後透過這幾年去執行自主減量計畫,來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的效果,而又為了要去協助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可以在這個過渡期的轉型當中有一些調整的空間,所以我們針對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有排放量調整的機制,因為我們鼓勵減量,那我們也提供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有轉型的空間,我們整個碳費的收入並不會像現在報紙這個報章雜誌所說的可以高達百億,因為優惠費率在碳費審議過程當中,其實大家都有共識,我們要鼓勵企業減量,我們要讓企業把它的資金留在執行他自主減量計畫裡頭的減量措施,而不是拿來繳碳費,再加上我們對於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有所謂排放量調整的機制,所以優惠費率再加乘我們的徵收排放量,這樣算起來,碳費的收入並不會很多,很多的部會也有跟環境部反應說我們在執行很多的事項當中,有涉及到減量,可不可以來用我們的溫管基金,其實我想我們環境部的立場是說,有關於溫室氣體減量這件事情它不是只有環境部一個部會的事情,許多減量工作的執行和整個行政團隊的立場,希望能夠鼓勵所有的部會都能夠使用既有的預算去執行,在法律規範的允許狀況之下我們也會來補助,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減量工作,大家都由環境部的這個溫管基金來出資,所以這個事先也跟各位聽眾做說明,那以上這兩個是把我們整個碳費制度,就是一頭大象很完整的跟各位做介紹。

那接下來就針對我們在討論碳費制度的過程當中,常常會有人告訴我們說台灣的碳費制度是獨步全球、沒有人這樣做的啦,我們第一集就有跟各位觀眾作介紹,全球的碳定價制度,其實像我們以排放量來做為管制對象的國家並不是沒有,比如說,我們最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同樣是在亞洲新加坡碳費制度,收入專款專用這件事情在其他收碳稅的國家,他們往往也會可能在法規當中有提到,把收入拿來作為專款專用的這個例子,我們的碳費在國際上它就是碳定價制度的一種,並不是所謂的獨創的制度,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們的碳費制度他是透過規劃讓徵收對象先去看他自己的這個產業狀況,去選擇一個2030年的指定目標的路徑,然後去執行自主減量計畫,然後據此可以適用優惠費率,那如果是高碳洩漏風險產業,他還可以申請排放量的調整,大部分在執行碳稅、碳費的這個地區,他的減量成效比較不容易估算。我們的碳費制度其實真的很特殊,在於我們能夠具體的去催化出溫室氣體減量的成效,講到這個減量成效這件事情目前初步的估算來講,假設所有的碳費收費對象,也就是這281間公司都選擇執行自主減量計畫,那這樣換算下來,我們到了2030年就光這些碳費的徵收對象它的減量成效,相較於2005年我們是可以大概有(減量)14%,那這樣的減成效其實就有一些關心碳費減量效果的團體認為這個跟2030年NDC想要達成24±1的目標差很多,但是我們要跟各位聽眾說明,一個前提是我們第一集就有說,我們碳費收費對象目前涵蓋的是全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大概差不多50%左右,如果所有這個NDC的減量義務都落在281間公司,那另外這個50%的排放是不是我們都沒有要求他要做減量,所以以這個角度來講,以碳費收費對象占全國排放量大概將近一半的狀況之下,碳費收費的制度可以誘導他們有14%的這個減量效果,其實也已經佔了我們現在NDC的超過一半以上了,所以減量成效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優惠費率的誘因能夠去引導他的減量成效,是可以看到的,這個是第二個外界的質疑。第三個外界的質疑是,報章雜誌會說你這個碳費對於中小企業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我們的收費對象其實500個廠,281間公司,這281間公司當中有141間是上市櫃公司,那另外不是上市櫃公司的這一些收費對象,他有沒有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其實在我國的法制下面是有定義的,你的實收資本額在新臺幣一億元以下或者是你經常僱用的員工數沒有滿兩百人的事業,那如果以這個資本額在一億以下的這個criteria(標準)來看,經濟部去年所公布的中小企業白皮書,112年屬於製造業的中小企業在我國有十四萬家,但是這個徵收對象裡面只有7家它的資本額是不滿一億,那其實他們都是比較小的排放源,這7家的排放量加起來只有占我們這個總徵收量的比重,大概不到1%只有0.26%,而且這7家當中其實有大概56家,他們的排放量差不多,都是可能小於四萬噸,那如果他並不是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可以扣除這門檻二點五萬頓,那對他來說這個負擔其實並不是很大,所以第三個我們說,對中小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透過這個客觀的數據來跟各位聽眾說明,其實影響並沒有很大,但是這並不代表中小企業他沒有減碳的壓力,因為他的減碳可能是來自於他訂單他的上游廠商的要求,所以這個又是另外一件事情。

再講到有關於費率的部分,有兩件事情一直會在媒體上有看到有一些質疑,第一件事情就是,關心這個議題的環保團體會認為我們設計這麼多的制度,好像胡蘿蔔大放送,就是所謂碳費折扣大放送,那他們也會建議是要採取跟國際的這個碳價要做一個連結,那就這樣的一個問題,其實我們在第三集的時候有跟各位觀眾朋友解釋,國際的碳價或者是各國的碳價,有所謂的實質費率跟名目費率,所以碳價你去看其他國家你並不是看歐盟現在一噸的碳價是七八十塊歐元,那就希望我們的國際對標對到那個地方,我們要實際去看其他國家在碳費制度裡頭,也有一些折扣,所以去算這個實質費率可能是一個需要去考慮的因素,那再來就是我們前面有說,我國的碳費制度,如果你要享有優惠費率,你要執行自主減量計畫,他要付出很高的投資,那這些的投資成本其實也不會反映在我們的碳價上面,我們去看到說所謂的這個紅蘿蔔大放送,或者是沒有跟國際接軌的這樣子的疑問。

回歸到我們碳價制度的設計,我們其實是希望這個收費對象把資金留下來做減量措施,所以這個是我們看在有關於一些費率上面的彈性。那就這個費率上面的問題,還有另外一個我們媒體上現在也常常在看到的一件事情,就是綠色通膨,那我們在第三集的時候其實有跟各位聽眾有解釋過,在碳費審議會的時候,其實不管是立法院或者是審議委員或甚至是各界都很關心,那因此我們有去試算過,我們的費率如果從一百到一千,一千其實是很高的費率,那這個情境我們透過這個模擬,已經很確定的告訴各界,在我們模擬的過程當中,這個每噸一百到一千的碳價,他對於cpi也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影響,只有0.01%到.012%,所以光碳費制度本身,我們不同的費率造成的這個cpi的影響真的並沒有很高,所以也不會有所謂的碳費導致綠色通膨的原因,或者說,碳費是綠色通膨的這個主要的原因,據我們跟內政部的估算,其實這個碳費它對於房價的影響,根本不到1個percent所以這個是有關於綠色通膨的議題。

那我們最後1個問題,是在於我們上一集才跟大家討論過這個CBAM,大家希望能夠同步實施台版的CBAM,那我們這邊也跟聽眾報告,第一個是說,對於這個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我們現在是讓他有這個排放量調整的這樣過渡轉型空間,那再來就是這個以歐盟的經驗,我們要實施CBAM,其實也要先去做排放量申報,還有一些相關的行政上面需要去處理的問題,那這個部分,其實環境部現在也已經有著手在跟其他的部會去討論,說光就申報的問題,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機制去看一下,歐盟的經驗也打算要來做討論,所以這個是CBAM在現在的這個減碳潮流之下,如果你企業的產品或者是服務,排放量真的是很高的話,你可能以台灣來說,很多要去接國外訂單的公司他可能就接不到,所以在最後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這些減碳的要求之下,不管是來自碳費的規定或者是來自供應鏈的要求,那我企業是可以從政府這邊獲得什麼樣的資源,那關於最後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去找部長,請部長來幫我們解答!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