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行為藝術家阿道.巴辣夫.冉而山的駐園創作心得

2021-12-09·27 分

概要

行為藝術因為沒有事前排練,表演是透過即興而無法再次重現,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舞台設計或燈光音效,表演者透過真實的行動,與觀眾零距離直接互動,觸發觀眾的情感,有時候觀眾也會因為參與而成為演出一部份。(張懿文,表演藝術評論台2020-07-08)

阿道.巴辣夫.冉而山是《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展覽駐園創作藝術家之一,在一個月的駐園期間,他思索了自身的阿美族文化脈絡、語言文化、表演場域,以及創作中的主軸概念「劇場就是心靈的鏡子」。非常難得能聽到藝術家自行錄製的原聲創作思考,一定不要錯過本集節目。

關於藝術家

在當代原住民表演藝術工作者中,阿道.巴辣夫.冉而山的經驗,是一道特殊的弧線,從集體性的文化身體到個人性的哲思身體,從原舞者到國際行為藝術節,阿道的身影在不同的表演場域中逕行穿梭,其藝術生涯某種程度亦映照出台灣原住民表演藝術的發展歷程。

阿道於太巴塱成立「冉而山劇場」,順延著共同生活、集體創作的路徑,在「升火.祭場.阿搭望-原住民『成人』表演藝術研習營」所開展的平台中,阿道將成員於研習營中發表的個別作品進行銜接與編整,成為《Misa-Lisin彌莎.禮信》劇作,並以此劇參與2014年的愛丁堡藝穗節,以及2015年的外亞維儂藝術節。

泥巴與鏡子,是阿道近年來在行為創作中反覆使用的物件,這些物件伴隨著阿道在不同場域中的重複使用,已成為近乎個人簽名的語言。塗抹於表演者、鏡面或舞台表層的泥巴(或遍灑的清水與小石塊),讓舞台上的動作自然轉化為失衡的滑動與抹拭,貼身近土的慾望始終存在著。捧在懷中或高舉於頭頂的鏡面,則彷彿是在渾沌中剛剛被劃開的眼與光,當下的實存性被辯證性地映照出虛像的維度,在現場與鏡影之間,究竟哪一方才更如幻似夢,阿道並未給出清晰的表態。─黃瀞瑩,〈劃開渾沌的鏡影—阿道.巴辣夫.冉而山〉於《我們與未來的距離》(202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