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這裡有香港同修提的問題。
問:他說有許多人經朋友介紹到道場來立牌位,目的是希望消災免難。但這些人對於佛法多半缺乏認識,只是抱著反正不用錢姑且一試的心態而來。當我們勸他們,自己也應該聽經明理、念佛迴向的時候,他們就投訴,說我們藉著立牌位之名,招攬他們來念佛,使得我們的義工不能勸人念佛。
答:這個問題,希望這個介紹的朋友,就是介紹人,介紹他到我們道場來,介紹的朋友要特別謹慎一點。不信佛的人不要介紹,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所以這個介紹的人他要背因果責任,這是不能不知道的。到道場,尤其是個正法道場,你不能夠隨便在這裡破壞。我們道場沒有拉信徒,幾十年來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如果這個形象錯誤,讓人家發生誤會,這個因果責任很重。介紹人不是隨便的,他相信,介紹他歡迎他來;他要不相信,要有疑惑,決定不能介紹,希望介紹人注意。
問:第二,道場負責寫牌位的義工同修,很多時候會集合共同的力量替受難者祈禱,如果這個方法真有效,為什麼佛菩薩不幫助苦難眾生消業?
答:佛菩薩不是不幫助,眾生的業力障礙住佛菩薩的幫助。這個事情從前章嘉大師教給我,我初學佛的時候,他老人家教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可是很多人在佛門當中有求不應,這怎麼回事情?老師就說了,為什麼不應?是因為你本身有業障,一定要懺悔業障,你的業障懺除了,感應就現前。不是佛菩薩不應,障礙在我們自己本身,而不在佛菩薩那邊,這個一定要懂得。怎麼樣懺悔?我們很多人都拜懺,都懺悔,還是懺不掉。章嘉大師很慈悲,告訴我,那時我剛剛學佛,我對於佛教這些東西還都認為是迷信,還都很難接受。他那時候很慈悲的教給我,他說懺悔不在儀式,你們現在拜《梁皇懺》、拜《慈悲三昧水懺》、拜《大悲懺》,能不能懺悔掉?不一定。怎樣才能夠懺悔業障?後不再造;我知道我錯了,我以後再不犯同樣的過失,這叫真正懺悔。
佛家的懺悔,我們才曉得,就是儒家講的「不貳過」,過失只有一回,不能有重複,有重複哪裡是懺悔?今天拜懺,明天照幹,這個不行,這是絕對沒有效果的。所以,理透徹之後就明瞭了,我們搞了幾十年,在大經大論把這個道理搞通了。感應,佛菩薩對我們是感應,感應是性德,譬如說你看江本勝實驗水,水是礦物,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以愛心對待它,它的感應結晶就很美;我們很討厭它,不喜歡它,它反應的結晶就非常醜陋,這就是感應的原理。所以我們真正用懺悔心,後不再做了,斷惡修善,那跟佛菩薩的感應決定正確,一絲毫疑惑都沒有。感應不能現前,是我們心裡頭還有妄想,還有雜念,還有貪瞋痴慢,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自私自利,這個就難了,這個求感應就很不容易。所以感應這樁事情,隨著我們自己修學的程度不斷向上提升。你修行功夫愈得力,換句話說,妄想、煩惱、業障、習氣愈少,感應就愈明顯,就愈顯著。
義工同修們很難得,我也很感慨,在道場做義工,熱心為大家服務。可是怎麼樣?自己很少聽經,很少自己做修行的功夫。修行不是聽經多,念佛多,拜佛多,念咒多,這叫修行,那是修行的方法;你照這個方法去做,你是不是真修?問題很多。什麼叫真修?行是我們的行為,行為就太多了,行為就是造作,太多了,佛把它歸納為三大類,無量無邊的生活行為,總不超過這三大類。第一個是身體造的,像殺盜淫,這身造的;第二口業,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個四大類是口業,你造口業;第三個是念頭,我們講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這是意業。我們三業(就是身口意)天天幹這些惡業,障礙就多了,這個業障、習氣把所有一切善法統統遮蓋住,道理在此地。
懺除業障就是後不再做,我現在知道了,過去做錯了,從今之後我一定身不殺生。不殺生包括不可以傷害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都是屬於殺業,害人。決定不偷盜,不偷盜是從內心裡面要起一個正念,決定不可以佔別人絲毫的便宜,佔人家便宜的念頭叫盜心;你雖然沒有盜,你心裡頭已經在盜了,你有盜心。第三個是決定不淫欲,在家同修一定守住佛的戒律,不邪淫,你的家庭多和睦,你一家多美好。不妄語,妄語是欺騙別人,現在這個社會口業實在非常嚴重。好像很多做生意的朋友告訴我,不妄語就不能賺錢,那怎麼辦?他不了解這個道理,賺錢不賺錢是你命裡頭有沒有,你命裡有的,你用欺騙的方法賺到錢,用不欺騙的方法,還是賺到錢,那你又何必造惡業?
這樁事情希望同修把《了凡四訓》,我常常講,學佛的人應當把《了凡四訓》念三百遍,你就覺悟了,你就明白了。命裡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的,用什麼方法都求不來。用不正當手段拿來的,還是命裡有的,你就是做小偷偷來的,都是命裡有的;你命裡要沒有,你去偷,馬上被警察抓去了,偷都偷不到,搶也搶不到,統統是命裡有的。你何必造罪業?所以這是絕對不許可。我們以誠實的心對人,果然一向用誠實,我相信顧客都願意找你。你這個人老實,你這個人不騙人,貨真價實,都喜歡來照顧你,哪裡會不能做生意?
像這些道理我們要參透,我們就放心了,一生不欺騙別人,誠誠懇懇絕不挑撥是非。佛教我們,聖人教我們,隱惡揚善,別人有過失,與我們不相干,絕口不要提。不但不要提,不能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裡頭,那你就錯了。學佛,大小乘教,顯教、密教,經論上都常講,修什麼?修清淨心,特別是修淨土,「心淨則佛土淨」。怎樣能往生?心清淨才能往生,心不清淨,說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的還是假的?有人說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他馬上就又回來,你相不相信?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地方時差很大,不要說別的,我們在經典裡面記載看到的,無著、天親、師子覺三兄弟,都很了不起,三個人都是修法相唯識,求生彌勒淨土。三兄弟約的很好,哪個人先去了之後,到了彌勒淨土要回來報個信。
師子覺先往生,去了之後沒消息了;然後無著菩薩往生了,生了之後,三年才回來報信。天親菩薩就奇怪了,他說我們約好,去馬上就來報信,你怎麼三年?無著告訴他,兜率天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我一去馬上就回來,世間三年了。你想想看那不是的嗎?它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三年,不是到那裡去打個轉,馬上就回來報信了嗎?他就問了,那師子覺呢?他說師子覺沒有進內院,在外院被那些天女迷了,他已經墮落了。這是佛經上記載的。所以時差不一樣,到西方極樂世界打個轉,那個時差更大。
那他見到的到底是什麼境界?我們相信是個好境界。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變現的淨土,不是真的,變現淨土是讓你生起信心。你見到阿彌陀佛的應化身,就如同釋迦牟尼佛當年在我們世間現身一樣,是變化土裡面的化身。讓我們生起信心,給我們安慰,讓我們繼續努力,知道這個法門是真的,知道這個法門是可以成功的,一生當中可以成功的。這是佛菩薩的善巧方便,我們不能不知道。
真正往生淨土,往生的時候那一念,心決定清淨,帶業往生。帶業往生是你的業障習氣並沒有斷,伏住了,就是在往生那一剎那控制住了,絕不起現行,這樣才能走。分別執著一動,才動馬上就墮落,去不了。所以我們念佛,平常就要練功,練什麼功?練如如不動,順境裡面學不生貪愛,沒有留戀;逆境裡頭不生瞋恚,平常處世待人要一團和睦,決定不要跟人結冤仇。你看大乘教裡面佛常講,「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個要記住,處處要讓別人生歡喜,我們自己就歡喜,常生歡喜。我們不給別人歡喜,別人也不會叫我們歡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間如是,九法界亦然,都是一個道理,所以這是我們不能不曉得,知道怎樣消業障。
發現自己的毛病,我在講經時候講過很多次,這叫開悟,覺悟了。覺悟什麼?知道自己毛病。覺悟之後要修行,修行什麼?把我這個毛病改掉,改掉叫做修行。天天念佛、拜懺,改不掉,你沒有修行,你的修行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道理要懂。
問:下面他說,弟子念佛已經十多年了,從一開始,只要念佛就有一股氣波動,等到氣靜下來,人也靜下來了。又有時候念佛專注,身體會有香氣,請問是不是修行偏差,才會有這個現象?
答:念佛的時候身上有香氣,這是好相;念佛的時候身上會亂動,這不是好相。你看看,我們看佛菩薩的塑像都是如如不動,沒有看到他在那裡跳舞,也沒有看到他在那裡唱歌,這個要知道,永遠是定的,是靜的。身體會動作,大概是有兩種原因,一種原因屬於生理的。因為你平時沒有修清淨心,一下想靜下來的時候,生理上會不調適,會有這個現象。另外一種,那是業障,你的冤親債主來障礙你,他不希望你成就。為什麼?他對你還有很多恩怨他還沒有報,他在等機會。你真修行,真往生,他就報不成了。
所以真正修行人常常想到自己的冤親債主,每天把自己真正修學功夫要迴向給他們。一定要發這個願,我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再回來的時候一定度你們,他就不會找麻煩了。為什麼?他在六道裡也很苦,也很想離開六道。你有這種心願,到極樂世界之後再拉他一把,他很歡喜,他不會找麻煩,不會障礙你。你的心要有誠,真誠心,說到要做到,可不能夠欺騙眾生;欺騙眾生,那他來找你,麻煩就大了。
身體有香氣,一個是感應,另外一個是當你在用功專注的時候,這種情形很多,有天神從這邊經過,看到你他對你致敬。他在那裡站一會兒,給你合掌致敬,天神身上有香氣。所以這種香氣,如果他時間長,香氣會有十幾分鐘,時間比較長,如果時間短,大概只有幾秒鐘,這是許許多多同修都有這個經驗。
問:第四,弟子平時不常生病,但每次做完義工回家,都會覺得氣特別虛。懇請師父指導,教我如何修正自己的心行?
答:這個一個是工作多比較累,另外道場磁場不一樣,你會受到干擾,也就是說你自己的願力、念力不夠強;自己的念力、願力很強,你就不會受這磁場干擾。磁場就像電波一樣,你的波特別強,別的波就不會干擾你,如果我們的波很弱,就很容易遭到別人干擾,這同樣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願力要強、念力要強,所以義工同修一定要找時間聽經。通常我們講經的時候,他們都在外面服務,我們每次講經都有錄相保留,同時很快就把光碟做出來,希望大家盡量要找時間聽。理明白通達,你的信願行就堅定了,那個堅定是很大的力量,不但是你工作量多,你不會感覺到疲乏,你會法喜充滿。
你看我們這個道場,現在大概大家能夠見得到的,楊淑芬居士,她每天睡覺的時間大概只有三個小時。你說她工作量多少,非常歡喜,一點疲倦都沒有,吃的少,睡得少。她常常跟人說,她說早睡早起,你看晚上三點鐘睡覺,三點鐘是第二天早晨,三點鐘睡覺,早睡,大概五、六點鐘就起來了,她說早睡早起。現在跟她的這批人,在一塊工作的人,睡眠都很少,一個個沒有疲倦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對佛法通達。她聽我講經十九年了,而且聽得非常認真,所以她完全了解。講《弟子規》的蔡禮旭居士,在此地講過兩次,他聽我講經八年,聽了八年,都是很專注,很投入,所以信願行的力量強大。蔡居士你們看到的,身體並不是怎麼樣好,可是他能夠堅持,他也不感覺得疲倦,也不覺得累,這是念力、願力。佛法裡面講的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它有了力量,這個力量對於身體健康是有很大的幫助。
問:下面這是河南省南陽理工學院同學們提出來的,他們有八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樹有樹神,花有花神,這些樹神、花神是植物自己的靈性,還是寄居在上面其他的生命?
答:你說的沒錯,確實是寄居的,不是本身的,本身它沒有,寄居的。從前古時候,出家人修行都住在山上,人跡罕至之處,環境比較清淨。就地取材,砍幾棵樹搭個架子,蓋個小茅蓬,都是自己蓋的。所以佛講,戒經上說的很清楚,要砍這棵樹,這棵樹的高度有一個人高,就有鬼神寄居在那裡,那是他的家。現在我們想砍這棵樹,怎麼辦?三天之前要去通知他,要去給他誦經、念咒,請這個樹神搬家,三天之後再來砍它。對他要有禮貌,他也會很合作,因為看到你在山上修行,他也很歡喜,會跟你配合的,他會搬走。
如果你沒有去祭祀,沒有去給他通知,那就結了冤仇。雖然他沒有受到傷害,他也會離開,但是很怨恨,「我的家、我的房子,你把我破壞了」,怨恨的念頭有,總是結了不善的緣。所以一定要曉得,三天之前。我們在澳洲,澳洲人諸位曉得,因為他們地大人稀,生活非常悠閒,沒有香港人這麼積極。你看香港人走路是跑步,他們走路是大搖大擺慢吞吞的,幹什麼事情都慢。鬼神大概也是這個習氣,也慢,所以我們在那邊,也是有棟房子拆了之後重建。前面門口有四棵樹,我們是三天之前依照佛法去做,通知他。以後這個樹神托夢,他說請你們以後通知我們在七天以前,好像三天他來不及搬。所以以後我們就了解這個狀況,最好是七天之前。
說到這個地方,鬼神這些事情,佛法裡頭說九法界眾生,這都是我們人肉眼看不見的。九法界,六道之外還有聲聞、緣覺、菩薩,所以九法界都是眾生。大乘教裡面,六道是內凡,凡夫;四聖法界叫外凡。內外就是六道是界限,六道以內的叫內凡,六道外面的是外凡,不是聖人。那我們都稱聖人,稱阿羅漢都稱聖人,在大乘教裡面,他們是凡夫,內凡,比我們高。聖的標準是什麼?聖的標準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聖人。你還沒有證得法身,就是說你還沒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都算是凡夫。明心見性那是聖人,為什麼?他已經超越十法界了,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才算是聖人。
教裡面常常講,你看看十法界外面,那真正是聖人居住的,叫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華藏世界也是一真法界。加上跟十法界合起來,至少是有十一種不同的法界,十法界就是十個不同的,至少有十一個不同的法界。這很巧,巧合,現代的科學家給我們講,宇宙之間確實有不同維次空間存在。不同維次空間就像我們電視上頻道一樣,不同的頻道,我們現在只看到一個畫面,一個頻道,不曉得它還有很多的頻道;如果很多頻道都能夠看到,宇宙觀就不一樣了。所以科學家說,在理論上講空間維次是無量無邊,可是現在科學有證據,大概是從數學裡面推斷到的,他說至少有十一種不同空間存在;我們佛法裡叫法界,正好也是十一種。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個推算法的?這是一種巧合。
科學是非常希望找出方法來突破,到現在還找不到方法。宗教裡面有方法,最早突破這個空間維次的,不是佛教。佛教歷史到現在,就算中國人的講法,我們中國古書裡頭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三年,這中國人記載的。可是外國人記載的,今年是釋迦牟尼佛滅度兩千五百多年,差不多相差五百年。到底哪個正確?這個話誰都不敢講,我們也不必為這個事情去操心,去考究,沒有這個必要。就算是他們的說法準,也有兩千五百多年。
突破空間維次,就是知道六道輪迴,真正見到六道輪迴,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就是現代的印度教,他們的歷史,他們自己講有一萬多年,因為印度人不重視歷史,說一萬多年。可是現在世界上一般肯定它,就是肯定印度教在全世界是歷史最悠久的,至少有八千五百年,比我們佛教要早了五千年。印度婆羅門教首先突破了,用什麼方法?用禪定,所以他的定功深。在禪定裡面見到餓鬼道,餓鬼、地獄清清楚楚,他都能說得出來;見到天道,欲界六層天、色界十八層天、無色界四層天,統統見到,天人生活狀況都講的很清楚。可是這些現象究竟從哪裡來的?什麼原因產生的?他們不知道,這就所謂是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直到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才把這個事情講清楚,講明白。不但是六道從哪裡來的,佛說得很清楚,四聖法界從哪裡來的,也講得很清楚,有他的業因,有他的果報。所以世出世間法總離不開因果,善因一定是善果,不善的因一定是不善的果報。大乘經教裡面,十法界的因行,我們在講席裡頭也講過很多遍,《華嚴經》後面還會很多次的要講到,往後一次比一次講得深入,講得詳細,這是《華嚴經》的好處。我們對於這些都明白,懂得了,我們相信它,雖然我們沒見到,我們相信有理論的依據。凡事它都有個理,理明白了,事就可以相信,理要是不明白,事我們就很難接受。所以,一切法有理、有事、有因、有果。佛法講到最高的就講到性相,性是它的體,相是它所現的相,那就講到很深了,這些道理我們要懂。
今天有從台灣來的同修,剛才跟我見面,我用了很長的時間,這位同修身上有很多眾生附身,不是附身,住在他身上。這些眾生最初進住的時候都是報仇的,過去生中有過節,過節不是他本人,是他的祖先,所以現在他們是發瞋恨心,要來報仇的。可是發現什麼?發現這個人是個好人,但是時間太久了,現在想出出不來,希望我們來幫助他。他為什麼找到我們?曉得我們對於這個事情可以接受,如果我們對於這個事情完全不相信,理都不會理他,他也不來找你,找你沒用,你不肯幫忙。
我一生遇到這個事情太多了,所以這些幽靈界的找我就相當多,我總是幫他們忙,連「萬姓先祖紀念堂」也是的,都是來找我的。這是不是迷信?一般人講這是迷信,其實迷信這兩個字,大家都含糊籠統,沒搞清楚。迷是你不了解,你對於這個事實真相、理事因果都不了解,你就相信它,這叫迷信,相信它的;你不相信它,也叫迷信,為什麼?你沒搞清楚。沒搞清楚,信它是迷信,不信也是迷信,你們想想對不對?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就不叫迷信。
我們是在理論上搞得很清楚,事實上我們接觸很多,真有這回事情。他說我迷信,我說我承認,但是你?你是迷信裡頭的迷信,你加了一倍,你比我加一倍,你是迷迷信,我比你還強多了。這些事情我們也不要跟人爭,他能信,很好,不信也好,總有一天你會信,信了之後你會後悔,太遲了。總而言之一句話說,多讀書,我們今天所有一切問題都在念書、念聖賢書念的太少了,多讀聖賢書。不但對人要尊重,一生當中絕對沒有一個惡念對人,也沒有一個惡念對鬼神。對一切眾生我們都是誠誠懇懇,老老實實,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不要結惡緣,要常常想到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那我們多快樂!
這些鬼神找我的時候,就說:法師,你能接受,所以我才來找你,求你幫忙。找到了,都是算是有緣,所以我說我會幫助你,我們這個地方立牌位,可以讓你來聽經,讓你來道場念佛。他又提出來,立牌位的時候還不能來,不是立了牌位就可以來的。這個話說的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譬如說請客,我們拿世間人情來說,我們今天有宴會,我們請大家,請帖都發給大家了。但是沒有恭敬的邀請,很草率的請帖就發出去了,甚至於請帖上寫的也不客氣。你到這邊來了,在門口要有警衛看到你,他要不相信他不讓你進來,有這個事情,很多。我們參加很多這些大型的這種宴會活動,拿到請帖,一定主人甚至於主人的代表,一定在門口那邊迎接。這一見面,請帖都不需要看,警衛人員看一下,馬上就請你進去了。那是什麼?禮遇。
我們今天請這些鬼神也是這個道理,給他立個牌位,沒有寫請帖;已經給你準備座位了,他說沒請帖給你,進不來。所以寫牌位的時候一定恭恭敬敬的禮請,就是邀請,這個手續很多道場都忽略掉了。做得最圓滿的,我們楊老師做得很圓滿,好像她還有個光碟,把她自己的經驗做了個報告,告訴大家應該怎麼樣做法。寫了牌位,恭恭敬敬的啟請,就是邀請,他才歡喜來,你對他很尊重,不來也不好意思。這是不能不知道的。跟九法界眾生往來也跟人間一樣,禮貌要周到,態度要誠懇,他就歡歡喜喜來了。
問:第二個問題,如果說植物有靈性,也應該有輪迴,那麼我們因為一頓素食傷害的生命,甚至於比一頓肉食傷害的生命更多。那佛教徒因為慈悲不殺生而素食,豈不是失去了意義?
答:這個不必說了,植物可以說有靈性,沒有神識,它的神識是別的靈魂寄居在它這個地方,它本身沒有神識。草木雖然還有神,草木的神遷移非常大,你在收割的時候,他知道,他就走了。他好像是遊牧民族,他到處為家的,哪裡可以住就住,不可以住趕快走,這跟樹不一樣。樹神他住在那裡時間比較久,他執著那是他的家,所以一定先給他打招呼。愈是年代久的樹,那個神要是再住得久,我們常常講就變成樹精,成精了,有時候他也會現形,他確實會現形。
問:第三,植物的生命是如何緣起的?
答:這個緣起很深,希望你多聽《華嚴經》,《華嚴經》我們在前面講過「緣起甚深」,你細心去聽聽。因為整個宇宙,不單是植物,包括礦物,只要是現相,法相唯識宗裡面講得很清楚,現在科學家把這個生命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精神。在佛法裡面講也是這兩分,色法、心法,心法就是靈性,色法就是物質。世間人把它分做二,佛法是看作一個,為什麼?色、心同源,在法相裡面講,色是相分,心是見分。你看阿賴耶裡面有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八識五十一心所統統都有三分。這個三分裡面,自證分是相同的,自證分就是佛家講的真心、本性、法性。名詞很多,但是都說的是一樁事情,那是真正的自己,禪宗裡面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最近我們講的,這個底下還沒有講到,還沒有講到賢首菩薩的偈頌,講到偈頌會說到,「一道甚深」就講到。這是講的很深很深的意思,講到宇宙的緣起,一道甚深,這個「一道」就是法性。法相是法性變現出來的,所以法性是自證分,法性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精神、物質都是從它那裡生的。所以自證分變成了見分,見分就是精神,就變成心法;從見分就又變成相分,相分就是物質。所以精神跟物質是同一個源生的,它不是兩樁事情,這個講得很深。因此所有一切萬事萬物都具足本性的功能,本性有見聞覺知,有色聲香味,本性確實它具有這個。現在見分裡面就很明顯的看出它有見聞覺知,相分裡面就很容易看到它的色聲香味,但是這都是從起心動念會產生變化。十法界依正莊嚴不同,佛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心善、念頭善,就變得很美好;念頭不善,就變得很差,變得很壞。
這個道理你要是通達明白了,你就懂得怎麼樣養生,養生之道,養生不要去找別人,就是這個道理。你要自己容貌很端莊,身體很強壯,你天天念善。為什麼?整個身體會變化,你的心情也會變化。心裡面非常安靜,非常歡喜,這心多舒暢!你沒有恐懼,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所以你的容貌會變,你的體質會變。學佛頭一個得利益的就是身體。如果你說學佛很多年,你相貌還是這個樣子,甚至於還一年不如一年,你學錯了。你要是真正學得好的話,不一樣,真正學得好的話,你很不容易老化,很不容易衰老,而且在精神、體力方面一定能夠很明顯的覺察到,跟年輕的時候沒什麼兩樣。
我現在拜佛,平地平拜,拜個一、兩百拜拜下去,我感覺得跟我學佛二十幾歲的時候差不多。但是我們看到有很多法師,五十歲之後他就沒辦法平拜了,他就要用拜墊,隨著年歲大拜墊愈來愈高,這是我曾經看到過的,骨頭僵硬了。這個說實在話,功夫不得力,沒有從心理上產生變化。身體是受精神的支配,從心想生,這個道理很深。日本東京的江本博士搞水實驗,我到他的實驗室參觀過兩次,每次去都承蒙他很熱心的接待我,還跟我做一個詳細報告他實驗的結果。所以我告訴他,我說你的實驗跟佛經上所講的完全相應,我說我一看到你的報告我就認同。但是你做的還不夠,現在看到這水是礦物,見聞覺知發現了,確實證明水能聽、能看、能懂得人的意思。不單水如此,石頭也是這樣的,泥沙也是這樣的,只要是物質統統都有見聞覺知。
所以整個宇宙,現在的話說,有機體,整個宇宙是有機體。為什麼?法性變的,法性本能就是這樣的。不管它變什麼東西,變成再小的原子、電子,它還是具足,它絕對不會把它的本能喪失,它還有色聲香味。你今天實驗的,只看到它的色,還沒有聞到香,還沒有聞到它的味道,還沒有聽到它的聲音。它還有色聲香味,你只有一個色,聲香味你還沒有發現,繼續努力。所以科學進步能幫助佛法,佛法能幫助科學更進步,更向上提升。
問:第四個問題,戒定慧三學講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而布施法中的法布施也能得聰明智慧,請問這兩種智慧有什麼分別?
答:有分別。因定開慧得的是根本智,法布施開慧是屬於後得智,這個不一樣。但是根本智最重要,如果沒有根本智,你法布施就變成世間的聰明智慧。如果在佛法裡頭,要把你的境界向上提升,這個還不夠。但是如果有根本智,那後得智跟根本智就相應了,這是非常圓滿,這個才叫究竟圓滿的智慧。
問:拜佛時,雙手翻掌,結趺作禮的意義是什麼?
答:這是恭敬,是我們的觀想,我們拜佛行最敬禮。我們頭著地,翻掌的時候,翻出來正好希望佛的腳就立在我手掌上,是表這個意思,叫接足禮,我們接著佛的腳掌,這是最敬禮。但是這種拜佛的方式,每個動作都做到,實在講是很好的運動。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不做其他運動,就是拜佛,拜佛是最好的運動。心清淨,心地真誠,只想佛,身體每個動作都做到了,全身運動量都夠了。這是動靜一如,心是靜的,身是動的,跟其他的運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