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概要_008_淨界法師

2022-07-20·41 分

概要

唯識學概要 - 1 - 卷八 ●什麼叫種子呢?(一) 我們看庚二、暫時潛伏。 在佛教的教理當中,每一個教理都有它的因緣觀。因緣觀是整個佛教 的共識,不管你什麼宗派,你所開顯的道理都必須跟無我的真理相應。也 就是說,所有的生命都必須假借因緣才能夠創造出來,沒有例外的。所以 因緣觀是所有宗派大小乘的共識。當然每一個人從因緣的角度來解釋,就 各有不同。唯識學的因緣觀,它是偏重在雜染這一塊,偏重在有漏這一塊, 它是從輪迴的角度來解釋因緣,不像真如緣起,是從一種清淨莊嚴的角度 來開展緣起,它偏重在輪迴的角度,從有漏的因緣來開展緣起,就是凡夫 卷八 - 2 - 是怎麼流轉的?你應該怎麼從輪迴裏面跳脫出來?它是解釋這兩件事。 那麼唯識學講到這個輪迴,它提出了三個重點: 第一個是造業。你會輪迴,你一定有業力。我們可能過去在某一個時 間空間造了某一個業,然後現在成熟了,才變現出你現在的果報。所以在 唯識的角度當中,它的因緣觀,第一個一定有業力。 第二個它有一個潛伏期。這個潛伏的階段,它要很多很多因緣去激發 它,讓它產生很多的變化,它可能會變得更強壯,也可能變得更羸弱。所 以它的潛伏階段是我們最大的機會。 第三個就得果報了。得果報的時候,你能夠改變就有限了,你只能夠 認命隨緣。 唯識學概要 - 3 - 所以在唯識的輪迴的緣起這一塊,它分成三個重點:造業、潛伏、得 果報三個重點。 那麼前面的造業,我們講到五個重點,就是事、意樂、煩惱、加行、 究竟,這五個具足了,這個業就造圓滿了,就是一個結構完整的業力。這 個業力,什麼叫結構完整呢?就是它已經足夠有能力來引導你的總報了。 結構不完整的我們叫方便罪。譬如說我經常打打妄想,但是我沒有付諸行 動,這樣當然也是一種業,但是這種業呢,它不可能讓你到三惡道去,不 可能,它沒有那麼大的力量來主導你的總報。它可能會讓你的生命當中, 會有一點小過失,讓你的功德不那麼圓滿,可能會讓你生一點病痛等等, 如此而已。但是你把這五件事情都具足,這是一個結構完整的業力,我們 照唯識的專有名詞叫做「引業」,引滿能招業力牽,這個引業是什麼意思 卷八 - 4 - 呢?當這個結構圓滿的業力到你的阿賴耶識,它是有可能會主導你的三界 的總報,它會決定你的六道輪迴。當然它造完以後,它要經過一個潛伏的 階段。我們來看看它是怎麼一個潛伏的過程,這當中有什麼變數,我們看 看它的一個暫時的潛伏。那麼唯識學講到這個潛伏呢,它這個業造完以 後,當然它是一個無常的狀態,它最後會變成一種種子的狀態,潛伏在第 八識。我們看這段的開示,請合掌: 《唯識論》云:「此中何法名為種子?謂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 此與本識及所生果,不一不異。體用因果,理應爾故。」謂吾人之阿賴耶 識有生一切色心二法的「功能」,而此種「功能」,即是「種子」。即此「功 能」,具足六義。 唯識學概要 - 5 - 那麼《成唯識論》,就是玄奘大師的《成唯識論》上說,什麼叫種子 呢?阿賴耶識有很多很多的種子,這個種子是怎麼來的呢?那麼它有什麼 作用呢? 就是在第八識當中,有親自引生自類果報的差別功能,什麼叫自類果 報呢?比方說你造了一個布施的種子,這個布施的種子會引生富貴的果 報,就跟它相應的果報。你今天熏習一個慳貪的種子,它會引生一種貧窮 的果報。就是每一個種子有它對應的果報,叫自類。那麼這個種子,它在 第八識當中呢,它跟第八識跟它所生的果法,是什麼關係呢?是不一不 異,彼此間各有特性,但是又關係密切,它是「體用因果」這四個字來解 釋這個阿賴耶識跟種子跟未來的果報,這一點,我們待會再來講這個體用 因果。 卷八 - 6 - 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有生起一切色心諸法的功能,而這種功能就是種 子,那麼這個就是一種潛伏的功能。阿賴耶識如果我們把它比喻做大海, 它是整個大海,浩浩三藏不可窮,那麼大海是由什麼構成的?海水對不 對?有很多的水分子構成大海嘛!這個水分子是什麼呢?就是種子。那麼 這個水分子有什麼作用呢?當它因緣成熟的時候,這個風一吹它會產生波 浪,有形狀的波浪。水分子本來沒有形狀的嘛,是吧?但是它風一吹的時 候呢,它就出現很多很多的大小的波浪,這個波浪就是果報。也就是說, 我們先講體用因果,先講體用。「體」當然是阿賴耶識了,它是你生命的 因果的依止處,它是一個本體;「用」呢,就是水分子跟波浪。因跟果, 我們先講因果,再來講體用。 諸位,為什麼會有波浪?你們想過為什麼有波浪嗎?當然有水嘛,是 唯識學概要 - 7 - 吧,它是水構成的嘛!只是它是怎麼樣呢,它是有相狀的水。水本來是沒 有相狀的,但是它變成波浪就有形狀了,它是一個成形的水分子嘛!所以 說水分子是因,波浪是個果,這沒問題吧?你為什麼有今生的你呢?因為 你有種子,你過去生有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種子,其中有幾部分的種子成 熟了,變現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所以你過去的業種子是一個水分子,水分 子是不能受用的,你說,我要受用我昨天布施了一百塊給淨宗學會,我今 天應該受用受用,不可以!它在種子位你不能受用,對不起,它必須要怎 麼樣呢?變現出來你才可以受用。 所以它在潛伏階段,你是不能受用的。所以水分子是不能受用的,因 為它沒有形狀嘛,它在潛伏階段,它是一種潛伏的功能。但是當水分子成 熟以後,它變現出一個波浪的時候,這個果報就可以受用,你可以去感受 卷八 - 8 - 它的快樂跟痛苦,你可以去享受,這叫果報。種子是不能受用的,所以種 子是因,那麼這個果報是一個果,就是波浪是由水分子變現出來的,所以 這個種子是因,這個果報是果。那麼這個因果是依靠誰呢?因為有大海, 水分子也依靠大海,波浪也依靠大海,所以它們形成一個體用關係,這個 就三個關係變成體用因果。你這樣子想,你大概就知道,種子、果報跟阿 賴耶識的關係,是體用因果的關係。 ●什麼叫種子呢?(二) 好,那麼現在重點在種子了,因為它會變現果報,那麼它在變現果報 之前,它在阿賴耶識當中,到底它是怎麼形成?它又產生什麼變化?這個 是重點了!我們把這個種子的六種的相貌,把它念一遍: 唯識學概要 - 9 - 一、刹那滅——謂體才生,無間必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 二、果俱有——謂與所生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 三、恆隨轉——謂要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 四、性決定——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 五、待眾緣——謂此要待自眾緣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 六、引自果——謂於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 當我們造了業以後呢,它不是馬上得果報,它有一個潛伏階段。那麼 這個種子有六個功能,我們分成三個階段,一跟二呢是業種子的形成。 首先我們看「刹那滅」——謂體才生,無間必滅。種子的生起,我們 卷八 - 10 - 前面講過,要有現行,要有身口意的造作,要有前面說的五種情況,要有 這個所緣境,有意樂乃至於加行、究竟等等,簡單的說要有意樂、加行、 究竟三個主要的概念。那麼這個種子一生起的時候,它不是一個寂靜的狀 態,它「體才生,無間必滅」,它是怎麼樣?它在阿賴耶識裏面是刹那生 刹那滅,刹那生刹那滅,這說明什麼呢?這個是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希望, 表示它不是常住不變。不是說你這個種子進去以後,就不能改變了,不是 這個意思。一個事情有生滅那表示什麼? 它可以改變! 對了!它是生滅法,如果種子進去以後,它都不動那就完了,那就是 定業論了,你的生命是不能改變了,因為這個種子進去以後,它沒有生滅 唯識學概要 - 11 - 的現象,它永遠都是這樣子,你不管怎麼修,它永遠這樣子,那糟糕了! 那這樣子表示什麼意思呢?你輪迴有多久,你要改變輪迴,就必須花相同 的時間,因為這個業力是不能改變的,那就糟了。 所以你聽到「刹那滅」啊,當然它充滿了希望,但是它也充滿了危險, 因為你也可能讓它更厲害,對不對?你要是不斷的執著它,你本來造了 業,你看佛法裏面很多呀,他造的業不嚴重,但是他後來起邪見,執著, 得果報的時候就很嚴重。所以「刹那滅」表示說它會變化,它可能變得更 強壯,也可能變得更羸弱,因為它是一個生滅之法。但是你不要忽略了下 面那句話,有勝功力,方成種子,雖然它是生滅的,但是它有得果報的功 能,請你不要忽略它,它會創造一個有生滅相的果報,讓你來受用,這是 我們對種子的第一個認識。 卷八 - 12 - 第二個「果俱有」。它可以跟所生的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 當我們造一個業以後,我們會有一個強烈的等流性。比方說布施,布施是 一個現行,是一個身口意的活動,當然你布施完的時候,這個行為結束了, 你就形成一個種子,這個種子它會產生一個現行的果法,就是它會讓你更 想布施,所有的事情你做完第一次,你會莫名其妙想要做第二次、第三次、 第四次……就是你本來是在造業,但是會產生一種習慣性的一種業力要推 動你,你會想要相續的做下去,除非你用思想去調整它改變它,否則它有 一種等流的力量,造惡業亦復如是。你造了一個罪業,你就很想造第二次, 為什麼呢?因為它有「果俱有」的功能,它現行熏種子,它種子又會起現 行,它會牽動你第二個功能。所以它會跟現行的這種果法,它會兩個合作。 那麼一個有智慧的人,如果這是一個罪業的時候,這時候是你斷相續 唯識學概要 - 13 - 心的時候了,因為它的業力還沒很強大。所以業力成熟的時候,第一個刹 那刹那生滅,第二個它會帶動你相續的行為,它會帶動你去做第二次第三 次,當然如果你沒有懺悔,沒有懺悔,在唯識學就是表示你隨喜,沒有中 道這句話,凡夫沒有中道。 所以在唯識的角度就是說,你對你的行為沒有懺悔,表示你認同了這 件事,表示你認同喔。你說,我也沒有懺悔我也沒有認同,不對,你不懺 悔你就是隨順它了。在唯識的定義只有兩種情況,你要嘛消滅它,你要嘛 就增長它。唯識學的意思沒有人保持原狀,保持原狀這句話不適合凡夫, 只有聖人。聖人的心是不生不滅的,他可以保持原狀,我們沒有資格叫做 保持原狀,你要嘛進步,你要嘛就退步,因為你的生命是一個水流的思想, 是生滅的,哪有可能保持原狀呢? 卷八 - 14 - 所以從唯識的角度,你沒有懺悔,你就是放縱,這兩句話是一句話, 然後它就增長了。所以「刹那滅、果俱有」就是說,一開始是你主動的去 造業,到最後它會主動牽動你去造業。這個種子它會牽動現行,本來是你 把它創造出來的,但是它又會引導你再去造第二件事情了。 這種子你創造了它,它也會引導你,所以刹那滅跟果俱有就形成了我 們一種展轉相續的力量,這個種子就不斷的,除非你懺悔對治,它會慢慢 的像滾雪球,慢慢的醞釀而形成,這是第一個。形成以後這個時候,可能 你中間因緣斷掉了,沒有相續了,這個時候它就在心中產生一種保存。 保存有:第三個「恆隨轉」。那麼它保存可以保存到什麼時候呢?長 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究竟位是成佛。就是在你成佛之前,金 唯識學概要 - 15 - 剛道後異熟空之前,這個種子會永遠的陪伴著你,它永遠不會失掉,除非 你懺悔。第一個它長時間的一直到成佛為止,它一定會在你的心中保存下 來。 第四個「性決定」,那麼隨你的善惡的因力產生的善惡的功能是決定 的,是不能改變的。當種子成立以後,你不能改變它的性質。比方說,你 曾經偷過人家一百塊,然後你說我拿一百塊去布施算了,我把一百塊拿去 布施慈善機構,這樣可不可以抵消?不能抵消!除非你懺悔。你偷盜有偷 盜的罪業,布施有布施的功德,這兩碼事,你不能用善業跟罪業作抵消, 因為它「性決定」。你只有一種方法,就是透過懺悔,否則你不能改變它。 諸位,善惡是不能抵消的!你說,我在佛教界有這麼大的貢獻,我做 卷八 - 16 - 一點錯事沒關係吧?兩碼事兒,得果報的時候,各算各的,因為它是「性 決定」。 第五個「待眾緣」。那麼它得果報之前要等待因緣。 這有兩種情況,如果它是一個引業,就是影響你的三界總報的業,就 是強大的業力,它必須要等待臨終的念頭,臨終的第六意識來引導它,當 然也包括臨終的第七意識的執著,六七識的引導,它就會得果報。如果它 是一個滿業,它的業力不足以得到總報,它只能夠影響別報,那就必須要 靠平時的第六意識、第七意識來引導它。反正這個業要得果報,必須要有 第六意識的引導。 舉個例子,諸位都知道〈慈悲三昧水懺〉是悟達國師所發明的。他這 唯識學概要 - 17 - 有因緣,悟達國師當然他修持不錯了,他是十世的高僧,但是他第十世的 時候,皇帝就拜他做國師,皇帝也送他一個檀香做的法座,請他升座說法。 皇帝來聽,當然文武百官也都在座了,所以他這個時候生起高慢心。本來 高慢心也沒什麼重大的過失,但是關鍵在什麼地方呢?關鍵是它會去刺激 你的業力,這個惡念有時候會去刺激業力,所以使令他的這個膝蓋,就出 現了人面瘡。 這個人面瘡是在過去漢景帝的時候,這個悟達國師他是袁盎,那麼這 個人面瘡是晁錯。袁盎就是他跟漢景帝說,這個七國之亂會引起是晁錯的 政策錯誤。結果漢景帝沒辦法,就把晁錯給殺了,所以這個袁盎跟晁錯結 下一個惡因緣。但是晁錯看到袁盎這個悟達國師,十世的修行都沒有機 會。到了第十世的時候,因為起了高慢心,所以就這個因緣具足了。也就 卷八 - 18 - 是說晁錯跟袁盎經過十世,這幾百年的時間,它那個種子恆隨轉、性決定、 待眾緣,你不能夠說悟達國師,你因為起高慢心,所以就得到人面瘡,不 能這樣講。他這個人面瘡另有因緣,你這個高慢心只是把它刺激出來而已。 你看有些人他去滑雪,他去滑雪結果把腿摔斷了,你說你這個人就是 因為滑雪才把腿摔斷的,可以這樣講嗎?不可以嘛!滑雪的人多的去了, 不是每一個人都摔斷腿嘛,是吧?他是他過去生有這種殺業,你就是喜歡 滑雪,你就是把這個業給逼出來了,是這樣子的。所以這個業力要得果報, 它必須有心念的刺激。當然臨終也是這意思,你所以說臨終為什麼不能起 惡念,就是你又去碰到地雷了,會把過去的生死業力把它激發出來。 最後一個「引自果」——謂於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 唯識學概要 - 19 - 那麼等到這個業種子成熟以後,它表現出來的時候,它不是只有一類的種 子。我們的生命叫「眾緣和合」,是很多類的種子表現出來的。所以人生 充滿了榮耀,也充滿了遺憾。舉個例子,你看波斯匿王他的公主善光公主, 長得很漂亮又有福報,但有一個叫做金剛,是吧?她長得很醜陋,醜陋到 這個經典上說看上去已經不像個人,像一隻豬的臉一樣。所以他爸爸就覺 得很沒面子,就把她關在房間裏面。但長大的時候要嫁人的時候,找一個 乞丐就隨便嫁出去了。那麼她以前在皇宮,她不用跟人家接觸,嫁出去就 變成平常老百姓,就有一些日常的社交活動。但是她先生也不敢讓她參 加,也是把她鎖在房間。所以這個時候她覺得受到了歧視,受到了自卑。 後來她就向佛菩薩懺悔,向釋迦牟尼佛懺悔,後來才把這個果報給改變。 那麼她這是怎麼回事呢?就是她過去在修布施的時候,她布施出家眾的時 卷八 - 20 - 候,那出家眾威儀不好,她就出惡口去批評這個僧寶,但是她也布施了, 所以得果報的時候,她有富貴,但是她的口業的瞋心也讓她醜陋。所以我 們這個今生的果報,一般來說是多元化的種子創造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我 們人生沒有圓滿,因為我們在因地造業的時候,善的也造,罪業也造。所 以它是怎麼樣呢?各別各別的色心果報,是由各別各別的善惡種子引生 的,這個是由多元化的種子,引生多元的果報,叫引自果。 ●種子是怎麼來的呢? 好,我們看最後的總結: 唯本識中功能差別,具斯六義成種,非餘外穀麥等,識所變故,假立 種名,非實種子。 唯識學概要 - 21 - 所以總結就是說什麼叫種子?第八識中有一種潛伏的善惡功能,那麼 這種功能具足六種的條件,它是刹那滅、果俱有、恆隨轉、性決定、待眾 緣、引自果,它不像是外面的這種五穀,大小麥這種種子,因為它這些所 謂的五穀,大小麥的種子,它是「識」所變現的,它實際上是一個果報, 假名為種子。真正的種子,這裏面的種子,是一種內心的潛伏功能叫做種 子。我們可以看到佛法裏面很多的神通,諸位要知道,神通的所見,它一 定是現量,不可能比量。神通不能夠推度,它只能夠有什麼說什麼,有一 說一,有二說二。 比方說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最大的護法須達長者,他用黃金鋪 地,買下太子的花園,去蓋這個精舍而且親自監工。在監工的過程當中, 舍利弗有一次來到工地,跟他討論這個精舍的這個建築,舍利弗尊者以神 卷八 - 22 - 通看這個須達長者,舍利弗講一句話說,地上的精舍未成,你天上的宮殿 已就。然後就用神通力把他未來的果報,六欲天的果報現出來給他看,我 問你, 舍利弗憑什麼說他的天上的宮殿已就呢?憑什麼? 憑的神通力嘛! 諸位,神通力不能推論,他只能夠現量境。也就是說他在造布施的時 候,他的內心世界一定有一種功能存在,這種功能讓舍利弗尊者看到了, 是吧?就是他果報沒有出現之前,他一定內心第八識裏面有一種潛伏的種 子存在,舍利弗尊者才能夠說你天上的宮殿已就嘛!這個就是種子。當然 這個是神通力了,我們也可以感覺一下,在經典上說,說這個種子它沒有 得果報之前,你也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唯識學概要 - 23 - 比方說,如果你覺得躁動不安,你可能阿賴耶識裏面有罪業的種子多 一點,尤其是你晚上如果睡不好覺,經常睡不好覺,你可能要懺悔了,因 為它這個種子沒有得果報之前,它也可以感覺得出來,山雨未來風滿樓。 在經論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造了善業力強的人,他的心是寂靜安穩的, 因為善業力本來是安穩性的,安定的,但是罪業是躁動性的,它躁動不安。 就是說你阿賴耶識裏面有很多罪業的種子,雖然沒有得果報,但是它有一 種徵兆,它有徵兆的,這表示說這個種子的確是存在的。所以在唯識學是 這樣:造業、潛伏、得果報,這個潛伏是什麼呢?就是種子。 好,我們先講到這,還有十分鐘,我們前面,可能大家對唯識還有一 點陌生,所以我們的進度放慢一點,等到後面的運用的時候再加快。那麼, 這裏有沒有問題?請說。 卷八 - 24 - ●空觀成就的人他還有沒有第七識? 問:師父慈悲!師父剛剛講過說,只有在三界流轉還有第七識跟第八 識,那麼一個修空觀成就的人,他法空我空都已經沒有了,那他還有沒有 第七識? 答:第七意識當然有,它是把第七意識轉變,它轉識成智嘛!它不是 把第七意識破壞,比方說這個水,這個水本來是氾濫成災的嘛,它把這個 水疏導成灌溉了。所以心識是不能消滅的,心識只能夠轉變。大乘佛法是 這樣態度,當然小乘佛法是用極度的手段,把前六識給滅了,所以叫錯損 菩提。你把第六識滅了,你的菩提心也沒了。那麼大乘佛法的態度,它是 轉變而不是斷滅,你必須引導它,教育它,跟自己溝通。這個唯識的教理 唯識學概要 - 25 - 是這樣子的,你這個學完教理以後,你要把這個教理套在你的身心世界, 你就容易理解了,就是它不是只是個教理。 其實佛法有些東西你是不能套的,你看你讀《華嚴經》,諸佛菩薩的 功德,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對不對?坐微塵裏轉大法輪,你套在你的身 心世界套不起來,那是一種功德莊嚴,我們只能夠羨慕、隨喜、讚歎。但 是唯識的東西都可以套到你的身心世界,它是可以套在你的身心世界,因 為它是在講凡夫的緣起嘛!它跟那個真如緣起佛菩薩的因緣,不一樣。 ●為什麼要靠發願來對治我們的第七意識? 問:請問一下,師父提到那個第七意識,對過去沒有興趣,對未來沒 有興趣,只對現在發生的事情有執取,但是師父也提到說對治第七意識, 卷八 - 26 - 發願是一個很有力量的方式,但是發願成佛或是求生淨土,它是一個寄託 在未來的思考方式,為什麼對治第七意識,它這麼有力量?謝謝。 因為發願它本身,它是用第六意識的願力來抗拒第七意識的執著,它 是用第六意識,因為第六意識為什麼要發願?第六意識它雖然造業力強, 但第六識有很大的弱點,就是它沒有定性,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 相連。他可能今天參加個佛三,然後回去就開始放逸,放逸以後他覺得不 對再來參加佛三,他是經常變來變去的。所以,你要讓第六意識穩定性的 上路,它必須要靠一個誓願,要一個願力來主導第六意識。所以第六意識 必須靠願力跟空正見,才有辦法抗拒第七意識。 諸位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受戒嗎?說好話、做好事就好了,因為你 唯識學概要 - 27 - 沒有戒體,沒有願力,所以第六意識它雖然造業力強,但是它有一個很大 的問題,它的缺點就是它沒定性,它很容易受外境影響,它遇到好的環境, 它就正念分明,它回到家的時候就開始放逸,所以這第六意識就是這樣子。 所以偉大的佛陀知道只能夠靠發願來引導第六意識,因為你如果不這 樣子你永遠不是第七意識的對手,第七意識可專心了,恆審思量我相隨, 第七意識是一個非常專一的心識,它專門執著我。所以第六意識呢,它只 能夠暫時的調伏它。但是如果你第六意識要相續的調伏它,就必須要把善 念提升到善根,否則你永遠不是它的對手。你不發願的話,你就是經常進 進退退,你有時候很精進,有時候你就退到沒有學佛之前的你,你就是永 遠在那個地方充滿了不確定。 卷八 - 28 - 所以這個我們後面會講到怎麼去強化第六意識。我們到了這個應用 篇,講到二塊,第一個聖道門的菩提心跟空正見,用願力跟空性來引導第 七意識;第二個透過淨土門的憶佛念佛,來引導第七意識,兩個地方。 當然第六意識你也可以造善業,如果你只是處理業力的問題,那你就 比較簡單,因為第六意識造善業是問題不大。但是第七意識如果要處理你 的顛倒的時候,從善業力集中到正念力的時候,那就不簡單了。因為你開 始面對輪迴的時候,你面對生死問題的時候,第六意識的力量就不夠了, 善念就不夠了,那就是善根了,那你的觀照力、誓願力,你必須靠這兩個, 你才能夠補強第六意識,把第六意識的弱項,它的不確定性,因為第六意 識是它很容易受外境刺激,尤其是感受,這個苦樂的感受一刺激第六意 識,第六意識就變。 唯識學概要 - 29 - 你看我們在修行當中稍微遇到痛苦,我們就很容易哎呀,算了,反正 打佛七少一兩天也沒關係,是吧?但是你說我發願,我無論如何這七天一 定要把它實踐,那麼這個時候就已經不是對錯問題了,你認為你要實踐你 的願力,那就沒有理由了。這個時候你不能拜要它拜,不能專要它專。當 你的修行的訴求提升到誓願力的時候,那這個是超越感受了。你把它當作 目標在實踐,否則你這個前五識跟第七意識的我執加在一起,這個第七意 識是很會保護自己的,我愛、我見、我慢、我癡,它一旦這個“我”受到 傷害的時候,第七意識跟第六意識一抗議,第六意識就沒輒了。 所以我們後面會講到說,我們怎麼用第六意識,要把它的弱項,它的 這種很容易受到外境刺激的這第六意識,怎麼樣把它生根,它已經不是一 個花瓶的花,而是一個菩提的樹,讓它能夠堅定的走下去。那麼向外調伏 卷八 - 30 - 感受、向內對治顛倒,這個我們後面會講到這個修行的這一塊。當然我們 先瞭解有漏,先瞭解,所以我們這個地方講到緣起,先講到我們是怎麼來 的,先談談過去,我們今生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後面我們再來看看我 們怎麼去開展未來,我們先瞭解我們的過去,找出我們的問題出在哪裏。 所以唯識的緣起,它是談你的過去,到底我們為什麼會一次一次的在三界 輪迴,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差錯。當然第一個就是業力,然後經過長時間 的潛伏,當然受到臨終的惡念的邪念的刺激,最後得果報。 好,我們今天先上到這裏,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