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1 八年後重回偏鄉教學現場,校舍大升級,卻人去樓空?

2023-11-17·45 分

概要

八年前,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首次推出「偏鄉教育」系列專題報導,探討偏鄉學生學力低落、師資不穩、教師行政過量等問題,引起社會關注。為搶救偏鄉教育,立法院在2017年底三讀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教育部投注在偏鄉的預算成長三倍,根據最新統計,一年超過44億元。

然而,《偏教條例》通過近六年,當願景工程記者重回偏鄉教育現場,卻發現設備升級的學校成了華麗空城。法有了、錢也給了,還是沒「人」——沒有學生、也沒有老師,這是台灣偏鄉教育的現況。

今年九月,願景工程基金會和聯合報合作推出《偏鄉教改難,老師出走中》專題。這集節目邀請願景工程記者妤靜和十賢分享他們在採訪中的所見所聞:沒有同儕,對孩子學習造成哪些影響?聽到偏鄉教師「從教室教到浴室」的故事,感動之餘,大環境出了哪些問題?偏鄉師生又如何努力突圍,讓「小班」變成創新教學實驗的發源地?

⏳時間軸
01:01 走進偏鄉學校,發現教室設備好高級!?
03:20 直白提問:都快沒學生了,學校有存在必要嗎?
08:09 小班教學≠高級家教班,反而讓孩子學習動機低落
11:16 混齡教學是什麼?怎麼教?老師們準備好了嗎?
14:36 當孩子說:影片裡的老師重複講,都不會生氣
17:28 視訊併班上課,有同儕,也有線下助教
18:52 但民調仍顯示師長對數位教學沒信心,為什麼?
20:56 辦運動會、監工、算外來種面積,老師要被行政壓垮了
25:34 行政負擔可能解方:小校結盟、源頭減量
27:23 當教學現場和官方回應不符,「這是為什麼呢?」
29:03 偏鄉老師像超人,或是萬能小七店員
34:44 報導建議:鬆綁人力聘用彈性,讓學校找到「對的人」
37:48 偏鄉教育現場問題重重,國教署的回應是......
40:33 受訪後承受壓力,「但重要的事要有人說,才會被注意」
42:03 教育的種子在多年後發芽,老師們因「被看見」受鼓舞



主持暨製作/邱怡瑄
來賓/願景工程記者周妤靜、劉十賢
節目主圖 攝影/蔡宗儒



📕延伸閱讀
《偏鄉教改難,老師出走中》專題:https://visionproject.org.tw/project/remote-edu-act-6years
 
🗂看看更多報導
https://visionproject.org.tw/

📺《願景工程基金會》是什麼?
我們是一個報導公共議題,也舉辦實體活動,進行倡議的非營利媒體。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訂閱、分享、留言。
也歡迎小額捐款,支持我們繼續為重要議題發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c43k2z01yt01318uhlb1ek/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