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98 暗殺蔣經國

2023-11-24·20 分

概要

1970年春天,4月22日,季辛吉跨過華府的賓夕法尼亞大道,親自到布萊爾賓館去和蔣經國會晤。兩個人闢室密談,以英語談了半個多小時。當時擔任季辛吉中國事務助理的何志立說,這是非常少有的安排,因為蔣經國當時只是中華民國的行政院副院長,但他的安排,包括住在布萊爾賓館(這個地方一般只安排國家元首或行政首長),以及會見者的層級,都是超過一般的規格。美國早已清楚,蔣經國是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因此提高了規格。
季辛吉問了蔣經國一個問題:如果中(共)美會談由華沙易地到華府或北京舉行,他會有什麼反應?這個問題,是非常嚴肅的。季辛吉要探蔣經國的態度。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所舉行的華沙會談已經舉行了幾十輪,它是雙邊關係未正式建交前,一個溝通的管道。但如果它變成在華府或北京舉行,那就意味著雙邊關係要有正式公開化的改變了。這一點,蔣經國應該很清楚。季辛吉也禮貌性的表示,為了避免和蔣經國訪美太過接近,下一次的華沙會談改在五月二十日舉行。
事後,陪同會見的沈劍虹問蔣經國,季辛吉是否有傳達什麼重要訊息。蔣經國笑而不答。
事實上,前一天他已經和美國總統尼克森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兩人晤談了七十五分鐘。和一個行政副首長談這麼久,超過禮貌性拜會,這也是白宮很少有的。但尼克森並不多話,他像蔣經國平時的作風一樣,多問少說,他更想了解蔣經國的想法。至於美國對北京的關係,他沒有做任何承諾,只解釋說,美國和北京只是一種試探性質,不會影響美國與盟邦之間的友誼。
尼克森為什麼在這時候邀請蔣經國來美國訪問呢?
這只能從國際間中、蘇、美的三方關係說起。
 
在美國方面,尼克森陸續宣佈一連串的行動,開始向中國示好。包括:六類美國人可以觀光身份去中國大陸、美國公司可以和中國進行非戰略商品的交易、美國第七艦隊在台灣海峽的巡邏由定期改為不定期、美國反對提供一中隊F-4D型飛機給台灣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轉變的跡象。
蔣經國看清情勢,知道美國邀請他訪美是有原因的。只是他沒料到,在從華盛頓飛紐約之後,竟然發生了槍擊事件。
1970年4月24日,蔣經國飛到紐約,準備向東亞美國工商協進會演講。一行人在美國秘密勤務局保鑣和紐約警察的保護下,抵達富麗堂皇的廣場大飯店,他看到門外有二十幾個留學生舉著抗議的標語,高呼口號,他從車上下來,步上台階,推開旋轉門的時候,門旁大理石柱子後面,突然跳出來兩個持槍男子,他們衝了過來,伸手向前,朝著走入旋轉門的蔣經國伸出手槍。說時遲那時快,紐約警局一個便衣眼明手快,立即把持槍的手推開,那子彈向上偏,射過蔣經國上方旋轉門的空隙,直接射在室內的牆壁上。便衣和安全人員隨即制服那兩名男子。蔣經國當場停下,回頭看看混亂的場面,即進入大廳。在保護下直接上電梯,進入演講會場。
幾分鐘後,紐約警方把從槍手取得的槍枝帶去給他看。他看了看,只問:「是否可以和槍手談一談?」但紐約警方認為不妥,就作罷了。隨後他若無其事的進行演講,卻一句也沒說他差點被行刺的事。回到旅館,他才打電話告訴蔣方良,叮嚀她「不要擔心」。
那一天晚上,華僑還有一場盛大的歡迎晚會,警方勸他取消,以策安全。他則回以:「不用再說了,一切照常進行。」
那兩個槍手,一個叫黃文雄,在康乃爾大學攻讀工業工程的台灣留學生,台獨運動者。美國安全單位調查了他的交往人脈,發現李登輝曾在康乃爾就讀,雖然未參加台獨運動,但在台灣人圈子裡很活躍。但李登輝和此事沒有直接關連。
黃文雄和鄭自才被逮捕後交保,隨即棄保潛逃到瑞典。而微妙的是,曾在台灣寫〈台灣自救宣言〉的彭明敏也是潛逃到瑞典。
在美國全面戒備的情況下,殺手卻可以躲在柱子後面,不被發現,突然衝出來下手,相信蔣經國心中自有認知。他想找槍手談一談,恐怕也是想弄明白真相吧。後來有些評論認為這是美國給蔣經國的一個警告,也有人說這是情報單位對劉自然事件的報復,但皆無任何證據。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想要了解更多的故事,請看楊渡著《有溫度的台灣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o5oh1e309r0925hp6hr1b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