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1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1卷/20卷)
前言代序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在大乘法的修學當中,是很特別的法門,因為它是一種本尊相應法門。也就是說:我們修學淨土的所有功德,都是來自於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這樣的內涵,印光大師提出了兩個觀念說:淨土宗的修學,它是屬「本尊相應」法,就是:「他力門、果地教」。
意思是說:在念佛的過程當中,當我們的心跟彌陀的功德接觸時,能使我們今生消業障、增福報,這叫「他力」。這個『他』指的是誰呢?就是指佛力的加被--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念佛眾生,令我們消業障、增福報!
什麼是「果地教」呢?是指「是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前,接引到淨土去。」在淨土的莊嚴當中,成就不退轉,乃至究竟成佛,這叫「果地教」。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建立淨土,因此所受用的淨土,全是阿彌陀佛的果地功德,所以叫「果地教」。
而這「他力門」跟「果地教」,在中國佛教的傳承當中,事實上有兩種差別:
唐朝之前,也就是在曇鸞大師之前,大部份的念佛人,是偏重在「他力」法門,比方說唯識的學者、天台宗的學者,也念佛,但是他們是把念佛當做消業障用---「多障眾生念佛觀」。因此,早期的念佛,並沒有明確地想要求生淨土。只是當我在修止觀的時候,身心出現了種種障礙,我祈求阿彌陀佛的加持,來幫助我破除所有的障礙;之後,仍繼續修止觀,所以早期的人念佛,偏重在他力門。
一直到曇鸞大師,提出了五濁惡世的概念,呼籲念佛人,必須如實地面對所處的環境。以凡夫來講,我們的善根不夠,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正法時代已經過去,像法時代也過去了,現在是末法五濁惡世來臨的時代,如果繼續在娑婆世界修學,將面臨兩大問題:
第一個、「善根」的問題:我們本身就善根不足,出世的道心抵不過內心的煩惱---善根薄弱、煩惱粗重,造成用功不能夠相續,這是內因力的薄弱。
第二個、「外緣」的問題:外在環境的干擾繁多,順逆因緣的刺激太嚴重,使令我們的修行容易生退轉心。
因此,曇鸞大師普勸念佛人,念佛不應該只是求消業障、增福報而已,應該要考慮離開娑婆世界而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換另外一個環境來修學!曇鸞大師就進一步把念佛提昇到淨土的思想。所以到了末流,我們現在念佛,其實包括了今生的消業障,也包括了臨終的往生。這兩個是結合在一起的。
當念佛法門從消業障,被提昇為往生到淨土,這時候對於淨土的瞭解,就變得很重要了。因為,如果你念佛只是為了消業障,那只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就夠了;但是如果你念佛的目的,是要求生淨土,那就必須對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有很深刻的了解。
在本經當中,釋迦牟尼佛有講到:為什麼我們念佛人,除了持名念佛之外,還要兼修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呢?佛陀說:如果你能夠如法的觀想,會有兩種功德:第一個「淨除罪障」;第二個「生諸佛前」。
一、「淨除罪障」:因為阿彌陀佛的莊嚴,是---「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阿彌陀佛的功德有一種大願力,祂發願要救度我們,必須我們去憶念祂,才能產生感應道交。所以經常憶念淨土的依正莊嚴,比方說: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華的莊嚴、樓閣的莊嚴…身、口、意一次又一次不斷地熏習,我們的生死重罪,就會慢慢的消滅;就像光明顯現時,黑暗就消失了,由於經常熏習的緣故,能消除我們的業障---惡業減少,福報就增長。這是第一種功德。
第二種才是修觀真實的目的---「生諸佛前」。當我們不斷的修觀、熏習,自然會產生堅定的願力,因為我們不可能往生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說你對極樂世界一無所知,對於極樂世界的意境,完全沒有概念,那你求生的願力,肯定是薄弱的。
真實的願力,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其實不只是願力,信心也是一樣,真實的信心和願力,一定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如果,你對極樂世界完全陌生,而突然產生堅定的願力,你很想要去,不太可能!所以為什麼我們一次又一次回來娑婆世界投胎,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對於娑婆世界太熟悉了!很多事情,每一生不斷地重複造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三界之中,生死的業力,會這麼強。所以,淨土宗的方法就是要你:「對娑婆世界,由熟悉轉成生疏;對於淨土的功德莊嚴,由生疏轉成熟悉。」這樣你才能成功!
本經當中,很強調「思想」的改變,這是不共於阿彌陀經,也不共於無量壽經的地方;就是強調你對淨土宗那種歸依、意樂心的生起。它認為感應道交,來自於你對淨土的意樂欣求,以及對淨土莊嚴的熟悉。因此,學習本經---不斷地以莊嚴的淨土境界,來熏習我們的內心---第一個能淨除業障,第二個能生諸佛前;一個是現世的安樂,另一個是來世的往生,這正是我們研究本經的目的。
◎將釋此經,大分為四:
壹、解釋經題:按照慣例必須先解釋本經的經題,因為經題能總持經文要義。
貳、經文大意:這部經的整個結構是怎麼安排的,本經的修學綱要,它的大意,
跟大家簡單說明一下。
參、隨文釋義:正式進入經文,然後消釋經文。
肆、結示勸修:最後做一個總結,來跟大家互相勸勉。
壹、解釋經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
┌【第一重能所】約「教法」┤
│ └「觀無量壽佛」
┌【釋別題】二重能所┤
│ │ ┌「觀」
│ └【第二重能所】約「行法」┤
│ └「無量壽佛」
│
└【釋通題】┄「經」┄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地方有「別題」(是與其他經典不共的),和「通題」(一切經的通名)。「佛說觀無量壽佛」七字,就是別題,其中有二重的能、所:
第一個能、所,是約著「教法」,就是語言文字的教法,也就是「佛說」、「觀無量壽佛」。
第二個能、所,是約著「行法」,就實際的修行來說,把「觀」--能觀的智,和「無量壽佛」--所觀的境,區分出來。
先看第一重能所,從語言文字的教法,來解釋這部經。「佛說觀無量壽佛」,別題七字,含有三層意思:
第一個、本經是誰宣說的?
第二個、是在什麼情況宣說的?
第三個、說些什麼?
首先,本經的說法主是「佛」,古德說:經通五人,律唯佛制。其實,經典有五種人可以宣說:佛、菩薩、羅漢、天人、仙人。但是,淨土法門是一種很特別的法門,因為它牽涉到「眾生的心」跟「佛心」之間的感應道交,同時也牽涉到大乘的「自他不二」思想,所以除了佛之外,沒有人可以宣說,菩薩以下都不能宣說,這是很特殊的法門,所以必須由釋迦牟尼佛來宣說。
是在什麼情況宣說呢?『說』的意思,是表示歡喜、欣悅的心。因為宣說這個法門,有很多人能得度、有很多人能了生脫死,機緣成熟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宣說的。
說些什麼事呢?是說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不顛倒的來觀察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其實本經的十六觀中,前面的十三觀,雖然包括了正報、依報,但是是以正報來攝受依報,所以是以「無量壽佛」來作代表,這是第一重的能、所。
再看第二重能所「行法」當中,「觀」、「無量壽佛」,這個『觀』有兩個意思:
一、是指「觀想」:雖然我們沒有去過極樂世界,也沒有看過極樂世界,但是透過語言、文字來進行思維、觀察,我們可以在心中,創造一個極樂世界的影像,這叫「觀想」,也就是靠你的想像力。
二、是指「觀像」:在十三觀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第八觀──「佛菩薩像觀」。佛陀在未說佛身觀之前,要我們先觀一尊畫的佛像,所以說只有第八觀是觀像,其他都是觀想。
那麼,是觀什麼呢?是觀『無量壽佛』的依正莊嚴。這是一個主題,關於極樂世界的觀法,在進入經文之前,先跟大家作簡單的說明。
我們看附表:在觀經的註解當中,講的最圓滿的,就是隋朝「智者大師」的《觀經疏》。因為《觀經疏》的經義很深,所以北宋「四明知禮大師」又把它加以解釋,叫《妙宗鈔》。那麼,天台智者大師,他是用「一心三觀」來解釋本經的。所謂『一心』,就是你修觀之前,要先知道你心中的依止,你是依什麼而修觀呢?是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修空、假、中三觀,叫「一心三觀」。
◎附表一、 總明「一心三觀」
《妙宗鈔》云:「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實相為體者,心觀之宗,方能顯發中道實相深廣之體。所以者何?若於心外而觀佛者,縱能推理,但見偏真,即如善吉觀佛法身,但證小理。今約唯心觀佛依正,當處顯發中實之體,中必雙照,三諦具足。故云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
┌因緣所生┐
┌[空]┤ ├┄┐
↑ └當體即空┘ ↓ ┌空有同時┐
【現前一念心性】→┤ ├→[中]┤ ├─┐
↓ ┌十界十如┐ ↑ └空有無礙┘ │
↑ └[假]┤ ├┄┘ │
│ └歷歷分明┘ │
└───────────────────────────┘
這一段文很重要!在修觀之前,不懂這個道理,你就沒有資格修觀。
『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約心觀佛』這四個字,就是本經的中心思想。意思是說:我們觀察極樂世界的佛陀,應該如何作觀呢?是要「約心」。換句話說:佛在哪裡?你必須要向內心去觀!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你一開始就走錯了路---一昧往心外求法,以後可能會產生障礙,甚至於著魔---觀佛是要向內去觀,你向外去觀,那就錯誤了!
所以『約心觀佛』這四個字,是我們所要討論的中心思想。就是說:在你觀佛之前,要先把心帶回家,在心中生起佛的影像,不能向外攀緣,這叫「約心觀佛」。
為什麼要「約心觀佛」,智者大師解釋說:因為本經以『實相』為主,所有大乘經典,都是以實相為體。這個『體』跟『宗』有所不同;「體」是我們修學所要達到的目標,也就是契入中道實相。這個「宗」呢,就是趨向目標所採取的方法。我們經由「心觀」---以一念心性來起觀,方能顯發中道實相的深廣道理。
反過來說:如果你心外求法,老是看佛像,看久了---這個佛像很莊嚴、眉毛畫得怎麼樣、鼻子畫得怎麼樣…心去攀緣外在的相狀,「縱能推理,但見偏真」,依此來推論空假中的道理,最後的結果,畢竟是證入偏空。
智者大師舉個例子,比方說「善吉」,善吉就是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尊者在般若會上,也能夠講空性的道理,也能夠依止空性的道理,去觀佛的清淨法身,但是最後是證得阿羅漢果,因為他沒有將清淨的法身,向自己的內心去會悟。凡夫和二乘人都是向外觀;大乘佛法修觀之前,一定是安住現前一念心性,由此來觀佛的依正莊嚴,才能顯發中道實相圓滿的智體。因為在中道當中,一定是空有雙照,一定是空、假、中三諦具足。這就是本經的修學宗旨--以心觀為宗,以達到實相為真實本體。
因此,當進入到十三觀的時候,你的每一次作觀,比方說「落日觀」,你要想它是你心中的影像;「琉璃地觀」,琉璃地在哪裡呢?也是你心中的影像;觀阿彌陀佛的相狀,也是你心中所出現的影像…總之,你必須把整個十三觀的影像--色塵,全部都在心中顯現出來,這叫做「約心觀佛」。簡單說:應當怎麼作觀?首先安住現前一念心性,然後起觀,先修「空觀」。
大乘佛法的修學,一定是先「空觀」再「假觀」,先離相再建立相狀。
所以剛開始觀心,先觀想我們這一念心---「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我們心中本來沒有相狀,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我們現在有很多痛苦的相狀,這個相狀是你自己執著,是你自己抓住它,不讓它離開的。相狀本來是「緣生緣滅」,但是你一住在相狀 它就會重複的出現。
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心性本來清淨,世間上只有一個人可以傷害你,諸位你們猜猜看,那個人是誰呢?自己! 對了!是你自己。因為你「自心取自心」,事情發生之後,你把這個影像抓住不放,所以它才會不斷的出現。
我們心中本來沒有相狀,因為本來沒有相狀,所以才可能成佛;我們的心沒有好、也沒有壞,所以它可以重新塑造。本來沒有相狀,為什麼我們現在弄到有很多的個性、相狀呢?那是因為住在相狀,是我們的心被物化,被物質同化,心本來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弄得現在心量這麼狹小,是我們自己操作錯誤。
所以在修觀之前,先把生命歸零,告訴自己---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我的心,本來就沒有煩惱的相狀、沒有什麼業障的相狀、,也沒有生死的相狀…這是很重要的思想!修行的第一件事情--「正念真如」,就是把心先歸零。
接下來再修「假觀」:當我們開始歸零之後,再重新出發---必須知道我們念頭一動,一個思想的活動,就創造十法界的十如是,這個十如是,簡單說就是因緣果報,有它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而且在心中的相狀,歷歷分明。生命就是思想的活動,是我們念念之間把它創造出來的。
那麼,空、假二觀---由中觀把它平衡,空有同時、,空有無礙,就是不斷的重複啊,所以我們在修觀之前,念佛也好、持咒也罷,一定要知道,整個修行必須法法消歸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對不對?「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的修學目標,不管是身業的禮拜、口業的持名讚歎、心中的觀想、身口意的歸依,目的就是要我們死盡偷心--一心歸命。
那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在哪裡?在「心中」,對啦!是在你心中!如果你心中不培養一個佛的影像,佛也是不會出現的。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心中沒有去觀想佛的影像而出現佛,就要小心了,這個有問題了!淨土宗人有很多人喜歡向外攀緣,拜佛的時候看到佛像在對你微笑…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看佛像的目的,是要你藉相修心,假藉佛像來啟發你對阿彌陀佛歸依的心。
以前參加齋戒學會時,有一次,有一位大專生就站在佛堂不動,一直看著佛像,懺公師父就說:佛像不能這樣一直看,會出事情的,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懺公師父知道這個人是向外攀緣,當一個人的心向外攀緣時,魔王就有機可趁了。
真正的修行是「託彼依正,顯我心性」,雖然我自性本具極樂世界的功德,但是必須假藉外境的因緣,來啟發我對彌陀的歸依,只要你心中的因緣準備好了,阿彌陀佛隨時會出現,這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本經的整個思想,就在這兩句話當中。
「是心作佛」是指「因地」,這個「作」包括了身、口、意的造作,當然主要是意業觀想造成的;你去念佛、憶佛,都還是心的造作,心中先造一尊佛出來,所以感應道交,一定要有「能感的心」,才有「能應的佛」。淨土宗的思想是:只要你準備好了,阿彌陀佛就出現,是你的心去感應佛啊!所以你必須把你跟阿彌陀佛的因緣---你的信心、你的願力具足了,對於極樂世界的環境非常地熟悉---這就是「是心作佛」的意思。
其次,「是心是佛」,是約「果」。古德對於感應道交,講出一個譬喻說:「千江有水千江月」,雖然月亮很想跟我們感應道交,但是因為我們沒有水,所以月亮也不能顯現出來。只要你把水準備好,月亮就會映照在每一個水面上。月亮本身沒有意見,它隨時高掛空中,你把水準備好,月亮就出現。所以淨土宗的感應,絕對不能向外攀緣,如果你自己沒有準備好,心很散亂,向外馳求,那你看到的佛,會有問題。
淨土宗的修學,所要追求的是什麼?是追求「一心不亂」的功夫;只要你一心不亂,彼佛自然現前。淨土宗最忌諱的就是---你一開始念佛就想:唉呀,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出現啊?祂用什麼形狀出現?祂是坐著還是用站著出現?如果是這樣,那你已經起了攀緣心,仁者心動了。念佛是你自己先準備好,你把這個水準備好---「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不要管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出現,你只要把自己準備好,阿彌陀佛就隨時出現,你要做好準備的工作。所以為什麼要打佛七?打佛七,就是調整自己的心,為臨終資糧做好準備。所以這地方的「約心觀佛」,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佛弟子莫向外求啊,往生淨土的三資糧,在你的心中要先建立起來。這是我們學習觀經之前的第一個觀念。
其次,再看附表二:「所觀之境」。前面是約著我們在修觀之前,能觀的心,這裡是說當我們的心開始收回來---修空、假、中三觀,我們的所觀境又是什麼呢?
◎附表二 別示「所觀之境」
《妙宗鈔》云:「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託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觀佛。」
智者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說:大乘的修行人(包括淨土宗),如實的了知我們這一念心,本來就具諸佛性、具足淨土的功德,但是必須假藉因緣來開顯,所以要「託境修觀」,這樣才能夠彰顯佛的功德相,就是要藉境來修心!
什麼叫「藉境修心」?初開始修觀的時候,先修「空觀」---離一切相,把凡夫所有的煩惱相、業障相、生死相全部消滅掉,回復到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本性。但是也不能偏空,還要──「從空出假」修種種功德,雖然是離一切相,也要即一切法。比方說修布施,怎麼修呢?先要有一個所觀境--觀苦惱的眾生相;假藉眾生的苦惱相,來啟發我的布施心,成就我布施的功德。
修行要藉外相,但是不能執著;就是--先把「相」拿掉,然後再把它藉回來;藉眾生的苦惱相,來行布施;藉佛像的莊嚴,來啟發我歸依的心、我的信心和願力。大乘佛法不執著一切相,是要離一切相,但是你要修一切法,那麼就要藉相。所以我們在修歸依的時候--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藉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相,來修我們歸依的心,這叫「藉境託境修觀」。十六觀經教我們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為助緣,來熏習我們的心性;心性本具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因為你不斷的熏習,就會慢慢開顯出來。就好比說:我們內心當中有極樂世界的種子,如果你很努力,每天給它灌溉、施肥、澆水,它就會開華結果,所以我們心性本具功德,但要假藉外境的因緣,才能夠把它顯發出來。
一切功德不離心性,所謂:「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全心是佛』是約「理具」,心性中本自具諸佛性;但是必須透過身心的造作,佛的功德才能顯現出來,所以『全佛是心』約「事造」;也就是「終日觀心,終日觀佛」的道理。特點就在這四個字──「託境修觀」,我們要修習極樂世界之法門,要有「境」才能修觀。
淨土宗在修歸依時,最重要是信心、願力和歸依的心。這當中有兩個傳承,一個是第十八願,一個是第十九願,先看經文:
一、觀佛陀功德以生信心。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二、觀淨土莊嚴以發願力。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淨土宗的往生,不在於你念的佛號多少,關鍵在於你的信願,也就是你歸依心的強烈和堅定。所謂歸依心的生起,在淨土宗的傳承中,有兩種不同選擇:一個是因為「佛陀」的因緣而生起;另一種人是因為「淨土」的因緣而生起,因為在娑婆世界修行會退轉,所以我要去淨土,受用種種依正莊嚴、清淨功德,依淨土的的歸依而生起信願。都可以。在第十八願、第十九願,阿彌陀佛提出了往生的條件,但是這兩種人的思考不一樣,下一堂課,再把這兩段文--「所觀境」說明清楚。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