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當我們進到一間教會的時候,我們能夠意識(聞到)這間教會的氛圍(味道)。這種氛圍無法隱藏,也無法作假。這個氛圍便是教會的根本,就是教會的DNA,或者稱之為教會文化。
建立合一的教會,我們必須要從消極文化變為積極文化,要看見彼此的需要,補上去。故此,建立教會健康文化的第三步,就是要建立「補位」的文化。
首先,進入到補位文化的概念之前,我們需要知道「我們屬於彼此」。
在(林前12:22-27)中提到, 我們照顧軟弱和不體面的肢體,上帝也這樣加意照顧有缺欠的肢體。目標是希望肢體之間能夠彼此相顧,而避免分門別類。「肢體(名)」μέλος 有「肢體、成員、一部分」的意思。聖經上說得很清楚,每個基督徒都是基督的肢體,我們共同組成一個身體…因此,我們彼此是同(夥)伴,無法切割。
領袖要以全體(肢體)利益為優先,而不是只在乎自身的發展,拋棄弱者。
在人身上,只要有一個肢體受苦,就是身體受苦,就是所有的肢體受苦,得榮耀也是如此。而基督徒的集合就是基督的身體,每個基督徒都是其上的肢體,我們既分工又合一。有團隊概念,才會有補位的文化。
其次,是看重「普通人」的文化。
我們需要提到「菁英文化與菁英」的不同。世界是菁英文化,強調「強(適)者生存」,成敗論英雄。但因為菁英不是每個人,為了取得生存,所以大家必須鬥爭,我們需要淘汰彼此,也視彼此為對手。
「菁英文化把焦點放在領袖身上」。我們稱讚服事有果效的人,看重有成就的人,卻忽略了那些非常努力卻遇到瓶頸的夥伴。但其實大多數的牧者、領袖、主管都不是菁英,所以常常有壓力認為自己是失敗者。也因為壓力,很容易跌倒、放棄…
在(出18:21)中提到「才能(名)」 חַיִל ,原文 有「軍隊、力量、財富、能力」的意思,同時也被形容為勇士、財主。因為每個人本來就擁有不同程度的才能,也才會有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
事實上,菁英是存在的,教會(職場)也需要菁英。有些人天生就邏輯比較強、IQ高;或是因為良好的教育、家庭背景…等等。因為菁英能力強大,通常可以獨力完成許多事情,不太需要團隊;但普通人不能獨立完成,我們需要其他人一起同行、一起忠心、彼此陪伴。我們要抵擋的是”菁英文化”,而不是菁英。
菁英可以用另外一個名詞來代替,「榜樣」!
要建立人人皆祭司的文化,就必須明白”上帝使用普通人”的信念。這就是「普通人」的文化。
而基督徒得以在基督耶穌裡,是出於神。上帝又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因為我們一切所有的都是上帝給的,所以我們無法自誇。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彼此有成長,而不是用成就來判定;是看生命,而不是看能力」。
士師記當中被上帝使用的僕人使女,或是出身平凡(卑賤)、或是使用的”武器”普通。舉凡:「亞拿的兒子珊迦」」使用趕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士3:31)、「雅億」-普通女子用普通武器(橛子)殺死大將軍西西拉(士4:21)、「耶弗他」-妓女的兒子(士11:1)。
「上帝不揀選偉大的人,而是揀選人來證明上帝的偉大」。有上帝使用普通人的概念,才會有願意嘗試補位的文化。
最後,是建造「補位」文化。
在(羅12:13)有提到「幫補(動)」κοινωνέω 這個動詞,其原文有「分享、有份、貢獻一份(腓4:15)」的意思。這節經文主要提到聖徒的需要應該分擔,要好好招待客人。通常是眾聖徒在服事當中,住宿、吃喝的問題,需要被有其他信徒提供幫助。因為古代的旅館既昂貴又不安全,且是聲名狼籍的場所。開旅館跟開妓院被視為是差不多的事情,所以早期教會的宣教士都是依靠信徒接待。
筆者覺得,這個教導應該可以被擴大解釋。其中幫補的概念,就是團隊當中的補位。而「補位文化就是與自我中心對抗」。
相信他想成為最好的。看他的心,而不是看他的表現。看見他想成為應有的樣子,但由於某些障礙而使他無法成為。看他的動機而不是表現。因為都是普通人,所以我們都能補上。就怕菁英文化讓我們不敢嘗試。普通人需要一起到底。
當我們要”建立榮耀的教會”,除了硬體(組織)、軟體(培訓)之外,還有氛圍(文化)。「如果我們真的想做一件事、我們一定會找到方法;如果我們不想做一件事、我們一定會找到藉口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