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9《誰是被害者》第二季:方毅任不被理解的亞斯伯格特質,恰好貫穿兩季的核心母題「理解」?!因為害怕不被理解的「拒絕被理解」!

2024-07-10·1 時間 9 分

概要

▊𝙋𝙤𝙙𝙘𝙖𝙨𝙩❞《誰是被害者》第一季回顧:將死亡視為唯一一種被世界理解的悲劇展演,用卡繆的荒謬哲學來解析那些不被理解,也不理解世界的「被害者們」

➫ 𝐇𝐨𝐬𝐭 主持人 : 𝐐𝐮𝐞𝐧𝐧𝐞𝐥 ∕ 𝐄𝐂

▌台劇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在上月底已經如火如荼的在Netflix熱映中了!也馬上成功引起熱議,但我們考慮到可能有些聽眾目前還沒看完第二季,怕我們太早講會爆雷,所以這一集,我們決定先帶大家來回顧上一季的內容,畢竟我相信就算已經看過第一季的觀眾朋友,到現在應該都已經忘光了吧!

▌第一季的主要故事「遺願命案」,講述這些死者透過完成上一個人的遺願,將死亡視為一種展演,控訴著生前不被人理解、也不理解事件的荒謬,透過這種壯烈的模式讓自己能夠在生命的盡頭,能有被聽見或理解的可能,而當我們看完第二季時也認為,不論是第一季還是第二季,《誰是被害者》都圍繞「理解」這個母題,包含:鑑識的工作是理解死生生前軌跡、這些死者都是不被理解也不理解世界所以才尋短、方毅任亞斯的特質使得他成為不容易理解別人也不容易被人理解的怪胎、曉孟跟爸爸的關係也來自不理解產生的隔閡。

▌在第一季的死者身上,那種不被人理解和不理解世界的荒謬感,以及由此引發的自殺行為,正如卡繆在《薛西佛斯的神話》中對人生無意義的探討,即因無法被理解而產生的荒謬感。在面對這種荒謬時,人們通常會選擇自殺或抱持希望這兩種方式。自殺的路線就正好是死者們所主張的論述,與之抗衡的希望路線則是徐海茵的主張,在本集中,我們將透過卡繆在《薛西佛斯的神話》中對自殺的論述,來探討第一季中死者們關於「理解」的主題,以及他們展示的兩種回應荒謬的方式:自殺和希望。這兩種方式是否能解決因不被理解而產生的人生無意義感呢?!快聽我們聊這集!

🎬時刻表 𝐓𝐢𝐦𝐞𝐥𝐢𝐧𝐞
𝟎𝟎:𝟎𝟎 創作契機、原著介紹《第四名被害者》
𝟏𝟎:𝟏𝟕 第一季回顧、故事大綱、角色介紹
𝟏𝟗:𝟎𝟏 不被理解也不理解世界的被害者們
𝟐𝟑:𝟏𝟕 從卡繆的觀點看人為什麼會自殺?
𝟑𝟕:𝟒𝟔 李雅鈞的自殺路線:將死亡視為一種展演
𝟒𝟕:𝟒𝟎 徐海茵的希望路線:活著比死去更需要勇氣
𝟓𝟑:𝟓𝟕 卡繆如何回應人生荒謬?接受荒謬,熱愛生命

🎙想看到該集的內容濃縮,請關注IG帳號的懶人包👉【再不台就悲劇】
🎙想閱讀該集完整知識內容,請至「方格子」閱讀完整文稿👇
《誰是被害者》第二季:方毅任不被理解的亞斯特質,恰好貫穿兩季的核心母題「理解」?!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8unt6mvqzb08124g9lung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8unt6mvqzb08124g9lung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