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蔡禮旭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並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讀了可以使人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改造自己的命運;實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轉移社會風氣不可多得的好書。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エピソード一覧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029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029

🄴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好!《了凡四訓》的課程,我們學習到第四個大項「謙德之效」。在這個章節當中,了凡先生非常地善巧,非常用心,先舉了《易經》、《書經》當中的教誨。經典當中的教誨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增長我們對謙德的重視,還有信心。不只舉了經典當中精闢的道理,而且還舉了具體因為謙德而考上功名、因為謙德而增長自己福慧的真實例子。所以說「謙德之效」,這個「效」是他的福報現前,他的智慧增長,包含他的德能,都會因為謙虛而全面的增長,所以這個「效」是很有益處。經文當中講到:   【予屢同諸公應試。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了凡先生他多次跟同伴(這些同鄉、同學)一起進京趕考,每一次看到清寒的讀書人將要發達,將要考取功名,都會在這些人身上,先感受到他的謙和的光彩。『謙光可掬』,這個「掬」是好像捧出來,非常明顯,讓你一接觸他,就感覺他非常平易、平和,非常謙退。而且這個「可掬」不是裝的,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第一個例子:   【辛未計偕。】   辛未年,了凡先生三十七歲,他偕同同鄉。   【我嘉善同袍。凡十人。】   跟同鄉、同學十個人作伴進京趕考。   【惟丁敬宇賓。年最少。極其謙虛。】   在十個同學當中,他觀察到,丁賓,字敬宇,這位同鄉,他年齡最小,而且非常的謙虛。當然,了凡先生他很可貴,在前面「立命之學」,他就有提到,自己刻薄,然後常常「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就是也比較傲慢,有時候言語不饒人。他除有自知之明之外,他也很懂得去欣賞別人的謙虛。所以後來改造命運,也可以從這裡看到,他時時以別人的長處來提醒自己,他沒有嫉妒,都是欣賞、學習。他馬上歡喜的告訴旁邊另一個朋友,說到:   【予告費錦坡曰。】   跟費同學說道:   【此兄今年必第。】   雖然年齡最小,丁敬宇賓年齡最小,但還是以兄來互稱,說道,這一位兄台今年必定考上進士。費錦坡接著說:   【費曰。何以見之。】   你是怎麼觀察的?為什麼講得這麼肯定?   【予曰。惟謙受福。】   了凡先生說到,惟有謙虛能受福報。其實假如不謙虛,受福報可能是禍不是福。所以老子說「禍福相倚」。我們冷靜看看,現在這個時代,人一有錢,財大氣粗,驕奢淫逸,這不見得是福。不只是財富,沒有謙虛的修養是禍;包含擁有地位、擁有很高的學歷,假如沒有謙,也是禍患。所以「德者」,德行,事業的基礎,假如沒有德的基礎,這個事業遲早要垮下來的,這個德行遲早要敗喪的,所以『惟謙受福』。   【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順承。小心謙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聞謗不辯。如敬宇者乎。】   讀到這一段,可見了凡先生很仔細、很用心在觀察這一位丁學長的優點。我們有時候想想,人家問我們身邊的好朋友有什麼優點?有時候我們臨時還想不起來。想不起來,很難去學到對方的優點。甚至有時候,人家臨時問我,你跟師長老人家學這麼久了,他身上有什麼優點?你效法了幾點?有時候被人家這麼一問,還真是突然腦中一片空白。這等於是我們對自己崇敬的人、身邊的人,有沒有時時見賢思齊?不然很可能這些善知識跟朋友,在我們身邊再久,我們也學不到他們的優點。所以人道德學問要提升,都是要主動,都是要下功夫,看得懂,才效法得了。   了凡先生看得很細膩,說到,你看十個人當中,『恂恂款款』就是非常真誠、實在,又厚道;而且『不敢先人』,他很謙退,不會跟人家爭,都是禮讓、尊重別人。『有恭敬順承,小心謙畏,如敬宇者乎?』他跟其他人相處很恭敬,這個表現在他的表情、態度,以至於一言一行當中。「順承」就是很溫順、很順受。可能別人提一些意見,他雖然不是很能認同,但是他懂得先順受。因為畢竟十個人在一起相處,很難說有時候決定一些事,大家的想法都一樣,他能懂得恆順大家。這些其實都要很柔軟才做得到的。您看現在這個時代,兩個人住在一起都吵架,更不用說「恭敬順承」了。「小心謙畏」,他非常謹慎,這個「畏」裡面還是一種恭敬的態度,怕自己的行為去讓人家不舒服,惱害到別人,所以他謙虛、恭敬謹慎。了凡先生覺得,都是丁學長做得特別好,一般的其他的同鄉比不上他。   『有受侮不答,聞謗不辯,如敬宇者乎?』這個丁學長,別人侮辱他,他不會回嘴,這個是能忍辱。「聞謗不辯」,人家毀謗他,他也不辯解,不跟人家爭辯,不會逞口舌之辯。那當然,受人家侮辱、受人家毀謗,這個是最容易讓人起情緒的,他能平心靜氣地包容,這個是有學問的表現,所謂「學問深時意氣平」。我們再想想,假如不這麼做會怎樣?他很有修養他做到。能不做到嗎?做到了,別人敬佩他,連了凡先生,大他這麼多歲都佩服他。而且有後福、有大福,考上功名,這麼年輕。假如受侮必答、聞謗必辯呢?我們可以再繼續沙盤推演,人家侮辱我們,鐵定是我們可能有得罪他或者是他看我們不順眼的地方,我們馬上不高興,回嘴了,那可能就吵起來了,可能吵凶了,那個怨不就愈結愈深?而且旁人看起來,這兩個人,一般見識,一個巴掌拍不響。其實在團體當中,人家也很難敬重我們。那常常動火的,我想領導不敢重用;必然是度量大的,能忍耐的人,才成得了大事。   所以每一個角度,你再用另外一個正反兩面去看它,也提醒自己,還是要很理智地往這個謙虛、德行的方向,去要求自己才對。因為很多人,他不冷靜,就一時間一種感受、情緒,「為什麼就要我忍?為什麼就要我不是別人?」其實當我們這麼去講話的時候,已經沒有察覺,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自己的心早動了。掌握不了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未來更不可能掌握得了。所以了凡先生從這幾個角度觀察,丁學長這一些修養,顯然比大家做的好很多。接著,他說到:   【人能如此。】   一個人能有剛剛分析的這些優點、這些修養。   【即天地鬼神。猶將佑之。】   必然感動天地鬼神來護佑這個人。天地鬼神都護佑,   【豈有不發者。】   怎麼可能會不發達?我想我們中華民族,每一個姓氏的祖先都是聖人,而且重視家道的承傳,都有家譜。一般家譜沒有被破壞的,查家譜都能查到是黃帝的第幾代子孫。好像師長他們都查得到,是黃帝的第一百三十六代子孫。這個告訴我們什麼?首先,我們的始祖是聖人,而且代代都出聖賢。你一查,這一百多代當中,多少留名青史的聖哲人。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為什麼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古文明,還能承傳文化而不衰?這不是偶然,這是聖德聖福的庇蔭。我們的老祖宗是道德起家,這個才是最關鍵的。老祖宗有這麼大的福,大家想一想,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福報給誰?鐵定給謙虛的子孫,鐵定給有使命感要當好父母官的子孫,鐵定給有使命承傳道統的子孫,這個是必然之理,這些道理不複雜。比方,今天你是爸爸媽媽,你有三個孩子,你會把家道傳給誰?會把福報傳給誰?鐵定傳給那個最謙虛最懂事的,他才好去照顧其他兄弟姐妹,才好去照顧家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祖宗又沒有比我們傻。所以,弘揚中華文化,後台老闆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所以『猶將佑之,豈有不發者?』   【及開榜。丁果中式。】   果然丁學長就考上了。第二個例子講到:   【丁丑在京。與馮開之同處。】   丁丑年在京城,剛好碰到一個小時候的鄰居叫馮開之,他們可能剛好遇上,然後一起準備趕考。結果他看到這一位小時候的鄰居:   【見其虛己斂容。】   他很謙虛、謙退。這個『斂容』,就是他的整個表情很和藹、和顏,一點都沒有一種驕慢的氣息。   【大變其幼年之習。】   剛好了凡先生看了之後,覺得非常驚訝,因為在印象當中,這一位鄰居應該是比較傲慢,可是現在看他是虛己斂容,『大變其幼年之習』,跟幼年的氣質變化差太多了。所以俗話講,「讀書貴在變化氣質」。書讀得受不受用,入不入心,從他的整個表情氣質看得出來。因為相由心生,他的心地修養好了,自然臉上的氣質不一樣。   【李霽巖。直諒益友。時面攻其非。】   不只觀察到他的氣質不同,而且又看到他的一個好朋友,『直諒益友』,就代表正直、誠懇,或者能體諒人,這是「直諒」。「益友」,這個朋友有這個特質,就是「直諒」的特質,決定對我們的德行道業有幫助。   這是根據《論語》的典故,夫子有講「益者三友」。什麼樣的朋友,對我們德行、人生有大幫助?「友直」,正直,正直就會勸諫我們、提醒我們;「友諒」,「諒」是誠懇,也有非常體諒人、善解人;第三個「友多聞」,增長我們的閱歷智慧。李霽巖先生很正直,直接講出了馮開之的缺點,『時面攻其非』,當面指出他的過錯。發現馮開之先生,一點都不生氣。   【但見其平懷順受。】   平心靜氣接受。而且:   【未嘗有一言相報。】   從沒見他回嘴辯白的,都是「感謝你的提醒」,順受。了凡先生接著告訴馮開之:   【予告之曰。】   他看了應該很感動,告訴馮開之先生說到:   【福有福始。禍有禍先。此心果謙。天必相之。兄今年決第矣。已而果然。】   說到,一個人有大福報,首先都會有一些徵兆;一個人要受大禍,也會有一些預兆。你是要有大福報的徵兆,什麼徵兆?謙卑。所以你這顆心,這個謙虛是真真實實的謙虛,相信上天,還有天地鬼神必定會幫助你。這個『相之』,「相」是相助、幫助的意思。所以你今年決定可以考上,了凡先生鐵口直斷。果然考上了,『已而果然』。   這一段當中,馮開之先生,人家批評他,他從來不會用言語再去反駁。其實從這個角度,又有正反可以看。比方不反駁,真正好的長輩、善知識,正直的朋友,他以後更敢勸你,你就更受益;假如反駁,人家講一句你講三句,人家說犯不著得罪你,以後就不講了。所以我們一回嘴,人家可能下一次他就不會再提醒我們了,那我們就沒辦法受益了。接著第三個事例:   【趙裕峰。光遠。山東冠縣人。童年舉於鄉。久不第。】   趙裕峰先生名光遠。在古代都是稱一個人的字,不稱他的名,一般是父母、老師稱他的名,表示對他的尊重,只有父母老師直接叫他的名。他是山東省冠縣人,『童年舉於鄉』,就是不滿二十歲就考上舉人,這個天資也是相當聰慧的。『久不第』,雖然考上舉人,但是接著要考進士,考了很長的時間都考不上。   【其父為嘉善三尹。隨之任。】   剛好他的父親到嘉善縣做三尹,『三尹』在我們現在中國大陸是講縣政府第三把手。第一把手縣長,第二把手縣丞,第三把手是主簿。等於父親到嘉善縣做主簿。他隨著父親到了嘉善,父親要去上任。應該是了解到當地有一位有德之人——錢明吾先生,他一來跟著父親、陪伴父親上任,再來要去親近這位善知識。接著經文講:   【慕錢明吾。而執文見之。明吾悉抹其文。趙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他很仰慕錢明吾先生,所以拿著自己寫的文章去拜見他,請他指教。結果,明吾先生拿到他寫的文章,『悉抹其文』,等於對他的文章大幅度地修改。這個「抹」可能劃掉很多句子,對他寫的這個文章,很多不認同的地方。可貴在,自己寫的文章被大幅修改,趙裕峰先生『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不只沒有不高興沒有動情緒發脾氣,反而非常心悅誠服,「改得太好了」,然後趕緊調整,趕緊把它修改過來。當然我相信,明吾先生一定給他很多指導,「速改焉」,就是面對善知識講的每一句話,印在心上,回去照做。   我們在這個點上,也要效法,進而觀照。比方,我們覺得很佩服的人,剛好有機會聽他講一席話,回來沉澱沉澱,想一想還記得多少。假如才記個一兩成,那這個真誠恭敬、好學的心就很不足。我們聽師長老人家跟李炳南老師學習,可以記多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這個受益處,還在誠敬的態度。因為有這樣的態度,他的文章必然進步很快。「文以載道」,文章的道氣也是從修養自己的德行、內功呈現出來的。心轉,命運也跟著轉。這個貴人對他的人生啟發就大,明年就考上進士。所以有俗話講,「福在受諫」。什麼人有大福報?能接受別人勸諫的人,是有大福報的人。接著我們看:   【壬辰歲。予入覲。晤夏建所。見其人氣虛意下。謙光逼人。】   壬辰年,了凡先生五十八歲。他入京覲見皇帝,這個『覲』就是去見皇上。『晤夏建所』,一般講會晤就是遇見,遇到了夏建所先生。看到他『氣虛意下』,「氣虛」就是虛懷若谷,「意下」就是非常謙退,毫無傲慢之氣。『謙光逼人』,謙虛的光彩,讓人感覺到平易近人。   【歸而告友人曰。凡天將發斯人也。未發其福。先發其慧。此慧一發。則浮者自實。肆者自斂。建所溫良若此。天啟之矣。】   這又是了凡先生觀察到夏建所先生,「氣虛意下,謙光逼人」。就像前面講的,「福有福始,禍有禍先,此心果謙,天必相之」。感覺到夏建所先生是真實的謙虛,所以他回去之後就告訴朋友。講了這一段也是非常精闢的道理。『凡天將發斯人也』,上天將降福於這個人,『未發其福』,福報還沒現前以前,『先發其慧』,這個很重要,人還沒有智慧就有大福,可能是禍。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經濟快速發展,很多人德行、智慧不足,一下子手上一堆錢,對他來講,這可能是痴福,這個福氣讓他愈來愈愚痴。所以真正的福是先開了慧,這個福才來,這是上天的恩賜。   「先發其慧」,慧從哪裡發?一個人有智慧,他必然是先從時時能觀照自己。時時能觀照自己,代表他不自欺,他發覺自己念頭不對,一言一行不對,他懂得懺悔改過,他才能慢慢有智慧。所以再拉回來,還是因為謙虛,開了自己的智慧,來感得大的福報。所以有段教誨非常好,「天降之福,先開其慧」。「天降之罰」,這個人上天要降罪給他,「先奪其魄」,慢慢地變得恍恍惚惚,對什麼事都很愚昧,最後禍就來了。俗話常講「禍不單行」,這是結果,因,一定是自己慢慢地愈來愈糊塗。為什麼糊塗?自欺了,錯了很多都不認錯,慢慢沒智慧又沒福報。   什麼是「天開其慧」?還沒降福要先開慧。「慚愧、奮發、改過」,有這種態度的人,他的智慧慢慢就增長。懂得慚愧,懂得改過,「德日進,過日少」,煩惱輕,智慧會長;而且奮發,不自暴自棄。反過來看,不慚愧,不自立自強,不改過的人,他就不可能有智慧。   所以這段話接著講到,什麼是「天奪其魄」?「悠忽、昏墮、自欺、飾非」,這些都是「天奪其魄」,人迷迷糊糊地沒有智慧,緊接著也沒有福報。這個「悠忽」其實就是人生沒有目標,沒有責任感,恍恍惚惚。現在年輕人假如從小沒有孝道,沒有一種責任感的教育,真的過一天算一天,「悠忽」。「昏墮」,懶惰,然後昏暗,每天提不起精神。「自欺」,做什麼事,不肯承認錯誤,自我欺騙。「飾非」,做錯了還掩飾。《弟子規》講「倘掩飾,增一辜」,愈掩飾他造的罪業就愈大,福都折掉了。而且人一掩飾,就愈來愈不真誠。真心,真誠是真心,真心愈來愈沒有了,不就天奪他的魄了嗎?   所以,確實,真正上天降的福報,先開他的慧,再降福給他。這樣的慧一發,『則浮者自實』,浮華的人變得實在、樸實、收斂。因為人常常奮發、改過,他會面對事情不苟且,實實在在去做。『肆者自斂』,這個「肆」就是比較放縱欲望,但因為開了他的慧,他懂得觀照、反思了,就會變得「自斂」。這個「自斂」就是懂得收斂,懂得反思了,懂得想前因後果了,不會胡作妄為。『建所溫良若此』,夏建所溫和善良,這麼有修養,『天啟之矣』,上天必然啟發他的智慧,他的福也會接踵而來。   【及開榜。果中式。】   沒多久開榜,果然考中進士。這是第四個例子。我們看第五個例子,這個例子是反面的例子,當然反面的例子,後來接受了他人的勸,也改變了命運。   【江陰張畏巖。積學工文。有聲藝林。】   江蘇江陰有一個讀書人叫張畏巖。『積學工文』,就是他很博學多才,文章也寫得很好。『有聲藝林』,就是他的文章頗負盛名。很有名,不見得是好事。俗話講,人怕出名豬怕肥,盛名所累。因為自己假如接受,「我文章寫得不錯」,這麼一受就麻煩了。他的心態,傲慢一點一滴都在滋長。有沒有滋長?看下面他的反應就知道了。   【甲午。南京鄉試。】   甲午年,他到南京考舉人。   【寓一寺中。】   古代讀書人家裡比較清寒,都是十年寒窗苦讀,希望求取功名,能夠孝順父母,照顧家族,進而為國服務。沒有錢,佛門慈悲為懷,免費提供給這些貧寒的讀書人居住,所以他暫住在寺院當中。後來,功名公布了,榜單沒有他的名字。   【揭曉無名。】   名單一公布,沒有他的名字,名落孫山。   【大罵試官。以為眯目。】   他馬上火氣就上來了,破口大罵這個考試官,覺得他是瞎了眼,有眼無珠。其實,這個跟他頗負盛名有沒有關?可能有關。因為他受了盛名,他覺得我寫的文章很好,自己覺得自己很好,別人不認同他,或者榜上無名,馬上那個火氣藉這個緣就出來了。結果剛好有一個道人,在他的旁邊。   【時有一道人。在旁微笑。】   那個道人看他這樣破口大罵試官,就笑了一下。   【張遽移怒道者。】   張畏巖先生已經很不高興了,突然看到旁邊有個人還在那裡笑,他就更火了,所以『遽移怒道者』,這個「遽」就是即刻,把這個怒氣移到這個道人的身上。   我們剛剛還讀到,張畏巖讀了不少書,博學多才,但是這個學是知識,不是德行智慧。因為讀了那麼多書,鐵定知道聖賢人要效法才對,不然都是知識學術而已,自己的德行智慧增長不了。所以學習的態度很重要,不然讀再多還變成增長傲慢。就像《弟子規》提醒我們的,「不力行,但學文」,學了很多經典,一句都不肯去做,「長浮華,成何人?」你看人家笑一下,馬上整個火氣就移到別人身上,沒修養了。這個根本沒有效法復聖顏回夫子,孔子讚歎顏回「不遷怒,不貳過」。這個「不遷怒」,更深的功夫,在心地上是稍微感覺自己有怒氣、有情緒了,馬上把它化掉,應該是這種功夫。張畏巖先生沒有好好效法,他是已經破口大罵了,還接著要罵另外一個人。接著道者對他說:   【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這道者還挺有修養,稱他相公,說你的文章應該不是很好。張畏巖很生氣。   【張益怒曰。】   這個『益怒』就是更氣了。   【汝不見我文。烏知不佳。】   你連我的文章都沒有看過,你憑什麼說我寫的文章不好?   【道者曰。聞作文。貴心氣和平。今聽公罵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我常聽人家說」,這個道者講話,挺有應對的修養,他還沒有說「我認為」,他說「我常聽人家說」。寫文章,『貴』就是關鍵,最重要最可貴的在哪?心氣和平。心平氣和地寫,這個文章就是他心境的流露,必然是好文章。所以心平氣和,才能寫得出千古文章、好文章。可是,『今聽公罵詈』,我剛好今天碰巧聽到你公然罵人,破口大罵,『不平甚矣』,你的心極不平,氣極不和,才從你現在這個情況推斷你的文章,可能不怎麼好,『文安得工?』你情緒這麼大,怎麼可能寫得出好的文章出來?   【張不覺屈服。因就而請教焉。】   這個轉折,其實坦白講,不簡單。現在人要做到,難!為什麼難?而張畏巖為什麼做得到?前提是,這個道士講到,「聞作文,貴心氣平和」,心氣和平,他講述這一段道理,張畏巖先生鐵定讀過,鐵定聽人家教誨過。所以遇到這個緣,一提醒,「人家講的有道理,我怎麼情緒一來,這些道理全想不到了?」所以他馬上謙退下來,慚愧下來,轉而請教這個道士。   而現在的人連這些道理,他活了二十幾年還沒聽過。他沒有聽過,縱使人家這麼勸,他也不容易馬上轉變他的態度。所以讀書重要。現在人勸不動,不能怪他,他從小就沒有讀過這些道理,所以面對現在人的過錯要包容,進一步更有耐心,不厭其煩地提醒。聽科學家講,你把一個道理讓對方記住,要二十一次,也是提醒我們要耐心。叫「記住」,這知道而已,還沒有悟到,你要讓他悟到,還要種種善巧,讓他歡喜接受,讓他感覺你是為他好,他才能悟到,進而去做到,才能得到。   【道者曰。】   道者看到他謙退下來請教了,修道之人慈悲為懷,跟他有緣,當然盡力幫助他。說:   【中全要命。】   一個人能考中,是他命中有這個福報。   【命不該中。文雖工。無益也。】   你命中沒有功名,文章寫得再好,也無濟於事。這個道理很多人悟不透,中晚年之後會變得怨天尤人。比方,一個人能力很好,他的同學聰明才華都不如他,最後事業都做得比他好,他會氣得真的想吐血。但他不懂,最後還怨天尤人,更沒福,甚至還怨領導,那麻煩了。所以人不明理,很難不造業。所以「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人一不明理,念頭、言行很難不造業。假如人一明理,他不只不會抱怨,還會反思,進一步來改變命運。接著怎麼改?   【須自己做個轉變。】   自己先從心地上做個轉變。因為福田心耕,鐵定從根本轉起。當然,張畏巖先生接話了,他還沒等這個道人講如何轉變,他就接話了,可能他也有點激動,為什麼?因為他聽到「命」,所以就挺擔心了。   【張曰。既是命。如何轉變。】   所以人沒有學《了凡四訓》,不知道命可以改變,包含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都覺得命被算定轉不了。道者接著告訴他:   【道者曰。造命者天。】   其實這個『天』就是自然的規矩、規則。人懂得廣積陰德,自然他就有後福。一個人真正積功累德,他不求,福報都會來,因為他是自自然然的。『造命者天』。   【立命者我。】   人真的有下定決心要轉變命運,決定做得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而這個『立命』,下定決心轉變命運,什麼時候可以轉?剛剛講到從心地當中轉變,其實每一天命運都在轉變。我們前面講到一個兩文錢的故事。她以至誠的心供養三寶,不得了,兩文錢,沒多久,入宮富貴了。所以,人的命運每天有加減乘除。像前面的事例,衛仲達勸皇帝不要勞民傷財,「君之一念,已在萬民」,他的福報是乘的,乘了好幾倍。確實我們從前面這幾個章節,學了以後,再看到這一句『立命者我』,很有信心。   【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   我們能真心實意地去行善,而且廣積陰德,能以大的心量,來行善積德,又不去張揚,不去炫耀,積的都是陰德,必然福報現前得會很快。『何福不可求哉?』沒有求不到的福報。這些理,其實在「立命之學」當中,雲谷禪師都講得很透,「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而我們從這些高僧、修道人的言談當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對真理沒有絲毫的懷疑,講的話都非常堅定。   【張曰。我貧士。何能為。】   張畏巖先生馬上反應:我是窮書生,怎麼可以廣積陰德,力行善事?所以沒有善知識點撥,縱使是「積學工文」,博學多才,有一些很重要的道理沒想通。讀了這麼多書,還是沒搞清楚福田靠心耕,六祖惠能大師的《六祖壇經》讀過了,還是不解其意,還是要有善知識點撥。「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這些話他們讀過,用不上。所以他也固著在自己的想法,覺得行善都要有錢人才做得了。接著道者引導他,說到:   【道者曰。善事陰功。皆由心造。】   所行的一切善事,所積的一切陰功,都不離心地的造作。   【常存此心。功德無量。】   你常存善心,常存知恩報恩的心、悲天憫人的心、恭敬真誠的心,這個都符合恩田、悲田、敬田,你每天這樣存心,功德就無量了。   【且如謙虛一節。並不費錢。】   而且就像能夠有謙虛的涵養、有謙虛的風度,針對這個來講的話,謙虛又不費錢,那你這個謙虛的心態就可以積福了,又不用花到錢。   【你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   但是你卻沒有自我反省。你為何不能自我反省,反而去罵考試官?所以這裡我們就看到『不自反』、『罵試官』,造罪業。能自反、能自省,能力提升、福報提升。所以一念之間,禍福的差別相當大。所以,這段話最重要的改命,須自己在心地當中做改變。但這改變也不是馬上,比方自私自利習慣了,要轉成念念為人想,那得要下決心、下苦功;平常不恭敬、應付別人,一下要轉成真誠恭敬,那也得要時時觀照、要求自己才行;平常傲慢,現在要轉成平等敬重別人,都有個過程。這裡就講到:   【張由此折節自持。】   當他明白這些道理,猛然醒悟之後,還得『折節自持』,這個「折節」就是降服,要把自己的腰彎下來,要真承認錯誤,真改過才行。「折節」是降服傲慢,改掉壞習性。「自持」是時時要觀照保持。因為人在改一個習氣,一開始反覆特別厲害,這個時候不能氣餒,要百折不撓,愈挫愈勇,一定可以把它克服掉。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他的善行不斷地積極地去實踐、落實。這個『加』,有不斷下功夫、不斷提升境界的味道。『德日加厚』,他的德行日漸加厚了。這個「厚」要厚德,為什麼會厚?因為他念念為人想的心,愈來愈提得起來。厚德能夠載物,厚德能夠體恤他人,厚德能夠包容他人,厚德能夠感恩他人,他這個陰德就不斷地積累了。   【丁酉。夢至一高房。】   丁酉年,他做了一個夢,到了一個很大的房子裡。   【得試錄一冊。中多缺行。問旁人。曰。此今科試錄。】   他也有感應,作夢,夢到到一個大房子裡,看到當年考試錄取的名冊。結果他翻開來看,裡面有很多缺行,奇怪了,這個本來考上的,名字怎麼不見了?他問旁人,旁人告訴他,這是今年錄取的名單。他就請教,奇怪了,這麼多行怎麼都沒有字,怎麼都沒有考上人的名字?   【問。何多缺名。曰。科第陰間三年一考較。】   陰間對於功名三年會做一次考核。   【須積德無咎者。方有名。】   須要是積德行善沒有造罪業的人,他才能有這個功名。   【如前所缺。皆系舊該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你看到,這些缺行裡面的人,為什麼沒有他的名字了?都是屬於本來應該考上,因為他這三年造了新的罪業,這個『薄行』就代表不符合道德的行為,所以把自己的福給折掉了,功名被削掉了。我們之前跟大家分享到,一個讀書人李生,本來命中可以考上進士,因為客棧的老闆告訴他,他今年可以考上,他晚上就在那裡想,我考上以後,飛黃騰達了,我太太長得又不漂亮,考上以後應該把她換掉,就起了這個念頭。『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後來沒考上。回來那個客棧老闆跟他說,我又夢到人家說,你好像是當晚就想要把老婆給休了,所以你考不上了。他聽完很羞恥,連住都不敢住,就走了。所以確實這些歷史當中真實的事例,都可以說明這個道理。   【後指一行云。】   指著後面有一行說到:   【汝三年來。持身頗慎。或當補此。幸自愛。】   你這三年來,自我要求很嚴格,而且一切行為都很慎重,不敢放逸、放縱,或許你可以補這個名。好好再自我警惕,自我愛護,不要又做出不符合道德的行為出來。   【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果然那一次考試,他考上了一百零五名。這也是一個調整自己的傲慢之後,得到功名的例子。前面舉五個例子,接著了凡先生總結這些例子說到:   【由此觀之。】   由上面的這些事例,可以了解到,一個人接受福氣,都要有虛己屈己謙卑的態度,才能感得福報。接著講:   【舉頭三尺。決有神明。】   天地之間必然有記錄我們功過的神明。這一段在《太上感應篇》講得特別清楚,「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趨吉避凶。斷然由我。】   一個人能夠避開、化解掉凶惡,能夠不斷求得富貴吉祥,『斷然由我』,全是由自己決定的。   【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於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   所以必須調整自己存心制行,存善心。具體來講,念念為人著想,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都是這個態度。『制行』,就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一不對趕緊調過來,制止一切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行為,這是「制行」。這樣,『毫不得罪於天地鬼神』,這樣反而感得天地鬼神的護佑。而又能『虛心屈己』,謙虛調伏傲慢的習氣。『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使天地鬼神時時都照護著他。我們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能夠這麼下功夫,必感得人與天地鬼神的照護,就能有受福的基礎,『方有受福之基』,他能納受吉祥、福報。接著又分析到:   【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亦無受用。】   事實上,在我們這個社會當中可以觀察到,當然他們那個時候,有閱歷的人也都能夠洞察到。就是一個人,『氣盈者』就是驕傲自滿,『必非遠器』,就是他的前途不可能會遠大,他成不了大器。『縱發亦無受用』,哪怕他現在有功名了,或者有財富了,他也很難受用。為什麼?他不謙虛,擁有的地位財富愈多,可能會增長他的傲慢。傲慢一起,很可能他就會造作很多違背道德的事情。我們看,現在很多當官的人很有福報,但是很傲慢,他做決策的時候,聽不進去別人的勸,做錯很多決策,貽害很多人民,這個就造大罪了。而且一傲慢之後,很可能就不懂得自愛,不懂得自重,都可能會招來禍患,甚至會招來殺身之禍。古代很多當官貴族,之所以會惹來殺身之禍,都是太狂妄傲慢,最後造下不可恕之罪。   我們俗話也常講「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少年得志大不幸」,這些提醒都跟這個道理很有關。包含孔子在《論語》當中說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這個提醒已經到極點了,周公這樣的才能、辦事能力,只要傲慢、吝嗇,不肯把好的經驗分享給人,這個人是不可能有大作為的。   【稍有識見之士。】   一個人真正明理了,有閱歷了,絕對不會去障礙他自己的福慧。   【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他一定不願意自己度量狹窄,絕對不願意自己把福拒在門外。   【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況且一個人謙虛,就能接受別人的教導,容納別人的諫言。『受教有地』,也等於是謙虛的人,好像一個器皿,他可以接受別人好的教誨,這個叫法器。所以人能時時掏空自己,謙虛待人,能學到每一個人的智慧、優點,所以就能『取善無窮』。人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他這個器皿就是滿的,別人好東西進不去了。所以一個人謙虛,他就有無窮的受用,「取善無窮」。   【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一個人要進德修業、趨吉避凶,決定不可以少這樣的態度,決定不可以少謙虛的德行。接著經文講:   【古語云。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這一段確實應驗成語講的,「自求多福」。而且如理如法地求,決定每個人都求得到,這樣才叫真理。真理沒有說一個人做了有,另外一個人做了沒有,這個就不叫真理。而關鍵在哪?堅定不移的意志。人假如常常換志向,那就很難達到。「君子立志長,小人常立志」,就很難達到。所以「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志於功名必得功名,志於富貴必得富貴。人有志,就像樹有了根,立定這個志不改變,而且還不斷地積功累德。『須念念謙虛』,保持這個謙虛的態度。『塵塵方便』就是處處與人方便,為人設想,不與人爭,「與人無爭,與世無求」。這樣的修養,這樣的積德累功,自然感動天地,而得到福報,『造福由我』。接著經文講:   【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嘗有真志。不過一時意興耳。興到則求。興闌則止。】   有時候我們看事情,看的深度不一定夠,了凡先生看事情很有深度。他說到的,不要說,你看一個人說他要考功名,他就真想求得功名,有時候只是一時興趣、興致來了而已,並不是一開始就有堅定不移真實的志向,哪怕遇到多少困難他都不會改變,他沒有這樣的態度。其實讀到這裡,我也想以前自己考試考不好了,然後就在心裡面說,下一次我一定下功夫一定把它考好,結果下一次還是一樣,還是再起這個念頭。還是因為沒有什麼?沒有真志。因為志向是一個人的動力,考功名不是靠一時的興起、興致就能考上,德行得下大功夫,學問得下大功夫,才能做得到。而且還要是一分為民造福的存心,這樣才能去做父母官。真有為民造福的心,我想可能命中本來考不上都考得上。他有真志,祖宗都保佑他,這個人可以造福一方。   了凡先生觀察到,現在想求科第的人,沒有真志,沒有堅定的志向。再講深入一點,沒有真正要服務、造福於民的心。其實沒有這樣的真志,真被他考上了也不是好事,他拿去作威作福,可能造無量無邊罪,禍延子孫。   其實不只當官要有真志,從事每一個行業都要有真志,都要有志氣:我在這一個行業,就要把這一個行業的道德復興。在學校教書,要振興師道;在醫學界服務,振興醫道;做家庭主婦也行,振興太太道。太太也是聖人,周朝三太。所以人生選擇了哪一個本分、哪一個角色,就要盡心盡力去做,就能在這一個本分當中做出最大的貢獻。不可以『一時意興』而已,就沒有定心。   接著舉了一個例子: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齊其庶幾乎。予於科名亦然。】   舉到,孟子對齊宣王講到,其實齊宣王也是「興到則求,興闌則止」,他喜歡音樂,是一時間的興起而已,不是真的很愛音樂。但是孟子很善巧,沒有否定他,這個是我們的學處,雖然很清楚他「一時意興」而已,但是就藉由他這個「一時意興」給他一個期許。說王,你喜歡音樂,假如發自真心,那你一定是「獨樂樂,不若與眾樂樂」,你一定會讓老百姓都一起來接受好的音樂,與民同樂。您假如是這樣的存心,不得了,您的老百姓都能有禮樂教化,這個『庶幾』就是差不多,那齊國差不多就要興盛起來了。齊宣王一聽,本來是一時意興而已,他也要提升自己的這種胸懷了,好好,我也要下一點功夫,也讓老百姓得到這些這麼好的禮樂教化。這個都是聖賢人很會造緣,哪怕只有一點點,他都要好好地去運用它。因為讓一個君王轉變觀念,可能利益的就是全國的人民。   對於考功名亦是這樣,一個人有一份志向要考功名,他一定希望更多人有這樣的志向去考功名,一起造福於民,一起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他那一份志氣是真志,還能鼓舞身邊的人,一起堅持考功名、造福於民的志向。這樣的人我們相信一定考得上,也一定當官以後會愛民。這一段也期許我們,我們弘揚文化的心,一定不會變,還能感染身邊所有有志於此的人,來承傳這個歷史的使命,把文化由我們這一代繼續傳下去。這樣不只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千家萬戶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民族的命運。這是我們學《了凡四訓》,應該有對自己的期許。   好,今天《了凡四訓》最後一堂課程跟大家的分享就到這裡。最後也祝福大家新春吉祥,闔家平安,福慧圓滿!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028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028

🄴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了凡四訓》的課程,今天「積善之方」告一個段落,進入「謙德之效」。   「積善之方」上一次談到行善的第九個綱領:「敬重尊長」。所以在家庭當中父母長輩,在團體當中領導,包含年長的同仁,我們都應該恭敬愛護。這一段教誨後面有講到,「事君如天,古人格論,此等處最關陰德」。其實,每個人每一天,他能夠恭敬長者,就積了很多的陰德。但是假如忽略了這個重要的處事態度、做人分寸的話,那可能一天就折了很多的福報,所以切須謹慎自己的存心。   我們為人父母、為人長輩,都希望給下一代一個好的榜樣,積多一些陰德來庇蔭子孫,絕不願意禍延子孫的。但是假如不明理,可能自己積了罪業都不知道。比方,在很多生活的細節當中,「敬重尊長」,很容易忽略掉。像我們現在手機很發達,發個短信給領導:領導,剛好今天我表妹來了,下午帶她出去走一走,所以下午不來了,給您說一聲。這個短信,聽起來好像沒有錯,但細細想想這個不叫請假,這個叫打招呼。自己已經決定的事情,然後給領導打個招呼,那沒有尊重領導。他處在一個團體當中,他要安排事情,他要分配人力。你根本沒有事先預告,突然,他今天早上本來已經打算要安排哪些工作,接到一封短信,「我表妹來了,下午我要請假,不來了,跟您說一聲。」所以這個在心態當中,第一個,我們沒有能體恤領導者的立場;第二個,也不夠恭敬。真的恭敬所流露出來的言語,應該是:「我表妹來了,不知道下午工作忙不忙?方不方便我請假?假如不行,我再做安排。」這樣才是一種對領導者的尊重。假如好幾個同仁都是,先決定了才告訴領導,那我看這個領導一個頭兩個大,白頭髮會長得特別快,突發事件很多,難以應付。所以對待領導者,我們在言語態度當中都要注意,不失恭敬。   比方說,我們給領導提建議,確實也是為了領導好,也是為了團體好,這個心是可貴的,但是這個心要能保持。比方說,提了意見,領導不是很采納,那我們就情緒很大,甚至開始抱怨,抱怨給同事聽、抱怨給親朋好友聽。這就跟我們為領導、為團體好的初心相違背了。不只違背了,那怨天尤人這個有損自己的福報。再來又講給別人聽,講給親朋好友聽,這就言家醜了。結果是什麼?造成其他的同仁對領導、對團體更對立,這一點好處都沒有。所以人要理智、要很冷靜,每句話每個行為對自己、對團體是利還是弊,不能意氣用事,「小不忍則亂大謀」。   大家想一想,以前的人忍耐的功夫比我們強很多,其實他們是從小鍛鍊。那是幾百個人住在一起,哪有可能沒有磕磕碰碰,沒有摩擦矛盾?但是為什麼還能處得融洽?能夠忍耐、能夠包容,能夠柔軟地去應對進退,能夠不計較、不放心上,他就養成這樣的修養,他就能時時為大局著想。人的成熟度、人的度量就這樣鍛鍊出來。現在小家庭,父母做得有什麼不如自己意,就暴跳如雷。到團體當中就很難為大局想,很難體恤領導者的立場,所以確實人才從家庭教育出來的。從小養成這些恭敬,這些為大局著想的處事態度。所以掌握情緒的人才有成熟度。   今天給領導建議,他不能接受,那不能有情緒,這個時候怎麼辦?經典就是理智,經典怎麼教我們?「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你說,都要求我不要求他,真不公平。其實我們要了解上天是公平的,因為福田靠心耕,怎麼會不公平?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領導愈不能理解你,你還能夠一片忠心,這個功德無量無邊。   我們看商朝比干,仁慈之人,那是聖人,他勸皇帝,到最後他的心還被挖出來。我們相信這樣的聖人,他一定有大福、厚福在後,生天享天福,最起碼。而看他的後代子孫,林氏就是比干的後代。我們成長過程當中,尤其我們福建人,有一句話叫「陳林半天下」,你就了解林氏的後代有多興盛。這證明什麼?「試看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所以人世間沒有吃虧的事,也沒有占便宜的事情。真正遇到很大的境界考驗,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自己的德能增長、福報增長、智慧增長,不吃虧。所以二十四孝之首舜王,我們所遇到的人生境緣,絕對沒有他這麼困難,父母不能接納他,還要陷害他,他完全反省自己,像個嬰孩一樣地在那裡流眼淚。我們想一想就像一兩歲的孩子,好像犯錯誤了,很想去抱媽媽,媽媽不讓他抱,他在那裡孺慕之情,心裡不裝父母一點不是;甚至父母愈打他,他抱得愈緊。這樣的赤子之心保持終身,最後還是感動了他的父母。所以這些聖王、這些聖人,他們行忠、行孝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所以能時時守住自己這一顆善心、真心的人,必有大受用,必有後福,一點都不吃虧。人明白這一點,心就平了,境緣就無好醜,逆來順受,都能歡喜面對。   給領導反映好的建議不能接受,坦白講很正常。大家想一想,歷朝歷代幾千年的歷史,大家算一算幾個唐太宗?再換一個角度想一想,別人勸我們,我們一次就聽了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也沒有不貳過,我們也沒有人家勸一次就聽,怎麼就變成要求領導、要求身邊的人就要一次就聽?所以我們很多煩惱過不去,往往在自己的心態上跟傳統文化背離了,跟理智背離了,順著自己的習性才會卡住。   傳統文化常講,「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別人要包容寬恕。領導一次不能接受很正常,「諫不入,悅復諫」。其實都是自己受益,「悅復諫」,這個「復」裡面培養出我們的耐心;這個「悅」,看領導心情比較好了再勸,培養我們敏銳的觀察力。這不吃虧,都是自己福報跟德能的提升。緊接著,我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現在這個時代,人念念為對方想不容易。我們想一想,假如你這一輩子遇到的人當中,有一個人念念都是為你著想,我相信你有一天真正明白了,你會非常感動,也會非常珍惜他。因為人的心都是肉長的,他是有感覺的,他一時間的不理解,那很正常。等到他理解了,他會非常感動,他會珍惜這一段難得的因緣。所以俗話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這個領導我們建議了,好的建議,建議完了也要放下,自己心裡不要有罣礙。建議是我的本分,決策是領導的本分。假如決策不順我的意思,我很生氣了,我們也搶了他的職權。「君子思不出其位」,我的本分盡好了,我心安理得。假如領導沒照我建議的去做,我就很生氣,那變成我們的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甚至於變成對立了。跟領導對立起來了,怎麼看他都不順眼。所以這一些本分、道理都要想清楚,想不清楚一個念頭錯了,可能自己那一兩個月心情就很不好,很可能是自己障礙自己,自討苦吃的都有可能。所以理得心安,人世間怎麼可能每一件事情,事事都如意,都順我們的意?不可能的。但是如何在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當中,又能夠理得心安,就是很明白自己的本分跟處事的分寸。盡本分就放下,別罣礙了。那剛剛跟大家交流的是為人臣的心態。   坦白講,不只下屬要尊重領導,領導也要尊重下屬。很多學傳統文化的人,有時候心裡會有點不平衡。比方,這個怎麼都要求我們女人,不要求男人?怎麼都要求我們下屬,不要求領導?怎麼都要求弟弟,不要求哥哥?怎麼都要求兒子,不要求父母?其實經教是圓融的,對每一個都有要求的。而且學習的心態應該都看到要求自己,「正己而不求於人」,不能去要求別人。不然一要求別人,自己又做得不好,反而被人家怨,被人家不滿。孔子也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應該都是要求自己做好,別人自然而然佩服、感動、效法。道家也說「正己化人」,那個化是自然的感化,不是控制的,不是苛求的。   我們看《德育故事》裡面有提到,女子要求四德:婦德、婦功、婦言、婦容。男子要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所以對男子要求也是很多的。包含君臣的關係,假如現在領導人真正效法古聖先王,當領導的比臣子的要求更多。我們看歷史當中一個皇帝一個天子,左史記事,右史記言,一句話都不可以亂講,全部把它記錄下來,多嚴格。再來,皇帝三、四點就要早朝,每天如此,起那麼早就要為天下蒼生服務了。還不只他,他的小孩全部要起床讀書。所以「為君難」,不容易的。所以「上行下效」,其實這句話也是表現出對領導者的要求是更嚴格的,包含我們學「君道」,「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所以領導者都要有這些態度,他才能夠真正對於他負責的事情戰戰兢兢、謹慎的去把它辦圓滿,不會亂行使權力,不會用他的習氣去辦事情。   在這個時代我們去要求、指責他人,實實在在講是我們不夠厚道,太苛刻,為什麼?「先人不善,不識道德」。這幾代人傳統文化學得都不足了,甚至沒學過。沒學過我們還苛求他,我們就不厚道了。你說,怎麼連這個都不懂?他說我爸沒有教我,你說找你爸去。結果他爸說,我爸也沒有教。好,找你爺爺去。他爺爺說,那我也沒有學過,那好找你曾祖父去。我們一群人站在墳墓前面,那還要繼續理論嗎?所以這個時代聞聖教的人是有福報的人,也是有責任的人,珍惜這個福報去造福更多身邊的人,讓他們聞聖教,讓我們整個民族因為沒有學聖教的這些種種家庭、社會的悲哀,從我們止住,不要再繼續惡化,不要再讓老祖先流眼淚,趕緊把他們的教誨當至寶一樣的來愛惜、來深入,就對了。   孟子說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領導者應該敬重底下的人。在《中庸》裡面就講到,治理天下國家有九個重要綱領,其中我們看到「敬大臣、體群臣、子庶民、來百工、柔遠人、懷諸侯」,你看整個做法裡都是愛,都是恭敬,都是愛敬存心。當下屬給我們提建議,對不對還暫且不論,他那一分愛護自己、愛護團體的心,那個就非常珍貴,首先要肯定他的忠心。俗話講「士為知己者死」,你那麼能夠體諒他的忠心,那這個忠臣就交心了,就一體了,就一心為團體、為國家社會謀福了。第一個,要肯定他的忠心。再來,下屬提建議決定是大好事。首先他提得不對,我沒犯錯,團體沒損失,感謝他;第二他提的意見對,我的想法也沒有錯,兩個人合起來,幾個人合起來集思廣益不做得更圓滿?沒有壞處!對一個領導者自身又養成廣納雅言的修養。一個團體、一個朝代要興盛決定有一個氣象,有一個徵兆,就是一個領導人謙虛受諫,決定是興旺的徵兆;領導人不能接受勸諫,決定是衰敗的徵兆。這在歷代的例子中決定代代都是如此。   《群書治要》裡面講,「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商湯武王為什麼興盛?他底下的臣子為了國家謀福祉,可以正直地把問題提出來,商湯也都能包容,也不會覺得他們不給他面子,所以昌盛了。「桀紂」,夏桀、商紂,夏朝跟商朝末代的天子,「唯唯而亡」,底下人不敢講,講的人都被他殺了,所以最後就是亡國的命運。   所以下屬勸都是好的。勸對了我們不犯錯,角度對了我們也沒錯,大家集思廣益。再來,他真的看法錯誤,也是好事。因為他提出來我們才知道,他考慮哪些是需要給他提醒、引導,那不就藉這個事情你就在栽培自己的下屬。其實一個領導人,他最大的價值在哪裡?不在他做了很多事,這個表相而已,在他在這個位置當中培養出了幾個像他這樣的人才,這是對團體長遠的貢獻。所以俗話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個當父母的人他這一生社會地位功業挺輝煌,結果下一代沒教好,敗家了,他的成就不止等於零,還可能是負數,把幾代家族留下來的全敗掉都有可能,那他幾十年來的那個身分、地位很可能還變成人家的笑話。所以家庭跟團體最重要的一件事,培養下一代,培養接班人。不然我們國家記錄了我們做了很多事,結果你一個宰相位下面沒有人可以做宰相,國家敗了,那你五年十年前那些功業又有什麼意義?所以古人看事情不是看眼前而已,看得很深遠。所以藉由這些下屬直接提起來,你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才性,看到一個人的忠心,看到一個人的思惟不足的地方,就拉拔他。所以我們看看這幾個分析的角度,下屬提意見哪有壞處?全部是好處。   下屬提意見,領導者的回應就是修養。他提意見,「好好好,提得好,我回去好好想一想、看一看。」講完石沉大海,沒什麼反應,變應付。他每天在那裡盼盼,最後他可能對我們都產生了懷疑,說要回應給我,統統沒反應。本身我們就變成了怠慢了這件事、怠慢了下屬。所以領導人的恭敬心也很關鍵,你一尊重他,有所回應,他一受尊重,他會更加積極地來盡他的本分,你把他的士氣都帶起來。提了意見,你要回應,回應的時候好的部分肯定,他偏頗的部分趕緊引導他,給他作一個說明。而且現在這個時代處處也都要互相提醒,比方說也給下屬講,你的意見很好,但是現在還有其他的角度要考慮,請你尊重我的職權、我的決定,互相提醒一下。不能領導下了決定,不合他意了,他又不歡喜。所以這個「敬重尊長」都要落到生活當中的每一件事,包含每一個自己的起心動念上。   接著我們看積善的第十個綱領:   【何謂愛惜物命。】   這個『愛惜物命』,我們就了解到,一個人的福由心耕,愛惜物命就包含了悲田,也包含敬田。福田大分三個,愛就是慈悲,悲田;「惜」,他珍惜了,他不會糟蹋了,這個也是恭敬,對一切人事物的恭敬,尤其對物品節儉、不糟蹋,這個也是敬田;其實也是有恩田,因為他很珍惜,那就是一個知恩報恩,就好像父母兄弟姐妹送我們的東西,我們非常感念這個恩德,所以「愛惜物命」就是跟整個福田非常相應的一個處事態度。   接著經文講: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惟此惻隱之心而已。】   人與所有生靈、動物比較差異的地方,就是人比較突出的德行,而能並列為天地人三才的關鍵就在於『惻隱之心而已』。我們常說「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人效法才能並列三才。所以人修其仁道,合於天心,合於天道,就能契入天人合一的聖賢境界。從哪裡下手?就是從愛惜物命、培養惻隱之心下手。所以接著經文講:   【求仁者求此。】   真的這一生要契入仁愛大道的讀書人,就是時時提升惻隱之心,保持惻隱之心。   【積德者積此。】   很努力積功累德的人也是在這裡下功夫了。接著具體經文當中講到:   【周禮。孟春之月。犧牲毋用牝。】   在十三經當中談禮的部分有三經,《周禮》、《儀禮》還有《禮記》。《周禮》是全世界最完備、最有智慧的憲法。我們整個幾千年的文明,每一個朝代的憲法、國家的大法,都是依照《周禮》的原理原則設計的。裡面講到『孟春之月』,「孟春」是陰曆正月,叫「孟春」,像兄弟排位置大哥用孟字,孟仲叔這個是,或者孟孫、叔孫、季孫,都是以輩分來排的。孟叔季這個就是兄弟長幼先後的順序,孟是排第一,所以陰曆正月。正月的祭祀,『犧牲』這個就是指祭品,『毋用牝』,祭祀的時候不用雌性的牲畜,這個「牝」就是指雌性。為什麼?因為雌性的家畜可能有懷孕,所以就是憐憫牠可能懷孕了,一個雌性的母親懷孕,牠可能裡面還有三個生命、五個生命,都說不定,這個也是一種惻隱之心。再來:   【孟子謂。君子遠庖廚。所以全吾惻隱之心也。】   在孟子的教誨當中有說到,『君子遠庖廚』,「遠」是遠離,「庖廚」是廚房,廚房難免有煮肉。事實上在古代的家庭當中,一年差不多吃肉可能三次、兩次這樣的次數而已,春節還是什麼中秋這些大的節慶,一般是吃不到肉的,那不像我們現在餐餐都有很多肉食可以吃。孟子這段話講到,這個君子不忍心聽到、看到殺生的情況。這些教誨『所以全吾惻隱之心』,就保全自己惻隱之心。我是曾經在山區服務,有一天學校有一隻黑豬,剛好要宰來殺。那黑豬可能都有感覺,還沒有殺牠以前就有嚎哭了。我剛好在學校教書,那一天聽了那個聲音,整天都很難過。所以看到孟子這一段話真的是有感覺,「君子遠庖廚,全吾惻隱之心」。接著經文講:   【故前輩有四不食之戒。】   前輩們提醒我們這些後輩,在這些情況之下能夠不去吃肉,這都是全自己惻隱之心的方法。哪『四不食』?第一:   【謂聞殺不食。】   聽到牠被殺的聲音不忍心吃。它是「四不食」,這個比佛門吃三淨肉多了一條,多了哪一條?   【自養者不食。】   自己把牠養大的不吃,這個我非常有感受。我小時喜歡養鴿子,那鴿子母親生了小鴿子,剛生出來羽毛沒有,赤裸裸,看牠慢慢慢慢羽毛豐滿了,學飛了。我這小主人陪牠練飛,有的靈性很高,牠飛飛飛飛還停到你的肩膀上,跟你很親。那時候我還是念小學二、三年級這種年紀,自己把牠就這樣拉拔長大的,結果家裡老人說要進補,就看上我養的鴿子。家裡老人要,我們也不敢說不,就真的燉補了。坦白講,以前也不懂,假如是現在可以溝通,這些營養植物比牠還要豐富,何必一定要殺害這些生命?結果燉了補,就問我吃一點吧?真吃不下去。都用愛心把牠們養大的,怎麼可能還忍心吃牠們?所以這個『自養者不食』。   【見殺不食。】   殺的時候你看到,不忍心吃。這個我一講到這裡就想到小時候,看到殺雞,真的不忍心再吃。所以曾經也跟大眾分享我們是「將加人,先問己」,將加物,先問己。那我們不願意人家殺我們,我們也不應該去殺人;我們不願意人家傷害我們的生命,我們也不應該去傷害動物的生命。哪有說動物生下來就是要給人吃?經典裡沒有這句話,那是人慢慢慢慢尊大了,他比較強了。假如我們今天遇到熊,牠比你有力氣,那你給不給牠吃?那個時候熊說,你就是生下來就是要給我吃的。你受不受得了?我相信你一定受不了的。同樣的每一生命內心也在吶喊,哪有說我天生就是給你吃的?你想一想人現在有方法制服動物,所以你吃牠,有沒有哪一天人被外星人制服了,你給不給他?你給不給他吃?是!人要小心,因果報應。你怎麼樣去傷害生命,「出乎爾者,反乎爾者」,有可能你那個惡念最後還是回到自己身上,這是大自然的定律。   所以愛護生命的人,就是愛護自己,為什麼?長養你的慈悲心,你的德行、你的福報都在增長。你今天殺害生命了,福報跟德行都在下降。所以真的,愛生命就是愛自己,這個宇宙就像一個圓一樣,你好的意念出去、好的言行出去,最後得利益的還是自己。   所以世間為什麼這麼多的戰爭?戰爭是結果,原因是什麼?就是殺生。這個理在佛門講得徹底,沒有把這些根本原因找到,所有這些惡的結果很難改善。所以佛門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為什麼這麼多戰爭?因為每天殺害生命太多,這些生命都有靈性,牠會記怨,等因緣成熟了牠要報復。所以這些道理都明白的人,他廣結善緣,不只對人廣結善緣,對生命廣結善緣。所以民國初年,李叔同先生他出家之後法號上弘下一法師,弘一大師,他讓他的學生豐子愷畫了《護生畫集》,那都是很可貴的教化。   所以我們看到「四不食」,「聞殺不食、見殺不食、自養者不食」,再來:   【專為我殺者不食。】   這個生命就因為要給我吃才殺它,那儘量避免。我們不只不願意、禁止去殺生,我們更積極地放生。在歷史當中就有記載,漢朝楊寶他有一天遇到一隻鳥受傷了,很嚴重,他非常有愛心把牠照顧好,把牠救活了,後來飛走了。之後他作夢,夢到這個鳥銜了四個非常潔白的玉環,在他的夢中送給他,潔白代表清廉。所以楊寶的孩子,子孫四代都是清官,而且都做到皇帝的老師,已經是人臣當中最顯貴的,四代三公。他的後代楊震、楊秉、楊賜、楊彪,四代三公,跟什麼有關?跟他祖上愛惜物命、放生有關。所以人要明白,愛護生命對後世的福報這麼大,誰不願意做?   包含晉朝,在《晉書》第八十一卷裡面講到,有一個將軍叫毛寶,剛好在武漢的時候,在路上看到一隻白龜,白色的烏龜很少見,才四五寸大而已,很小,在被販賣,可能就要被屠殺了。他不忍心,把牠買來放生。後來他這個軍隊遇到一次戰役,六千人都溺死,被逼到都陷到水裡去,六千個人溺死了。結果他逃過一劫,因為在水中突然被一隻烏龜救了,是白龜,而且是五六尺大,多年以後這隻白龜長大了來報恩。有時候我們看到這個歷史非常驚訝,驚訝在哪?天地這麼大,這隻白龜有裝導航系統嗎?牠怎麼能找到?怎麼能感受到救牠的人有生命危險?所以古聖先賢契入了一個真相,「眾生與我皆一體」,不然講不通。「一體」是什麼?就像這個身體,你頭痛全身都知道,哪有說頭痛只有頭部知道,底下統統不知道,不是這樣的;甚至於你拉一根頭髮,你全身都痛。一根頭髮多小,為什麼全身感覺到?因為是一體。所以念念想報恩,萬物又是一體,牠當然有感應。   不只善有感應,惡也有感應。大陸前不久發生一件事,有個人建議他的朋友去吃老鷹小孩的肉,說可以治病。現在人亂建議。結果真的把老鷹的孩子殺害,那隻老鷹一定是肝腸寸斷,自己的孩子失去了,就要報仇,不只抓那個吃的人,那個建議的人也被抓得這個頭部都破皮了,那太恨了,一抓都把他的肉給抓起來了。結果那個出主意的人自己講:我出主意的時候老鷹怎麼會知道?可是他為什麼這麼恨我,一直要攻擊我?還是有感應。所以人這個意念、一言一行都有磁場、都有波動,一發出去,宇宙都收到了。所以俗話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不能騙得了誰的。所以人不殺害生命,念念仁慈存心,隨緣盡力去愛護生命,千祥雲集,這樣的人哪怕人生本來有災禍,都能像毛寶這個下屬,逢凶化吉。   我自己有一個經驗,我第一次放生,當時整個頭皮發麻,我還問旁邊一起去的朋友,你的頭會不會麻?他莫名其妙,哪有頭會麻?我問了好幾個,他們都莫明其妙,我就想到是不是今天太陽太大了。後來隨著深入傳統文化的經典才知道,這是祖先這些聖賢人在護佑我、在提醒我。他知道我本來就是短命,放生是無畏布施才能得健康長壽。因為我是海邊的人,我們閩南話,「靠海得吃海」。我爺爺捕魚全鄉第一名,為了謀生沒辦法。那時還沒有學《了凡四訓》,不知道,不然本來有這麼大一福報,不捕魚還是能夠有這樣的財富。所以我們就看到「無有正法,何以經世出世」,你連經營事業都不懂,要取捨行業。確實我爺爺也是很勤奮,也是很愛護我們子孫,到我這一輩全部是大學畢業,還出了兩個博士,我們是很感念爺爺。但是畢竟捕魚第一名,那捕起來的魚可能用算盤都不好算,而我又是長孫,長曾孫,承擔整個家庭這一個所做的罪業,我當然要多承擔一點,坦白講我是短命。所以上天慈悲、祖宗聖賢保佑我,就提醒我,這個孩子早就該幹這個事情了,怎麼現在才幹?所以後來明白了,那就開始不能吃眾生肉,緊接著有機緣又隨緣去放生,就對了。所以雖然現在身體比較苗條一點,但是精神狀況比十年前的時候還穩定,我十年前那時候開車都會開到睡著,真的是險象環生。   接著經文講到:   【學者未能斷肉。】   還不能馬上把這個飲食習慣去除。   【且當從此戒之。】   先從「四不食」開始。古人很厚道、很柔軟,不強迫人,讓人循序漸進來調整。   【漸漸增進。】   這個惻隱之心不斷能提起來,當然具體來講這個肉愈吃愈少,本來是三道兩道一道,偶爾吃吃,這個慢慢慢慢『漸漸增進』。   【慈心愈長。】   其實想一想為什麼要吃肉?為了健康,那應該更不要吃肉了,尤其現在肉食裡面荷爾蒙、抗生素這些化學物質更多,對健康更沒有益處。所以:   【不特殺生當戒。】   不只這個傷害生命來吃牠的肉,應該要慢慢戒除減少。   【蠢動含靈。皆為物命。】   這個『蠢動含靈』,就一般這些蜎飛蠕動的昆蟲、小生命,牠們都是有靈知的,都有感覺。所以俗話講,螞蟻都珍惜生命,牠那麼小,牠還是貪生怕死,很愛惜牠的命的。所以『皆為物命』,都是一條命。   在歷史當中,有個人他做酒,常常這個蒼蠅不小心飛進來,很可能就溺死了,他很有耐性把這個蒼蠅救出來。突然有一天被人家陷害判死刑,結果官員每一次要寫最後的判決,一堆蒼蠅就飛過來,他沒有辦法寫,好幾次要寫都寫不了。古代的官員都讀聖賢書,他就覺得其中必有緣故,他就重審,最後就還這個人清白。愛護蒼蠅,最後救了自己一條命。所以確實行善真的能逢凶化吉。經文再提到:   【求絲煮繭。鋤地殺蟲。念衣食之由來。皆殺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當與殺生等。】   人每天要穿衣、要吃飯來維持他的生命,穿衣假如是絲織品,必須要拿蠶的繭來做衣服。可是要拿蠶繭,那就必須要用熱水,讓這個蛹就死在裡面,才取這個絲。那做一件衣服就不知道傷及多少蛹的生命。所以仁慈之人不忍心穿絲織品的衣服,不忍心穿動物皮跟毛的衣服。我們有時候看朋友穿來給我們,有的用浣熊的毛,用狐狸這些動物的毛,那整個製造過程很殘忍,看了很難過。其實用麻用棉花,還有現代科技很發達,這些衣服的做法都不會傷及生命,又能保暖,又能長養我們的惻隱之心,何樂而不為?   接著,每天要吃,食物怎麼來?『鋤地殺蟲』,在整個種植過程當中,鋤地很容易傷害土裡面的生命。其實生命有靈知,事前用真誠心跟牠們溝通,應該是有感應的。還有一些仁慈的人,他們用比較大的塑膠框來種菜、種食物,就是儘量減少傷害生命,都是很難得的慈悲心。所以『念衣食之由來』,衣食的整個生產製作,『皆殺彼以自活』,殺害了牠們的生命來養活自己,更要珍惜這些衣物和得來不易的食物。   所以『故暴殄之孽,當與殺生等。』「暴殄」就是糟蹋食物,糟蹋這些物質,因為這些物質、食物的生產,都可能傷及這麼多生命,你不珍惜這些食物,還把它糟蹋了,這樣的罪過跟殺生同等。接著經文又講:   【至於手所誤傷。足所誤踐者。不知其幾。皆當委曲防之。古詩云。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何其仁也。】   接著又論述到,我們每一天,不小心我們的手可能誤傷了生命,我們的腳可能誤踩了生命,一天當中不小心傷及的生靈『不知其幾』,就是說不少了。比方我們吃完的這些碗盤來不及洗,可能有甜的了,吸引很多的螞蟻過來,結果幾十隻螞蟻泡在水裡淹死了,這不是有心的,這是誤傷的,所以很多生活的好習慣養成了,才不會誤傷了生命。   道家說,「昆蟲草木,猶不可傷」。』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走路小心不要誤傷了生命。我們想一想,一個小孩從小就「舉步常看蟲蟻」,我相信這個孩子一定長得白白胖胖,有福報,念念存仁慈心,怎麼會沒有福報?所以現在的父母就擔心孩子以後沒工作,沒有前途、沒有財富,那個叫杞人憂天,乾著急。福報是修來的。從哪裡修?從心地修。他能力行《了凡四訓》講的「愛惜物命」,你根本就不需要去擔心他的未來有沒有福報。所以人不明理,白操了多少心都不知道,真冤枉。操到最後傷害自己的身心,然後下一代也變得很容易操心,就不快樂。所以能明理的人,心才能安,才能夠改造自己的命運,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剛剛我們提到「禁火莫燒山林」,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國家的森林起火,有一些確實是人不小心抽菸或者是點火,最後整大片的森林燒掉。我們想一想森林對人類多重要,森林對生活在裡面的生命多重要。一把火燒掉的昆蟲生命,可能數都數不清,人不小心可能就造了自己多大的罪業。所以人怎麼可以不謹慎?可能就把自己的福報,甚至後代的福報就一把火燒掉了,所以應該要『皆當委曲防之』,要謹慎對待。   而我們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這種愛護生命、謹慎的態度從小培養。佛門對於這個出家的沙彌,在《沙彌律儀》當中有讓,他們要在下床以前,每天睡醒了,下床以前要持行步不傷蟲蟻咒,有個咒語,這個咒語的作用是幹什麼?時時長養自己的惻隱之心,提醒自己不要傷害生命。咒語很短,「唵 地利日利娑婆訶」。每一天下床以前念七遍,多念幾遍。大家想一想每天這樣提醒,真是心地柔軟,就內化了。一個人修身最根本的就是慈悲心,再從這一個慈悲心推演到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生命,我們相信他的道德一定可以成就。   接著蘇東坡先生的詩詞講到,『古詩云: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何其仁也』。這樣去做確實是非常的仁慈。老鼠這些生命牠們也要延續生命的話,都要有東西吃,所以一些吃剩下的能夠留一點給這些小生命。憐惜蛾的生命,燈能不點就不點了,因為飛蛾會撲火,你點一個燈這個蛾飛過來太熱了,牠就燙死了。當然現在可以裝紗窗避免這一些情況發生,這個都是從生活當中這些做法來避免傷害生命,這個都是很仁慈的人做出來的事情。接著經文講:   【善行無窮。不能殫述。】   這一些善的行為把它推演開來那是無窮的行為了,『不能殫述』,這個「殫」就是不能完全仔細,不能完全列舉出來,只能提綱契領以這十個綱領來跟大家分享。   【由此十事而推廣之。則萬德可備矣。】   假如從這十個綱領再把它延伸開來,那應該無盡的善行功德都圓備、圓滿,雖然是十個綱領打開來就是一切的善行。而這個『推廣之』,這個「推廣」首先是自身,從自己去力行這十條,內化以後就能時時處處都存善心、行善事。自行,自然化他;而且自己能夠從「十事推廣之」,跟我們學習的人都能舉一反三,那就不是學呆了,很有悟性的去體會、去推而廣之。   我們接著看《了凡四訓》第四個大單元:「謙德之效」。第四個大單元強調謙虛的美德,這個意義很大,為什麼?一個人改造命運要從改習氣下手,所以「改習為立命之基」,改掉壞習慣、壞習性才能改變命運,有一些人開始改變命運很積極,可是一段時間以後懈怠了、自滿了。《禮記•曲禮》一開始,「傲不可長,志不可滿」,他一有傲慢了,自滿了他就上不去了,他就要退步了。那一退步了,過也很難再改,善也很難再積了。所以這個謙德,能夠讓我們改過積善保持以外,還能不斷更提升。所以這個德目對於改造命運是非常重要的功夫,這個謙德不能保持,不只自己不能受益,不能改造命運,甚至於因為自己積德行善,傲慢以後反而讓大眾反感,讓家人不能接受,他們也不願意學習傳統文化,那這個傲慢、不謙卑反而變成造罪業。所以這個講起來大家都覺得很重要,但是要高度警覺才能謙卑不傲慢。   在魏大人寫給唐太宗的《諫太宗十思疏》裡面就有提到,「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一個人一開始建功立業很真誠,不同民族的人都團結在一起;可是他一覺得自己很厲害了,就傲慢了,最後連至親兄弟家人都跟他沒話講,跟他像陌生人一樣,變眾叛親離。魏大人在他的勸諫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其實不是提醒他一個人,提醒我們每個人,叫「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很多人都有好的開始,都挺積極積德行善,但很少看到終身保持善始善終。而這個善終要保持,沒有謙德辦不到。我們看了凡先生「四訓」的這個編排用心良苦,可謂「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西」,能夠體會到他的苦心,這個讀起來應該特別深刻。我們看一開始,讀書人講話都是有憑有據,不馬虎的。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其實坦白講,以前的人,他心比較淨,你說像農夫每天欲望很少,他生活很有規律,那身體健康。而因為他很單純,他也會從每一天所發生的事,他會有所感悟人生的道理,比如他一定了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只要單純、心地清淨,很可能每一天發生的事都能讓我們長智慧,我們古人這個《易經》從哪裡來?「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不都是從整個萬物當中得到人生的啟示?所以淨的人每天都有悟處,浮躁的人每天不只沒有悟處,還一堆煩惱。   這一《易經》的話,就是從天地裡面體會的人生哲理,天道的道理在哪裡?『虧盈而益謙』。這個具體來講,比方說月亮,它十五圓滿了,「盈」就是滿了,怎麼辦?「虧」。正月十五滿月了,它慢慢慢慢就要縮小了,「虧盈」代表志滿了可能就要受損。   「步步佔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你什麼都要拿第一,人家看了一定很不順眼,你太強勢了,人家一定不歡喜,可能人家就要跟你比高下了,你自己惹來別人的對立跟衝突,所以處事要謙退。所謂,家敗敗在一個奢字,人敗敗在一個逸字,討人厭、沒有人緣敗在一個驕字。驕傲自滿。所以孔子在教導他的學生也是說到,一個人德行地位福報滿了又能守得住就是靠這個謙,持就是保持,盈而能保持就要靠謙。   「虧盈而益謙」,我們看到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慢慢地它的整個亮,月的亮光就愈來愈大,這個就益謙,它慢慢慢慢能夠漸漸愈來愈有光芒。『地道變盈而流謙』, 「地道」的理在哪裡?我們看到水都往低處流,一個容器裡面水裝滿了一定溢出來,再往低的的地方流,所以溢盈,滿了就流出來了,流到哪裡?流到低處。低處有道,低處就受益了,所以流謙。   接著,『鬼神害盈而福謙』,天地鬼神,看到這個驕傲自滿的人就很討厭,給他開玩笑。所以人假如突然覺得很多事情不順利,「最近怎麼好像這麼倒霉。」剛好讀到這一句,「是不是我最近特別傲慢,惹得人、天地鬼神不歡喜了,討厭我們了?」這個可以反省一下。「而福謙」,這個「福」就是冥冥當中暗中保佑、庇蔭這個謙虛的人。   『人道惡盈而好謙』,在人道當中,人與人相處之禮,必然是討厭那個自滿傲慢的人,然後喜歡、敬重謙虛的人,謙虛的人讓人如沐春風,一定交到很多好朋友,謙虛的人給人家留顏面,不給人家難堪,傲慢的人那個話就讓人家很難忍受,站在他旁邊覺得無地自容。所以「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六十四卦每一卦在六爻當中吉凶相參,有的吉多,有的凶多,只有一卦是全吉,就是謙。謙是「地山卦」,我們從這個卦象看就感覺它的精神,地在上山在下,誰都知道山一定比地高,可是它既有這麼高的智慧、德能,它還能曲得比地還低,這就代表它的謙卑。我們看聖人多謙虛,在古聖先王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看舜王是聖人,但他很謙退,都請下屬要給他勸諫。   接著再引《書經》上講的,這是全世界最早也是最精闢的政治哲學,一本對政治高度智慧的經典,說到:自滿傲慢一定招來損害,招來禍患,謙虛必然招來益處。這個從歷史當中都看得非常明顯,我們看開國的帝王,他謙虛,很多人幫助他。漢朝還沒有得天下,楚漢相爭非常明顯。項羽很傲慢,所以他的人全跑到劉邦那裡去了,本來他有足夠的福報跟人力,一定是他得天下,最後整個局勢大逆轉,因為他「滿招損」。劉邦都覺得張良厲害,韓信厲害,蕭何厲害,他都感謝他們,反而他「謙受益」。所以歷史是一面人生的鏡子,給我們很多益處。而孟子也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一個人違背了道,違背了謙虛,親戚都分崩離析不幫他。「得道者多助」,天下人都來幫助他。孟子這些話都很可貴,天下人都會歡喜、順從他好的志願,好的指導,跟他同心給世界謀福利。   接著經文提到幾個謙虛受益的實際例子,當時的實際例子,給了凡的孩子,還有當時所有的人高度的信心,這些人,你們都認識。我們下節課就這些例子跟大家再來做交流。這一節課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027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027

🄴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很抱歉,今天晚上,因為馬六甲州長邀請中心一些領導、老師用餐,所以今天就錄像跟大家交流這一堂《了凡四訓》。   我們非常感佩馬六甲還有大馬的這些領導者,他們非常重視中華文化的弘揚,他們的認知能理解中華文化是世界的瑰寶,這麼多古文明只剩這個古文明承傳下來。所以納吉首相當時看《群書36O》就非常讚歎,說道:「假如全國的官員、公務員都能照這些教誨去做,那必然能夠愛護好人民,把國家治理好。」   我們看中國幾千年歷代長治久安,都是當時的國家領導者重視正法的弘傳,那就把老百姓教好了,就家齊、國治,風調雨順,所以最重要的護法就是國家領導人。所以我們剛好《了凡四訓》提到十個行善的綱領,上一節課我們就講到「護持正法」。我們是跟大家分享《了凡四訓》這一段教誨,我們的首相、我們的州長,他們就在做這一件事情。所以人能弘道,這些領導者他們做得好,他們就是人民的表率。   而這個護持正法的重要性,在這一個時代感觸特別深刻。從我們兩代人來看,我父親那一代常常都聽到某某人很孝順,父母生病了二十年都這麼恭恭敬敬,不辭勞苦奉養父母,整個鄉里都非常感佩,聽到的孝子不少。可是到我們這一代,要聽到個孝子都很困難。所以這三、五十年,這個正法當中,倫理道德教育沒有承傳,那整個人心墮落的速度就非常快。確實就像經文裡面講的:   【法者。萬世生靈之眼目也。】   他慧眼沒有開,隨波逐流,那可能做出來的行為就連畜生都比不上了。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這個就提醒我們,人之所以為人,首先一定要懂得知恩報恩,可是沒有教他,他不懂。有一個七歲的孩子學了《弟子規》,剛好有一次請他分享,他第一句話就講:原來做人要孝順。你沒教他,他不懂。所以《三字經》講到「人不學,不知義」,《禮記•學記》也講到「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正法,他不知道為人就應該盡道義,反而變成什麼?他覺得當人就是要享樂的,就是要縱欲的,那就把自己的身心給摧殘掉。所以人不學正法,連怎麼愛自己都不懂,就更談不上去愛別人了。   所以香港有一個華人感嘆,全世界最悠久的一個民族,它的文化歷史承傳得最好,就是中華民族了。因為沒有正法,這短短幾十年變成最短視的民族,短視到什麼程度?為了幾百塊、幾千塊能傷害自己的至親,父母、爺爺、奶奶,這樣最親的,把他一把屎一把尿撫養長大的人,他都可以傷害他。所以我們看到目前社會的這些現象,孔子有一段話教誨我們,「見義不為,無勇也。」這個現象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感同身受現在為人父母的難處,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歷代祖宗的憂心,那不能再讓祖宗擔心流眼淚了,要救人危急,趕快把聖教傳到家家戶戶當中去,我們隨分隨力,隨每一個緣盡力去做,就圓滿。當然人能弘道的話,那首先我們要供養給別人的經教,我們得要先好好做,讓他們看了有信心,進而來深入。所以我們看到經文裡面講的,沒有正法:   【何以參贊天地。】   這個『參』是參與,『贊』是幫助。人是萬物之靈,在《三字經》當中說到「三才者,天地人」,人與天地並列三才,人是尊貴的,人可以透過教育成為完美人格,天人合一的修養,所以他能跟天地無私之德並列。所以透過教化,遵從聖賢教誨的人,他真的可以像天地一樣教化眾人,教化萬物,所以才說到「參贊天地」。道家講的代天行化,代天地教化眾生,這樣的人生非常有價值。我們看到孔老夫子的教化,他老人家離開這個世間兩千五百多年了,但他的教誨對人類的影響反而更大更廣。現在歐美國家很多都在學孔老夫子教誨,連美國都把孔老夫子的生日列為教師節,那我們中華兒女更要珍惜。   所以人要有志氣,就像《了凡四訓》裡面一開始談到的「改過之法」。人改過要先發三種心,第一個就是恥心,羞恥心,「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孔老夫子、孟夫子他們可以百世為師,我跟他同樣是人,我怎麼願意糟蹋自己,淪為欲望的奴隸?人這麼一想,羞恥心,「知恥近乎勇」,他的勇氣,他斷惡修善的勇猛就出來了。所以孟子講「無恥之恥,無恥矣」,人能時時提起這個羞恥心,他這一生就不會做出羞辱自己、羞辱祖先的行為。所以《了凡四訓》說「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為聖賢,失之為禽獸」,人能時時保持羞恥心,他這一生一定可以作聖作賢,不能保持,那不可能不墮落了。所以我們看到這些經句,句句都跟羞恥心相應,讀的時候,直下承擔的人就是有羞恥心,就是有志氣了。「參贊天地」。   【何以裁成萬物。】   這個『裁』就像做衣服,剪裁,那做衣服當然要做好的衣服。『裁成萬物』,從身為父母的人來講,你要教育出承傳中華文化的聖賢子弟,那是造福家族、造福社會、造福民族,甚至於胸懷要到造福世界。為什麼?在這個大時代當中,身為中華兒女一定要有救世的胸懷,不然與良知有愧。   我可能講這樣,大家說有這麼誇張嗎?我這個是有依據的,七O年代湯恩比教授講,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都是我們儒道釋三教,是我們中華兒女承傳幾千年的道統,這是我們承傳的東西,我們不把它發揚去造福世界,那我們不就見死不救?唯一的方法我們還不好好去學習、去推展,那就對良心確實是有愧了。你有救世的法寶,那眼看他死去,那這個怎麼是萬物之靈做得出來的,怎麼是炎黃子孫做得出來的?   怎樣的胸懷才配當炎黃子孫?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我們是要實質的炎黃子孫還是要名義上的炎黃子孫?聖教的修學,重實質不重形式,不能說我血統是漢族,我就是炎黃子孫,大家看看經典打開來,不是談家,不是談國而已,談什麼?天下。我們看《大學》一打開來,就講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你看《三字經》講「三才者,天地人」,你看那個胸懷要跟天地一樣寬廣才對了。所以看到這些經句,對我們的人生都有啟示。   首先從自身,要剪裁先把自己培養成聖賢,這很重要,這叫自覺。要教導孩子,你要首先自己覺悟,教導自己的學生,我們要首先會自我教育才能去教育別人。我們沒有自覺,沒有自我教育的態度,我們的德行就上不去了,那必然教別人很難不落入孟子所說的好為人師的狀態了。所以這個剪裁首先要好好教育自己,培養自己。尤其是《大學》講的,要先從格物下手,先改自己的習氣,習氣一改,人的真誠,人的慈悲心慢慢就流露出來。因為貪瞋痴慢少了,多了為人設想,多了謙卑恭敬了,讓人如沐春風,跟我們最近的人感覺最強烈,哪有不歡喜,哪有不支持我們學聖教的道理?   所以身修了,接著呢?齊家。「領妻成道,助夫成德」,這從最近的地方去利益起,接著教好下一代,接著影響你身邊所有有緣的人。他們都有愛心了,他們都去愛護人,愛護一切的生靈,那不就是「裁成萬物」。所以道家講「正己化人」,那佛家講「請佛住世」,一定都要從自己開始做起。   尤其這兩句話,「參贊天地」,「裁成萬物」,在現在這個時代,特別讓人可以感覺到人的價值。我們看一個地球母親,它這麼好的環境,它可能是孕育了幾十億年,它才成就的一個好環境,那這個大地母親滋養了萬物,但是短短兩、三百年,人類利欲薰心,放縱欲望,對整個大自然恣意破壞,現在科學家已經警告了,可能地球環境都不能住人了。   我前一陣子到了河南。河南是整個中國的農業大省,光是一個周口市生產的糧食,可以讓全國吃半個月,那個產量嚇死人。他們很難得,希望恢復傳統農業。因為現在整個農業裡面噴灑的農藥化肥太多,這個食物裡面都有毒了。結果發了這個心,才知道這個時代做好事不容易,本來是想說把這個土壤搞好,結果這麼深入,他說不只要搞土壤,水污染,那要讓水能夠重新恢復清淨,這個工程有多大?水也好,土壤也好,這些污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這個時代你發心要做好事,你沒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很容易退縮。所以經典當中給我們打了一個預防針,要「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才真的能夠做出利益後世的好事出來。為什麼這個時代做好事這麼難?因為「欲令智迷」,人追求欲望之後,整個智慧,整個洞察機先的能力弱了,他不能防微杜漸,所以往往發現問題都已經是非一日之寒了。但是老祖宗也提醒我們,「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所以發現水要恢復純淨是個工程,後來再加上什麼?空氣也污染了,那這個工程也很大了,所以整個植物的生長,它要有陽光、空氣、水、施肥,種種因素去配合,這些統統都要改善。   其實這些污染還不是最嚴重的,思想的污染才是最嚴重的了。農民要回到「民以食為天」,他們這個行業太重要了,攸關每一個人的健康,甚至攸關整個國家的興衰。現在全世界醫療的花費都排在財政支出的前面幾個位置,龐大的醫療費都要把整個國家的財政拖垮了。病從口入,你吃的東西不改善,你這個醫療費怎麼可能會減少?所以解決問題不能從結果解決,要從根本原因上解決。所以農業改善,醫療費會大大減少,不然都從症狀解決,真的是一個問題接著問題出來,真的是疲於奔命。所以古人有覺悟的智慧,所以「覺者畏因,迷者畏果」,覺悟的人都趕緊把原因找到去解決,迷惑的人每天擔心這些呈現出來的問題而已。所以大自然破壞最嚴重的污染是人心,他自私自利了,他不懂得愛人,不懂得愛環境,他的思想當中缺乏一種為長遠的人著想,他只顧眼前之利益,叫急功近利的污染。所以功利主義對於人心的污染那是最具殺傷性的,這才是最大的污染。   我們想一想孟子的話,「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行一個不道義的事情,傷害一個無辜的人,而能得到天下,他都不幹這種事情。我們在《了凡四訓》來看,呂洞賓先生,鍾離要教他點石成金,點石成金可以去救濟人。您看呂洞賓先生說,這一塊石頭變金子以後會不會變回來?「五百年後,當複本質」。「那我就害到五百年後的人了,這個我不學」。他能想到五百年後的人,更何況是現代的人?所以這一些故事,這些風範要多講給我們的後代聽,他們就很自然地會為當前跟後世的人著想。   現在天災地變很多,不能怨天怨地,根源在我們身上,因為什麼?「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這是《尚書》當中給我們的教誨,也是根本解決現在天災人禍的問題。所以根源不在大自然,在人心,人心他要透過教化才能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所以說到最後,護持正法有多重要。   你教化要靠正法,你邪法教出一堆小人來,家庭社會都不得安寧。所以我們想一想,現在邪師很多,誤導廣大的人群,刺激他們的欲望,甚至於讓他們對聖教懷疑,去聽邪師的話,那怎麼辦?「顯正破邪」。俗話講的「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你正的一顯,老百姓一看,這個是錯的。你正的都不推展,老百姓沒有辦法判斷邪正。除了政府要帶頭「顯正破邪」,那每一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學聖教的人,他要顯正,他要把正法經典演出來,他就顯正破邪了。他無私奉獻,那自私自利的小人就比出來了,大家就能判斷進而去學習、效法了。接著講:   【何以脫塵離縛。】   我們看現在的人,煩惱很重。這個『塵』,塵埃,就好比世間的污染,科學家的實驗就提醒我們,人愈活愈污染,愈累贅了。人生應該是追求幸福,不是追求痛苦,也不是追求染污,人生的目的應該是恢復本有的性德,應該返璞歸真,活到老,變成嬰兒一樣的單純快樂。在老子的教誨,這個都是這麼樣給我們人生的啟示。就像新加坡的許哲女士,她老人家活到一百一十四歲,我們中心多次邀請她,當時她一百一十二、一百一十三,笑起來跟嬰孩一樣,這個是聖賢的好子弟。活到最後,什麼?無私無我,沒有欲望的束縛,這個『脫塵離縛』。   科學家講了,一個人一、兩歲的時候,一天笑一百八十次,成長以後,平均一天才笑七次。他這七次到底是皮笑肉不笑,是不是真正打從內心笑出來,這還是個問號。但是你看嬰孩每一個笑都是真實的。所以這個提醒我們,就像佛家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所以看到這個「脫塵離縛」,那什麼在污染我們?什麼在束縛著我們?其實不關他人也不關境界,是我們自己的貪婪、貪戀、貪著造成。人只要懂得自己從內心去放下欲望,放下執著,他就能夠自在了,他就能夠脫離生死的煩惱,做自己自在的主人。那沒有正法,人不懂得這些道理,他往往就被整個社會風氣牽著鼻子走了。   從我自己來講,看到這一句話,那就非常感念三教的祖師的恩德,感念師長老人家的恩德。我二十幾歲的時候還沒聞到聖教,那不同樣跟世間的年輕人一樣,要大房子,要大車子,要穿名牌,都一樣,愈活愈辛苦。欲望愈多,求不得,苦就愈來愈多。後來也是打開經典,眼界、人生方向不同了。   《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原來人生什麼都帶不走,只有恢復明德,恢復本有的性德智慧,這是唯一帶得走,唯一真實,那幹嘛還去追求一些對自己身心造成累贅、束縛的外在的這些欲望?那這個念頭一轉,整個身心狀態就不一樣了。「在親民」,親民的意思就是利益生命當中的有緣人,也讓他們往覺悟的人生、智慧的人生去走,那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坦白講,我們還沒遇到聖教以前,身邊的人愈活愈苦也幫不上忙。因為自己也很苦,也不知道怎麼解決,哪怕是至親也束手無策,不只他心靈的增長,甚至於身體得了重病了,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解決。那現在學聖教了,都知道怎麼去化解。其實人生很大的痛苦,你身邊的人有難你幫不上他,那很苦的。現在懂了,隨著人生遇到的緣分,盡心盡力,問心無愧,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所以經典的指引,這一生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是人生的價值。這個沒有經典,沒有遇到師長教誨,人生不可能往這個方向走,所以能「脫塵離縛」。而且這個「脫塵離縛」是永遠脫離束縛,脫離欲望的控制了,恢復性德,那就得大自在。接著我們看下一句:   【何以經世出世。】   這個『經世』,經營人生,經營家庭,經營事業,以至於你的胸懷幫助社會,幫助國家民族,幫助世界,這個都是「經世」。還有『出世』,這個出世在佛家講得多,佛家講三世,儒道這個部分有講,它講的沒那麼多。您看儒家講到的,孔子在《易經》裡面講,「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這個就已經講到來世了,但講的沒有佛家這麼多,這麼仔細。所以人懂得有來世,他就不會肆無忌憚地作惡。因為沒有三教教誨,這一代的人可悲在哪?他盡情縱欲,造無量無邊罪,他來世甚至會有可能萬劫不復的結果。這很可憐,因為他得人身這麼尊貴,他卻造這麼多罪業。所以真正遇到正法的人,看到造惡的人,不只不會對立,不只不會仇視,會憐憫這一些人。因為他們明理了,他們知道這些人看起來是可惡,事實上比誰都可憐。所以這個「出世」就是談到來世,甚至談到生生世世如何幸福美滿,這個有賴大家再繼續深入儒釋道的教誨。這個假如再談下去,可能我們這一節課連「護持正法」都談不完了。   我們眼前、當下,經營好自己的家業、事業,還有對整個社會國家、世界做出貢獻,這是必要的。我們看到這個世間,他的思想、價值觀都偏頗掉了,那沒有正法不行。我們看孔子講到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你怎麼教出君子?教他明白人生的道義、情義、恩義。你假如從小就教他自私自利,怎麼去謀自己的私利,你教出來的都是小人。那下一代都是小人,這個世間還有好的未來嗎?可是現在很多國家地區從幼兒園就教競爭,要謀自己的利,那你怎麼經世?所以沒有孔孟學說、大乘佛法,這個世間太危險了。   包含價值觀的扭曲,古代這麼重一個人的名節、貞節,現在變笑貧不笑娼,只要能賺錢,他不管幹哪個行業,哪怕這個行業會造成人家妻離子散,他都不管。包含現在賺黑心錢,你看那個毒牛奶,它傷害了多少生命,多少家庭,他只要有錢賺就好了。這個都是嚴重的價值扭曲,這個都要靠經教、靠明理的人去顯正破邪。包含現在的風氣,投機取巧,都是,我們閩南話,想吃但又不找工作,都想要吃香的喝辣的,然後都要找那個不用怎麼流汗就能賺到大錢,所以很多人炒股票,他都要賺那個馬上一把錢。正確的投資理念不是這樣的。那是超短線,這種風氣會讓人都想要不勞而獲,這個都是很大的致命傷。這上一代都想不勞而獲,下一代怎麼辦?所以下一代啃老族、白領一族都出來了,你能怪他們嗎?所以他們假如有承傳老祖宗的教誨,大富由天,小富由勤儉,那他就能勤儉傳家。現在又是新的一年,一日之季在於晨,一年之季在於春,一生之季在於勤,他這一生能不能有所建樹,他得勤勞。讀書要勤勞,幹家業、事業要勤勞,哪有不勞而獲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所以大家就從這裡,從這個世間價值觀的扭曲,再回到老祖宗最耳提面命的人生態度,那真的沒有正法怎麼經世出世?你說謙卦六爻皆吉,結果現在人都要逞強鬥勝,怎麼會有福?所以人要先學吃虧了,那現在人不肯吃一點虧了,都要占人家便宜,那就沒福了。所以接著講到:   【故凡見聖賢廟貌。經書典籍。皆當敬重而修飭之。】   從正法的教誨當中能得到利益是我們的心決定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了。所以受到正法利益的人,他那個誠敬的心就愈懇切了,因為他知道正法好。真的沒遇到正法,怎麼做人都不懂,在五倫關係當中都是可能是顛倒的狀態,怎麼為人丈夫?怎麼為人妻子?「男不忠良,女不柔順」是不對的,道家這個教誨重要。那身為一個男子漢,有沒有忠,有沒有善良,有沒有面對每一個責任盡心盡力,還是退縮,那這個不配做男子漢。那沒有這些經典,我們不懂。女要柔順,這個時代女人比較強,那這個跟柔順就相背了,這個會克到丈夫,克到兒子。你包含君臣關係,我們不懂,對領導態度傲慢了。   這個五倫關係,沒人教不知道,不知義。現在懂了,不再造孽了,不再造罪了,那這個時候恭敬心起來了,珍惜了,看到聖賢人的法相、雕像很恭敬,為什麼?這個雕像就提醒我們,不要忘了他們的教誨,就提醒我們要見賢思齊。所以聖教,它是藝術化的教學,透過這些建築,透過這些禮儀,這些雕像都是在表法,都是發揮教育的功能。   所以像前面講到包憑,他到寺院裡面去,看到觀世音菩薩被雨淋,他就很痛心。觀音塑像就提醒我們,效法菩薩救苦救難。他看得不忍心,包憑先生他有禮敬聖賢的恭敬心,那趕快把他所有的財物都布施起來修廟宇,不要讓這個聖賢的法像再受雨淋。所以您看『凡見聖賢廟貌,經書典籍,皆當敬重而修飭之』,它有壞掉了,有受損了,趕緊把它愛護、修整好。   經書典籍,所有聖賢人都是接受了經書典籍的教誨,他才成聖賢。所以經書是聖賢的母親,所以經是聖賢佛菩薩的母親,怎麼可以不恭敬經典?所以經典所在之處,那就是聖賢所在之處,甚至於經書要擺正,你不能歪歪的,不能擺著一半懸在空中,這個都不恭敬。我們對這些經書恭敬就是身教,包含經書上面可以放上布,不讓它染塵,這個都是恭敬;或者你做一個小的盒子給裝佛像,這個都是恭敬。接著講:   【至於舉揚正法。上報佛恩。尤當勉勵。】   『舉揚正法』就是能夠把正法自己做出來,進而把它弘傳開來,利益更多的人。就像前面經文教誨的「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所以怎麼上報佛恩,怎麼上報聖賢祖宗的恩,因為他們都是無私博愛之人。所以這個時代的人受益了,後世子孫受益了,就是他們最歡喜的事情。所以報聖賢佛菩薩的恩最重要的就是利益眾生、利益正法,這是最好的報恩。所以「何者?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那你就是幫聖賢佛菩薩慈悲愛護了一切的眾生了,所以這個就是報恩最好的做法。   我們看「舉揚正法」,現在正法被人家誤會了,以為是宗教,以為是迷信,以為是過時的東西了。他們這個認知一錯,他根本不肯學,他就受益不了。所以要恢復儒釋道教育的本質,要讓世間人學了以後受益他的人生,而不是一種迷信而已。還要求神拜佛,求福報,這個都不是了解教育的本質。要明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是這樣不明事理去求福報了。所以現在的聖教變成什麼?變成學術研究了,變成觀光旅遊了,變成企業了,變成邪教了,這個都讓世人沒有辦法受益正法。要恢復教育的聖教,教育本質的儒釋道聖教,那這個確實就是『舉揚正法,上報佛恩,尤當勉勵』。這個「勉勵」就是期許我們要承擔這個歷史的責任,做一個真正的聖賢好子弟,以師志為己志,以聖賢祖宗之志為自己的志向。   我們來看下一個行善的綱領,這是第九個綱領。   【何為敬重尊長。】   這個『尊長』就是大福田,你愛敬都有福。因為你愛敬尊長就是恩田,就是敬田。哪些是「尊長」?   【家之父兄。國之君長。】   所以為什麼要讀經典才能明白義理,才能知道如何落實。所以為什麼說開卷有益,這麼好的經典不多讀,我們不明理,甚至明理的深度、廣度不足,那就會變成活在自己的認知裡面了。所以《了凡四訓》談教理談得非常透徹,最少要念三百遍,從今年開始,念一遍畫一橫,一定要念三百遍。   家中的父母、兄長、姐姐甚至於叔叔伯伯都是尊長,哪怕包含你這些鄰居裡面長者都算。『國之君長』,國家的領導者,包含你所服務的企業團體、單位的領導人,包含這個單位裡面的長輩,這個「國之君長」。   【與凡年高。德高。位高。識高者。皆當加意奉事。】   所以這個尊長不單是年紀一個角度,年紀擺第一位。所以敬老、愛老、尊老,這是中華民族的特色,為什麼?因為中華民族慎終追遠,飲水思源,這個是我們民族非常重要的一個德行的特徵,這個從堯舜禹湯那個時候都是這樣承傳的。因為老人對家、對社會,第一個就是他的奉獻付出,才能有現在的家庭跟社會。所以我們要知恩報恩,飲水思源,要愛他、要尊重他,那這個社會才有福報。   一個社會瞧不起老人,輕慢老人,這個社會最沒有福。大家冷靜去看,現在整個國家負債最嚴重的國家,一定是最不尊重老人的國家,負債是結果,那是沒有福,原因是什麼?忘恩負義,不尊重老人。所以老人對家、對社會那是寶,那是福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所以家裡還三代同堂、四代同堂,還有老人可以奉事,這是這個家的福報。被奉事,不是那個老人有福,人有時候認知沒有抓到重點,我們有時候看,「老人家你很有福氣,兒子對你那麼孝順。」其實你要去跟他的孩子、跟他的孫子講,你們真有福,有這麼大的福田可以耕。   這個翟俊傑翟導演懂,他跟他兒子講:「你奶奶九十幾歲了,你有這樣的奶奶可以奉養,這是你人生的造化。」懂得教育跟不懂差太遠了。你看翟導演,他太太在給孩子哺乳的時候,他把那個留下來,給他女兒做嫁妝,那是無價之寶。你賺了一堆錢,給孩子買個房子給她當嫁妝,那沒有智慧,抵不上這一罐母乳給孩子人生的啟發。你給她一幢房子,沒多久,「媽,我懷孕了,需要一輛車子了。」就變成視為理所當然,就沒智慧了。「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這《三字經》重要的教誨。這個孩子結了婚,以後要為人母,她懂得飲水思源,她就懂得教育她的下一代。所以老人對家庭有貢獻,對社會有貢獻。   再來,不尊重老人的國家沒智慧,不只沒有福還沒智慧。所以俗話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能聽父母的話,能聽祖宗聖賢這些老者的話,這個民族有智慧。所以我們這個民族就是承傳歷史,就是尊重智者、老者的話,所以老人有智慧,他有人生的閱歷。多少家族,多少廟宇門口就是老人在講歷史,就把忠孝節義傳給了這些鄉里的孩子了。我們小時候也都聽過這些老人講故事,講《三國演義》、講《楊家將》這些故事。   再來,老人能夠活到七十、八十,他就是積德行善,他才有這個果報。所以看到長壽的老人,你就要效法他積德行善,你怎麼可以輕視他?「人生七十古來稀」,他可以這麼長壽,他就給我們人生啟發,你去觀察這個老人,他為什麼能長壽,你就學到人生的智慧。「仁者壽」,他一定仁慈,他一定節儉,節儉的人有後福。「祿盡人亡」,他本來只有六十歲的壽命,他很節儉,福報沒花完,延壽二十年、三十年都有。   所以有一個讀書人叫王賓,他小的時候多病,看到老人很羨慕,不認識的老人,他都給他鞠躬行禮,給他端茶倒水,結果就因為這麼尊重老人,本來體弱多病短命,活到九十三歲,所以這個還是因為他的恭敬心給自己積了厚福。另外一個讀書人的例子,楊大年,二十歲就考上狀元,那很聰明,也很有福報。但是不懂得尊重老人,把福報整個折掉了。所以當時,朝廷裡面很有德望的,像周翰、朱昂這些老者都被他羞辱,這個周翰就說到:你不要笑我們老,你以後有老的一天。那朱昂跟周翰講:算了,算了,不要講他了,不然到時候又被他羞辱。結果他才四十幾歲就死了。所以這個正反的例子,都讓我們透過這個歷史,真實的宋朝事例引以為戒。這是『年高』。   再來『德高』,德行好的人我們要尊重,所謂尊師重道。我們尊重他,坦白講,對他來講,他沒有什麼利,最大的利益是我們自己。我們恭敬他,他所講的聖賢教誨,我們就能完全領受;我們不尊重他,我們的收穫、受益就很有限。所以尊師,他就重道,他就從恭敬心當中去求學問,他能萬分恭敬,他自然得萬分的利益了。   再來『位高』,他的地位高,他承擔的責任就重。你一個國家的元首,他每天要日理萬機,當然我們要尊重他。你看我們現在整個社會國家沒有動盪、沒有戰爭,都要感恩國主恩。   所以佛家的教誨,在《梵網菩薩戒經》裡面就講到,「不謗國主,不作國賊」,這個國主不只是國家的領導人,還包含每一個團體的領導者。因為你毀謗國主,毀謗領導人,讓人民、讓團體的人失去信心,這是對一個團體最大的破壞,這個造的罪業就重了。人的罪業的輕重跟他影響的層面成正比,影響的愈廣,影響的愈久,罪就愈重,所以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這個時候言語就會謹慎,不能放肆,不能動不動批評國家領導人,批評團體的領導人。所以孔子這一點就非常強調,非常警惕,夫子說四種行為是很大的罪惡,所以「居下流而訕上者」,居在下位毀謗上位的人;「勇而無禮者」,你對領導人不恭敬,這個就是,這種勇就是一種莽撞,這不是真正的勇猛了。   再來『識高』,他的見識非常廣博,人有時候讀了很多書,你還要行萬里路,你那些見識很可貴。所以您看,有一句俗話講,「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你寧可娶大家族的婢女也,不要娶一個小家的千金,為什麼?那小家的千金被寵壞了,你娶回去就侍奉一個小公主;那個大家奴,她從小在大家庭服務幾百個人,她那個應對進退特別懂,特別謹慎,她絕對不發脾氣,她見識很廣博。所以這個見識很重要,人沒有這些見識,自己做錯事都搞不清楚。假如沒有見識了,想要幫助領導都很困難,連怎麼接待人,怎麼進退都不懂,那就是敗事有餘,成事不足了。所以這個有見識的人,我們尊重,他會很歡喜跟我們分享人生的閱歷。   所以『皆當加意奉事』,這個「加意」就是格外的誠敬來事奉。具體來看:   【在家而奉侍父母。】   每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行為習慣都是從家裡培養出來的,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人懂這個道理,坦白講,人才從哪裡找?從家教出來的了。所以你要用一個重要的幹部,絕對要做家庭訪問;你要栽培重要的傳法人才,要做家庭訪問;你要娶妻,妳要嫁人,也要做家庭訪問。現在好像做這個動作的人比較少,所以這麼重要的抉擇都不慎重,最後後悔,怨不得人。所以奉侍父母,他就形成了一種為人子的態度,什麼態度?   【使深愛婉容。柔聲下氣。習以成性。便是和氣格天之本。】   這個『深愛』,這個「深」字好,那個深愛就是他已經三十歲、五十歲了,看父母的眼神跟嬰孩一樣。孟子讚歎大舜,「大孝終身慕父母」,他那種仰慕父母,那種感恩父母的眼神跟小時候完全一樣,五十歲了還是這樣,所以孟子說:這個大舜終身都是這樣對待他的父母。其實這個是最幸福的人,人不恭敬父母就是不恭敬自己的自性了,就是折損自己的福報了。   所以翟導演不簡單,他六十幾歲的人講出來,誰聽了誰感動。他說他覺得人生最幸福,推開門還可以喊一聲娘,他還是娘的兒子,他就有那種孺慕之情,所以他還深愛著自己的九十幾歲的老母。   像我們高昌禮部長,他分享孝道的時候,他也有『深愛婉容』,他說他在山東,那都是省級的幹部,出門的時候戴個帽子,給他老父親請示、問安:「爸爸,我要去上班了。」有時候他爸爸還要把他的帽子調整一下,「好,可以去了。」聽到他敘述這一段,都感覺好像一個小朋友背著書包要上學去了。他對他父親那種恭敬沒有因為他年紀大了,沒有因為他已經是中央省級幹部而有絲毫的減少。所以這樣的人是最可貴的,他沒有被名利,沒有被權勢所污染,還保有他的赤子之心。   就像黃庭堅先生,他做了太史,也是很大的官,但是他深愛著他的母親,回來了馬上捲起袖子去幫媽媽洗尿桶。他假如被官位污染了,「我都這麼大官,去去去,讓底下的人去做就好了」。包含漢文帝,已經是皇帝了,他那對母親的深愛婉容沒有絲毫減損,所以「親有疾,藥先嘗」,就是講漢文帝,「晝夜侍,不離床」,就是漢文帝。   而這個「婉容」,就是很柔軟,很調柔,對父母每一句話都深怕讓父母難受。其實人只要念父母的恩,他就會感覺,這一生報恩都來不及了,怎麼還忍心讓父母有些許的不歡喜了?這個時候言語就柔軟。所以「怡吾色,柔吾聲」,這種態度他不是勉強的,念恩的人自自然然做出來了。   所以孔子講,盡孝,「先難」,色難,色難就是和顏悅色的來奉侍父母難。所以這「先難」從哪裡下手?從壞脾氣下手,對父母不能有情緒,不能把父母的不是放在心裡,這個就不恭敬。父母縱有過失,念念想著讓父母改過來,比他還著急,更不可能去看他的過失。善巧方便勸父母,柔聲下氣,非常柔和,然後這個氣很平和,而且要從種種小處去留心,不可以小看自己的一句話和一個表情,都應該柔聲下氣。那久而久之就習以成性。這個習以成性就是自自然然不帶絲毫勉強,因為這個柔和恭敬已經跟他的靈魂完全結合在一起了。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在大學做教授,很年輕就做教授,他對我人生的啟示很大,他那《孝經》可以從頭背到尾,佛門《地藏經》也可以背,他長得很莊嚴,很有福報。我記得有一次,我去他們家找他,剛好我去的時候,他在做一個事業的抉擇,他要從一個私立學校轉到一個公立學校,應該是當副教授,他恭恭敬敬把這個因緣給他父親稟報。稟報是對上。我一進去,看他跪在父親旁邊,他一看到我,不慌不忙,「禮旭,不好意思,我剛好在給我父親稟報事情,您稍坐一下,我先稟報完」。我很有福報,看到我一個好朋友怎麼盡他為人子的本分跟態度。我就看到他在把這個因緣講得仔仔細細,聽他父親教誨,他不敢自專,他怕做了以後讓他父親難過。稟報好了,他父親說,「好,那你到這個公立學校好。」   所以確實是『習以成性,便是和氣格天之本』,這一分對父母的恭敬。這個「格」是什麼?感格,感動天地,感動每一個人,就至誠感通,感通天地萬物,感通他人,感通一切有靈性的生命。我們看孝子,蔡順,還有很多孝子,他們在服喪的時候,連樹木都感動,連這些生命都感動。草木都含悲,這個在歷史當中都有記載。所以確實「便是和氣格天之本」。   從家庭再延伸出來,社會團體,以至於當國家的公務員,那《孝經》裡面也講「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所以「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人懂得愛人,懂得尊重人,他的根本在孝順父母,尊重長者,尊重姐姐、哥哥,尊長。所以接著講到,從家庭出來,事奉國君,事奉領導。   【行一事。】   交代我們一件事。   【毋謂君不知而自恣也。】   不能覺得君王領導不知道而自己胡作妄為。這個『自恣』就是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沒有尊重,沒有請示,自作主張了。   其實一個人在單位自作主張,很可能在家裡面就是這個習慣。所以所有德行的問題,根都在孝道,都在家庭。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好,現在要把他教好,你現在不嚴格教,以後他出去被人家教,鐵定被人家修理得東倒西歪的,你到時候再來遺憾來不及了。所以有一個媽媽教他兒子很嚴格,她對我們提到:我現在教訓我兒子我還知道輕重,他是我的骨肉,我怎麼可能給他打重了?可是他出去才被人家教,人家就不知道輕重。你看這個這麼有智慧的媽媽,她看得很遠。   所以從這一段話,我們就了解為人子女,為人弟子、學生,為人下屬都要有弟子相,都要具備一個當弟子的態度,什麼態度?四種主動。這四種主動不離《弟子規》,主動請教,主動參與,主動匯報,主動請示。   我們看主動請教,「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不懂裝懂,那是愚痴了,亂搞了,而且要「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你理都沒搞清楚,道聽塗說,這個負的因果很大,這個斷人慧命不行。所以一定要不懂的東西要請教,不能亂給人家講。因為你有真實的智慧,真實的這個判斷能力,你才能成就事情。所以這個主動請教就是先提升我們的智慧能力,沒有這個態度提升不上去的。   第二個,主動參與。在團體當中,家庭當中要「親所好,力為具」。那父母都擔心得不得了了,你還袖手旁觀;那主管都壓得快垮掉了,你還隔山觀虎,那不行的。甚至於父母、領導還沒開口,老師還沒開口,「父母呼,應勿緩」,這一句話更高境界,父母、老師、領導還沒呼,心靈感通,主動承擔,那這個一定是父母、領導的好幫手。這個在閩南話講,「得人疼」,最值得人家疼愛。這樣的人看起來扛得很重,私底下一定得到很多愛護。   所以弟子相很重要,「親所好,力為具」,「父母呼,應勿緩」,「己有能,勿自私」,懂得多承擔,這個都是主動參與,甚至於要會配合,成就因緣。你比方,大家一起學習,你感覺到旁邊這些同仁、同學有疑惑,他又不敢問,你幫他問,他就得利益了。這個參與裡面,能讓一個因緣更殊勝,這個都是主動參與。我們看經典裡面,像阿難發問,其實不是他來疑問,他知道別人有疑問,一問了,本師釋迦牟尼佛就解答,所有的人都受益了,這個都是主動參與。你不能看別人有疑惑了,還批評他沒善根,也不幫助幫助他,就不好。   再來,主動匯報。不管是學習的狀況,還是做事的進度都要主動匯報。不匯報,老師、領導不知道怎麼指導我們;不匯報,事情進展到哪他們都不知道,那乾著急了,還要操心。我們本來是要去幫忙,反而做事這些態度沒有都讓上位者不安心。你做到哪都匯報,那我不會失信於人,那這個事情應該沒問題了,他就不操心了。   再來,這個主動請示。就跟《了凡四訓》這句話很相應了,『行一事,毋謂君不知而自恣也』,你要匯報,你還要請示,不能自作主張。因為可能你沒有請示,那個就是這件事最重要的關鍵,就壞事了,所以「事雖小,勿擅為」,這個都要落在整個做事的態度上。所以能夠具備這四點,就是一個好弟子,他一定能承傳這些智慧跟經驗,再來也會讓君親師很安心,這個就是棟梁之才。接著講:   【刑一人。毋謂君不知而作威也。】   你去處罰一個人,不要存著一個領導不知道,你在那裡作威作福,狐假虎威,用這個嚴刑峻法就逼迫他人,不對。「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一個人當領導,他的尊貴體現在哪?不是亂用他的權力、地位,而是透過這個地位、權力去愛護底下的人,去造福人民,造福底下的人,這個才顯得尊貴。人不因為身分而尊貴,而因為行為而尊貴。   所以『刑一人』,在那裡狐假虎威,那對不起,尤其是國家公務員,你對不起國家的信任,你對不起領導的重用,更對不起對方,也對不起老百姓。而且你一「刑一人」是作威,民心都喪失了,都不信任領導。你是公務員,他不信任你,最後變成什麼?不信任國家、政府了,那這個造的罪業就太大了。所以一個公務員應該成為國家的好樣板,人家一看到你,你就代表政府,你讓廣大的老百姓對政府充滿信心,這個才是一個公務員的本分。   包含,你假如是聖教的教學者,那你要做到讓大家對聖教有信心,你亂處罰人,然後讓人家痛苦得半死,還給對方講:我是成就你的,我是磨鍊你的。那錯誤了,人家接受不了,那哪叫磨鍊?那叫折磨人,那叫欺負人,那不叫成就人。你打他、罵他,他感謝你,那才是對的;你打他、罵他,他已經壓力大到都快得憂鬱症了,那哪還是成就人?那是給自己亂發脾氣,給自己控制人合理的藉口,還說成就人,這不對的。「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人家能歡喜接受,你這個教育才是適當的,不然都是用習氣在做事情。就很多事都要冷靜去觀照自己的心,然後去看事情客觀的發展,不能都是自我在那裡想,到底對方能不能接受,有沒有受益,這個都要就事論事,不能自我為中心。所以:   【事君如天。】   事奉領導者就像事奉上天、老天一樣,可不能欺。那上天隨時在觀察著我們,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怎麼可以作威作福去欺騙?   【古人格論。】   「事君如天」這個教誨,是古人非常難得的法言,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格』就是格式,就是一個法則了。   【此等處最關陰德。】   你事奉父母,事奉國君、領導者最攸關自己的陰德。即是陰德,就是我們的存心要恭敬,你們不能表面上順從,內心裡還在抱怨,那也不對。所以這個陰德,存心是陰德,領導不知道的地方,你都非常恭敬地去做,這個也是陰德,甚至做了不邀功,都是陰德。   【試看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   這個從幾千年的歷史來看,盡孝的,像唐朝崔家,他們崔家進了一個媳婦,姓唐,這個女子非常孝順,她的婆婆沒有牙齒了,沒辦法吃東西,所以她哺乳不是先給孩子,而是先給婆婆。所以這個孝道傳家,崔家是整個唐朝出最多好官員的一個家族,所以確實是『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就他整個家族就興旺,而且是長久的發達。   孝是這樣,忠也是這樣。魏徵很忠,他的後代,我們有遇到,是學校的副校長,而且他們每一年祭祀,由這一位魏校長拿著魏徵大人的《諫太宗十思疏》,念一遍給整個家族的人聽,不能忘了他老祖宗的教誨。都時時記著老祖宗的教誨跟榜樣,這個家族一定是有福,不只是陰德庇蔭,還有榜樣教誨在庇蔭。   【切須慎之。】   所以在處事待人,在團體當中一定要非常審慎地來做每一件事,起每一個念頭,都要符合敬重尊長的態度。   好,今天這一堂課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026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026

🄴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晚上好!我們《了凡四訓》談到第三個大單元「積善之方」,怎麼積累善心善行,進而改造自身、改造家庭,甚至於改造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命運?這些方法,都在這個章節當中提到。   事實上人一明理,所謂理得心就安,安在哪?安在真理上,安在正道上,安在每天沒有空過,安在人生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安在很清楚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福田靠心耕」,這一生一定有大福。因為我們的心時時都在造福,諸位長輩、諸位朋友,今天大家造了多少福?福田大分三種,我們複習一下,「恩田、悲田、敬田」。今天這三個主要的田,我們播了多少種?施了多少肥?下了多少功夫耕耘?請問大家,你今天遇到幾個人?有沒有遇到這些親戚朋友同事,都是感他們的恩德,那今天恩田就種了不少了。「悲田」,慈悲愛護人,今天大家假如見了五十個人,每一個人你跟他在相處、互動,你都為他著想,那光是為人著想,今天就有五十善,有念恩,有為人想那可能一天就可以達到百善。還有「敬田」,尊重每一個人,尊重今天所負責的事情,盡忠職守,這是敬田,包含珍惜每一個物品,這個也是敬田。   勤儉的人有後福,他不糟蹋東西,所以他本來只有六十歲的生命,他很節儉,他的福報沒有花完,他可以延壽二十年。現在很多人很年輕,小時候就很富裕了,可是短命。他本來可以活八十歲,可是他太奢侈,暴殄天物,可能五十歲福報就花完了。恭敬每一個人事物,都在積累自己的善行福報。假如我們很清楚,我們念念都在積德行善,那怎麼會對未來沒有信心?會擔憂呢?那就做自己命運的主人,心是很安定的。   我們接著看「積善之方」的「興建大利」。經文當中提到:   【何謂興建大利。】   了凡先生非常慈悲,希望把理給我們講得很清晰,甚至於具體怎麼去落實,他都講得很仔細。你看他舉的例子:   【小而一鄉之內。大而一邑之中。】   以地方來講、空間來講,小到一個鄉鎮、村落,大到一個縣城、一個都市。   【凡有利益。最宜興建。】   凡是能夠利益到這一方百姓的事情,最應該,這個『宜』就是應該,最應該好好地帶頭做,這個『興』也有一種發起帶頭的精神。接著舉到了利益一方有哪些事情。   【或開渠導水。】   引河川的水來灌溉田地。這水利工程假如做得好,那旱災的時候也不至於會鬧饑荒。因為古代是農業社會,所以水利工程對於老百姓的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都很有關係。接著講,   【或築堤防患。】   假如在位置比較低的地方容易有水患,築堤壩能夠防止水患的發生。可能我們現在都是商業社會,這些事情我們自身好像不容易做到,事實上現在水患也很嚴重。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一下雨,那邊就鬧水災、淹水了,所以現在水災並沒有比以前少。   我們怎麼防範水災?第一個,少吃肉,多吃青菜,多吃糧食。你說水患跟吃有什麼關係?現在為什麼很多地方一下雨就是暴雨?那叫溫室效應。整個地球的二氧化碳太多了,氣候失衡,有些地方就下雨,有些地方就鬧水災。失衡,有些地方冷得不得了,有些地方熱得不得了。因為人大量吃肉之後,就要養很多的牲畜,森林統統都砍掉了,沒有樹木把二氧化碳轉變成氧,所以二氧化碳就愈來愈多。樹木是地球的肺,肺愈來愈小了,當然二氧化碳就排不出去了,最後整個地球的溫度升高,整個溫度就失衡了。所以水災跟我們有沒有關係?跟我們吃有關係。   請問大家,有帶孩子去種樹的請舉手。這是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都應該做的,地球母親現在出這麼大的問題,我們得盡點心力去改善它。這個禮拜天就可以做了,不然我們學了《了凡四訓》,命運還是沒有改,為什麼?學了沒有做,它是知識;學一句做一句,句句都有大受用,那是智慧。每個經句,假如都能夠回到自身去反思,回到現在社會的需要去思考,每句都可以落實。   你說現在我們這裡又沒有大河,防止什麼水患?又不用築堤壩,沒有水患,有沒有邪惡思想的氾濫?需不需要築起正義的牆,不要再污染下一代,需不需要?不要說下一代,需不需要築一個正義的牆,不要再讓邪惡的東西污染自己?需要不需要?你們沒有感覺到,我們的良心在那裡help me,每天污染的東西太多了。其實這個時代沒有相當的定功,每天不知道要受多少污染。你一上網,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部出來了,你不築一道牆沒有辦法防止,所以現在要練功夫。練到不好的東西一出來,只看到右上角那個叉叉,什麼都沒看到,就是看到那個叉,就把它關掉,你就不受污染。當然假如你在單位裡面,管理網路的同仁,這個位置功德無量。他把關把得好,幾百幾千個同仁都不受污染,那個功德很大,他每天可以百善。對人愈有利的事情,功德就愈大;危害的人愈多,我們造的孽就多。   接著我們看:   【或修橋梁。以便行旅。】   從字面上來看,很多路不好走。比方說這個河川湍急,沒有一個橋很多人就滅頂了,淹死了,在古代甚至於在現代都有這個情況。   二O一一年第三屆道德模範評選,主題叫「德耀中華」,德行照耀整個中華大地,參與這個道德評選的人超過一億人。其中在西南那個地方,應該是雲南那個地方,有一個醫生叫鄧前堆,他們那裡那條河好湍急,他們都是抓繩索過去,很多人都淹死了。結果他行醫幾十年,最後他的德行被肯定,評選為道德模範,後來政府就注意到那個地方,蓋了一座橋。他的德行給當地造福,以後就不會有人再淹死掉了。   在宋朝有一個讀書人叫蔡襄,他的母親懷孕的時候,剛好坐船,她要渡過一條大江叫洛陽江,渡江渡到一半,突然整個風浪非常大,眼看那個船就要翻覆,船上的人就要沒命了。就在這個千鈞一髮之際,突然空中傳來一個聲音,說「勿傷蔡學士。」空中傳來這句話以後,整個巨浪馬上平靜。這一船的人從鬼門關當中被拉回來了,還心有餘悸,就開始問,誰姓蔡?這一問,沒有人姓蔡,只有一個人是蔡家的媳婦,剛好懷孕還沒出來,所以一問都沒有姓蔡的。但是蔡襄的母親自己知道,結果她就在心裡面暗暗發了一個願,說,「假如我的孩子以後出來真的能做到國家的大學士,我一定讓他在這江上造一座橋。」就發了這個願。結果她的孩子真的長大了考上狀元,做了學士,他母親趕緊給孩子講他未出生前的這件事情,孩子非常孝順,就要圓滿母親的承諾,滿母親的心願。但是那個洛陽江離大海非常近,每一天都有潮起潮落,那個潮起的時候連橋的樁都沒法打,那怎麼蓋橋?河川又那麼大。蓋不蓋?   你們聽故事的時候,要把自己當作主角來聽,這樣才能理解到當事人的一種心境。再怎麼困難也要滿母親的願,不然母親不是要遺憾終生?結果蔡襄寫了一個祝禱文,然後很虔誠的寫給海神,祈求他能夠配合圓滿這件事情,結果八天沒有漲潮,精誠所至。   我不是編故事,大家去翻《德育故事》,這都是歷史當中千真萬確的事情,所以任何不可能的事情,那是人覺得不可能自己形成障礙。俗話講「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後來八天沒有漲潮,就把這個橋蓋成了,叫萬安橋,在泉州。大家有回泉州去的時候,這座橋還在,大家可以上去散散步,把這個故事複習複習。大家想一想,八九百年了,古人造一座橋,八九百年都還可以用,請問現在一座橋用多久就要開始維修了?你看現在鋪馬路,上半年鋪,下半年就又有洞出來了,所以古人做事情認真負責確實是我們要學習的。   所以修橋梁以便行旅,不止方便了行走的人,可能還挽回了很多的生命。比方一個男人滅頂了,他的家人以後怎麼過日子?一個人遇到不幸,很可能都造成整家人的不幸,比方說這個人是國家的部長,他出意外了那影響的面可能就很大了。   【或施茶飯以濟飢渴。】   其實這些經句不只是我們要效法這個行為,要更深入到,其實行善最重要的就是念念為人著想,他會不會飢?他會不會渴?他會不會寒?會不會太冷?他的身體有什麼需要?他的心靈有什麼需要?我們時時設身處地,對一切人身心的需要就非常敏銳。   所以您看《弟子規》說「冬則溫,夏則凊」,從小學聖教,懂得孝順父母的孩子,他的心就變得比較細膩柔軟,習慣成自然。我看到這一句,回想小的時候,長輩、鄰居都會煮一壺茶放在路旁,讓趕路的行人能夠喝一杯水。有時候我們看到那個趕路的人滿頭大汗,可能一杯水都喝不了。設身處地,假如是我們在趕路,真的渴到很難受的時候,希不希望有一杯水喝?那當然需要,感同身受。而且有這分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常常給人水喝的人走到哪裡都有水喝,常常給人飯吃的人走到哪都有飯吃。   我有一個長者,他很喜歡布施,結果他有時候剛好去吃飯沒錢,都有人幫他出錢,那個善果都會現在他的人身上。你們有沒有吃飯沒付錢人家幫你付錢的?人生很多因果,你可以細心去體會。所以,時時在與人相處當中,都能給予人家及時的關懷、及時的方便。   我記得有一個朋友他事業做得不錯,人也很慷慨。有一天他就跟我分享,他說小時候他的奶奶,他第一次看到奶奶燒了一壺水放在路邊要請人家喝,小孩子好奇,有人喝嗎?所以他們幾個堂兄弟姐妹就躲在樹後面,就等著看那壺水有沒有人喝。終於有第一個人喝了,那幾個小朋友看到有人喝,像中獎一樣,一群人就跑回去說,「阿嬤,阿嬤,有人喝了。」我聽到的時候,就覺得他奶奶的教育很成功。而且大家有沒有想到,孩子這麼興奮,這個好事他記多久?他記一輩子。那個助人為樂的根,就在那一杯水當中給他種下去了。所以身教很重要,而且從小他就形成這樣的態度。   在歷史當中,也好多人施茶飯給人,最後救了自己一命,善有善報。戰國時代趙國的君王趙宣子,他有一次看到一個人倒在地上,後來了解到是餓暈了,他就趕緊讓他甦醒,拿東西給他吃,結果這個人就不大敢吃,還把東西放在旁邊,他就很驚訝,「你都餓成這樣了,為什麼不吃?」他說,「我媽媽沒有東西吃。」趙宣子說,「你盡量吃,我再留給你媽媽。」那個人才放心的吃。古人真的都把父母擺到第一位,你說都暈過去了,有東西吃還是想父母,真的是不簡單。後來趙宣子遇到一次人家要謀殺他,一群人,就在千鈞一髮,眼看就沒命了,突然一個人就幫他殺出重圍,最後才知道,這個人就是當初他賜給他一餐飯的那個人。   古代如此,現代也是這樣。在台灣有一對夫妻做自助餐。那個時代,幾十年前,很多大學生家裡沒錢,飯都不敢吃飽,連菜都不敢點。這對夫妻他們也知道謀生不易,每次看到那個大學生來都很害羞,他就把那個飯給他擠得很進去,而且要把它擠下去不要讓他覺得我是施捨他,很善巧的多給他一些飯,一些醬湯都送給他。後來一、二十年過去了,他們夫妻剛好遇上那個地方不給他們用了,他們沒法開店,孩子還在國外讀書,怎麼辦?沒有繼續賺錢,孩子的學業都成問題。兩個夫妻在那裡擔心得真的是晚上都睡不著覺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進來,就跟他們談,說我們的老闆請你到公司去,談合作的問題。這個老闆要他們夫妻到他們公司去幫忙辦自助餐,店面都不用了,只要他們出面就好,他們處理安排就可以了。後來很驚訝,這個老闆為什麼對我們這麼好?我們又不認識這個人。結果去了認出來,就是當年那個大學生,現在已經是一個公司的老闆,所以人要廣結善緣,人生的路愈走愈寬。接著:   【隨緣勸導。協力興修。勿避嫌疑。勿辭勞怨。】   隨著遇到的緣,我們盡心盡心去做就是圓滿。而這個勸導首先第一個,自己帶頭做,以身作則的效果最好。就像我們一開頭講的,「與人為善」,大舜帶頭把禮讓給做出來,最後這個地方的人民都被他感化了,這個都是勸導。包含別人做得好,我們肯定隨喜讚歎,這個也是隨這個緣勸導。事實上我們遇到別人需要幫助,我們不隨緣去幫助他,其實我們的良心是不安的,那我們就不會有真正的快樂。其實人就是理得心安,人覺得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天地、對得起他人,這個是最自在幸福的人。晚上睡覺都很好睡,躺下去三分鐘之內很容易睡著。假如太多事情良心都不安,該做的事情都沒有去做,反而晚上不好睡,反而會有莫名的內心的不安、恐懼在。   孟子講,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天倫之樂。第三個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們現在大家一起學習《了凡四訓》的家長比較多,「得天下英才」跟我沒關係,我不是在學校教書。怎麼跟你們沒關係?你的孩子就是天下的英才,是不是?你們沒什麼反應,你們不希望把孩子教成英才?不教成英才會變蠢才。不進則退,結婚的時候都要拜天地的,都要昭告天下,為什麼?因為下一代是整個社會的主人翁,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結婚是大事,要對得起家族,對得起國家、社會,首重就是要培養出棟梁之才。孟子第二樂叫「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坦坦蕩蕩,對得起良心。   『協力興修』,就是大家一起同心協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來做,其實人只要能協力、能同心,那個力量不得了。「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三個人五個人不分彼此都可以為國家、社會做出很大的貢獻。當然在做的過程當中,也不要罣礙別人的不理解,甚至於還講閒話,還毀謗。人在做事天在看,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天地,還有對得起廣大受益的人就好了。   我們接觸很多從事傳統文化弘揚的朋友,他們一開始做的時候也不容易。他們是做公益,很多人就會懷疑這些人一定有什麼目的,「這個時代哪有人做什麼事沒有目的?不可能。」假如你做公益事業,你用禮拜六或禮拜天去給人分享《弟子規》跟《了凡四訓》跟中華文化的經典,你很用心。下班以後家裡的事忙完,九點半開始備課,忙忙忙一個禮拜還要去上一次課,上了半年、上了一年還有人懷疑你另有目的,你難不難過?還做不做?我問大家的時候大家就是當事人,這樣才有感受。其實大家想一想,你付出那麼多,人家還不信任你,你不覺得是他可憐而不是我們可憐嗎?我們怎麼會可憐?我們做了那麼多好事怎麼可憐?可是他還懷疑我,他愈懷疑,你功德愈大,更不可憐,是不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功德最圓滿,最可憐的是他,可憐到什麼程度?可憐到到人家無私奉獻他都不能相信,那個懷疑已經嚴重障礙他的良知了,他是很可憐的人,可憐的人我們要愛護,怎麼愛護?做到讓他相信,那你是真正愛護他。   大家有沒有在你的社區撿垃圾,旁邊有沒有人說「那個人是撿破爛的」,還被人家取笑?我剛到海口去的時候,看到垃圾也在那裡撿,撿著撿著還有人把垃圾拿過來給我,我變改行了,教小學變成收垃圾的。還有一次撿,突然有一個小孩子跟我一起蹲下來看,後來看了幾秒種他就走了。我想他可能以為我在撿金子,後來又發現我在撿煙蒂、撿垃圾,然後他就走了。其實,撿垃圾就是撿金子,撿金子就是撿垃圾,大家開悟了沒有?我講這個是有根據的,《德育故事》裡面有,那個大男人撿了一塊金子回來,他太太把那個金子扔走。這個太太不簡單。諸位太太,妳先生撿了一塊金子回來,妳會怎麼做?「真棒,改天注意看。」那麻煩了,以後妳先生走路都是看金子,到時候出車禍了。而且每天都是想要不勞而獲,所以撿金子叫撿垃圾。他那個心不可能有大的志氣。   《德育故事》那些太太不簡單,看得多遠。還有的先生去讀書,讀到最後想太太,跑回來。諸位太太,妳先生讀書讀到太想妳了回來,妳會怎麼樣?真高興。那個太太馬上把紡織機織的很久的一塊布,「嚓」一下就把它剪斷了。先生很震撼,「妳織那麼久為什麼把它剪斷了?」太太說,「讀書就跟織這塊布一樣,半途而廢,這塊布就廢掉了。你讀書不能夠堅持,你前面那幾年不就廢掉了?」這先生看太太這麼義正辭嚴,奮發圖強,趕緊就回去了,以後就有成就了。一個男人要有成就,背後一定要有成功的母親,要有智慧的太太,你沒有賢母,沒有賢妻,男人要有大成就也不容易。「妻賢夫禍少」,妻子賢德,丈夫可以避過很多人生的災禍。所以撿金子可能是撿垃圾,但撿垃圾就是撿金子。   一個孩子從小面對學校的垃圾,面對社區的垃圾,面對他看到的他所居住的地方的垃圾,他都會覺得是我的責任,他的胸懷大不大?一個人的成就跟他的胸懷成正比,他為天下著想,他的成就一定能夠利益天下;他都為自己的這個現世著想,他的成就就利益這個現世;他連自己家的垃圾都不去管,那他絕不可能有大成就。假如我們的小孩他連自己的社區都不會去管,他以後會有成就嗎?所以教育是什麼?「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也」。垃圾也可以長他的善心、長他的責任心。   其實我們假如會教育,任何時候都可以長孩子的善心,都可以增長孩子的智慧。唐太宗很會教孩子。比方有一天跟孩子吃飯,他馬上藉這個機會問,「孩子,你知道飯嗎?」他孩子說,「不知道。」他馬上告訴他,「農民辛苦耕作了幾個月才有米可以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他的孩子就不會去糟蹋糧食了。結果要出門了,坐馬,又是教育機會點,馬上問孩子,「你知道馬嗎?」孩子說,「不知道。」「馬服務我們人類,你要善待牠。你不善待馬,你把牠用得讓牠已經體力負荷不了,馬會跑走。」代表讓他要善待一切的生命,包含善待他底下的人,這都是設身處地的態度。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公司,員工四十歲突然死掉,四十歲猝死。我記得十多年前我還在台灣的時候,連續好幾天都看到報導,高科技產業的優秀人才四十幾歲猝死。突然間就死掉,那是什麼?累死的,常常熬夜,日夜顛倒,突然有一段時間太過疲勞就死掉了,那是國家社會的損失。那要怪誰?怪他的老闆,怎麼把員工用到累成這個樣子?有一些行業很狠,你要我的錢,我要你的命。真的,有一些行業賺很多錢,可是在那服務個十年二十年,整個體力就完全耗損掉了,四十歲的人看起來五六十歲的都有,其實那種錢賺一賺以後就是送給醫生了。   一個領導者應該是愛護員工的健康,甚至不只是愛護他的健康,還愛護他的德行,藉由這個工作的環境提升他的德行,提升他的智慧,那你這樣的領導功德無量。《弟子規》說的,「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一個領導者的尊貴表現在哪?不是他有身分而尊貴了,而是他的行為而尊貴,是因為他的仁慈而尊貴。仁慈表現在為底下人的一生著想,為他的家庭著想,這個就可貴了。現在做好事容易被人家懷疑,這個時候也應該不避嫌疑,盡心竭力地去做,無私地去付出,反正日久見人心,最後成果出來了,自自然然所有的懷疑跟毀謗就煙消雲散了,也不要去罣礙這些事情。   『勿辭勞怨』,也不要因為辛苦而不願意去做,要任勞任怨。事實上人只要真正能無私的去做,其實跟我們的本善相應,愈做會愈高興、愈歡喜。松下幸之助,他在事業有瓶頸的時候,剛好到佛寺去調整一下自己的身心狀態。他發現這個寺廟裡面的義工在做事的時候都很歡喜,都做得笑容滿面的。他就在想:這些人都沒領薪水,到寺院做義工都做得這麼高興,我公司裡面那些人都領薪水,可是他們都做得愁眉苦臉,那顯然不是薪水的問題,而是做的那份心是要去利益大眾,所以為善最樂。這就是他的經營哲學。他回去就做了一個「我的企業二百五十年的長遠計劃」,我們要去利益整個天下,整個國家社會,他所有的員工做事業的胸懷,就覺得他們是可以去利益整個天下、整個社會的,整個大家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這個是「興建大利」。   我們看,這個「利」從前面的這一條善的綱領叫「救人危急」,我們給予他是現在他最需要的,那就是最大的利益。我們想一想,現在的人最需要的是什麼?我有一次到上海去,有一個企業家跟我說,他說我的這些企業界老闆朋友窮得只剩下錢而已,代表什麼?精神匱乏,而且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現在整個世界的誘惑那麼多,經不起誘惑,現在有多少人在人生的十字街頭徘徊,甚至於已經走到懸崖前面,就要掉下去了?有多少人是這個狀況?所以我們從「救人危急」、「興建大利」就可以感覺得到,現在最大的利益就是把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傳播給懸崖勒馬的人,他就快要一失足成千古恨。那誰傳播得最快?網路、衛星、電視。所以要救這個世界的兩種人,一種是國家領導人,一種是媒體,那力量可能一個地方的電視台覆蓋的是幾百萬人。看的人可能他的良心一喚醒,他就懂得回頭了。   在中國國內很多這種傳統文化的講座,去參與的人在分享的時候就講到,他本來就是要去做貪贓枉法的事情,打算最近這幾天要去做了,結果聽了以後良心發現,不做了。有的要離婚的不離了,很多要去墮胎的不墮了。這些都是很大的罪業的事情,回頭了,不做了。講到這裡,我們想:反正我又沒有電視台。你有沒有朋友在電視台服務的?那你要去造這個緣,把這些好的東西介紹給他,緣分就會水到渠成,我們要主動造好的緣去行善。   在河南周口市電視台,他們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整個周口農民最多,農民有任何需要,他們電視台有一個專線,農民一打來,他馬上去幫農民解決。他們所做的廣告,都不做欺騙的廣告,有些都是欺騙的然後賣很多錢,他不做,他說,不賣這個不實的廣告他們的收入少幾百萬,可是他堅持良知,不做欺騙的事情。所以媒體工作者要有榜樣立起來。我聽說現在好多地方,包括河南有一個息縣,那個縣第一把手,書記親自來落實整個倫理道德的復興,他們的電視台都是持續地播放這些好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給老百姓看,這是真正愛護老百姓。   我們看下一個行善的綱領叫:   【何謂捨財作福。】   經文講到:   【釋門萬行。以布施為先。所謂布施者。只是捨之一字耳。】   佛家的教育是教人行菩薩道。這個菩薩的德行當中,當然有無量無邊的菩薩的行持,歸納成六條,叫「六度萬行」。這六條就包含一切菩薩的德行,第一個是布施,第二個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進,第五是禪定,第六是般若。這是六度,這個「度」我們了解是度自己,不是度別人。   比方我們學傳統文化,某某人是我救的,某某人是我度的。其實我們講這個話的時候要反思一下,為什麼?我們自己都還沒有覺悟,有沒有可能幫別人覺悟?先覺才可以覺後覺。這個應該是在《尚書》當中有講到的,「先覺覺後覺」。我們只是介紹他學習傳統文化,不能說我們已經救了、他度了他,這個太過了。只是一個緣介紹給他,而且假如這個朋友是你介紹的,他會一直看著你,看你做得如何。假如這個朋友是我介紹的,假如我做得不好,他說不要學了,學成那個樣子不如不學,那我不只沒有幫助到他,我還因為自己表現不好,斷了他這個因緣。我們想想,這樣我有度了他嗎?而且人常常想我可以度別人,傲慢的心容易起來,會慢慢地膨脹自己,覺得自己不可一世。   真正要度,首先要護好自己的這一顆心念頭。其實我們這幾代人都不是從小,有沒有人從小、從胎教就開始學《弟子規》?沒有。我們一般都是成年以後才開始學,我們是補習,現在是趕快補習,但是二十年來、三十年來,我們都染上很多不好的習氣,這些習氣都還沒有去掉,怎麼度別人?請問大家,五歲的人比較好學,還是四十歲的人好學?五歲。對,四十歲的人學很辛苦,我今年四十歲了,真的很苦。所以,我們現在看到懷孕的人就來學習,我們很歡喜,她的孩子不用走我們這麼大的一個彎路。   在心態上,任何一個服務他人的緣,都是來提升自己的,而不是我們真的能夠救別人。比方說你在服務這個人,突然有情緒了,我耐性不足、我脾氣太大,他提醒我,他是我的貴人,他是我的老師。所以所有一切的因緣都是為了提升自己,發現自己的習氣,而不是說我們真的能夠去救人。這個心態就非常重要,所以這個「度」是度自己。   布施度什麼?貪心、慳貪。很吝嗇、慳貪,「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惡業」,惡言惡行能夠用持戒來對治它,不讓它再犯。「忍辱度瞋恨」,瞋恚,能夠忍的人,他脾氣就不會發作,可以調伏。「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人妄念一個接一個,這個心都是散亂,沒法集中,學業跟事業絕對做不成。「般若度愚痴」,有真實的般若智慧度愚痴。這六度再濃縮就是一個布施。布施為先很重要,我們看,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當然這個財,還有分內財和外財,「種瓜得瓜」這個非常重要。   人生其實什麼都求得到,只要下功夫去付出,自然就一定可以收穫得到,但是一定要如理如法地求。財施得財富,法施得聰明智慧,世間人都希望有財富有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就是給人家安慰,不會給人家恐懼。比方說我們不吃肉食,這些生命就不會被宰殺,這個是無畏布施。比方說我們言語柔和,都不講傷害別人的話,這個也是無畏布施。比方說人家很痛苦的時候,我們都能夠講幾句安慰、包含講幾句這些經典的教誨,讓他提起正確的思想,那個都是無畏布施。有時候人一個念頭轉不過來會出事的。這些都是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這個是財布施,持戒跟忍辱可以列在無畏布施。一個人持戒了,比方說他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他講出來的話你放心,不會跳票,那你跟他相處是不是壓力比較小?你跟他住在同一間房間,你不要擔心,他不會拿你的東西。這個持戒是無畏布施。再來,忍耐也是,這個人修忍辱,他絕對不會發脾氣,你不要緊張,因為他不會發脾氣,這個都是無畏布施。反過來看,假如有人說我們脾氣很大,那我們每天在造孽。假如你聽到有人說,某某人脾氣很大,傳到你的耳朵,我們第一個反應是什麼?他怎麼會在講我,我脾氣哪有很大?當下就脾氣很大。人要看到自己的問題不容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人要進步,還得要《弟子規》說「聞譽恐,聞過欣」才能被提醒到。再來,一個人學習很精進又有禪定功夫,還有般若智慧,他就是法布施。他給世間人做榜樣,這是法布施。你看到有精進、有定功的人,有智慧的人,你會向他學習,這是法布施,所以布施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布施的精神是什麼?『只是捨之一字耳』。就是放下。布施就是能捨,就是能放下。   【達者內捨六根。外捨六塵。一切所有。無不捨者。】   這個通達人生的真相的人,他通達哪些事情?首先他很清楚一點,「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什麼東西都帶不走,那還有什麼緊緊地抓住不放下?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身體都帶不走了,身外之物怎麼會帶得走?人通達對人生這些道理就想通了。一個人假如先看到人生的最後的一刻,體會到人生最後一刻,他再來經營人生不一樣。大家知不知道人生最後一刻是什麼樣的?我們以前看電視常看到一個人躺在床上就是兩手兩腳一攤就走了,一口氣吸不上來就走了。請問,這個鏡頭告訴你他拿走什麼?什麼都帶不走,何必苦苦貪求。   有的人會說,還是要貪,留給我孩子。那你更沒智慧,「勿以財貨殺子孫」,大家現在去看看報紙,整個家族官司都打了好多年的,打不完是哪些人?你有沒有看過農民三個孩子打官司?當然他可能賣地的時候會有可能,假如一般沒什麼錢的不可能。可是你看那些大企業家一過世,棺木放在那裡好幾年都不能下葬,財產還沒擺平。那他留那些錢不是讓他的孩子、至親都衝突?所以古人留了這句話給我們,「勿以財貨殺子孫」,這些道理不想通就不通達,所以這個『達』字很有味道。   人這一生帶得走的是智慧。什麼人最有智慧?完全沒有私心的人智慧一定高。因為欲令智迷,欲望會把智慧給障礙住,所以愈無私的人智慧愈高,愈有私心的人把智慧障礙了。既然什麼都不用苦苦追求,帶不走,智慧帶得走,所做一切善事帶得走,所以人這一生最重要的是盡心盡力為家庭、為社會做出貢獻,時時都為社會做貢獻。那這身體是誰的?我這個問題很難嗎?從今天開始,我的人生就不是為了這個身體的享樂。大家注意看『內捨六根』,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現在的人不知道這是個臭皮囊,每天花了不知道多少精神跟多少金錢在這個身體上面。眼每天要看好的,現在看一場電影要多少錢?他還要住的房子要很好看,穿的衣服要很好看。那麻煩了,你看他要花多少錢?   我那天看到一個帽子,台幣好像是三十萬,換作馬幣是三萬,我應該拿來戴戴看,看會不會壓下去,很好看,那麼多錢。我真的去過凱旋門,無法想像他們過的是那種日子,一個皮包台幣就要五六十萬,皮包,那是把一個房子背在身上。假如非洲的孩子一年花六千塊錢,你說他可以認養多少瀕臨餓死的孩子?你說人不內捨六根,不只不能造福,還造好多孽。現在的人都喜歡縱欲享受,眼耳鼻舌統統都要享受,最後把自己的身體搞得亂七八糟,哪有好處?   念念為別人的人身心愉快,很長壽。許哲女士活到一百一十四歲,人家這個身體就從來沒有拿去享受,不亂花一分錢,統統去幫助人,又快樂又健康又長壽。許哲女士有到中心來講過幾次課,有見到的舉手,請放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一百多歲的人笑起來跟小嬰孩差不多,返璞歸真,多好,最後笑著就走了,而不是在醫院裡面,在那受罪,然後還要「砰砰」,那個多辛苦。人假如這一生就覺得,最有意義的就是奉獻,留取丹心照家族,照整個社會、國家,你就把身體奉獻出來,活一天盡心盡力造福他人,「內捨六根,外捨六塵」。你不再去染著這些世間的色身香味觸法,這是六塵,你不去貪著它,不去苦苦追求它。你看現在的人玩電腦,玩到幾天都不睡覺,最後累死了。那個就染上了這些色塵,還有這些音樂,沒辦法。   『一切所有,無不捨者』。這個「捨」是不執著它,不被它控制,然後能夠把它轉成去服務他人。一個人很喜歡喝酒,他會被酒控制,一個人喜歡打牌,會不會被賭博控制?會。他不染著這些東西,然後把它轉化過來能夠去奉獻。當然一下子要契入到這個境界並不容易。了凡先生接著講:   【苟非能然。先從財上布施。】   不能一下子把身心都能夠布施出來,先從財物上布施。因為:   【世人以衣食為命。】   人每天要穿,每天要吃,所以把衣跟食看作跟性命一樣重要。看得這麼重,當然要捨就不容易了。   【故財為最重。】   把財物看得很重,   【吾從而捨之。】   我們肯從財物上來捨的話:   【內以破吾之慳。】   把自己的吝嗇、慳貪放下,你的心量就會更大反而更有福,愈不捨愈沒有福。   【外以濟人之急。】   因為自己肯布施反而救到很多生命危急的人。這個要做,可以從比方說你捨這些衣食,就從自己最喜歡的開始,那個效果會很好。比方你很喜歡吃巧克力,就從捨巧克力開始捨起。一開始的時候很勉強。   【始而勉強。】   因為本來都很貪著,現在一下要捨,有一個過程,只要堅持去做,『始而勉強』。   【終則泰然。】   最後就做得很自在,不帶勉強。   【最可以蕩滌私情。祛除執吝。】   這個布施的方法最能夠,『蕩滌』就是消除掉我們的私心、自私自利,『祛除執吝』,就是可以去除掉對錢財的執著,這個是「捨財作福」。   接著我們看:   【何謂護持正法。】   接著了凡先生講:   【法者。萬世生靈之眼目也。】   這個『法』,上面加一個正,就是跟正理、真理相應就是正法,錯誤的思想那就變邪法了。正法它流傳幾千年都不變,因為真理是超越時空。這個正法就好像所有眾生的眼目,人沒有眼睛就是盲人,他一定會走錯路,甚至造成生命的危險。你說我們現在有眼睛,怎麼會危險?我們冷靜想一想,整個社會這麼多誘惑。人假如沒有是非善惡的判斷能力,每天都會有很多危險,而且一直在墮落。   科學家實驗,一個一、兩歲的孩子,每天笑一百八十次,成年以後一天笑七次。請問大家,笑一百八十次正常還是笑七次正常?人愈活愈不正常,那怎麼走的人生方向會對?每天都在走,愈活愈笑不出來,鐵定走錯了,他沒有學正法,他人生是錯誤的,走成什麼?欲望的奴隸。欲望愈多求不到,就苦得每天都笑不出來。假如從小就是助人為樂,為善最樂,那一百多歲還笑得很燦爛。我師長今年八十七歲了,他老人家笑起來比誰都年輕,那個嬰兒般的笑容,我們想學都學不來,臉部會抽筋,那個假不來的。老人家從小就讀聖賢書,他走出來的人生完全不一樣。大家想一想,現在的人很可憐,為什麼?底下講了:   【不有正法。】   沒有這些經典的教誨。   【何以參贊天地。】   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人是萬物之靈,可以把天地的無私完全落實、表演出來,人做得到。   可是現在人沒有正法了,墮落到什麼程度?為了欲望可以殺害自己的親身骨肉,這個連動物都做不出來,人做了。地球上有記錄的,每年墮胎五千萬,那沒有記錄的可能是翻倍。虎毒不食子,人不明理之後居然變成放縱欲望到殺害自己的親身骨肉。這五千萬當中,很大的比例都是未結婚的。這些情況在幾千年的歷史都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我們從這個情況來對照,就可以了解到護持正法的重要。包含這裡講:   【何以裁成萬物。】   這個『裁』就好像做衣服一樣,他的事業、他的家業怎麼成就,都還是要有經書典籍的指導,不然現在的家庭確確實實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剛好有一個朋友有寫到她家裡遇到的情況,就是她的弟弟的孩子已經十四歲了,從小他的媽媽百般疼愛,最後養成傲慢無禮,現在只要稍不順心,就連奶奶、媽媽都被他辱罵。   我在念這一段,大家的情緒不要隨著這篇文章起伏,要理智。我們現在很多家庭的問題看起來都很難解決,其實問題在哪?就是問題都已經很嚴重了才知道面對。古人不是這樣的,古人都是防微杜漸,十四歲了,請問大家,十四歲的病要多久才能調好?有沒有哪個特效藥吃一帖就好了?有沒有?我告訴大家,絕大部分人都在等這帖特效藥。   人要解決問題首先心態一定要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已經遇過太多次了,十幾歲的孩子跟著他媽媽,剛好碰到我。他媽媽眼睛瞪得很大,馬上把孩子拉過來說,「蔡老師,鞠躬,鞠躬!」,把她兒子的頭按下去。把我嚇壞了,然後就開始數落她兒子,然後我知道,她下一句話就是要我趕緊教訓她的兒子。我才不上當,那種氣氛我再講,講他孩子不好,我不跟他孩子結怨?我才不上當,到時候他打我怎麼辦?比我還高。你看人其實下手處不是教育孩子,源頭是什麼?教兒教女要先教己,他的問題就是出在我們不懂,怎麼可以怪他?他才十三、四歲,他怎麼懂?所以人在心態上不能求快,要心平氣和去處理。再來,在心理上不能責怪孩子,要反過來反省自己,這樣才能解決。只要不是這個心態,心一定很浮躁,情緒一定很容易上來,事情一定很難改善。所以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   她說,這個孩子在家裡東西都亂丟,全家不得安寧。那從小都沒有教他這些習慣。母親很年輕就守寡,很辛苦把五個兄弟姐妹養大,自從弟婦生了這個大兒子,她的母親又從家鄉搬來跟弟弟住,從小就照顧這個大兒子。這個媽媽老人家不簡單,很辛苦。結果還幫忙照顧孩子,還幫忙不懂家務的這個弟婦。而且很奇怪,這麼多年弟婦從來不曾跟母親坐在一起談天。這個太太沒人教,是不是?你不要聽到這裡,這個女人太過分了,跟婆婆從來沒聊過天,那你就被電視情節抓進去了,你也不能心平氣和給她建議。我們有時候想到這裡,人現在做出來的事真的太狠了,跟婆婆住在一個屋簷十幾年,連跟她坐在一起都不願意,跟她講一句都不願意,那婆婆日子怎麼過?傳統文化教我們要設身處地。從前她沒工作,把自己跟孩子關在房子裡,由於家境不錯,弟婦不願意做家事,就連喝過茶的杯子也常常留在房裡沒有洗,更別說幫忙做家務了。還是沒人教她。   讀這一段,生女兒的舉手,請放下。妳們要有職業道德,要把女兒教好,不然嫁出去了,人家雞犬不寧。這些都給人啟示。   結果從小弟婦就對這個大兒子寵愛、偏愛,任何事情都順著他,就算對奶奶無禮,這個弟婦也不加責備這個孩子。看見這個情況,母親都是忍氣吞聲,以免家無寧日。只有在假期來到我跟大姐家,才向我們訴苦,我們曾經要她嚴厲地教導孫子,或向大弟訴說這些情況,但她總是不願意在大弟夫妻之間造成任何的衝突,保持沉默。你看老人都練忍辱的功夫,但是這個兒子有點太遲鈍,自己的太太要教,自己的先生要教,「領妻成道,助夫成德」,都是本分,下一代就更是責任。所以其實知道這些事,我和大姐都教大弟正視這些情況。大弟也沒有正確的家庭觀念,結婚後還是我行我素,沉迷在自己的嗜好中。下班之後回家就是看電視,沒有跟家人溝通及關心他們。   這裡有沒有當官的人?你們以後當官,結婚以前要做培訓,不然結婚之後也不會當爸爸,也不會當先生,最後就回家就在那裡看電視,那下一代的問題就愈來愈多。以後哪個國家先知先覺,結婚都要培訓完合格才可以結婚,這個才是負責任。現在兒子的態度愈來愈糟,弟婦每天以淚洗面。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你看,從不懂,最後惡果現前,而且她自己不孝,孩子就上行下效,你不孝就影響到他,他又沒有學到,他怎麼孝順?你只要真心孝順了,那個真心一定會把你孩子的良心喚醒,這樣的例子我們見到不少。結果以淚洗面,每次她的孩子發脾氣,弟婦還是會護著他,繼續以淚洗面,還是沒有覺悟。因此我們都不懂這個情況如何改正過來。其實自從接觸聖賢教育,曾拿很多書本跟光碟給弟還有弟婦看,但是大弟說知易行難。不知他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行動,可能要苦到底了以後才會行動。不然我們這些親人就要善巧方便,待會我們講一下。   其實,我們也想母親安享晚年,不要再留在大弟家做牛做馬,還要受到無禮的對待,但是假如離開了是不是太無義了?現在做為姐姐我要如何幫助大弟?我們看,這個老人家離開有沒有無義?沒有。老人家哪還要這樣做牛做馬,去照顧兒子,照顧媳婦,還要照顧孫子?不是老人無義,是他的孩子無義。應該要讓老人家安享晚年才對,都累了一輩子了,應該先把媽媽先接來,兒子不孝,女兒要孝,女兒要做榜樣才能把弟弟給感化。   再來,弟弟跟弟媳年輕,從小也沒人教,要怪他小學老師,怪我,從小沒教,所以整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要反省。但是畢竟情況是這樣了,妳要勸弟弟首先要先建立信任,怎麼信任?妳要先付出,讓弟弟覺得妳處處為他著想,妳給他講他會慢慢相信。再來要造緣,慢慢地,妳學得很好,笑容滿面,妳弟弟會說,妳禮拜一晚上都去哪裡?妳可以把他帶來,這是造緣。   再來,他的孩子十幾歲,誰講話他最聽,就找那十幾歲的人講話給他聽,他大人都覺得那都是講道理,妳去找「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光碟裡面那些事例給他聽,最後二十幾歲就得癌症,最後就死了,他就會考慮厲害關係了。所以看他這些光碟哪些故事適合他看,然後妳看這些傳統文化的老師哪幾個人跟他緣分比較好,妳也造緣給這個青少年。他假如有來上《了凡四訓》課,妳再跟我打個招呼,我再專門針對十四歲的情況講一些。妳放心,我有職業道德,我會講得讓他感覺不是講他。現在這個時代要幫一個人很辛苦,要一群人一起演戲,還要有默契,還要不能傷到他的自尊。再來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對弟弟、對弟媳婦、對姪子都要有這個信心,妳那份信任會給他力量。   最後,多讀經典迴向給他們,或者用《零極限》那四句話來祝福他們,這效果很好。而且念這四句話,「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我愛你」,妳要念得出來,妳說我當姑姑我怎麼念這句?我作為姑姑,我有責任,沒有把姪子教好,所以「對不起,請原諒我。」然後「謝謝」,因為你這件事給我人生很大的啟發,然後「我愛你」,用這四句話把自己的真誠心給喚醒,那個磁場很強,影響會很大。   好,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很抱歉,今天時間有耽擱了。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025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025

🄴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了凡四訓》的課程談到「積善之方」當中很重要的積善,而種種的善行可以說是包羅萬象。   《了凡四訓》總結十個綱領。我們之前課程講到第二個綱領「愛敬存心」。而這個「愛敬存心」是十個綱領當中最根本的,因為有善心才有善行,善心離不開愛心、恭敬心。   包含我們十個綱領一開始,「與人為善」舉的例子,舜王看到雷澤這個地方的人互相爭奪,不知禮讓,所以舜王看了很憐憫他們,因為人都是爭奪的心,沒有福報。福田心耕,能看到這個地區往後的命運,而他們每個人的心性都是在墮落。所以愛護他們,然後尊重他們的本善,進而自己以身作則,來喚醒他們的本善,這也離不開對他們這一方百姓的愛敬。所以我們談到第二個綱領「愛敬存心」,這對於我們個人修身以至於齊家,我們下一代,要有修養、有福報,都離不開長養他的愛心、恭敬心。   包含治國,治國我們可以從自己當主管,帶領一個企業團隊,「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個團體由於領導者愛敬,他可以凝聚眾人之力,必能成就一番事業。包含這麼多社會團體之間,會有摩擦、會有衝突,主要是沒有愛敬的心所造成。所以有愛敬的心,可能社會當中種種的衝突、矛盾自然能夠化解。再延伸到國與國之間,有愛敬就不會打仗,不會有這麼多的人禍。   我們自己有沒有愛敬的心?因為身修而後家齊,我們自己沒有愛敬的心,怎麼可能教育出有愛敬心的下一代?所以以身作則非常重要。而事實上,我們也覺得愛敬他人是對的,可是在與人相處當中,不能常常提起這樣的態度,不能保持。所以常常我們看到這些好的教誨,都很想做,但是會有挫折感,好像覺得常常守不住,常常提不起來。當然這個挫折感也是煩惱,這個挫折感其實是否定自己,是不尊重自己。所以我們能時時守住愛敬,其實是恢復了我們的明德,我們本有的真心,這是我們本有的,一定可以恢復。而現在為什麼不能保持?染上了一些習氣,現在這些習氣比較熟悉,但是這些是染上的,一定可以去掉,一定可以洗除,本有的愛敬、本有的真心一定可以恢復。所以整個修身的過程,它是一個「生處令熟,熟處令生」的一個過程,這個不能著急,一著急反而自我沮喪,自我否定就不好。本來的愛心、恭敬心陌生了,什麼熟悉?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所以沒有愛。本來高下的心,看不起別人的心,覺得自己高,別人低,這個慢心比較熟悉。現在要轉成時時能恭敬人,這叫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慢慢地與人相處,念念為人著想,這愛心就熟,自私的心就淡了。時時真誠恭敬待人,敬心熟了,傲慢的心就淡了。所以從修身這個根本自然能夠正己化人,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去利益家人,利益身邊的人。   而我們看下一代,他人生的成敗,其實外在的這些條件都不是決定性的關鍵。我們看現在學歷高的人,他不一定有愛人、服人的心。甚至於他頂著他是名校、他是碩士、博士的光環,反而上對領導傲慢,下對同事傲慢,對服務的人也不恭敬,那這樣的態度很可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有一所大學開了一個課程,題目就叫「人生」。這個大學學校領導非常有心,看到應該教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人生觀。這樣才能打下他做人、做事的根基。當然現在這樣的大學愈來愈多了。也認知到從傳統文化當中了解到,做人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   結果開了這門課,最後一堂課,老師給他們考試,出了三個題目。第一個,記得父母生日的舉手。結果女孩子占比較大的部分,男孩子少。從這個現象,難怪現在聽說生女兒比生兒子好。生兒子好像現在是娶了媳婦就忘了娘,只有太太沒有媽媽了。從這個情況來看,教育男子,他要成為一家之主,連孝都不懂的話,那這個家道鐵定要中落。從這些跡象我們要有憂患意識,不能讀了十幾年書,連孝是做人的根本都不懂。結果第二個問題,問他們,說道:「你們在學校讀書這麼多年,教學樓打掃清潔的這個工友,你們知道他姓什麼,了解他姓名的請舉手。」幾乎沒有人舉手。幾年的歲月,跟這樣的長者見了無數次的面,可能連招呼都沒打,更談不上去關心他,請教他的尊姓大名。而這樣的長者卻服務了我們這麼多年,我們反而視而不見。   第三個問題,有打過自己一巴掌的舉手。第三個問題同學們互相看一看都笑了,假如不是神經有問題,幹嘛打自己一巴掌?   結果老師接著就說,第一個問題,假如我們連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我們不懂得人生要行孝,行孝的人他才有福,行孝的人他才懂得去愛人,孝是愛的原點。「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他連對他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愛,他能愛別人那是不可能的,那是違背德行的。   所以開發一個人的性德是從孝、從愛的原點,延伸到他懂得去愛兄弟、愛家族、鄰里鄉黨,到「凡是人,皆須愛」,凡是物,皆須愛。假如連愛的原點、愛的根他都沒有,那他在各行各業都不可能服務好人,都不可能有成就。所以懂得孝順,是當一個有用的人的基礎。   再來,長者為我們服務這麼多年,我們這麼冷漠,又不恭敬對方,連個感謝,連個尊重,問他個姓名,下一次見到,「陳叔叔你好,張阿姨妳好」,這種恭敬的心都沒有。我們要了解,不管他幹哪個行業,「百事之成」,要能成就,「必在敬之」。他恭敬,對人、對負責的事他都很恭敬。包含負責的東西,包含使用的東西,他愛護、節儉。「其敗也」,任何一個人,他的事業會轉盛為衰,就是傲慢不恭敬,他就要敗了。所以從第二個問題可以提醒到,沒有恭敬心的人,他不可能在社會當中有所發揮,他可能到哪都是害群之馬而已。   第三個問題,打自己一巴掌,這個含義老師是要表達,你假如前兩點都做不到,應該反省自己,給自己打一巴掌,就是醒一醒。缺乏做人的根基,這個愛敬的心。人唯有反省的態度,他的德行、他的智慧、能力才能在反省當中更提升,進而成為更有用的人。不然「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這個大學老師設的這三個題目,其實我們聽了以後也可以反思,我們當父母的人,當老師,以至於當領導的人,有沒有重視長養孩子們、長養這些後生晚輩愛敬的心。唯有德行的基礎,他的家業、事業才立得住。所以我們理解到愛敬的重要。   接著經文講到:   【蓋人有親疏貴賤。有智愚賢不肖。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孰非當敬愛者。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何者。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   經文接著分析到,人有非常多種,跟我們的關係也不同,有比較親近,有關係比較疏遠,有比較高貴,有社會地位身分的人,也有比較社會基層的人,各行各業販夫走卒。也有『智愚賢不肖』,這個「智愚」是指的有智慧或者沒智慧。「賢不肖」,這個「賢」就是比較有德行的,有德行比較欠缺的。『萬品不齊,皆吾同胞』,人千萬種類別是不整齊。就像《弟子規》講的,經文裡面提到的,「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為什麼會「流俗眾,仁者希」?主要也跟他有沒有好的家教,有沒有聞到聖教有關。這個跟我們後面在提到的「護持正法」,他有正法他才能明是非善惡,假如沒有的話很難不隨波逐流。雖然人有這麼多差別,但是「皆吾同胞」,都是我的同胞。像我們中華民族有十幾億人,以至於延伸到整個地球是一個大家庭,休戚與共,息息相關,應該互相愛護。而且每一個人跟我們一樣,都是有血有肉,都是有感情,都不願意受到人家的傷害,都希望人家愛護他、尊重他。所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作同胞應該都要尊重愛護,『皆吾一體』。這句話很重要,我們一般人沒有聞聖教,我是我,他是他,怎麼會是一體?這個沒有高度智慧,契入宇宙人生境界,不可能了解這個真相。   所以儒家的聖賢人都有提到「民胞物與」,萬物跟我是一體不分的。道家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佛家講「同體大悲」。儒道釋契入境界的人,他知道這個真相。甚至於夏威夷有一個療法,他這個治療的方法,比方說對方生病,病得很重,就觀想對方的身體跟我合在一起,然後不斷地用好的意念。他有講到這本書叫《零極限》,用四句話來不斷地祝福對方。這四句話講到,「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每天觀想對方跟自己合為一體,然後每天花半個小時的時間祝福,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就有很明顯的效果。這個方法在世界當中治癒了不少人。這四句話當中很重要,不只是祝福對方,更重要用這四句話,把自己的真心喚醒。我們常常念,「對不起」,「請原諒我」,把我們很多錯誤的意念,曾經做過的罪業,把他這些錯誤洗滌掉。常常說「謝謝」就能對一切人充滿感恩。最後「我愛你」,時時對每一個人都是充滿愛心。那從這個結果來看,為什麼能夠治癒對方的身體?假如他是他,我是我,怎麼會產生效用?所以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不只是我們東方的聖人,西方靈性很高的人,他都有這樣的契入體悟。甚至於不只是人,包含動物,它都有靈性。   在歷史當中我們看到好幾個例子。有一個軍人,他很有愛心,放了一隻白色的龜。結果若干年以後,他有一次戰役,已經被逼絕,無路可逃跳到海裡,他們軍隊大半的人都淹死了,幾乎沒有人生還。結果他在要滅頂的時候,突然感覺底下有個力量把他撐起來,就是他很多年前放掉的那只白龜把他救起來。我們想一想,這白龜又沒有裝行動電話,牠又沒有裝通訊器材,為什麼牠知道這個人今天要遭這個大難?這都有靈知,這是一體,牠有感應。很多時候,這些宇宙人生透徹的道理,有時候我們一聽很難想像,但是最有福的是不懷疑這些聖人說的話,按照這樣的心境去處世待人,這一生智慧靈性一定有非常大的提升。   我們再舉另外一個反面的例子,發生在中國大陸。有一個人給他的朋友建議,說,「你體弱多病,你吃老鷹的小孩,吃小鷹對你身體很好。」他給人家出這個餿主意,結果他們殺了這個小鷹。後來這個老鷹報仇,不只抓殺害小鷹的人,還去抓那個出主意的人。這個出主意的人講話的時候老鷹又不知道,為什麼牠要去攻擊那個出主意的人?所以這都有靈知,這一體,牠可以感知到。這個事實是那個出主意的人自己講出來的。他都奇怪了,我又沒有殺那個小鷹,怎麼那個老鷹這麼恨我,要抓我,難道牠知道是我出的主意嗎?所以不能傷害人,不能傷害一切的生命,因為跟我們都是同體的。   而從小孩子受的污染比較小,特別能夠感覺到一體。像兩個孩子在玩耍,剛好前面那個孩子不小心跌倒了,跌傷了,倒下去,衝力很大,嘭,很響。當事人還沒回過神來,後面那個孩子哭起來了,他媽媽問他,「你為什麼哭?」他說,「很痛。」奇怪了,不是他跌傷為什麼他覺得他很痛?因為孩子他沒有分別你我,他很容易感知到對方。不只感知到孩子,父母傷心了,他可以感覺到,陪著父母流眼淚,這個我們都有見過。很多家長不體會這個同體,小孩這種能力比較強,反而批評他的孩子,是他跌倒,又不是你跌倒,你哭什麼?那慢慢、慢慢孩子就開始分別,他是他我是我了,還又執著,自私自利就愈來愈強,就不能感知對方。所以現在變成什麼?變成講句話讓對方痛苦萬分自己都沒感覺,本有的同體的慈悲心都被欲望障礙住了。所以真的對這些道理不明白,可能當父母、當老師的都在誤導孩子,都說不定。   接著我們假如體會到「皆吾同胞,皆吾一體」。這個心境能提起來,『孰非當敬愛者?』有誰我們不應該敬愛?『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我們能去愛護眾人,其實也就是在愛敬聖賢人。為什麼?因為經文講到,因為我們去愛敬他人,就『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你有愛護他的心,你會去了解他的心志、他的需要。不管是他物質上的需要,還是精神上的需要,你會希望幫助他,給他幸福。能夠了解到怎麼給社會大眾幸福,其實這份心就跟聖賢人感通。因為聖賢人他是胸懷天下,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我們中華民族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他一生憂國憂民,從《禮運大同篇》就可以了解到他老人家的志向。而他的志向就完全跟天下人,跟人民的幸福是完全相契的。「大同篇」裡面講,「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我們現在看到這句話,夫子這個胸懷對每一個年齡層的人,甚至於是弱勢的人,都關懷備至。而我們在兩千多年之後再來看夫子之志向,現在社會當中最嚴重的老人問題,怎麼讓老有所安?而且每一個人都會老。假如對老人的晚年不能夠很好的照顧,安度晚年,那天下的人心怎麼能安定?人中年的時候光想到老了沒有依靠,這個人生非常不能安樂,充滿擔憂,充滿對未來的害怕。「壯有所用」,現在失業率那麼高。「幼有所長」,現在孩子教育問題很多,孩子又是未來的主人翁,下一代沒有教好,這社會沒有未來。包含「鰥、寡、孤、獨、廢疾」,這些人生從出生,或者人生階段有不幸的人,假如人不能有愛心,他們已經不幸了,可能遭受到更多的忽視跟欺負。所以從這裡我們看到,能夠去愛敬眾人,那是真正將聖賢人的教誨做到,聖賢人在天之靈最欣慰。   包含我們這些教誨,來自於師長,來自於有德行的善知識,我們真的去愛敬眾人,是他們最歡喜看到的。他們無私無我,最希望我們依教奉行,能夠真正利益這個社會。我們的存心都是理解整個社會大眾的需要,怎麼帶領他們走向幸福,這個跟所有從古至今的聖賢人的心相應。所以我們能這一生,以實踐大同世界為目標,那就跟夫子的心是相應的。那我們就神交夫子,他老人家冥冥當中也會護佑我們。所以接下來講『何者聖賢之志』。什麼是聖賢人的志向?就是『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就是要讓這一世的人,這世間的人能夠家庭安定,安居樂業,過上幸福的日子。   我之前有聽過我們新疆郝鐵龍董事長,他在他的企業落實傳統文化,我聽他分享他所做的,突然就有感覺,這個禮運大同好像浮現在面前,「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他辦這個企業,希望照顧員工,進而給社會做出榜樣,他沒有私心辦這個事業。「選賢與能」,他栽培幹部,同時他的員工幹部,做服務的人員在他們工廠裡面辦傳統文化講座,讓當地很多社會大眾來學習,包含當地的黨校都來學習。黨校都是官員,他「選賢與能」,幫國家培養幹部,「講信修睦」,這麼多社會大眾,思想觀念都能轉向倫理道德,自然人與人和睦。「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教育很多人民,甚至是青少年下一代。而他們公司有百分之三十的員工先天殘障,「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所以我們聽了非常感佩。   接下來經文講到的『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這個「合愛合敬」,有胸懷天下的心,而且這個愛敬是真誠的愛敬、平等的愛敬,不分你我、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去愛護。這樣就安定這一個世間、安定這一方的百姓,就等於他把聖賢人的精神在自己的身上做出來,就是聖賢最好的學生。所以聖賢弟子,包含所有正法的宗教,都接受倫理道德的教育,都接受了仁愛、慈悲、博愛的教誨。而這些宗教的神聖,包含聖教裡面的神聖,世間人感覺起來他比較抽象,這些都已經不在世間的聖賢人。如何讓他們能相信這些聖賢人的教誨,真的能做得到?我們作為這些聖賢的弟子,應該把他們的精神在自己的身上落實出來。那社會大眾就相信這些聖賢的經典教的是真正做得到。他不會產生懷疑,他不會覺得現在的人都自私自利,哪有犧牲奉獻的人?   像特麗莎修女,她到印度這麼苦難的地方。她自己身分也是很高貴,但是她接受宗教的教誨,她完全按宗教聖人的精神去落實,照顧生病、貧窮的人。全世界受她感動的人,受她照顧的人太多了。所以她確實是「安一世之人」,而且是「為聖賢而安之」。包含新加坡的許哲女士,還有我們最近了解到,在非洲像史瓦濟蘭、馬拉維、萊索托這些國家,都有慧禮法師創辦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照顧三千多個黑人小孩,這些黑人小孩有的快餓死了,有的生病了。我們看那個照片,衛生不好,飲水都有問題,肚子都脹得很嚴重,很可能都有生命危險。他很仁慈,照顧三千多個孩子生活之外,還讓他們學中華文化,這些孩子會背《三字經》、《弟子規》,還會唱廣東歌。三千多個孩子,而且照顧的孩子持續在增加。這個確實都值得我們感佩,他們是真正做到了把聖賢的精神表演出來。   接著我們看第三個綱領:   【何謂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擲則瓦礫。追琢則圭璋。故凡見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資可進。皆須誘掖而成就之。或為之獎借。或為之維持。或為白其誣而分其謗。務使之成立而後已。】   這個『成人之美』,孔子在《論語》講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我們學習孔子的教誨,這一條一定要做到,這樣我們才往君子之路在走。而這個「成人之美」,成就一個人的德行,成就一個人的善的心願,都是包含在「成人之美」當中。甚至於成就一個人才,因為人才是國家社會最重要的財富,一個團體有人才,它就可以興旺起來,但是人才他需要培養,他需要慢慢成長起來,那就需要很多人的栽培、鼓勵、愛護。   所以這裡譬喻到,美玉,『玉之在石,抵擲則瓦礫』。說這個「玉石」你不去琢磨它,就像《三字經》講的「玉不琢,不成器」。你不琢磨它,你看一看它好像沒什麼價值,把它丟掉,那它跟一般瓦礫石頭也沒什麼差別。人才沒有發覺、沒有培養,那跟一般的庸俗之人也是一樣的了。『追琢則圭璋』。這個「追琢」就是懂得雕塑它,就能成為「圭璋」,就是很好的玉器,就變成寶物了。   所以『故凡見人行一善事』。看到這個人他的動機很好,他看到社會很需要的事情,他主動去帶頭。『或其人志可取,而資可進』,就是你觀察到這個人很有志向,胸懷博大,很有利益團體、利益社會的存心,有這個特質。「資可進」,他有這個人格特質的時候,這個「可進」就是要幫助他、提升他。具體的做法,『皆須誘掖而成就之』。不管是善的事,還是一個很有潛力的人,我們都可以誘導,然後扶持他。好事,發動大家來做;好的人才,默默地鼓勵他、支持他。不管是在物質上或在經濟上支持他。「而成就之」,成就他的因緣,成就他成為一個人才。   『或為之獎借』,這個「獎」就是獎勵他,這個「借」是肯定、讚歎他,因為人在成長過程他也會有起伏,也會遇到挫折。這個時候適時給予他肯定,他會受到鼓舞。『或為之維持』,這個「維持」就是幫助他。『或為白其誣而分其謗』,這個善人有時候遭人嫉妒,受到人家的冤枉、毀謗的時候,我們能夠澄清他的冤屈,進而分擔他所受的毀謗,讓他能夠不至於消沉,讓事情不至於敗喪。『務使之成立而後已』,務必能夠護念、幫助他。「成立」就是他真能成才,利益眾人之事也能辦成。所以俗話講,好人做到底的這個心態。   接著經文又分析到,為什麼善人反而會遇到一些挑戰磨難?因為:   【大抵人各惡其非類。鄉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難自立。且豪傑錚錚,不甚修形跡。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敗。而善人常得謗。惟仁人長者。匡直而輔翼之。其功德最宏。】   這個『大抵人各惡其非類』,就是通常一般的人,他對跟自己不同類的人會有一種排斥。所以「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思想觀念跟他相近的聚在一起。比方比較喜歡玩樂的人聚在一起,他看人家很用功讀書,他反而揶揄別人,然後搗蛋都有可能。他看人家用功,他不歡喜了,就「惡其非類」。   其實這個情況,我們整個成長過程當中去回想,比方讀小學的時候,新同學轉到班上來,有幾個同學喜歡欺負人,對那新同學百般刁難,欺負他。甚至於他有哪些好的優點,還批評,不讚歎。我們那個時候看到了,懂得體恤這個新同學,幫他說話,愛護他、照顧他,那對他當時就非常重要了。包含新的同學來到我們的團體。假如人比較自私的,新來的人欺負他,把很多工作都交給他,自己不幹了,那這個新來的人壓力就很大。你這個時候能夠從旁體恤他、協助他,那他就感覺到溫暖,人家給他很多工作,你幫分擔一下。而人會「惡其非類」,我們去理解到嫉妒心伏不住,看到對方比自己好,不高興,批評。或者我們這一群人,他有既得利益,遇到正直的人,遇到要為團體謀福的人,會障礙影響到他謀自己的自私自利,這個時候他們就會集體來毀謗,來障礙這個善人。   這個從歷史當中常常看到,看到國家危難,很多公平正直之人,起來改革整個朝廷的風氣,這個時候腐敗既得利益的人,就百般刁難這個公正的人。所以從底下的經文看到,一般人民社會大眾『鄉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真正念念為他人、為團體著想的人比較少。所以『善人在俗』,他在現在這個現實社會當中,『亦難自立』。容易受到別人排擠,有時候很難立足。你比方說他到一個團體裡,大家都不珍惜公物,他非常愛惜公物,人家都看他不順眼。很多人在貪污,他非常廉潔,他必然受人家的排擠。所以『且豪傑錚錚,不甚修形跡,多易指摘』。這些英雄豪傑,這個「錚錚」就是他很正直,不會跟邪惡,跟利益妥協。他的行為,他不願意去討好別人,他不用那些心機。有時候他的言行畢竟還沒有達到聖人境界,有時候會言語稍有疏漏,或者表情可能剛好在思考一些問題,禮貌上有時候忽略了一些細節,這個時候有心人就抓住這些小地方借題發揮。沒有去肯定他的無私、肯定他奉獻的精神,反而就這些這麼細的東西一直攻擊他,就「多易指摘」。   所以,『故善事常易敗』,當然假如團體領導者,他不是很會看人、很會分辨事情的曲直,他可能多聽了之後,就產生錯誤的判斷,造成「善事常易敗」,好的事不被支持。『而善人常得謗』。他一聽進去了,這個善人不被重用,甚至於被免去官職,這從歷史當中都有看到。   所以『惟仁人長者,匡直而輔翼之,其功德最宏』。唯有仁慈的人,唯有非常有社會見識閱歷的長者,他能看得清楚。進而積極地匡正世俗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把這些毀謗厘清。而「輔翼之」,這個「輔翼」就是保護他、支持他。然後讓善人善事可以得以成就,這樣的功德是最宏大的,最可貴的。   從這一段我們可以了解到,要栽培一個人才不容易,要有非常多的用心,要在很適時的時機點鼓勵他,要在很重要的關鍵點站出來把是非邪正講清楚。不然整個團體就是非不分了。所以這個時代,要真正做事,要真正為團體出力,不能不講公正的話,不能怕得罪人,要把大眾團體的利益擺在前面,而不是講人情,而不是怕誰不高興了,把很多是非都混淆。而事實上,假如是真正「仁人長者」,做錯事的人,假如我們不能把這個是非曲直講清楚,其實看起來好像他得逞了,他毀謗別人,他占上風,事實上他是最可憐的人。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你去阻止他的錯誤是對他的慈悲。因為他繼續造惡,而且他有權力,他影響的面太大,他的罪業就更大。所以這個「仁人長者」不只愛護了正直的人,同時對於這些毀謗別人的人,有權力而做錯事的人,阻止他們繼續犯錯,那是真仁慈,當然不跟他們對立。進而再透過善巧方便,提起他們的善心正念,這個很重要。   接著我們看第四個綱領,「勸人為善」,我們把經文念一下:   【何謂勸人為善。生為人類。孰無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沒溺。凡與人相處。當方便提撕。開其迷惑。譬猶長夜大夢。而令之一覺。譬猶久陷煩惱。而拔之清涼。為惠最溥。】   什麼是『勸人為善』?這個經文講到『生為人類』。他生在這個天地間,而天地之間人是很尊貴的。《三字經》講的「三才者,天地人」。人有好的教育,可以契入到天地無私之德行。所以只要生為人,『孰無良心』?誰沒有天地良心?而『世路役役。最易沒溺』。這個「役役」就是忙忙碌碌。大家去體會,人忙忙碌碌,他就不能冷靜下來,去深思人生的意義,最後就隨波逐流。最容易「沒溺」,就是墮落、沉淪。所以人走這一生的路,忙忙碌碌不知道在忙什麼,好像停不下腳步來,這個時候最重要的,能得到別人智慧的引導,他才能去反思他的人生。不然確確實實,人內有貪瞋痴慢這些習氣,外面的誘惑又空前的有力量,現在整個社會,財、色、名、食,這些欲望的誘惑太大,他沒有好的人的引導,他沒有辦法判斷。他一沉溺了,可能就都是利欲薰心,不可自拔。   所以經文講到『凡與人相處,當方便提撕,開其迷惑』。跟我們的家人、跟我們的親朋好友,這一生有緣,都應該盡一份道義。《弟子規》講的「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包含在經典當中,孟子講到的,「教人以善謂之忠」,對自己的親戚朋友忠誠表現在哪?你引導他向善,不讓他墮落,這是對他的忠誠。包含《論語》講的,「忠焉,能勿誨乎?」對一個人忠義,怎麼可以不提醒教誨他?而在與人相處,要勸他為善當中,還要懂得善巧方便來「提撕」。這個「提撕」就是能夠增長引發他的善心良知,引導他正確的思想,放下錯誤的思想。   比方家庭當中、團體當中,要教孝,要教愛心,而不是教競爭。現在幼兒園就開始教競爭,「世路役役,最易沒溺」。他從小就競爭,慢慢地鬥爭,戰爭,那這個路是一條死路。趕緊把他拉出來,從這錯誤的思想觀念。「開其迷惑」,就解開他對人生錯誤的見解,然後化開他的迷惑。這樣就好比讓一個人從『長夜大夢』當中『令之一覺』。就是他在一個惡夢當中,你把他叫醒,不讓他繼續受苦。因為人思想觀念一迷惑,他就造作罪業,最後他的人生一定是痛苦的結果。   『譬猶久陷煩惱,而拔之清涼』,譬如他陷在煩惱當中,人有時候念頭轉不過來,一個禮拜都能搞得長了很多白頭髮,就很苦惱,甚至於還有會想尋短見都有可能。能夠給他正確的引導,就好像他在痛苦當中身心俱疲,你趕緊把他拉拔出來,讓他得到清涼,讓他能離苦得樂。這個『為惠最溥』,也確確實實人有時候一念轉不過來,就好像在地獄;一念轉過來覺悟了,就好像到天堂一樣。所以這樣勸人為善,當事人所得到的實惠利益,「最溥」就是很廣大,不然他幾乎就不能喘息了,甚至於轉煩惱為菩提,轉危機為轉機,轉悲憤為力量,這個都要靠勸他、引導他。   接著經文講到:   【韓愈云。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較之與人為善。雖有形跡。然對證發藥。時有奇效。不可廢也。失言失人。當反吾智。】   我們剛剛經文譬喻到的「長夜大夢」,讓他「令之一覺」,「久陷煩惱,而拔之清涼」。這樣的實惠是最廣大的。   我們舉一個實例。像胡小林董事長,他還沒有遇到師長,沒有遇到聖教,他是得憂鬱症又想自殺。但是他明白聖賢教誨,尤其學《了凡四訓》以後,他說該是我的福報就是我的,我為什麼這麼煩惱?這麼痛苦幹什麼?他真的「拔之清涼」,念頭一轉,病就好了,而且事業愈做愈好,這個確實是「為惠最溥」。而且他又把這麼寶貴的人生經歷告訴別人,大家都效法學習他,不只他受到很大的利益,聽到他整個學習分享的人,命運都能改變。所以勸人為善的功德非常大。   而韓愈這段話提到的,剛好這個人遇到很大的困難,你及時地勸導他,幫助他度過難關。『百世勸人以書』,就像這本《了凡四訓》,明朝的經典,經過幾百年,我們都還受益,都還有廣大的人群因為這本書改變命運。而韓愈這段話,接著作者分析到,『較之與人為善』就是用言語勸人,用書勸人,而與人為善的例子,前面提到大舜,他也是勸,他用身教去影響到這一方的百姓。或者是能夠用言語去勸導別人。這個在做法上,可能跟「勸人以書」不大一樣。但是這個『雖有形跡』就是他做法不一定相同,但是利人的心是一樣的。而且每一個情境、每一個因緣都有差異。我們因時制宜,而且抓住時機點,契理契機就好。所以叫『然對證發藥。時有奇效。不可廢也』。一有時間抓到一個機會點,可以真的讓人轉迷為悟,這非常好,這功德是圓滿的。當然能寫一本像《了凡四訓》這樣的書,利益百世的人,這個功德也是圓滿的。而雖然一時勸人以口,一時與人為善,好像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是這個風範它還在,依然影響著後世。所以舜王的德行風範,還影響到四千多年以後的我們。因為他是用真心做出來的,記錄在史冊當中、典籍當中,依然可以利益長遠。   尤其《德育故事》,七百八十六位聖哲人,他們也是做出榜樣,很多也是勸人為善、與人為善。到現在我們大家還受到他們榜樣的感召。所謂『失言失人,當反吾智』。這裡是提到當我們勸人為善,假如對方不能接受,這個叫「失言」。「不可與言而與之言」,這在《論語》裡面講到,跟他講的時機還不夠,為什麼?信任不足,場合不對,我們這個時候講話就錯了。還有很多人在旁邊,你勸他的缺點,他面子受不了,這叫「失言」。信任不足怎麼辦?保持沉默,但很重要的自己要做榜樣,對方對我們信任提高,自然勸他的時機慢慢就可以成熟。這個「失人」就是該跟他講「可與言而不與之言」,他信任你,你真的可以勸他,但是我們感覺顧忌太多,錯過了勸他的時機,那就有失這份道義,就有點對不起他這個人的味道。所以今天假如我們親朋好友,他真的很真誠謙虛,希望我們給他一些忠告,提醒他一些不足,他已經表達這份態度了,我們不跟他講,這個也是「失人」。「當反吾智」,勸人不能被接受,不能怪對方,要反省是不是自己的智慧、善巧不足。   接著我們看到下一個綱領:   【何謂救人危急。患難顛沛。人所時有。偶一遇之。當如痌瘝之在身。速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濟其顛連。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蓋仁人之言哉。】   這裡講到,在人危險急難當中去幫助他,不管是物質上的危機,還是精神上的危機,人這一生患難顛沛,人所時有。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會遇到一些急難,遭遇一些不幸。我們看到別人患難顛沛了,用什麼心情來對待?『偶一遇之』,我們遇到這樣的人,『當如痌瘝之在身,速為解救』。就好像自己身上長了這個「痌瘝」,就是身體的瘡潰爛,然後那個痛就一直在那裡相續不斷,連覺都睡不著。我了解到這個情境,假如自己的瘡都潰爛,就要趕緊擦藥,趕緊看有沒有醫生能治療,一秒鐘都不會耽擱,因為那個太難忍受。假如我們用這樣的心境去體恤別人在患難當中,會馬上伸出援手,就是「人飢已飢,人溺己溺」,所以「速為解救」。方法上,比方他受到別人的侮辱,他有冤屈,『或以一言伸其屈抑』。這個時候講公正的話,幫他伸冤,化解他的冤屈。『或以多方濟其顛連』。或是想方設法,用各種管道,或者凝聚很多的多方的力量,來幫助他度過這個不幸。「或以多方濟其顛連。」像范公他對於整個家族幾百戶人,包含對社會當中他所遇到一些苦難的讀書人,需要幫助的人,他都是盡力去幫助他,這是做到了「濟其顛連」。   現在的人精神生活非常匱乏,很多思想觀念錯誤,活在痛苦當中。能把聖賢教育送到他手上,送到他的家庭,這確實對他也是『救人危急』。比方有些人他還沒有接觸到倫理道德,接觸到中華文化,他鋌而走險要犯法。突然在那之前,還沒做,聽懂了道理,他不去做傷天害理的事,這是救他危急,不然他一生就毀了。有些夫妻要離婚了,聽了這些好的道理,不離婚了,這也是很危難。為什麼?他的孩子人生就遇到最大的不幸,他不能有完整的家來成長。   這個時代,精神上的危機非常普遍。現在憂鬱症、自殺率這麼高,都突顯出精神上的危機。我們認識一個長輩,他看了這個「聖賢教育,改造命運」,他很感動,他覺得裡面很多主人翁的人生能夠在錯誤當中回頭,浪子回頭,就是因為聽了古聖先賢教誨,他就沿路派發「聖賢教育,改造命運」,然後每一所學校他都進去送,跟他們的校長、跟他們的老師好好談,希望這些教育界的人都能先看,先重視倫理道德教育。這份精神讓我們也很感動,他希望學校有這些好的教育,以後這些孩子不要再走這些錯路。   『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蓋仁人之言哉 』。崔子是明朝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感覺到,人終究有一死,但是他的精神可以長存。他好的教誨可以留在這個世間,這人生幾十年,產生了永恆的價值。所以恩惠不在大,能夠及時地解決人家的危難,是最可貴的。這都是很仁慈的人講出來的。   而我們看「救人危急」,現在在比較發展的國家當中,物質上的危機相對少,很少聽到說餓死,當然非洲很多。救人危機在非洲,物質上的需要是很緊迫,我們可以節儉去幫助這些瀕臨飢餓的人。而在都市裡面,精神的危機特別嚴重,從大的來看,現在天災頻繁,這是結果。原因是「作不善,降之百殃」,現在一個災難來,幾十人、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命就沒有了。但是假如這些人能早一刻在災難之前轉惡為善,他可能就能夠化解這個災難。所以確實危急,行孝不能等,還有行善不能等。要讓人心能相信倫理道德教育,進而他接受,然後去奉行。   還有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他必須看到榜樣,不然他覺得這是過時的,這是理想。沒有榜樣出現,他信心建立不了,再好的智慧經典,沒人要學,這些危難解決不了。最危急的就是信心危機。我們能體會現在最大的危機是信心危機,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人,都要有一種使命。自己要做每一個身分的榜樣,做太太的、做丈夫的、做父親、做母親的要做榜樣。在各行各業要落實之後成為榜樣,這個最能化解現在的道德危機。企業界胡小林董事長、郝鐵龍董事長,他們是很好的榜樣。包含學術界劉余莉教授是好榜樣。公務員劉素雲老師是很好的榜樣。包含在司法界張發廳長,銀行界,都有很多落實非常好的榜樣,趙行長都是好的榜樣。銀行界誘惑比較多,他能樹立榜樣,都給予我們信心,包含教育界呂杰校長是榜樣。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我們有發願做榜樣,「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今天的課程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