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網到底在幹嘛?網際網路背後隱藏著說也說不完的冷知識,不說出口不代表不存在!
《不斷網會客室》帶你挖掘關於網際網路的各種秘辛,我們會以輕鬆簡單的方式,探索網路起源、資訊安全、全球網路治理等硬核冷知識,每集花半小時分享各種網路資訊,帶你探索鮮為人知的網際網路小秘密。
想要蒐羅科技新知的你,歡迎一起加入主持人Sam和Aris的腳步,千萬不能錯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生成式AI模型百家爭鳴,而國科會也推動台版AI語言模型計畫,讓快速發展的AI技術,帶來極大創新應用與效益。不過AI的大量數據資料也對社會與人文也帶來了新的問題與風險,為此台灣數位信任協會因此而生。究竟AI的發展會走向何方,如何創造值得信任的AI時代?精彩故事,請收聽【創新突圍】。來賓:台灣AI卓越中心副總召集人 許永真、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 詹婷怡主持人:Ethan 劉傑中製作團隊:天下實驗室、天下整合傳播部本集節目由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天下雜誌 合作推薦YouTube影音同步播放⏩https://youtu.be/Adc9z5a42OE更多網路治理內容請至⏩https://twsig.tw/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從哪邊看新聞?越來越多民眾獲取新聞資訊的來源管道,已經逐漸轉往社群媒體、甚至新興的影音平台,這種情形在18-24歲的年輕族群尤為明顯。但對媒體的信任度,卻是全球倒數第四。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真假難辨,透過演算法與通訊媒體的影響,甚至產生網路犯罪與網路暴力。究竟到底要如何界定網路邊界?我們又該如何建立健康完善的數位環境?精彩故事,請收聽【創新突圍】。主持人:Ethan 劉傑中來賓: TWNIC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執行長 余若凡、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執行長 黃益豐製作團隊:天下實驗室、天下整合傳播部本集節目由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天下雜誌 合作推薦YouTube影音同步播放⏩https://youtu.be/Adc9z5a42OE更多網路治理內容請至⏩https://twsig.tw/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能接受多久沒有網路呢?今年4月3日的花蓮強震,是繼92後25年來台灣最強地震,讓我們再次關注斷網風險。然而,許多網友在Threads平台上分享,這次地震並未導致長時間的停電或網路中斷;這也讓我們反思:數位韌性究竟是什麼?在面對天災或突發事件時,具靱性的基礎設施對國家、企業及民眾有何關鍵作用?請收聽「創新突圍」,了解更多內容。主持人:Ethan 劉傑中來賓: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杜貞儀博士、開放知識基金會台灣代表 徐子涵製作團隊:天下整合傳播部、天下實驗室本集節目由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天下雜誌 合作推薦YouTube影音同步播放⏩https://youtu.be/Adc9z5a42OE更多網路治理內容請至⏩https://twsig.tw/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I繪圖技術能自動運算出超美圖片,幫助藝術家和設計師更快地創建高質量的圖像,並從AI生成的內容中獲取靈感。但目前只視為輔助工具,需通過大量學習數據來進行訓練。且藝術創作需要更多的人文思考,和表達人類的情感。另一項近期最熱門的話題,非ChatGPT莫屬,是由Open AI公司提供的文字AI自動生成服務,最初發布於2022年11月30日,短短5天內就超過100萬人註冊使用,至2023年1月,使用ChatGPT的人就已經突破1億人。ChatGPT可為學生解答問題,提供答案和解釋,還能幫工程師寫Code,自動偵測防補漏洞,提高工作效率。本集邀請青年網路論壇的學生,來自APrIGF台灣代表成員-洪瑋廷、APNIC Fellow青年代表-游宗易、台灣網路青年論壇成員-吳承遠,藉由他們參與的論壇和機構,分別從科技面、法制管理面、藝術人文方面,來探究ChatGPT在未來的應用空間。歡迎收聽這集「不斷網會客室」,搶搭這班AI高速列車,掌握時下網路新知識。主持人:Sam與談人:APrIGF台灣代表成員-洪瑋廷、APNIC Fellow青年代表-游宗易、台灣網路青年論壇成員-吳承遠|本集重點|05:42圓桌會客–AI生成技術實際應用體驗與想像‧AI生成技術應用體驗分享‧AI生成技術的出現,將會出現哪些新興職業?可能會取代哪些傳統的行業?會影響人類創造力嗎?21:00數字會說話– AI技術存在偏見,我們該如何定義偏見?‧AI生成技術普及,該如何查驗身份及資訊的正確性?‧AI生成技術拿來寫論文,學術研究的意義是否會改變?30:45網路傳說解密–從ICANN到TWNIC,台灣青年這樣接軌國際!‧網路治理組織有哪些以及為什麼我們使用網路跟這些機構有關?‧為什麼TWNIC要做台灣網路青年論壇?‧國際性的網路治理論壇會議參與體驗分享⏩TWNIC官網⏩台灣網路青年論壇官網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近年來,Web3.0、元宇宙、加密貨幣等科技詞彙成為熱門話題,其中去中心化是Web3.0的核心概念,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能出現「中心化」的現象。此外,Web3.0不僅改變產業,也彰顯了每個人對於內容的擁有權。主流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程度越來越高,這是否意味著去中心化的本質是中心化?本集邀請到「KryptoGo」加密貨幣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 歐曜瑋Kodan,和台灣網路青年代表、網中智庫的研究員 謝銘仁。跟大家探討在去中心化的過程中,會面臨到哪些難題呢?以及政府是否需要扮演數位中介角色,適時介入以保障安全並鼓勵科技創新。想知道有哪些中心化最新的應用嗎?這些內容都會在中探討,歡迎收聽「不斷網會客室」,從創新科技到國際亮點,快速掌握時下網路新知識。主持人:Sam & Ares與談人:「KryptoGo」加密貨幣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 歐曜瑋Kodan、台灣網路青年代表/網中智庫的研究員 謝銘仁|本集重點|05:13圓桌會客–去中心化網路-個人與數據的重新統合‧Web3(去中心+網路)是什麼?與Web2(中心化+網路)的差異?‧發展去中心化網路的關鍵原因,有哪些實際案例?18:03數字會說話–去中心化的中心化危機,網路社群如何因應‧ 是什麼造成去中心自治組織(DAO)的權利高度集中?‧去中心自治組織(DAO)如何運作並發揮影響力?31:50網路傳說解密–去中心世界是權利的自由還是犯罪者的溫床‧數位中介監管與發展「去中心化」是否有衝突,兩者如何共存?‧去中心化的不可竄改性除了正向發展,可能有哪些隱憂? 可規劃哪些配套方案?⏩TWNIC官網⏩台灣網路青年論壇官網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