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佛法3

2023-08-10·9 分鐘

本集介紹

正信的佛法(三)
佛法的道理有深有淺,如同學校的教育,依學生的程度不同而施教,分為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乃至於博士班。舉例來說,對於不同的對象解釋「天」字,就有不同層次的意義。若對小學生就無法講得太多、太深,所以淺說「天」就是今天、明天、後天,與天空的天。若對高中、大學生,就必須進一步地解釋,「天」還有天文、先天、後天的意涵。而對於博士班的學生,又要更深一層說明,有性天、理天、第一義天,意義就更深遠了。如果對修行人,就需要再分析,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最後要了解學佛的目的不在升天,而是要超越輪迴,作自己生命真正的主人。
在佛經裡提到修行有四個過程:「信、解、行、證」,我們信仰宗教,首先要了解其道理;假使不了解,就成了盲目的信仰。進一步,要將了解的道理在生活當中去實行;如果解而不行,只是空泛的道理,就等於畫餅充饑、入海算沙,毫無用處。相反的,若能依著了解的道理去努力,不但來世能得善果,在今生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好比讀書一樣,經過多年的努力,最後得到畢業證書,而畢業就是證,所以佛法是非常科學的,落實佛法的道理,就能得到真實的受用與體證。
如果只是信,而缺乏正信,人生的方向就會南轅北轍,愈走愈遠。所以不論做人做事,乃至信仰任何宗教,都要有正知正見及正信。因此薰習佛法,也是先要了解什麼是正信。「正信」的佛法禁得起時間、科學的考驗,因為佛法是真理,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佛法中,依信的深淺不同,分成幾個層次。「初信」是剛開始學佛、信佛的階段。有些人信仰宗教是緣於現實生活遭逢逆境,遂而求神問卜、求菩薩庇佑,這屬於初信。假使一直停留在初信,只知道「事」,不知道「理」,就容易退失道心。佛法當中有「事」也有「理」;事就是事相、方法、儀式;理是事相中所蘊含的真理、道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否則一聽到他人批評,就會禁不起考驗而退失信心。
初信只是信仰的開始,進一步還要聽經、研究佛法,知道禮佛、敬神的意義。例如,拜觀世音菩薩,要知道觀音菩薩在理上代表大慈大悲,而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的這念心,只要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心,人人都可以成菩薩;拜媽祖,是因尊崇媽祖孝順的精神,所以拜媽祖就要學習媽祖的孝行;拜關聖帝君,是向關公學習忠義、智勇雙全的精神,這樣子來禮佛、敬神,就是正信。
從「初信」到「正信」,從信仰到學習,就好比學生景仰教授的智慧,進一步向教授學習,希望能成就像教授一樣淵博的涵養。同樣地,信仰佛菩薩,不僅是拜佛菩薩而已,還要向諸佛菩薩學習,學習如何成為佛菩薩,這樣了解信仰的意義,才是「正信」。所以,拜佛一方面是向佛菩薩學習,二方面是藉此來懺悔自心當中的過失,藉著思惟佛菩薩的智慧、慈悲,進而反省、改正自己的過錯,使內心安定、平靜。
《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卷第一》
過去世尊與眾多弟子都是靠著雙腳,一步一步邁向弘法之路,沿途隨緣教化無數。一日正好走到河邊,佛陀便請隨行弟子取約一拳頭大的石頭,投入水中,並問弟子:「石頭是浮在水面上,還是沉入水中呢?」弟子回答:「石頭沉入水底。」世尊則說:「石頭會沉入水中,是因為沒有任何的善因緣故!」
佛陀又取一辟方三尺的石頭著於水面上,並與弟子經此石頭渡至河的對岸,不僅順利到岸,石頭也沒有因為承載眾人渡河而沾濕一角,眾多弟子見到此景像感到非常奇怪,於是一心恭敬合掌長跪請問佛陀:「是什麼緣故,石頭可以浮在水面上令人渡河,且不被浸濕呢?」世尊回答:「有善緣故!」弟子接著問:「什麼是能讓石頭成為渡船的因緣呢?」世尊藉此為喻,進一步開示:「得遇善師,可以令我們免受沉淪之苦;若遇惡師,則行諸惡事而無法遠離眾禍。」世尊以此警示弟子及後世之人,不可不慎。
經云:「善知識者,猶如橋梁,能令超度諸有流故。」《溈山警策》亦云:「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狎習惡者,長惡知見。曉夕造惡,即目交報,歿後沉淪。」修行學佛應當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否則易落於盲修瞎練,走錯路、走遠路。唯有對佛法生起正信,依止善知識化導正見,啟發清淨自性,常行正道,如是堅持依教奉行,一路直趨菩提涅槃道,修行一定能夠有所成就。
Line ID:@924qegto 歡迎加入淨覺苑官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