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介紹
(臺文)
閱讀臺江
https://library.tjnp.gov.tw/book/book7/4/mobile/
https://www.tjnp.gov.tw/cl.aspx?n=362
欲認捌臺灣歷史先捌臺南,欲了解臺南先對臺江內海落手。所以政府佇公元2009年(民國98年)成立ê臺江國家公園,範圍是:七股溪、曾文溪、鹿耳門溪、鹽水溪等四條溪流出海口,包括烏面抐桮保護區、七股潟湖(內海仔)等區域,有自然、人文歷史及傳統產業的文化景觀,閣有紅樹林、濕地等構成的自然生態景觀,通講是臺灣西南沿海ê綠寶石。
今日臺江
20世紀後期,隨著海埔新生地的形成,臺江地區發展轉趨 蓬勃,陸續開發五期重劃區、臺南科技工業區等。閣有步規劃了「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和「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以維護自然生態與棲地環境。臺江地區的曾文溪口、四草及七股鹽田、鹽水溪口等濕地(湳仔地),攏是臺灣的國際級與國家級濕地,民國98年成立臺江國家公園,落實永續經營的理念。
臺江內海地理變遷
臺灣西南沿海嘉義到高雄一帶,約6,000年前是一處大海灣,因曾文溪長年自上游挾帶而下的泥沙淤積,逐漸形成三角洲(又稱為蕭壠半島),將古海灣北部一分為二,形成南側的臺江內海與北側的倒風內海(台灣三部曲)。
有「青暝蛇」之稱的曾文溪,仍持續不斷帶來大量泥沙,將臺灣西南部海岸線緩緩向西推進;除此之外,每遇大風雨更常造成河川改道、洪水氾濫,使臺江內海逐漸淤積陸浮。
近代歷史上曾文溪有4次重大改道記錄:1823年(道光3年),1871年(同治10年),1904年(明治37年),1928年(昭和3年)。
臺江內海遺跡---七股潟湖(內海仔)
歷史上的臺江
古臺江內海為臺灣西南部沿海由沙洲與本島陸地之間所圍成ê大潟湖(內海/內海仔),17世紀以來,漢人移民逐漸以臺江稱呼這個可以停泊千艘海船的海灣。臺江作為內海與外洋人群互動的區域,數百年來有無仝政權ê統治,見證臺灣開發史,亦可以說是唐山過臺灣的歷史紀念地。
荷蘭統統治時期
17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歐洲國家興起海外屬地探險佮貿易活動,其中荷蘭上大規模--ê是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積極向海外發展。荷蘭人捌佇1602年和1622年佇澎湖(風櫃尾)建立貿易據點,但因當時澎湖為明朝版圖,因而在1624年轉而以大員(今安平地區)為發展據點。
#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
#每周六日更新
#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