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在說書,聽我在閱讀
聽我說給你聽,聽著書在說話
讓我能陪你閱讀,讓我陪你哭泣、陪你笑,讓我成為陽光只為你照耀,
不變的堅定默契,是你可以永遠信任的依靠。
也歡迎同步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alexwu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阿蓮舊名為「阿嗹」,「阿嗹」地名由來有幾項說法。 第一種說法-本地最早住戶是在今中正路二巷的瓦廍,據傳一名土著途經該地,發現有人耕墾,乃上前招呼「阿嗹」,因而得名,原來「阿嗹」係土著稱呼「老兄」的譯音。 第二種說法-阿蓮鄉在未開拓前,到處都是芒果樹,阿烏成群,築巢樹間,鳥聲不絕,後來移民逐漸墾為耕地,以致阿烏難棲、紛飛而去,因此有「阿烏嗹去」的方言,因此稱為「阿嗹」。 第三種說法-在臺灣省新聞處出版的《臺灣地名沿革》記載,從本省一般地名旁附加口字者,多譯自土著族地名來看,「阿嗹」有可能是番社譯音,再從冠以阿字者多人名來看,或許取開墾者的名字為地名。 第四種說法-山海文化雙月刊報導:阿蓮或阿嗹地名乃是平埔族西拉雅語「Alien」(阿立安)的音譯漢字,「Ali」即是原居台南、高屏平原地區西拉雅族的崇拜祖靈「阿立祖」,而「en」的西拉雅語意是「所在地」,因此「Alien」正是平埔族西拉雅人的「阿立祖神所在地」。 簡炯仁則研究認為,阿蓮鄉的古地名其實並不是如《臺灣地名沿革》及《阿蓮鄉志》所載的「阿嗹」,而是﹝雍正5-12年臺灣輿圖﹞所標示的「呵嗹庄」,一般而言,臺灣地名如音譯自當地原住民,不是直接找個同音的漢字,就是取個同音的漢字,然後在該漢字的左邊再加上「口」字旁,以示借用口字右邊漢字的讀音。 「呵嗹庄」的「呵嗹」,在漢文文義上毫無意義,顯係音譯於當地的「番社」地名,換言之,現今阿蓮鄉在漢人拓墾前,該地以「番名」漢譯稱為「呵嗹」,或可能當地曾住有一個「呵嗹庄」,不管是曾名之為「呵嗹」,或曾為「呵嗹庄」的故地,都與當地的平埔族部落有關。 民國35年為配合行政區域調整,阿蓮鄉公所鄉務會議決議命名為「阿蓮」。 民國99年12月25日因應國土與行政架構改革使得高雄縣與高雄市正式合併為高雄市,而將鄉改為區;村改為里。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清康熙廿二年(西元1683年)清師入臺,翌年將承天府改為福建省臺灣府。下分臺灣縣、諸羅縣、鳳山縣。本區地區屬鳳山縣管轄。康熙卅二年(西 元1693年)高拱乾修臺灣府志,對當時鳳山縣治下三大街為安平鎮街、半路竹街、興隆街。是半路竹地名首見於史冊,亦顯示了當時半路竹街繁榮盛況。乾隆廿 九年(西元1764年)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亦載:「半路竹街在維新里,縣北四十里,府治大路。」亦同。至於「半路竹」之名稱源由,一種較被肯定的看法是認為:此地北距市平距廿公里,南距鳳山廿六公里,約值其半路,且竹木茂盛,為商旅行人歇息納涼之地,故稱「半路竹」。另有一種猜測則認為:「半」字或係臺語「絆」字之諧音,謂該處有竹林茂盛,阻礙交通,行人來往不便,故稱「絆路竹」。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岡山區全境除東側隆起珊瑚礁大、小崗山殘丘外,一片平原。阿公店溪由丘陵地區發源,蜿蜒流灌全境,初由小崗山南麓離開山地,再繞行於岡山平原南側、西側,再西行注入海峽。岡山街位於平原中央,在明清開發之初是府城(台南),通往縣城(高雄左營)南來北往的中途站,也是西側海濱部落,與東側山區部落互通有無的輻輳點,位置優越,商業發展迅速。岡山區在發展的過程中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草創期、成長期及璀璨期。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大社區(臺灣話:Tuā-siā-khu),前身「大社鄉」,位於臺灣高雄市西南部。北鄰燕巢區,東鄰大樹區,西鄰楠梓區,南接仁武區。當地開發甚早,大致為昔日觀音山庄之核心地區「觀音中里」。行政區與楠梓、鳳山、仁武迭經分合延革,最近一次為1951年自仁武鄉分立至今。現轄三奶、翠屏、觀音、神農、中里、大社、保安、保社、嘉誠各里。大社區有幾個全臺之最:最古老之三奶夫人廟、最古老之皮影劇團、橫掃全臺的棗子、芭樂,並以觀音山風景區、古鳳山八景之一「翠屏夕照」聞名。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仁武區的地名由來與屯墾相關。明鄭時期在此招募屯墾,將此地劃歸「仁武鎮」管轄,因而得名。明鄭時期到清領時期,此地均被稱為「仁武庄」,歸鳳山縣管轄。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仍設仁武庄,劃歸高雄州高雄郡管轄;1924年,高雄郡改制為高雄市,因而改歸鳳山郡管理。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