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Alex來閱讀,發現台灣發現土地

跟著Alex來閱讀,發現台灣發現土地

Alexwu

聽我在說書,聽我在閱讀
聽我說給你聽,聽著書在說話
讓我能陪你閱讀,讓我陪你哭泣、陪你笑,讓我成為陽光只為你照耀,
不變的堅定默契,是你可以永遠信任的依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All Episodes

台灣368鄉鎮介紹 215 台南市仁德區

台灣368鄉鎮介紹 215 台南市仁德區

🄴 跟著Alex來閱讀,發現台灣發現土地

關廟區早期原為平埔族西拉雅族新港社的舊墾地,在明鄭時期因漢人自臺江內海(今安平區),溯航新港溪(今鹽水溪),及其上游許縣溪(今之許縣溪)進入新豐里,墾荒聚落稱香洋社(明鄭氏臺灣軍備圖記內之小香洋民社),而被迫移至今日的龍崎區(舊名『番社』)方面(今牛埔、大坪二村)。1718年(清康熙57年),先民在此設立「山西堂」,主祀關聖帝君,廟堂一帶便俗稱為「廟街仔」,也稱為「關帝廟街」。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將此地易名為「關廟」,設「關廟庄」,劃歸臺南州新豐郡管轄,戰後改設臺南縣關廟鄉,2010年12月25日改稱關廟區。

台灣368鄉鎮介紹 214 台南市仁德區

台灣368鄉鎮介紹 214 台南市仁德區

🄴 跟著Alex來閱讀,發現台灣發現土地

仁德區舊名「土庫」[1],又稱「塗庫」,意指「往昔農村儲藏稻穀的容器」[2]:44。區名「仁德」一詞在明鄭時期即已出現,另有一說則是日治時期一位進士出身的學者在當地執教,諄諄以仁義道德為處世之本,故取名「仁德」以揚其道[3]。

台灣368鄉鎮介紹 213 台南市南化區

台灣368鄉鎮介紹 213 台南市南化區

🄴 跟著Alex來閱讀,發現台灣發現土地

最早為平埔原住民大武壠族人的居地,尤其是後堀溪流域。[1][2]清雍正、乾隆年間,漢人開始入墾此地,市街漸成,劃歸「內新化南里」,約在同治年間形成「南庄街」。1915年西來庵事件在此地爆發,從火攻南庄派出所開始,抗日戰火便蔓延至玉井、楠西、左鎮等山區,持續達一年五個月才被完全鎮壓。

台灣368鄉鎮介紹 212 台南市楠西區

台灣368鄉鎮介紹 212 台南市楠西區

🄴 跟著Alex來閱讀,發現台灣發現土地

楠西區原為鄒族居住地,後因平埔族西拉雅族茄拔社移入而遷往今日的嘉義縣、楠西山區,舊稱「茄拔山後」。1915年時捲入噍吧哖事件,引起日本警察的大屠殺,居民死傷慘重,人口大為減少。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以當地堡里名楠梓仙溪西里,易名為「楠西」,設置楠西庄,劃歸臺南州新化郡管轄,戰後改設臺南縣楠西鄉,2010年12月25日改稱楠西區。

台灣368鄉鎮介紹 211 台南市玉井區

台灣368鄉鎮介紹 211 台南市玉井區

🄴 跟著Alex來閱讀,發現台灣發現土地

井在荷蘭時期及清領時期稱大武壟,係曹族四社熟番-噍吧哖社、芒仔芒社、宵里社及今楠西鄉的茄拔社等原住民所居住。後因大目降(今新化)之西拉雅族,在明 鄭時期受漢人侵佔,轉而驅逐曹族四社,據有其地。清雍正初年,漢人在此建庄。至民國九年(日本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日人據台,始以「噍吧哖」 Tapani的近似音「玉井」(日語Tamai)來稱呼本鄉,沿用至今,日本據台時,為台南州新化郡玉井庄,置庄長一人,光復後改稱玉井鄉,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臺南縣、市合併改制為「臺南市」,玉井鄉改制為臺南市政府玉井區,隸屬於臺南市政府,全區共劃分為十個里,一百零三個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