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向台灣社會傳達氣候議題與節能減碳的永續生活概念,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自2010年起攜手IC之音竹科廣播公司,合作開設《氣候戰役在台灣》節目,每週邀請各方專家為聽眾剖析最新的環境、能源與氣候議題,並且提供可行的創新概念與解決之道,是台灣最早倡議氣候意識及能源議題的頻道之一。
2020年起《氣候戰役在台灣》跟上最新傳播潮流,節目型態從廣播電台轉向更多元的Podcast網路平台(Apple、Google、Spotify、KKBOX),更方便以行動裝置及數位頻道隨選收聽,每季更鎖定不同系列主題、邀請眾多利害關係人深入訪談,多層次解析環境議題的複雜構面,在最新趨勢中帶領聽眾理解危機、看見轉機。
歡迎您加入氣候戰役的行伍,與我們一同凝聚低碳轉型的變革能量。
本節目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贊助播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有沒有想過,只要拍下一張鳥的照片、錄一段鳴叫聲,AI 就能立刻告訴你牠的名字、習性,甚至牠的遷徙路線?這些過去要靠多年經驗才能累積的知識,如今在AI科技的幫助下,人人都能參與其中。更棒的是透過AI的辨識與記憶功能,可以幫忙監測鳥類生態的變化,告訴我們環境發生了什麼事?#台達基金會 #氣候戰役在台灣 Podcast 專訪留學英國、澳洲,兼具藝術視野與野外觀察經驗的資深賞鳥人 李昱宏博士,分享科技如何改變我們觀察世界的方式,並保護生態。★本集重點:1.欣賞鳥與拍攝鳥的差別2.人工智慧AI對傳統賞鳥的影響3.環境公民科學平台如何因AI科技而壯大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面對氣候變遷與資源枯竭,農業也在尋找永續的新出路。如果廢棄物不是要丟掉,而是可以養魚、培養微生物,甚至重建整個生態系呢?這就是「循環農業」的核心概念—讓資源在農場內部循環再生。現在,AI 正加入這場變革,協助農民掌握複雜的生態動態,讓系統更穩定、也更透明。#台達基金會 #氣候戰役在台灣 Podcast 專訪鹽蔬漁公司創辦人 何勝惟,他智慧農業與永續系統專家,分享他如何透過 AI 打造與自然共生的農業模型,讓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電腦,而是能聽懂土地的語言。★本集重點:- 鹹菜液肥變資源,如何打造低成本、低污染的養殖系統?- 青農如何運用科學方法記錄生態、整合資料,讓循環農業真正落地?- 為什麼循環農業需要跨領域合作與年輕世代投入?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傳統海洋調查費時費力,難以即時掌握生態變化。如今,AI 結合影像與聲音辨識技術,已成為新興的保育工具!從辨識鯨魚尾鰭與海龜臉部花紋,到監控珊瑚白化與偵測非法捕魚,AI 不只提升效率與準確度,也讓更多人能參與其中。#台達基金會 #氣候戰役在台灣 Podcast 專訪國防醫學院胡智偉研究員,他同時擁有人工智慧專業與海洋潛水經驗的科學家,從全球與台灣的實際案例出發,探索 AI在海洋保育的多元應用。★本集重點:從美國鯨魚辨識到印尼聲音監測:AI 怎麼幫助快速處理大量資料並即時掌握生態變化?小琉球海龜生態: AI 如何協助辨識定居海龜個體、整理觀察紀錄,並提升生態資料品質?公民參與如何幫助 AI 模型持續進化,並打造全民參與的海洋守護網?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生物多樣性正快速流失,而傳統的人工生態調查往往耗時費力,也容易因人力不足或經驗斷層而影響資料連續性。如今,借助 AI 的影像辨識技術,我們可以將潛水攝得的大量生態影像,透過專家標註來訓練模型,讓 AI 累積「生態經驗」,自動辨識魚群、珊瑚、鯨豚等物種。這不只大幅提升監測的效率與範圍,也能即時掌握生態變化、加快數據轉化,為保育行動提供更科學、更精準的決策依據。#台達基金會 #氣候戰役在台灣 Podcast 專訪國防醫學院胡智偉研究員,他同時擁有人工智慧專業與海洋潛水經驗的科學家,帶我們了解什麼是「生物計量」,以及 AI 如何幫助我們看見、理解並守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本集重點:什麼是生物計量?對生物科學的意義是什麼?傳統調查的限制與對保育政策的影響AI 如何助攻海洋保育?又該如何訓練與應用?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當綠色轉型的步伐加快,社會上的反彈與疲乏也悄然浮現。此時此刻,企業型基金會的角色會如何改變?面對不同利害關係人對永續倡議的期待與反應,在推動公共議題與維繫企業信任之間,如何拿捏表達的節奏與界線?#台達基金會 #氣候戰役在台灣 本集邀請台達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從基金會的視角出發,思考在風向變動的時代中,永續傳播與行動該如何前行。★本集重點:1️⃣ 面對社會氛圍轉變,企業型基金會如何調整角色與策略?2️⃣ 永續倡議如何在理性與感性、堅持與溝通之間取得平衡?3️⃣ 在企業與公共之間,什麼是基金會最關注的價值核心?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