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節目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製作播出▲
1989年,「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由一群決心從自己做起來改善環境、提昇生活品質的主婦成立。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能從日常生活中,為保護環境做出實踐,歡迎加入我們,一起成為生活實踐家!
我們倡議 :生活環保、綠色能源、綠色飲食、低碳節能、非核家園。
#生活環保 #綠色能源 #綠色飲食#低碳節能 #非核家園 #永續發展 #主婦聯盟
官方網站:www.huf.org.tw
社群傳送門:https://portaly.cc/homemakers
用捐款陪伴我們,支持更多生活實踐家:https://www.huf.org.tw/node/5678
線上留言表單:https://supr.link/bdknC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養殖業者能「參與設計」是挑選光電商第一優先:這是我們自己要養的,當然要參與規劃!#南瀛養殖生產協會 位於台南學甲地區,在漁電共生政策初期推行時,每天都有滿滿的開發商,排隊在蔡阿玉理事長的家門口,希望簽下漁電共生的合約,但他們卻無法清楚說明,這對養殖漁民到底會有什麼影響?然而,蔡阿玉理事長卻從曾經的極度抗拒,轉變為積極行動——串聯協會會員,以協會作為代表平台,挑選適合的光電商,共同討論設計,希望打造能符合 ASC 永續水產養殖認證的漁電共生案場,讓環境跟養殖產業都能更加永續。養殖協會作為平台,可以作為漁民的靠山,討論合理的簽約條件;對光電商而言,協會協助媒合青年漁民養殖,也能使養殖事實存續;更重要的是,參與協會的漁民,只有透過集體的力量,才能與開發商平起平坐,溝通適合的模式,確保養殖產業的永續。這樣的模式並非一開始就設想好,而是經歷漫長的思考與討論——👉 養殖漁民不應最後才知道!綠能政策的制定中,應該要有第一線生產者的聲音👉 能否「溝通」是選擇光電商的第一要件,自己要養的,一定要親身參與規劃👉 合約精神不是只看金錢,合約內容一個字一個字都要說明清楚,才算是妥善溝通👉 將再生能源視作永續養殖的其中一環,讓產業與生態都能永續發展本集是「農業綠能的公正轉型」系列節目第最後一集,也是「主婦聯盟:生活實踐家」第二季的最後一集,工作小組來到去年基金會探討漁電共生時所認識的好朋友阿玉姐家中採訪。透過南瀛養殖生產協會的經驗,我們想要傳達,即便「能源轉型」是邁向淨零的重要途徑,但當這些「綠能」進入農漁業生產空間時,只有妥善與生產者溝通,才有可能發展出「真正共生」的模式。讓我們透過阿玉姐的分享,看看「南瀛養殖生產協會」是如何建立一套讓漁民、光電商都信靠的制度,透過漁民的集體力量,讓漁電共生真實成為養殖漁業的永續方法!▌本系列節目,由「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年與NGO共同辦理淨零公正轉型活動計畫」輔導辦理▌今日生活實踐家:蔡阿玉 台南市南瀛養殖生產協會 理事長▌今日主持人:陳婉娥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南部辦公室 主任李孝濂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發展推廣組 組長許量然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專員▌今日生活實踐小撇步:李孝濂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發展推廣組 組長-製作團隊:李孝濂/企劃、聲音編輯、許量然/音控用捐款陪伴我們,支持更多生活實踐家:https://neti.cc/8PdK9wq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能源事業也是地方社會的一員!把地方公共需求視為核心,讓在地產業成為地方活水!#豐和村協議會 位於日本千葉匝瑳市,透過基金的管理、目標的設定、討論的機制,讓在地的營農型光電案場收益回饋到在地,用於支持當地工作者進行環境保護、農業升級以及兒童照顧等多方面的工作。特別的是,這套制度不僅適用於最初推動的千葉市民能源株式會社,甚至後續希望在這個地區發展的再生能源公司,也必須遵守協議會的要求。他們需要建設符合農業生產需求的光電設施,並將部分收益投入在地發展,確保利益能回饋社區。淨零轉型為地方帶來了眾多分散式再生能源開發,同時也創造了多層次的「關係」。然而,這些關係究竟是正面還是負面,不僅取決於政策,更與地方如何思考自身需求密不可分。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要如何解決地方的挑戰,又能建立什麼樣的合作機制?或許,豐和村的經驗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啟發。👉 從集中式轉型成分散式發電,不只是技術改變,更是社會要一起轉型👉 先來聊聊「公共性」吧!用地方資源發展出來的產業,理應回應在地需要👉 能源事業也能是地方社會的一份子,透過事業收入與公共平台為地方帶來活水👉 再生能源要變成「加值」而不是「找麻煩」,跟地方建立「關係」並不是端出牛肉就好👉 一百個地方有一千個地方需要,氣候、能源治理不能少了地方政府的角色本集是「農業綠能的公正轉型」系列節目第二集,我們想要傳達,即便「能源轉型」是邁向淨零的重要途徑,但當這些「綠能」進入農業空間時,不應該造成農民從事農業的機會被剝奪。透過今年下半年前往日本千葉、福島的幾個農村訪談,主婦聯盟希望將日本民間和政府在「農業綠能」的推動上,那些值得參考的經驗帶回台灣,作為台灣在「淨零轉型」與「農業/農村發展」的可能借鏡。讓我們透過如意跟威志的分享,看看「豐和村」如何透過地方公共事務平台的建立,展現地方在能源轉型中的主動性,讓再生能源成為在地行動的活水!▌本系列節目,由「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年與NGO共同辦理淨零公正轉型活動計畫」輔導辦理▌今日生活實踐家:劉如意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威志 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今日主持人:陳婉娥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南部辦公室 主任許量然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專員▌今日生活實踐小撇步:葉遠臻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兼任助理▌小編抓重點00:00 從荒廢地到豐和村—在地長出來的農業光棚能帶來什麼改變?01:34 由農村主動發起的再生能源有什麼意義?03:38 從集中式核電轉型到分散型的再生能源,跟「地方」一定有關係!08:21 是你的?是我的?共有財產到底是誰的?台日公共性的想像差異11:15 社會怎麼一起轉?從金山的公民電廠實踐到日本行的探尋13:13 找房子、清垃圾、買書包、還可以顧小孩?詳解「豐和村協議會」19:39 用地方資源發展出來的產業,要來幫助在地本來就在處理問題的團隊22:10 一開始就決定好了用途!從地方農業、人口、照顧、環境保全作為核心25:03 回饋金通通拿來辦中秋晚會!?要彈性還是要謹慎監督?符合在地需要、資訊透明或許是關鍵?34:30 當能源事業也是地方社會的一份子:協議會作為地方自治的延長線37:31 政黨政治的高牆!?台灣也有市民社會!但資源分配、運用是難題41:35 如果你做公益不想賺錢,不是想選,就是憨人?中介角色作為地方、中央對接的重要性50:18 再生能源是「加值」或是「找麻煩」?跟地方建立「關係」的門檻56:57 從地方協議會走到一百個淨零先行區域,匝瑳市的模式怎麼建立?台日差異何在?1:05:27 地方政府超級重要!台灣地方政府能源與氣候治理的課題1:12:53 【今日生活實踐小撇步】冬至自製暖暖包,保暖又減少廢棄物!製作團隊:李孝濂/企劃、許量然/音控、聲音編輯用捐款陪伴我們,支持更多生活實踐家:https://neti.cc/2WRrpYM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comments#生活實踐家 #Podcast #第二季 #開播主婦聯盟生活實踐家 Podcast 系列節目邁入第二季囉!邀請關心環境的生活實踐家,與我們分享節能減碳、惜食護土、環境永續的生活實踐訣竅!快點擊連結、戴上耳機,一起來聊聊環境的議題的大小事吧!🎙️ 每雙週三下午在 Firstory、Spotify、Youtube各大平台上架播出,別忘了追蹤訂閱,收聽精彩內容!🙋♀️若是大家有想談的農食、能源、永續議題,也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分享!--片頭音樂:Music Info: Upbeat Indie Folk by LesfmMusic Link:https://youtu.be/mzsAUKndUyQhttps://lesfm.net/片尾音樂:Just Cool by Unminushttps://soundcloud.com/unminus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Free Download / Stream:https://bit.ly/just-cool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Music Link:https://youtu.be/QuIoQ04e4zA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為農業綠能找出「公正轉型」之路當全世界正在努力推動「減碳」、「對抗氣候變遷」的過程中,其實現實社會中,很有可能有某些產業的工作者,應該因為「淨零轉型」新政策的推出,使產業現實整體大轉向,繼而失去賴以維生的工作、生存方式。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人們在探討「淨零」時,也同時會提醒,要關注因政策受影響的人們,才能公平、公正的轉型。本期開始的系列節目,主婦聯盟想要跟大家溝通、討論一個重要的「公正轉型」議題 !我們認為,即便「能源轉型」是邁向淨零的重要途徑,但當這些「綠能」進入農業空間時,不應該造成農民從事農業的機會被剝奪!因此,主婦聯盟在今年下半年,前往日本千葉、福島的幾個農村,考察並學習了日本的民間和政府在「農業綠能」這件事上,得到許多值得參考的經驗;我們也希望將這些經驗帶回台灣,希望能夠在未來政策討論過程中,提供一些讓「環境保護」與「農業/農村發展」雙贏的農業綠能可能性!👉 堅守農業結合、地方為本的核心,當大企業來敲門,確保農業綠能仍然「以農為本」及「在地共好」👉 並不只是傾向發電或農作,而是從解決「地方的問題」作為設計案場的開始👉 以農業生產者為主體的農業綠能設計,或許可以成為農業面對氣候變遷時的靠山👉 因為農民高齡化而拋荒(pha-hng)的農地,結合制度設計,讓農業與身心受傷的人一起被接住👉 從有機農到參與再生能源,不願依靠東京電力的福島重建行動在系列節目第一集,先讓我們透過威志跟如意的描述,看看日本的農民、地方組織、公益團體如何讓農民、農村被綠能「加值」,甚至反過來透過營農光電確保農地不會流失、並且可以更勇敢地投入有機轉型。▌本系列節目,由「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年與NGO共同辦理淨零公正轉型活動計畫」輔導辦理▌今日生活實踐家:陳威志 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劉如意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今日主持人:陳婉娥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南部辦公室 主任許量然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專員▌今日生活實踐小撇步:許施樂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兼任助理製作團隊:李孝濂/企劃、許量然/音控、聲音編輯-用捐款陪伴我們,支持更多生活實踐家:https://neti.cc/WYg8vY9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comments#生活實踐家 #Podcast #第二季 #開播主婦聯盟生活實踐家 Podcast 系列節目邁入第二季囉!邀請關心環境的生活實踐家,與我們分享節能減碳、惜食護土、環境永續的生活實踐訣竅!快點擊連結、戴上耳機,一起來聊聊環境的議題的大小事吧!🎙️ 每雙週三下午在 Firstory、Spotify、Youtube各大平台上架播出,別忘了追蹤訂閱,收聽精彩內容!🙋♀️若是大家有想談的農食、能源、永續議題,也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分享!--片頭音樂:Music Info: Upbeat Indie Folk by LesfmMusic Link:https://youtu.be/mzsAUKndUyQhttps://lesfm.net/片尾音樂:Just Cool by Unminushttps://soundcloud.com/unminus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Free Download / Stream:https://bit.ly/just-cool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Music Link:https://youtu.be/QuIoQ04e4zA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邊吃火鍋邊聊芋頭吧▌擺脫商業行銷的加工口味,芋見世代傳承的大地風味#芋頭 在我們記憶中的味道,其實是商業刻意挑選下的風味?談到芋頭,腦中浮現的可能是我們常聽聞的 #檳榔心芋 與 #姑婆芋,但芋的品種不僅包羅萬象,也與各種民族交織發展出不同傳統飲食文化;同時,芋作為蘭嶼原住民族的主食,也與家族、部落的生命歷史息息相關。然而,這樣的芋頭文化,目前卻面臨消失的風險?👉 全台都有稀有植物!保種應該是在地行動👉 從植物民族學的觀點,外來種也有可能馴化成農糧👉 我們常見的芋頭是商業刻意挑選的風味?👉 談的不只是芋頭,而是構成蘭嶼人的生活本身本集邀請到農業部林業試驗所的董景生研究員,帶我們用民族植物學的觀點,跳出對於芋頭的刻板印象,一同來認識「芋」與「民族」的萬千姿態。也邀請大家參與11月30日~12月1日的種子生活節,一同探索「芋・原味風華的民族記憶」吧!▌今日生活實踐家:董景生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研究員▌今日主持人:張靖姿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發展部 主任李孝濂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發展推廣組 組長許量然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專員▌今日生活實踐小撇步:小咖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食農組專員▌小編抓重點00:00 主婦聯盟今天挺芋頭01:40 挺芋、反芋!?選邊站的時刻到了!?04:53 民族植物學的跨域視野:人、植物、昆蟲的交集08:23 植物方舟計畫—從山到海、本島到離島,全島都有稀有植物!?10:28 外來種也可以馴化成資源?農糧與原住民族的歷史交織15:00 鹿野忠雄紀錄下的蘭嶼:大量的芋田開發,卻能跟野生植物共存21:21 大家都誤會芋頭了!「咬舌」的「芋頭s」其實有一套食用文化26:29 蛤?部落的芋頭不會融化在火鍋裡!?發酵、烤乾、磨粉、原民芋頭的萬千姿態34:30 記憶中的芋頭味跟紫色只是商業塑造?38:03 這我們家種的啦!與蘭嶼家族生命史緊密相關的芋45:37 好草、壞草!?談的不只是芋頭,而是構成蘭嶼人的生活本身56:00 不只是原住民族,閩、客與世界各地的食芋文化!01:02:25 種子生活節:芋・原味風華的民族記憶01:13:35 【今日生活實踐小撇步】世界廁所日,用再生衛生紙,護森林、減少空氣與水污染!製作團隊:李孝濂/企劃、許量然/音控、聲音編輯用捐款陪伴我們,支持更多生活實踐家:https://neti.cc/ewyjeOb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comments#生活實踐家 #Podcast #第二季 #開播主婦聯盟生活實踐家 Podcast 系列節目邁入第二季囉!邀請關心環境的生活實踐家,與我們分享節能減碳、惜食護土、環境永續的生活實踐訣竅!快點擊連結、戴上耳機,一起來聊聊環境的議題的大小事吧!🎙️ 每雙週三下午在 Firstory、Spotify、Youtube各大平台上架播出,別忘了追蹤訂閱,收聽精彩內容!🙋♀️若是大家有想談的農食、能源、永續議題,也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分享!--片頭音樂:Music Info: Upbeat Indie Folk by LesfmMusic Link:https://youtu.be/mzsAUKndUyQhttps://lesfm.net/片尾音樂:Just Cool by Unminushttps://soundcloud.com/unminus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Free Download / Stream:https://bit.ly/just-cool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Music Link:https://youtu.be/QuIoQ04e4zA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生活實踐家 #podcast #綠繪本主婦聯盟:生活實踐家【2024跟著繪本去旅行系列ep3:蜜蜂覓新家】請問各位~喜歡吃蜂蜜蛋糕、吃鬆餅時淋上滿滿的蜂蜜嗎?蜜蜂除了讓我們有甜甜的蜂蜜可以吃之外,人類每天都要吃的水果、蔬菜甚至農作物,其實超過八成以上都仰賴蜂群授粉。有句美國諺語說:『沒有蜜蜂,就沒有蘋果。』如果有天蜜蜂滅絕,不是只有蜂蜜/蘋果/野生愛玉......沒得吃而已,恐怕人類屆時將面臨災難級的饑荒。既然蜜蜂對我們人類這麼重要,但弔詭的是,一般民眾對蜂蜜的主要生產者_蜜蜂有著太多的刻板印象與誤解,甚至連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蜜蜂、與會螫死人的虎頭蜂傻傻分不清楚,見蜂就揮打可是NG行為啊!想知道~蜂蜜不是只有甜,還有苦到回甘的?蜜蜂社會是如何運作的?如何從蜂巢外觀判定是哪種蜂所築?會不會對人類有生命威脅?萬一在野外遇上虎頭蜂,該怎麼辦?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幫蜜蜂找尋適合的新家呢?如果你也有以上任一個疑問,請你一定要抽空好好聽完這集,甚至得多聽幾遍,小編在此保證,聽完這集精彩分享後,你就會從聞蜂色變的一般人,變身成為與蜂共舞的蜜蜂專家,今後不但能繼續享有甜蜜滋味、更能在野外趨吉避凶。-這一系列超特別!完全由綠繪本小組的志工朋友們一手包辦!志工們從綠繪本裡找靈感,從零開始學錄音剪輯,用心把書本變成聲音,把環境議題變好聽!趕快點進來,跟著綠繪本一起去旅行吧!用捐款陪伴我們,支持更多生活實踐家: https://neti.cc/VMP3VJA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