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典藏雜誌社

由《典藏ARTouch》所製作的聲音頻道,關注藝術圈大小事。
每週二上線!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

節目監製|典藏雜誌社
製作統籌|陳思宇、嚴瀟瀟
視覺設計|劉致宏
台呼音樂|王榆鈞
社群宣傳設計|Idealform 理式意象設計
節目錄音、混音、剪輯|複耳工作室

▍email: artoucheditor@mail.artouch.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所有集數

EP105|編輯部臨時動議|不只是光之畫家:你真的看懂透納了嗎? ft. 謝佳娟

EP105|編輯部臨時動議|不只是光之畫家:你真的看懂透納了嗎? ft. 謝佳娟

🄴 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主持人|朱貽安▍來賓|謝佳娟(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近期於中正紀念堂展出的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無疑是藝文圈備受矚目的焦點。展覽由英國泰特美術館 (Tate) 策劃,呈現了J.M.W. 透納橫跨不同時期的重要作品,更特別的是,本次特展特意將透納與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並陳,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如果只是走馬看花,就太可惜了!為此,本集節目特地邀請到鑽研英國藝術史的謝佳娟老師,為聽眾進行一場深度的專題剖析。我們將一同探討:- 本次特展中,透納的作品與當代藝術的並陳,其策展脈絡與意涵為何?- 西方美學中的核心概念「崇高」(The Sublime),應如何理解與感受?- 「旅行」這個看似單純的行為,如何成為理解透納的鑰匙?▍來賓介紹謝佳娟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其博士論文探究近現代時期英國在繪畫藝術環境上的重大發展,從「繪畫出版」這一角度來探討藝術作品與藝術知識的流通與建構,進以闡釋英國藝術文化在十八世紀的發展與塑造過程。近年研究主題包括素描概念的演變、英國藝術團體與學院的發展和關係、英國貴族鄉間別墅景觀與收藏在印刷文化中的呈現等。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04|華麗島當代藝文誌|倪蔣懷的「藝術/礦業」人生,與未竟的寶峯美術館 ft. 廖春鈴

EP104|華麗島當代藝文誌|倪蔣懷的「藝術/礦業」人生,與未竟的寶峯美術館 ft. 廖春鈴

🄴 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主持人|陳飛豪▍來賓|廖春鈴(「懷德樂美—倪蔣懷紀念展」策展人)2023年,倪蔣懷家屬以「時光膠囊」的概念,向臺北市立美術館,捐出高達近五百件的藝術創作與檔案資料,為開館以來單一藝術家的捐贈之最。本次的「懷德樂美」紀念展,可說是「解封」後完整的一次詮釋跟研究,一方面完整拼湊出倪蔣懷同時身為藝術人與礦業人的雙重身分,另一方面也讓過去未竟的「寶峯美術館」有更清楚的面貌,被再現於本次的展覽中。而有趣的是,這美術館留下的歷史效應,竟然也可以影響到後來戰後1980年代重探日治台灣美術史的風潮!實情究竟如何?讓我們請策展人廖春鈴,為聽眾一一解析。▍來賓介紹廖春鈴,臺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懷德樂美—倪蔣懷紀念展」策展人。曾任北美館展覽組組長,並曾主持研究組圖書文獻中心。關注臺灣美術史,透過研究策展梳理藝術家生命軌跡與史料;策展代表作包括「雲煙過眼:陳其寬的繪畫與建築」、「MADE IN TAIWAN:楊茂林回顧展」、「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與「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等。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03|自然打卡帖|蘭花如何說出臺灣故事?史博館策展人帶路「臺灣蘭花百姿」ft. 陳奕安

EP103|自然打卡帖|蘭花如何說出臺灣故事?史博館策展人帶路「臺灣蘭花百姿」ft. 陳奕安

🄴 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主持人|陳思宇▍來賓|陳奕安(史博館「臺灣蘭花百姿-臺北展」策展人)蘭花是臺灣人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存在,無論是市場裡的盆栽、拜拜的供品,還是國際園藝展上的亮眼代表等,然而,蘭花背後其實交織著跨國的知識系統與複雜的視覺文化脈絡。在史博館最新的特展「臺灣蘭花百姿」中,策展人陳奕安帶我們回看蘭花的百年形象,從植物標本到科學畫,從書畫到歷史圖像,重新拼湊臺灣視覺文化裡的蘭花系譜。本集深入探討:⌂ 跨國共製如何保有臺灣觀點?⌂ 珍貴藏品的借展挑戰⌂ 標本與植物畫怎麼反映臺灣現代化進程⌂ 臺灣總督府為什麼大量發行與蝴蝶蘭相關的繪葉書?⌂ 藝術家陳進與張大千所繪的蘭花分別具有不同意義?▍來賓介紹陳奕安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研究助理,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物館教育碩士,東京大學大學院亞洲情報社會學程(ITASIA)博士候選人,研究方向為臺灣民主化與去殖民進程中的博物館收藏與文化詮釋。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02|編輯部臨時動議|一場音樂會可以聽見什麼?當鋼琴家開始策展——ft. 林易

EP102|編輯部臨時動議|一場音樂會可以聽見什麼?當鋼琴家開始策展——ft. 林易

🄴 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主持人|簡秀枝、陳思宇▍來賓|林易(TSO駐團藝術家)今夏,來自法國、德國、俄羅斯的經典音樂,將在臺北交會。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即將帶來系列節目「#夏日音樂漫步」,並邀請知名的鋼琴家林易擔任駐團藝術家,為我們帶來有別於刻板印象中的古典樂。林易親自規劃了三場音樂會,主軸聚焦於法國、俄羅斯與德國音樂,他也邀請多位活躍於歐、亞樂壇的音樂家齊聚一堂,與臺北觀眾近距離分享音樂魅力。本集節目也由《典藏》雜誌社長簡秀枝跨刀主持,兩人從曲目選擇談到共演夥伴、從演奏音樂談到曲目策劃,也從藝術教育談到跨國合作,林易更不藏私分享作為音樂家的日常,如何背譜和練琴。讓「夏日音樂漫步」不只是聽音樂,更是打開「聽與被聽見」的討論。▍來賓介紹Steven Lin林易TSO駐團藝術家,茱莉亞⾳樂學院學⼠和碩⼠學位,獲魯賓斯坦國際鋼琴⽐賽銀獎,13歲⾸次與紐約愛樂樂團合作,近年在卡內基⾳樂廳主廳⾸演柴科夫斯基鋼琴協奏曲,New York Times稱讚「完美無瑕的表達,有著令⼈驚嘆的⾳⾊和精妙絕倫的⼒度、⾊彩變化」。夏日音樂漫步|TSO、林易與好朋友們|國家演奏廳𝟙。德法篇8/15(五)19:30匯聚拉威爾、德布西與舒曼經典之作,形成法國印象與德國浪漫的音樂對話。𝟚。俄國篇 8/20(三)19:30從普羅科菲夫的機智對話,到柴科夫斯基的深情樂章,展現俄羅斯音樂多層次魅力。𝟛。德奧篇 8/22(五)19:30海頓的古典神韻、布拉姆斯的浪漫激情與孟德爾頌的青春能量,呈現室內樂豐富多變的可能。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01|編輯部臨時動議|藝術倦怠不想看展|你也焦慮了嗎?——ft. 許佳安 、吳梓和

EP101|編輯部臨時動議|藝術倦怠不想看展|你也焦慮了嗎?——ft. 許佳安 、吳梓和

🄴 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主持人|李京樺▍來賓|許佳安(藝術行政工作者)、吳梓和(現役藝術行政工作者,半退役藝術創作者)「藝術行政的職業傷病,是我們跟藝術的關係開始生病了。」曾經,帶著自我期待與希望踏入藝術產業時,我們以為自己需要「愛」藝術,或者是「燃燒」自己。但是任何一個工作不會隨時都很「熱情」或是「高漲」的狀態,但如今是否也會感到倦怠苦撐,或者試圖說服自己:「我還有熱情、我必須有熱情」?- 你最近一次走進美術館,是出於興趣,還是責任?- 藝術對你來說,依然是熱愛,還是早已淪為工作清單的一項?- 當被問起對展覽的看法,你是否會遲疑,懷疑自己「有資格發言嗎」?- 當藝術語言變得艱澀難解,像進入一個有門檻的「藝術國」,你是否曾感到困惑,甚至害怕自己哪個舉動不合時宜?《藝術傷病俱樂部》不是一場單純的計畫,而是一場面對自己的練習。從倦怠與疑問出發,試圖重新思考藝術工作者與藝術的關係,是不是變質了?▍來賓介紹許佳安(藝術行政工作者)大學就讀設計科系,研究所轉向藝術領域。覺得自己像是藝術世界的移民,還在摸索這個世界的運轉機制。先後任職於美術館與基金會,擔任藝術行政的工作。吳梓和(現役藝術行政工作者,半退役藝術創作者)2024年從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創作組畢業後,於同年9月投入職場成為一名藝術行人員。在進入職場後,開始關注藝術生產與社會、經濟結構之間的交互關係,同時關注創作、策展等創造性實務的生成過程及工作方法。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5vtxxffisi0833jgmzdru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