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魔女園長有約

與魔女園長有約

魔女莉莉

我是魔女園長。
喜歡音樂、藝術、也在開放教育中行走。
寫文章、畫插畫、也創作音樂
平時寫教養文章時,固定放在部落格和粉絲頁。
嘗試著把寫過的文章說出來,
也希望透過音樂來談教養。
不過,這只是一個『想法』。
從沒這樣試過,希望在這個平台可以試試看,
或許能激盪出一些火花。
與我的家長們、朋友們和『與自己的對話』
分享開放教育、我的音樂與創造。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所有集數

【第23集-跳繩這麼多的好處】

【第23集-跳繩這麼多的好處】

🄴 與魔女園長有約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v0di8h3lkf0839jbe55378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v0di8h3lkf0839jbe55378/comments 每天做運動,是孩子們早上時間固定的流程。 一天一小段時間鍛鍊孩子的體能,最能看見成效就是孩子愈來愈穩定。 而雖然穩定還得伴隨許多策略而來, 不過,各種視知覺、本體覺、前庭覺、以及平衡感...., 都能讓孩子隨著年齡的發展, 與被刺激到的大腦神經和情緒的穩定度都能逐漸進步。 最明顯的就是穩定、專心和集中, 孩子可以聽得懂你正在跟他溝通與傳遞什麼, 所得到的回應都會是在頻率內的回饋。 但至少要持續3-6個月以上。 所以建議爸爸媽媽無論如何都要參加早會運動, 每天的這些時間,都會在未來給出回饋。 從出生開始,孩子就擁有無窮的活力和好奇心。 蹦蹦跳跳、翻滚爬走,所有與地面碰撞的動作, 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 而跳繩也是很適合的一項運動, 一條繩子,就能锻練到全身肌肉,促進心肺功能,靈活性會被帶出來, 而這之中協調性的鍛鍊會更有效果。 年紀小的孩子玩跳繩會有一段很奇妙的過程, 就是連繩子要甩過來這個動作,都要練習很久。 小小孩已經經過一段時間運動規則的訓練, 知道要一個一個來,要聽懂指令,要跟著做,且完成。 每當繩子甩過去,往前跳一步,都會讓人覺得感動。 給孩子機會,不因年紀小或做不夠到位,就算了總覺得長大再來。 這樣會很可惜,因為每年紀都有每個年紀可達到的小小目的。 隨著年齡的長大,動作難度再依序加深,或給予進階的指令。 通常到了大班,就必較能夠看見連續跳的畫面出現了。 而連續跳的前身大概就是像這樣,甩過去跳過去,要有好幾個分解動作。 每一刻的進展都很重要。 跳繩有助於大肢體運動發展。 在跳繩、投擲等動作中,孩子們的手臂、腿部、腰部等肌肉都能得到全面锻練, 身体也會更加健壯。 同时,跳繩動作還能锻練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能量與素質。 其次,跳繩也有助於孩子們的心理發展。 在以後更複雜的動作時,像是單摇、双摇、或甚至交叉等動作中, 孩子們需要集中注意力,保持平衡,還要控制好節奏。 這一過程不僅锻練了孩子們的毅力, 還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此外,跳繩還能引導孩子們連結到藝術領域。 從繩子的擺動到節奏的把握,其實充滿了藝術氣息。 孩子們當在玩或欣賞繩子順暢舞動起來的過程中, 培養了對美的感受力。 0-6歲是孩子大肢體運動發展的黄金時期, 鼓勵孩子們,在快樂中跳繩,享受運動的樂趣, 避免強迫無法達到的目標,才不會帶來挫折與壓力。 跳繩是其中一個訓練心肺功能的帶氧運動, 建議爸爸媽媽也可以用「過關」的方法,去設定每次跳繩的玩法。 鼓勵孩子動,爸爸媽媽的配合,就是給予孩子的機會。 這裡是與魔女園長有約,這一集就用孩子的跳繩來做分享, 希望您會喜歡。下一集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第二十二集-當個低度期待的父母】《與魔女園長有約/低度期待的效應/有什麼好處呢?》

【第二十二集-當個低度期待的父母】《與魔女園長有約/低度期待的效應/有什麼好處呢?》

🄴 與魔女園長有約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v0di8h3lkf0839jbe55378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v0di8h3lkf0839jbe55378/comments 大家好,這裡是與魔女園長有約。 這一集想和大家談談“低度期待的效應”, 以及如何在父母的陪伴中,讓期待不過度猖狂, 讓彼此安適自在,展現出低度期待, 有機會讓學習有更好的成效。 首先,要先來了解“低度期待的效應”是什麼? 當父母不再對孩子表現出過高的期望, 不再强迫孩子做到最好。 爸爸媽媽能够接納孩子原本的樣子, 並给予孩子適度的肯定和鼓勵, 且這樣的訊息也被孩子知道、與感受到。 那麼,孩子在不感到壓力、不覺得沈重、 且能在自由、自在的氛圍中去探索。 這樣就很有機會讓孩子去發現自己的能力。 這就是低度期待的效應。喔 其實父母在某些時候, 會跑出不自覺的固著與堅持,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發現? 像是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流程、 一定要讓孩子跟著這樣的流程才叫做聽話; 要接受父母所安排的一切活動,才覺得安心? 是否聽話與安心,才能安撫父母一顆躁動不安的心與靈魂呢? 要怎樣才能放掉自己固着的堅持,來發現與看見 其實有另一個答案與方向,仍能看見美好的结果呢? 這其實是有一些方法的。 有些父母喜歡把自己的期望加在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没有達到自己的期望, 他們會感到失望和沮喪。 這種情况下,不妨就降低期待、 拿掉堅持、給出彈性、釋放出空間吧! 這一點點改變,就是低度期待的起始點, 光是一點點,就能讓孩子的感受不一樣。 這裡要給出幾個建議: 首先, 一、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自主性。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父母要放下“我想讓孩子這麼做”、 或時常想「我希望孩子照著我的指令走就好」的指令或指導。 第二、父母要學會放手,给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間。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减少對孩子的過度干預, 讓孩子能够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去探索、嘗試, 從而提高孩子的自主性、自信和獨立性。 第三,用對的方式陪伴。 「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成長非常重要。 而怎麼陪?就是一個值得去思考的重點。 爸爸媽媽陪伴時,讓彼此感覺舒服,表現出低度期待, 當個不被寵壞的父母,才能讓學習不在壓力中, 進而展現出更好的學習成效。 父母的陪伴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應對挑戰。 當孩子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時,會讓他們感受到温暖和安慰。 這樣的氛圍,孩子會更加願意敞開心扉, 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且開始理解自己。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 而低度期待的陪伴,正是這種親近的最佳體現。 在父母的陪伴中,孩子能够感受到被愛和被尊重, 也更加自信地面對生活,發展自己的能力。 第四,「帶着相信的信念」也是一個重點。 父母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尊重想法, 给予支持,縱使不符合父母的期待。但也能全然的相信與接納孩子現階段的所知所能。 例如,當孩子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時, 父母不要急於回答,而是要相信孩子的思考能力, 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找到答案。 父母的陪伴是教育孩子的重要關鍵, 可以给孩子带來安全感和歸屬感,而支持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作為父母,開始嘗試放下自己的固執, 超越對與錯的二元對立, 試著用充滿愛的角度去看待親子之間的關係。 學會尊重孩子的選擇,並给予孩子足够的指導和支持。 只有這樣,才能看美好的结果。 充分享受成長的快樂,並擁有自信、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這裡是與魔女園長有約,放下您的固著的、僵化的思考, 讓自己的心靈空間Q彈有力, 您將會看見更好的互動在您與孩子之間發生喔!我們下一集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學習角落好好玩】《與魔女園長有約/學期區規劃/培養自主學習/同儕互動/規則與秩序》

【學習角落好好玩】《與魔女園長有約/學期區規劃/培養自主學習/同儕互動/規則與秩序》

🄴 與魔女園長有約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v0di8h3lkf0839jbe55378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v0di8h3lkf0839jbe55378/comments 開學後逐步更新,孩子也喜歡著他們的教室, 而老師也因方案的需求新增提供或替換教具, 這是一種不斷更新的環境互動。 每種教學法都有其核心精神與特色, 但老師怎麼和孩子說話、怎麼安排環境和進行課程, 才是真正的關鍵。 蒲公英家採取方案教學。 它的特色是依孩子的興趣,對某一主題作深入的探究, 主題的產生可能是來自老師察覺孩子對某個事件 或現象特別熱衷,或由師生共同討論決定; 一個活動可進行幾天到幾周不等, 時間長短與進行方向幾乎都來自孩子的構想。 孩子和老師先討論方案活動的內容, 擬訂計劃及程序,尋找所需的材料, 或討論要去哪裡參觀來增加對題材的認識。 接著,就是方案教學的重心所在, 包括校外參觀,或請有專長的家長和社會人士向孩子介紹, 孩子們一起蒐集資料、進行觀察, 並將他們的新發現或理解與同儕分享; 最後,由孩子透過藝術作品、戲劇、故事、堆積木等方式, 「以孩子為中心」的方案教學,透過主題延伸, 注重讓孩子自由選擇的角落學習,因此角落的鋪陳就很重要了。 角落學習:新課綱稱之為「學習區」, 即使不同教學法的學校也常採用, 是透過教室的環境規劃和學習區的布置, 讓幼兒每天選擇想要進行的角落活動。 不同的學習區可以提供孩子不同的經驗、操作和探索的機會。 例如:圖書角、美勞角、益智角、操作角、積木角、娃娃家 或扮演角、音樂角等。 老師除了事前的準備與布置之外, 還要細心觀察及紀錄孩子們學習成長的變化。 角落教學強調在學習區裡主動探索, 孩子在角落中會覺得安全舒適, 可以安心地探索角落裡的「祕密」, 利用裡頭的玩具、工具和教學設備, 角落裡的「道具」當然是有限的, 要大家都玩得到,孩子們必須學會輪流、共享, 一些社會的規範就在孩子的互動中形成; 孩子也需要學會一些諸如玩具歸定位的規矩 及表達自己需求的能力等。 最重要的還是老師的專業能力, 老師在角落教學中所扮的角色不再是傳統的「我教你學」, 而是安排好課程後,「你學,我幫你學」, 這樣才能真正鼓勵孩子們學習,是以兒童為中心的, 也才能有「啟發」的功能。 每個學期教室角落鋪陳, 都是開學以後成為一個逐步更新替換的歷程。 精彩、有趣,新鮮好玩! 讓孩子愛上學習,從學習角落裡用心鋪陳, 也在孩子穿梭玩樂學習中看見學習的真實樣貌。 【分享更多學習過程▼歡迎訂閱蒲公英家部落格】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收集幸福】《第四季第8集》

【收集幸福】《第四季第8集》

🄴 與魔女園長有約

圓圓亮亮的玻璃珠,閃耀著光, 我知道每一顆都收集都是歲月的累積。 溫暖細緻的感受,此刻安靜且欣喜、舒服且自在。 收集幸福,短短四個字,但卻來自細微的思考。 年年月月天天,肯定有好多發生,也有好多的獲得。 蔣勳老師有兩方印,一方上刻「捨得」,一方刻「捨不得」。 但老師只會在作品上蓋上「捨得」章, 從未使用「捨不得」,因知道一切難捨,最終還是都要「捨得」。 蔣勳先生從《金剛經》的字句出發, 以進入日本京都禪林寺參觀「回頭阿彌陀佛」之過程為例, 闡述生命中許多過程都是如此, 如果不能捨得忍住勞煩,在長長的隊伍中靜候, 就無法親睹「回頭阿彌陀佛」的神采, 如果不能轉換心境靜心領會, 就無從發現原來竟是置身於秋意深濃的絕美山谷之中, 人生總要能夠不斷的對自己的生命做功課, 才能在「捨得」與「捨不得」之間取捨, 轉換心境方能細細品味另一層美景。 收集幸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圓圓亮亮的玻璃珠,閃耀著光, 我知道每一顆都收集都是歲月的累積。 溫暖細緻的感受,此刻安靜且欣喜、舒服且自在。 收集幸福,短短四個字,但卻來自細微的思考。 年年月月天天,肯定有好多發生,也有好多的獲得。 蔣勳老師有兩方印,一方上刻「捨得」,一方刻「捨不得」。 但老師只會在作品上蓋上「捨得」章, 從未使用「捨不得」,因知道一切難捨,最終還是都要「捨得」。 蔣勳先生從《金剛經》的字句出發, 以進入日本京都禪林寺參觀「回頭阿彌陀佛」之過程為例, 闡述生命中許多過程都是如此, 如果不能捨得忍住勞煩,在長長的隊伍中靜候, 就無法親睹「回頭阿彌陀佛」的神采, 如果不能轉換心境靜心領會, 就無從發現原來竟是置身於秋意深濃的絕美山谷之中, 人生總要能夠不斷的對自己的生命做功課, 才能在「捨得」與「捨不得」之間取捨, 轉換心境方能細細品味另一層美景。 捨得改變,就會帶來新樣貌; 捨得丟棄與轉化眼前帶來的辛酸,就會在等待中看見的值得。 幸福需要收集, 每一個人都有極好的特質,是自己知道,別人也說給你聽,讓你知道。 然後你會很篤定的認為「對,我是這樣」「對,我有這個」。 當知道,且珍惜讓它持續成為自己永恆的特質時 那就是收集了「一道幸福」, 當收集多了,這一道道的幸福元素多了,成為一塊基地時, 那麼你會很容易感受到,你收到幸福的包覆。 作品完成,我們都會為自己落款,然後就成為屬於你的, 特質在你身上待久了,它也會成為你的產物。 然後別人也會因為你的特質,而想向你學習,或因你而受惠、舒服...。 因你而覺得幸福。 幸福需要收集, 我曾經在某一本書上看過這樣的一段話。 書上說, 如果你跟這個人在一起,而讓你覺得自己變得更好,且舒服,那麼他一定是一個對的人。 如果你待在一個地方,而逐漸的覺得自己愈來愈好,愈來愈想學習, 而不是一直批判自己很差勁,那麼這也一定是個對的地方。 但其實對的人,和對的地方, 一直都是持續進行式。 如何持續的可以愈來愈好,是一種行動、是一種互動,是一種意願, 生活中不保證,一路順遂,但在失去平衡時, 會有收集的幸福來當成基座,而使之平衡。 但重點仍是自己,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受外界的人事物、環境、天氣、影響多少。 我們隨時在創造自己的實相。 在賽斯心法43-2提到,有三點 第一,由自己決定要受外界人事物多大的影響。 第二,是自己決定要受外界人事物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第三,是自己決定要受周遭人事物什麼性質的影響。 唯有這三句話,就能找回自身的力量, 不會每天被外界、人事物、工作的複雜程度....影響的一踏糊塗, 而忘了隨時隨地都能收集幸福的當下,搞得心情不定。 孩子一哭、一亂、一急、一跳腳, 同事糟糕、覺得混帳、 工作一多、一煩、一多一滿,覺得失去平衡、 客戶不懂、囉嗦、神經緊張、不客氣,覺得機車到底.... 影響來源多如牛毛, 但這些實相,整整打包,到哪裡都見得著, 很有可能也被自己帶著跑, 到頭來會發現,原來不是周遭的問題, 而是自己參與了這些實像。 很可能到最後的解藥會是「拿回生命的主權,決定自己的心境」而解答了所有的困惑。 一旦這個身心靈觀念確定了, 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再是環境下無能為力的受害者, 少了怪罪,多了視野與清明。 面臨生活,覺得無奈、無力時, 你會知道你的名字叫做智慧、 叫做溫和有力量,叫做包容與接納...。 那落款的名是你收集而來,豈能輕易讓它更名。 記得你賦予過的自己的名字嗎? 幾年前是什麼?現在還是那樣嗎? 有時人會忘了自己的力量與勇氣, 有時在混亂中,也有了口不擇言的經驗。 但我很慶幸的是,我會悄悄的拿回自己力量,然後願意重新啟動它。 而,在蒲公英家,就是一片這樣的土地, 它孕育與滋養的有大人、有小孩、有幸福、有勇氣、有力量, 問問自己,你在這裡收集了那些幸福,附加了多少正向的名字在你身上呢? 為什麼我們不收集不好的呢? 我想,這就是生活的智慧吧, 不好的就持續修正中,修正好了,就繼續收集幸福,這邏輯大家應該都通~ 只有傻子,才會一直去記著不好的經驗與回憶。 但,這些都得取決於一個正向核心的信念,如果你待的地方不是這麼運作的, 那麼收集承堆成山的批判與怨懟的團隊,應該比比皆是。 找到一個讓自己可以好好地待著,回顧著,那是歲月的犒賞。 每一個人的風霜雪雨少不了,曾經做錯的決定那叫曾經; 受過的傷會痊癒; 奮鬥過的,會愈來愈好; 迷茫走心,最後會找到平衡, 會走過的就是「這些」, 而更好的、可收集的幸福,就從每一個新的起點開始。 這叫做「我願相信」的信念。 我的辦公室有一個卡片牆,運作的就是「收集幸福」。 那是一道讓人在留下隻字片語時可以知道, 原來我有能力給出祝福的一種練習牆。 重點仍是如何看見自己。 很好的時候,可以給出那叫本能。 在遇見不好的時候,還可以給出,那叫生活淬鍊的能力, 每天都有機會創造祝福的機會,是看見,與給出愛。 有愛,就能重新開始。 有許多問題,需要自己來思考, 日常中有哪些幸福是自己可以看見的? 你收集的幸福有多少? 你的名字是什麼?現在還是嗎?少了什麼?還要重新加入什麼呢? 在捨得了過去的模式,加進了新的生活元素之後, 對於明天的期待會是什麼? 揭開幸福的密碼,收集幸福從此刻開始。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v0di8h3lkf0839jbe55378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v0di8h3lkf0839jbe55378/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收集幸福】

【收集幸福】

🄴 與魔女園長有約

圓圓亮亮的玻璃珠,閃耀著光, 我知道每一顆都收集都是歲月的累積。 溫暖細緻的感受,此刻安靜且欣喜、舒服且自在。 收集幸福,短短四個字,但卻來自細微的思考。 年年月月天天,肯定有好多發生,也有好多的獲得。 蔣勳老師有兩方印,一方上刻「捨得」,一方刻「捨不得」。 但老師只會在作品上蓋上「捨得」章, 從未使用「捨不得」,因知道一切難捨,最終還是都要「捨得」。 蔣勳先生從《金剛經》的字句出發, 以進入日本京都禪林寺參觀「回頭阿彌陀佛」之過程為例, 闡述生命中許多過程都是如此, 如果不能捨得忍住勞煩,在長長的隊伍中靜候, 就無法親睹「回頭阿彌陀佛」的神采, 如果不能轉換心境靜心領會, 就無從發現原來竟是置身於秋意深濃的絕美山谷之中, 人生總要能夠不斷的對自己的生命做功課, 才能在「捨得」與「捨不得」之間取捨, 轉換心境方能細細品味另一層美景。 收集幸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圓圓亮亮的玻璃珠,閃耀著光, 我知道每一顆都收集都是歲月的累積。 溫暖細緻的感受,此刻安靜且欣喜、舒服且自在。 收集幸福,短短四個字,但卻來自細微的思考。 年年月月天天,肯定有好多發生,也有好多的獲得。 蔣勳老師有兩方印,一方上刻「捨得」,一方刻「捨不得」。 但老師只會在作品上蓋上「捨得」章, 從未使用「捨不得」,因知道一切難捨,最終還是都要「捨得」。 蔣勳先生從《金剛經》的字句出發, 以進入日本京都禪林寺參觀「回頭阿彌陀佛」之過程為例, 闡述生命中許多過程都是如此, 如果不能捨得忍住勞煩,在長長的隊伍中靜候, 就無法親睹「回頭阿彌陀佛」的神采, 如果不能轉換心境靜心領會, 就無從發現原來竟是置身於秋意深濃的絕美山谷之中, 人生總要能夠不斷的對自己的生命做功課, 才能在「捨得」與「捨不得」之間取捨, 轉換心境方能細細品味另一層美景。 捨得改變,就會帶來新樣貌; 捨得丟棄與轉化眼前帶來的辛酸,就會在等待中看見的值得。 幸福需要收集, 每一個人都有極好的特質,是自己知道,別人也說給你聽,讓你知道。 然後你會很篤定的認為「對,我是這樣」「對,我有這個」。 當知道,且珍惜讓它持續成為自己永恆的特質時 那就是收集了「一道幸福」, 當收集多了,這一道道的幸福元素多了,成為一塊基地時, 那麼你會很容易感受到,你收到幸福的包覆。 作品完成,我們都會為自己落款,然後就成為屬於你的, 特質在你身上待久了,它也會成為你的產物。 然後別人也會因為你的特質,而想向你學習,或因你而受惠、舒服...。 因你而覺得幸福。 幸福需要收集, 我曾經在某一本書上看過這樣的一段話。 書上說, 如果你跟這個人在一起,而讓你覺得自己變得更好,且舒服,那麼他一定是一個對的人。 如果你待在一個地方,而逐漸的覺得自己愈來愈好,愈來愈想學習, 而不是一直批判自己很差勁,那麼這也一定是個對的地方。 但其實對的人,和對的地方, 一直都是持續進行式。 如何持續的可以愈來愈好,是一種行動、是一種互動,是一種意願, 生活中不保證,一路順遂,但在失去平衡時, 會有收集的幸福來當成基座,而使之平衡。 但重點仍是自己,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受外界的人事物、環境、天氣、影響多少。 我們隨時在創造自己的實相。 在賽斯心法43-2提到,有三點 第一,由自己決定要受外界人事物多大的影響。 第二,是自己決定要受外界人事物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第三,是自己決定要受周遭人事物什麼性質的影響。 唯有這三句話,就能找回自身的力量, 不會每天被外界、人事物、工作的複雜程度....影響的一踏糊塗, 而忘了隨時隨地都能收集幸福的當下,搞得心情不定。 孩子一哭、一亂、一急、一跳腳, 同事糟糕、覺得混帳、 工作一多、一煩、一多一滿,覺得失去平衡、 客戶不懂、囉嗦、神經緊張、不客氣,覺得機車到底.... 影響來源多如牛毛, 但這些實相,整整打包,到哪裡都見得著, 很有可能也被自己帶著跑, 到頭來會發現,原來不是周遭的問題, 而是自己參與了這些實像。 很可能到最後的解藥會是「拿回生命的主權,決定自己的心境」而解答了所有的困惑。 一旦這個身心靈觀念確定了, 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再是環境下無能為力的受害者, 少了怪罪,多了視野與清明。 面臨生活,覺得無奈、無力時, 你會知道你的名字叫做智慧、 叫做溫和有力量,叫做包容與接納...。 那落款的名是你收集而來,豈能輕易讓它更名。 記得你賦予過的自己的名字嗎? 幾年前是什麼?現在還是那樣嗎? 有時人會忘了自己的力量與勇氣, 有時在混亂中,也有了口不擇言的經驗。 但我很慶幸的是,我會悄悄的拿回自己力量,然後願意重新啟動它。 而,在蒲公英家,就是一片這樣的土地, 它孕育與滋養的有大人、有小孩、有幸福、有勇氣、有力量, 問問自己,你在這裡收集了那些幸福,附加了多少正向的名字在你身上呢? 為什麼我們不收集不好的呢? 我想,這就是生活的智慧吧, 不好的就持續修正中,修正好了,就繼續收集幸福,這邏輯大家應該都通~ 只有傻子,才會一直去記著不好的經驗與回憶。 但,這些都得取決於一個正向核心的信念,如果你待的地方不是這麼運作的, 那麼收集承堆成山的批判與怨懟的團隊,應該比比皆是。 找到一個讓自己可以好好地待著,回顧著,那是歲月的犒賞。 每一個人的風霜雪雨少不了,曾經做錯的決定那叫曾經; 受過的傷會痊癒; 奮鬥過的,會愈來愈好; 迷茫走心,最後會找到平衡, 會走過的就是「這些」, 而更好的、可收集的幸福,就從每一個新的起點開始。 這叫做「我願相信」的信念。 我的辦公室有一個卡片牆,運作的就是「收集幸福」。 那是一道讓人在留下隻字片語時可以知道, 原來我有能力給出祝福的一種練習牆。 重點仍是如何看見自己。 很好的時候,可以給出那叫本能。 在遇見不好的時候,還可以給出,那叫生活淬鍊的能力, 每天都有機會創造祝福的機會,是看見,與給出愛。 有愛,就能重新開始。 有許多問題,需要自己來思考, 日常中有哪些幸福是自己可以看見的? 你收集的幸福有多少? 你的名字是什麼?現在還是嗎?少了什麼?還要重新加入什麼呢? 在捨得了過去的模式,加進了新的生活元素之後, 對於明天的期待會是什麼? 揭開幸福的密碼,收集幸福從此刻開始。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v0di8h3lkf0839jbe55378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v0di8h3lkf0839jbe55378/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