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瓅玩樂誌】每週一畫 S2EP25__四景山水圖夏、劉松年|元瓅書坊

2022-01-09·15 分鐘

本集介紹

各位瓅友們大家晚安,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曾言:「大抵杭州勝景,全在西湖」,周密的《武林舊事》也這麼說道:「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總宜,杭人亦無時不遊」。可見得南宋的西湖已完完全全融人了杭州的城市生活,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期持續介紹的是劉松年《四景山水圖》的夏景,絹本設色,縱41.3公分橫68.5公分,夏景主要以西湖邊的水榭亭閣,庭前湖石與花木,庭側綠柳陰濃,水面睡蓮點點,涼臺以石砌成,周圍豎立著欄杆,水閣伸向湖中。一男子端坐納涼觀景,侍者立於柱側。
在構圖與景物上與現今「西湖十景」中「平湖秋月」造景有極大的相似之處。《四景山水圖》中的「夏景」描繪的是西湖邊園林庭院的一角,湖中由一小橋連接湖心水榭,水榭內安置了可供歇息的矮凳,因是夏日,故開放的水榭一片敞亮;露臺上榆柳成蔭,畫家用心刻畫點綴各色湖石;夏日百花齊放,荷葉星星點點,展現出一片雅致的園林風景。至於目前可見的「平湖秋月」,也有一樓閣孤身深入湖中,夏日涼風陣陣,露臺上煙柳嫋嫋的景致,與《夏圖》極其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幅畫作與春景一般採用邊角式的構圖繪出一座占地面積頗大的庭院,左邊近處山石鎖住畫面一角,採用的也是跟春景的畫法刮鐵皴,山石形象偉岸、骨體方硬;使用了多種點葉法和夾葉法繪出的植物和山石交接在一起富有層次的變化;山石旁連片的參天大樹鬱鬱蔥蔥,一派生機盎然的夏季景色。
圖中掩藏在綠蔭中的中庭主要造形是敞廳,而後敞廊連接正房和左右廂房,整個高堂寬敞,畫中有一人臥坐躺椅上欣賞荷塘美景,身著右衽白色長袍,幞頭隆起未見腳,巾子向後;其下身看似包裹著毯子,小童伺候在側。敞廳前凸字形露台寬大平坦,圍以欄杆,左右設置太湖石與桃花樹,格調高雅。桃花樹的枝丫以鹿角皴的描摹手法向上展開,胡椒點的葉片分布在大小枝條上,枝梢再用白色點綴,看上去像夏日百花齊放;方筆勾輪廓線、小斧劈皴繪出的太湖石,裝點庭院,別有一番滋味。好一片雅致的園林風景。水閣深入湖水中央,以一小橋作為連接。湖中便是初夏的荷葉,星星點點,美不勝收。在這幅繪畫中,劉松年以巨大山石作為前景,隨後描繪文人庭院的獨特構造,最後在遠山的處理方法上與「春景」一樣,構成了完全的平遠與虛無。
露台前凸出的位置通過一座小橋伸向水中由木樁支撐的一座方形歇山頂水榭,此屋頂與「春景」的主樓屋頂的畫風完全相同,也是單檐歇山頂,懸魚、瓦作、四個斗拱清晰可見,最外沿的四根細柱為擎檐柱;其下有欄杆,可憑欄眺望水景與觀湖面上田田荷葉,此處欄杆畫的望柱與間柱形狀一樣,均在橫欄之下而無柱頭,描繪的圖畫呈現的木質欄板形質和用材比較簡率。整個亭子的造型輕盈,似乎望著亭子便能感受到舒適與清涼,這也體現了南宋園林建築裝飾簡潔別致的審美情趣。與「春景」一樣,用潑染的方法繪出的遠山清淡,湖水無皺,水天一線,平靜之韻甚是愜意。
山石畫法,劉松年採用的是小斧劈皴來表現畫面中大塊山石的質感。他採用毛筆橫掃,用筆極為有力,或橫筆,或豎筆,很有規律,又有疏密、濃淡、乾濕的變化,從而表現出石壁質感堅硬、立體感強的特點。在這四幅圖中,有大量的山石與畫中庭院、湖水相結合,其水、石的處理筆格遒勁,遒勁內亦古雅清逸,十分難得。「夏景」一整片石壁出現,整幅畫面先以平坡巨石作為近景,把剛勁堅毅的石塊相互疊加到一起,再以斧劈皴表現出它獨有的厚重感。通過幾根爽利的結構線勾勒出山石之結構,按照山石的結構紋理皴擦渲染,皴筆沿結構線自上而下,石紋橫向切割,使得所繪的山石形態偉岸端正,骨體方硬。
這種技法把棱角分明的山石表現得極其到位。《四景山水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斧劈皴可以較為容易地分出山石的層次和質感,樹木苔蘚皆從它的結構處生長出來,顯得格外朝氣蓬勃。
畫家表現夏景的樹木依然是柳樹。不過相較〈春景〉中描繪嫩柳的短促用筆,夏季的柳葉變得細長飄逸。畫家以墨色繪製的柳葉數量減少,更多的是增加了墨色下色彩的運用,強調了柳葉的厚重感。用簡單技法勾畫的點點荷葉通過疏密、濃淡、疊加的方式進行呈現,既展現了夏季的植物生長特徵,也展示了畫家的繪畫技法的純熟。畫中用於表現夏季時令的植物還有紫薇花,畫家畫了幾株紮根在太湖石邊的紫薇花裝點院子。紫薇花的枝幹簡略,用筆硬朗,將胡椒點狀的葉子分佈在樹枝上,枝梢以白點飾花瓣,別有一番淡雅的品味。此外,畫家在石壁的縫隙中點綴了大量的蕨類植物,以夾葉、點葉的表現方法為主。夾葉雖然皆以五瓣葉片組成,卻分為兩個品種:一種夾葉線條柔美,用筆呈圓弧狀;另一種夾葉線條剛硬,用筆呈直線狀。通過苔點植被的描繪,既可以更好地區分岩石的結構,也可以表現出夏日草木華滋、欣欣向榮之景。
《四景山水圖》雖名為山水,人物活動卻清晰可見,並且人物活動在山水畫中所占比重增加,從「無我之境」轉為「有我之境」。春景中的倦游歸來,夏景中的納涼賞景,秋景中的養神品茗,冬景中的騎驢踏雪,都表現了人與山水自然的關係,此可視為南宋山水的特徵之一。
隨著人物活動的增多,人物在畫面中起的作用不再僅僅是點景,有的甚至帶動了整幅畫面的氣氛,畫境也幾乎成了人物活動的環境。尤其《四景山水圖》中的冬景,女子的探看與老翁的出行彷彿是人們之間的漸行漸遠,一人堅守原地,一人正在遠離,也許未曾相聚也許就此告別,未知的臆想給畫面增添了蕭索、孤寂的感覺。
下週我們將介紹南宋四大山水畫家中的夏圭《溪山清遠圖》,歡迎大家的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