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介紹

阿富汗曾經是佛教與伊斯蘭教對決350年的核心戰場
你知道佛教與伊斯蘭教曾經有過持續350年的世紀大對決嗎?在哪裡?就在阿富汗!你一定想問,怎麼會?阿富汗不是伊斯蘭教的國家嗎?
在西元651年,新興起的阿拉伯帝國兵強馬壯,打入中亞與阿富汗,奪下喀布爾、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大唐安西大都護府的領土。但是孤軍深入的阿拉伯軍很快就將遭遇一連串的失敗。
15年之後,從阿富汗起家的「突厥沙希王朝」創建者「巴爾哈.特勤(Barha Tegin)(「特勤」為突厥掌兵官之稱號)」在西元665年擊退了在西元651年佔領喀布爾的阿拉伯帝國軍,收回喀布爾、加茲尼地區與阿富汗南部坎達哈等地,正式建國,首都就在喀布爾。
這個位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突厥沙希王朝與當時東擴之阿拉伯帝國發生許多戰爭,西元665年突厥沙希擊退阿拉伯軍後,西元697年阿拉伯軍再度來攻,被第二代統治者特勤沙(Tegin Shad)率領的突厥沙希軍再次擊敗。
阿富汗突厥沙希開啟「帝國墳場1.0」:
所以阿富汗不是只有將大英帝國、蘇聯、美國等世界列強擊出阿富汗,在歷史上的西元665年,突厥人就曾經將強大無比的「阿拉伯帝國軍」擊出阿富汗!所以阿富汗是帝國墳場的美稱應該可以上推1200年之久喔。
北線中亞戰場則由大唐另一藩屬國「突騎施汗國」對陣阿拉伯帝國軍,西元720-731年的11年間,突騎施汗國連續6次擊敗阿拉伯軍隊,尤其在西元723年(唐玄宗開元12年)「渴水日之戰」,突騎施蘇祿可汗率軍在錫爾河大敗入侵「費爾干納盆地」的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軍,阿拉伯軍拋棄所有輜重落荒而逃,連續幾次大敗,阿拉伯軍在中亞的領土只剩下撒馬爾罕孤城。遇到戰力強的突厥人,連阿拉伯人也無可奈何。
東方佛教陣營V.S.西方伊斯蘭教陣營
細究這兩個陣營的對抗,「唐軍、突厥沙希、突騎施」都是信奉佛教的東方國家,阿拉伯帝國軍則是伊斯蘭教的信徒與傳教前鋒,所以西元七世紀到八世紀發生在阿富汗與中亞數不清次數的阿拉伯人對決突厥人與唐軍的戰爭,完全可以看成是「東方佛教勢力」對決「西方伊斯蘭教勢力」的大決戰。
而這場戰爭是由佛教勢力佔上風而且獲得最後勝利的,因為阿富汗與中亞是佛教的地盤,也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通道,加上信佛的突厥人遊牧民族騎兵戰力超強,阿拉伯軍未能得逞。
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就是在西元5-9世紀修築完成,這2座雕像是有希臘風格的佛像,是在沙岩山崖直接鑿進去鑿出來的雕像,附近有很多佛教寺院、山洞壁畫與佛教雕像等等。兩尊大佛一尊37公尺,一尊55公尺,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唐朝玄奘法師在西元630年前往天竺取經路上途經巴米揚,在他寫的〈大唐西域記〉書中記載此地「梵衍那國」為一座興盛的佛教大城,伽藍(佛寺)數十所,僧人數千人。至於大佛則是「金色晃耀、寶飾煥爛」。
這證明了阿富汗從古代一直到西元1000年,都是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是東方世界在西元650-1000年間抵禦伊斯蘭教信仰東擴的堅實屏障。
阿富汗與中亞地區一直到西元1000年左右,由位在今天「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與中國新疆西部」的「喀剌汗國」與「塞爾柱突厥(今天土耳其共和國的直系老祖宗)」部落首先皈依了伊斯蘭信仰,「伊斯蘭教」才正式在中亞與阿富汗地區大規模的獲得信眾跟隨,將之前都是佛教的土地全部轉化為伊斯蘭世界。
到了21世紀的今天,幾乎所有阿富汗人都是穆斯林,已經完全找不到他們曾經信奉佛教的痕跡了。巴米揚大佛也在2001年被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用大量炸藥完全摧毀殆盡,消滅了這個世界文化遺產,甚為可惜。
看著今天陷入紛擾的阿富汗,憶古思今,想想曾經是大唐安西大都護府轄下的阿富汗,與今天的阿富汗,就發現阿富汗真的是一年都不能沒有打仗的樣子,戰爭是日常,和平穩定安全大概是許多阿富汗人一生都沒有經歷過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