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優人神鼓今年35歲了,創辦人若瑀姐和藝術總監阿襌,如何一貫秉持著「以人為本,道義合一」的初衷帶著團員們以鼓凝聚自我,走向世界。
今年生日「優」並未推出新作,而是重新詮釋經典《墨具五色》,當問到怎麼會選擇重現經典?若瑀姐笑著說:「我們必須誠實地說,35周年是自己來的,《墨具五色》是安排好的。」
🌄優人神鼓35週年—經典《墨具五色》2.0︱台北︱台中︱高雄︱
售票網址︱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61267253078573057
🔹表演藝術團體,沒有夢就無法存在
演出內容會依據創作團隊本身的內在,體悟到的方向或形式而產生的風格,它就不見得受大眾喜愛,經濟效益就很有限。
「回望35周年,你問我要不要在從事這門表演藝術?我的回答是Yes和No。因為整個過程真的太辛苦了,但與團員之間的共同經歷的時間,完成作品的圓滿和豐厚是無法被取代的。」
「『以人為本,道義合一』這個核心始終沒有改變,讓我們永不停止的繼續走下去,我們創作同時也和大家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
🔹35周年重現經典《墨具五色》
過去我在董陽孜的字畫當中,看見舞蹈動作和閱讀到了音樂,深受啟發完成這個作品。這次我又透過柯淑玲的畫作中看見了筆墨間生命的流動,理解創作從未止息,就像是我們一樣。
「《墨具五色》— 庖丁解牛,若把生命看做一頭牛,那自己就是庖丁。我們又該如何在牛的空心,空隙當中,把牛安然的肢解,並好好的安頓牠,是非常重要要的。」
「2020年8月老泉山火災周年,我們推出了作品《祭天》,同時也聽見了團員心中的小祭天,一些我完全不知道的事,令人動人。至此之後「說話」變成演出很重要的一環,讓大家來說自己的故事。」
🔹雲腳,走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舞台非常的現實,當功力不夠的時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走路出來就知道有沒有。
「2008年我們花了幾周的時間行腳走到台東,那一場《聽海之心》我永生難忘,當團員一走出來,我就知道有了,他們都在作品的能量與寧靜當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聽海之心》。」
「因為你是行腳來的,當地的居民會非常尊敬你,就像進香團、繞境都是走路,它代表著內在的虔誠,保有與土地的連結,這是非常珍貴的。」
🔹下集待續:「優人神鼓創作曾經停擺三年?」「改變,為傳承場開一扇門。」「若瑀姐出書啦!《離見之見:優人神鼓與劉若瑀之看見》」
【最新訊息】追蹤FB、訂閱podcast!
🔹 創夢大叔楊錦聰 https://reurl.cc/3L1jDl
🔸優人神鼓 [https://www.facebook.com/utheatre1988](https://www.facebook.com/utheatre1988 >)
🔹 回饋問卷 [https://forms.gle/e3QHRyGT3yDBV81v8](https://forms.gle/e3QHRyGT3yDBV81v8 >)
🎧本集配樂 曹登昌《 日和雲舒- 自然系紓壓放鬆輕音樂》
插曲配樂1: 〈塔塔加流雲〉
插曲配樂2: 〈濱海和風〉
結尾:〈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