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後疫情時代,大家要懂得放輕鬆。經過Covid-19、氣候變化與綠色轉型,全球石化業正面臨轉型之路。

2021-06-01·16 分

概要

一週財經聚焦

一、5月28日,紐約時報刊載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的文章,呼籲大家要懂得放輕鬆。
為什麼?事實上,隨著疫情跨入第二年,曾經最慘的美國靠著撒錢一馬當先,但煙花瀰漫中也讓大家越發看不懂疫情過後的世界趨勢,我們應該怎麼解讀?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N:〈The economy is finally booming, but millions of Americans can't feel it -- yet〉(美國經濟終於起飛,但數以百萬人仍然感覺不深)
●CNBC:〈U.S. Economy’s Strong Start Signals a Stellar Year〉(美國經濟的強勁開局,預示著輝煌的一年)
●WSJ華爾街日報:〈How to Tip Post-Covid-19〉(Covid-19過後的小提示)

分析解讀

近來美國經濟的起承轉合,引起很多人的焦慮。媒體報導充斥著斗大的標題,像是「原物料價格飛漲!」、「企業缺工!」、「通膨復熾宛如1970年代夢魘重現!」。大致而言,克魯曼認為,最近美國經歷的情形有如經濟「車輪一時的打滑」,是一個常見的現象,應該並無大礙,只要駕駛做好調整,就可以讓一切恢復正常,無須過度驚慌。

不過,克魯曼在紐約時報文章中指出,當前美國經濟確實出現一些值得討論的狀況,引起不少的辯論,例如:
1,職業婦女離開工作崗位,有多少是因為學校停課,迫使媽媽們把工作放在一旁,回家照顧子女?
2,政府發放加碼版失業津貼,果真使勞工不願重回職場接低薪工作?
3,明年展望會是如何?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經濟會不會過熱,迫使聯準會(Fed)急踩煞車,以防止物價上漲演變成更長期的通膨麻煩?

克魯曼承認,以上三項疑慮確實都有可能,只是此刻許多反應都是過度,大多反映「經濟力圖在幾秒內從0加速到60英里」,當下難免晃盪,但克魯曼仍認為,美國的經濟基本面仍然良好。

今年初,美國仍深陷新冠肺炎疫情深淵,每天病故人數不斷創新高,單日死亡人數動輒超過3,500人。所幸疫苗施打計畫告捷,染疫死亡病例已陡降逾85%,且仍在下降中。

隨著恐懼消退,美國經濟強勁反彈,復甦速度之快可能打破歷年紀錄。然而,在經濟突然加速行駛的過程中,怎麼可能不留下一些輪胎打滑的痕跡?

因此,原本預料景氣長期沉淪的鋸木廠業者驚見需求暴增,措手不及,導致木材價格飛漲;租車公司去年脫售一大部分的車,如今卻又連忙大量買車,也促使二手車價格飆升。

那「缺工」報導又是怎麼回事?克魯曼指出,其中一些情況反映,在高失業時期過後總是會發生,例如習慣應徵者上門排隊求職的企業主,驚覺「買方市場」結束而抓狂。

2015年初的小企業調查顯示,雇主抱怨勞工嚴重短缺,但奇怪的是,從2010年展開的聘僱熱潮又延續了五年。所以,很難為抱怨招募不到人手的雇主掬一把同情淚,他們得認真思考求職者的提問:「你給多少薪水?」

這意味社會大眾要求供應商快馬加鞭提高產量,並期待雇主迅速招募到大量新員工。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多數問題將在數個月內自動化解。

他的結論是,放輕鬆點。的確有些壞消息,但多半是「異常好消息的短暫副作用」:新冠病毒節節敗退,經濟將凱旋回歸。

確實,市場震盪總是讓人不舒服,特別是在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時候。顯然易見的,目前並非歷史上的承平時期,對於無論是個人、商業及工業活動來說,我們相信,現在將是一個關鍵性的轉折時刻。

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他們知道自己投資時,是著眼於企業的增長潛力及未來價值,這顯示出放眼未來的重要性。跟2020年年初相比,目前的投資機會已經有很大的轉變,值得投資者開始思考下一步的投資機遇。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貝萊德就認為,受到疫情衝擊,全球將會從日常中生活中的各個面向重新審視,未來有五大領域將會有十分重大的變化,值得投資者留意:

1. 低接觸時代來臨
科技產業在疫情爆發前已經有十分強勁的表現,並且可望繼續成為贏家。疫情激化了處於起步階段的數位化趨勢,如遠距辦公、線上教育、線上遊戲以及影音串流服務等。非實體接觸的科技也會跟著受益,如無人快遞、遙距醫療及電競等。
此外,隨著遠距辦公對於數據傳輸的速度及頻寬有著迫切需求, 5G也將得到推動。

2. 區域化發展之爭
由於各國開始希望照顧國內民眾與經濟,全球化退位在所難免,從某個程度上來說,開始轉向區域化或本土化。中美貿易戰已經引發了市場對於供應鏈過度集中風險的關注,疫情更是進一步將此一問題放在聚光燈之下。
在此趨勢下,供應鏈是必須要分散,以加強應變能力,許多國家可能興起所謂的「科技民族主義」。
另外一個可能是城鄉發展趨勢逆轉。這一波疫情影響,許多人發現遠距辦公其實成效也不差,都會區辦公室可能因此出現退租潮,郊區可能因此受惠,。

3. 企業加強資本支出與投資
受到疫情影響,市場也會開始重新思考何謂「穩健」的資產負債表。事實上,一些受到疫情衝擊較大的企業,不但開始削減股息,也在尋求融資,以確保有足夠的流動性。而有些企業為了適應新科技時代帶來的新工作機會或商業機會,所以資本支出越來越大,甚至為了不錯過下一個機會,很多的資本投資也會越來越強。

4. 可持續發展(ESG)投資加速
新冠肺病重新定義了可持續發展,即環境、社會按公司治理(ESG)相關的投資發展趨勢。社會大眾將會記住企業在疫情期間的所作所為,同時那些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並獲得員工、客戶和社區認同的企業將會受惠。

5. 休閒活動緩慢復甦
疫情籠罩下,休閒娛樂活動在全球各地顯然還會持續低迷一段時間。不過歷史經驗顯示,西班牙流感在1918年一戰結束時爆發,直到1920年才平息下來,但人們並未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反而是迎來了所謂「咆哮的20年代」。

所以雖然休閒活動會暫時減緩,但長期觀察,還是會慢慢恢復的。

從生活的角度來說,也會有以下幾的改變:

改變1:必定迎來一段時間的揮霍潮
當重大事件發生時,消費機會受限、民眾心態趨近保守,造成存款比例迅速增加,例如1870年代英國爆發天花疫情,家戶存款比例就增加了一倍。既然存款激增,當危機解除後,人們一方面感覺自己好像比較有錢了可以消費,一方面又擔心威脅再次來臨的不安全感,就會有一股揮霍潮。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全美民眾存款總額在三月達到6兆美元,是疫情前的4倍之多,平均存款佔總收入將近21%,也是近年來的高峰,因此在餐飲娛樂和旅遊陸續解封後,將可預期到相當大的消費潛力。

改變2:比較敢於改變和挑戰
歷史學家觀察,人類在重大事件後,因為經歷過生死存亡的危機,因此更有勇氣追尋更好的發展、面對改變帶來的挑戰。例如14世紀黑死病的爆發,讓歐洲人更勇於航海探險;1919年剛從西班牙流感復甦後的美國,也出現大量新創企業。
美國餐飲業最近出現大量缺工潮,部分原因是原本的餐飲從業人員,被資遣後決定勇敢轉換跑道,提升自己的不可取代性。

改變3:更積極以機器取代人工
這次重大危機出現,伴隨而來的是人力短缺,因而刺激企業尋找更多能取代人力的生產方式。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2003年SARS和2013年伊波拉病毒爆發後,在當地受到影響的企業,後續投資、增加自動化生產的比例及速度,都有明顯上升。

改變4:左傾社會主義崛起
左傾社會主義也就是我常說的「大政府」。危機發生時,受重創的通常是最弱勢族群,因此危機解除後,往往會引發追求平權和正義的風潮。
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全球,直到2015年美國黑人的失業率才降至10%以下,但從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白人失業率卻從未超過10%。重大危機通常會讓原本就存在的資源不均、貧富差距問題更被凸顯。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政治和社會的動盪,往往會在疫情結束後兩年來到高峰。紐約時報也撰文提醒大眾,開心迎接後疫情時代的同時,別忘了關心那些真正受到重創的人。

二,5月26日,對美國石油巨頭ExxonMobil氣候策略多所批評的對沖基金Engine No.1.,搶下了至少兩席董事席次。
石化巨頭面對了鋪天蓋地的壓力,氣候變化與綠色轉型經過Covid-19的催化,正在掀起前所未有的轉型之路。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FT倫敦金融時報:〈Hedge fund that beat ExxonMobil says it will have to cut oil output〉(擊敗埃克森美孚的對沖基金表示,將要求公司削減石油產量)
●Forbes富比士:〈Dear ExxonMobil: I See A Bad Moon Rising (For You)〉(親愛的埃克森美孚:我看到一個糟糕的月亮升起)
●Reuters路透社:〈Oil prices gain 1%, boosted by U.S. economic data〉(受美國經濟數據提振,油價上漲了1%)

分析解讀

今年的5月,對全球石化業來說都非常艱難,除了Exxonmobil,無獨有偶,另一石油巨頭荷蘭Royal Dutch Shell也遭法院裁定了2030年前須減碳45%。此外,國際能源總署(IEA)日前才向全球示警,須立即停止開發新的油氣田,方可阻止氣候災難。美國另一石油巨頭Chevron,61%股東也支持要求公司減碳的請願;歐洲大型石油公司已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擴大現有的高回報油田上,而不再勘探新的油田。

確實,疫情仍在加劇,石化產業理所當然被視為是造成全球環境浩劫的幫凶。對我來說非常難以想像,王永慶的台塑時代護國神山怎麼這麼快就成為了眾矢之的?

在疫情期間,對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支出被大幅削減,而且目前仍處於低位。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仍將花費在傳統業務上,但由於未來需求不確定性加大、資本成本上升,且碳價持續上漲,可能會面臨更高的預期回報率,所以壓力會越來越大。

綠色能源投資當然將增加,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應該開始建設太陽能或風力發電場,因為這其實不容易。如果沒有相關經驗,開展可再生能源項目可能很難。

圍繞新領域的競爭也很激烈,而且這是一個低利潤的業務,設備安裝重於資源勘探。英國石油BP是歐洲最新一家轉向綠色能源的傳統石油公司,該公司就為投資進入海上風電,支付了相當高的代價。

對美國能源巨頭來說,最具前景的投資領域,是那些他們擁有可轉讓科技的領域。煉油廠除了加工石油,也加工生物燃料;液化燃料可以是天然氣,也可以是氫氣;捕獲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於提高石油採收率。對美國能源產業來說,他們的科技比歐洲強。

令人振奮的是,由於石油投資減少,加上沙烏地阿拉伯決心維持油價平衡,大宗商品價格和現金流在短期內應可保持穩定。但即使有高油價的支撐,對於石化產業來說,環境看起來還是很艱難。

此外,對這些石化公司來說還有一個好消息,殼牌和法國同行道達爾(Total),早期轉型中所面臨的一些未知因素已經散去。例如,減碳現在幾乎成為各界的一個政治優先事項,電動汽車產量正在擴大。越來越多的審視和披露讓,讓大型石油公司越愈加不可能只開「空頭支票」而沒有行動。

事實上,台灣的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日前也在公開宣示,將加速台化的產銷轉型計畫--「騰籠換鳥」,擴大高價值及差別化的產品銷售並分散市場,掌握因疫情催生的新生活常態商機,進行超前部署。

台塑集團面對此一符應發展清淨能源的國際新潮流,其實也並沒有坐視,其中我們看到,台塑出面與日商大金合資成立了台塑大金精密化學,投入電子級氫氟酸的生產;以及由台塑石化出面,與日本出光興業合資,成立台塑出光特用化學,投入氫化石油樹脂的生產。甚至最近台塑與鴻海MIH的頻送秋波,都可見端倪。

但遺憾的是,台塑與中油這兩大台灣石化企業卻像難兄難弟般,被評定為「2020空汙類環境金害獎」的得主。

除此之外,傳統石化產業所面臨的「外患」,毋寧是來自於對企業的營運可能產生實質傷害的國際變數。例如剛剛提到的國際能源總署(IEA),就在5月18日發表的最新報告中,呼籲各國應立刻停止新石油、天然氣的投資案,並在2035年停止銷售傳統汽車,否則將難以落實巴黎氣候協定的零碳排期程。

另外則是,歐盟為了遏止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自2005年就已推出的「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機制;而近期歐盟更明確表示,從2023年起,歐盟將對產製過程中碳排放量超標的進口貨品,開徵「碳關稅」,首當其衝包括航空業、石化業、鋼鐵與礦業的生產業者,在未來幾個月將面對極大的衝擊。

當然,面對這種無所逃避的新挑戰,既是對既有企業永續經營的最大考驗,但同時也蘊含了新的營運契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這其實要看個別國家的企圖心。

從哥倫比亞到尼日再到沙烏地阿拉伯等的國家石油公司,也開始轉向再生能源投資,但像沙特Aramco或俄羅斯石油公司這樣的公司,就不太容易受到法律或股東壓力的影響。許多國有的石油公司合計佔據了全球石油產量的一半以上,它們甚至私下在嘲笑那些被逼著轉型的西方石油企業,竟然選擇讓自己走向下坡。

最終,只有在政府主導的轉型計劃幫助下,化石燃料的消費才會下降,例如減少化石燃料補貼、使用碳定價或碳的邊境稅,並幫助消費者轉向再生能源。

它還需要富裕國家和新興的經濟體之間建立更好的合作關係,新興經濟體往往更加依賴著國有的化石燃料公司,只有當新興經濟體願意改變,這些國有石油公司最終才有可能往環保方向轉型。

好消息是,我們看見全球的金融業和資產管理業,正在推銷一種旨在考慮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永續性投資方式。目前為止,流入ESG相關基金的資金,約已經佔了投入資金總數的四分之一,遠高於2018年時的十分之一。

而與其靠歐盟或能源總署的幫忙,投資者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是綠色投資,但他們需要在企業披露方面進行更大的努力。經濟學人估計,不屬於政府控制的上市企業,僅佔全球碳排放量的14-32%,因此綠色投資只是答案的一部分。這些企業中約有5%,佔據了全球碳總排放量的80%以上,他們主要是一些石油生產商、公用事業、水泥企業和採礦公司。所以,要達到綠色能源轉型目標,還需要政府加大力度。

《經濟學人》總評 

封面故事

在全球版本的封面設計中,經濟學人將巴勒斯坦以及以色列的國旗,透過拆解,成了九個拼圖色塊,象徵著這兩個國家破碎而紊亂的地緣政治關係。上方用了兩排黑色字體補充說明,大字寫的是「Two states or one」(兩個國家或是一個國家?);小字則是「The hopeless peace progress」(這個沒有希望的和平進展)。

本期的報導中,經濟學人用了兩篇文章,著眼於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糟糕關係。三十年前,美國人開始介入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對話,但這塊聖地仍然因為兩方無法共處,而陷於對峙之中。

五月份的戰鬥,使得242名巴勒斯坦人和10名的以色列人不幸喪生,但除了為下一輪戰鬥掃理出了新戰線,沒有任何的意義。1993年《奧斯陸協定》所設立的和平進程,是為了建立兩個無法取得共識的國家,借著土地交換、安全保證以及一個共用耶路撒冷,並讓巴勒斯坦人有一定權力重返耶路撒冷。不過看來,兩方已越來越難取得共識。

如今,以色列已成為了一個繁榮的民主國家,以及全球猶太人的庇護所。對巴勒斯坦人來說,他們可本來以爲可以獲得自治,但現在看來似乎是空頭支票。有的時候,和平看來已經非常接近,但又常常在相互指責中憑空消失了。

如今,兩國方案不再是一個通向和平的道路,而是這條路徑的一個阻礙。每個人都假裝和平仍在繼續推進中,實際上早已不是。

那是一個不斷爭執的方程式,幾乎所有重要的事情都被一個空虛的承諾推延,那個所謂的永久性協議,其實永遠不會達成。那只是一個想以拖待變,最後變成一個單一國家的方程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