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書-第20章-悖逆史【聖經之鑰】Ezekiel

2025-06-05·3 分

概要

一、思想問題:當我們想到過去的日子,是否想到神的恩典?是否想起自己的軟弱與罪惡?

二、鑰節:
20:37 我必使你們從杖下經過,使你們被約拘束。
20:38 我必從你們中間除淨叛逆和得罪我的人,將他們從所寄居的地方領出來,他們卻不得入以色列地。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對這群被擄的子民而言,他們正如同處在曠野一般的無助、無奈,但是神卻使用外邦的壓迫成為神的杖,使人能夠深刻悔改,並且選擇被神約束,以至於能追求聖潔、除掉罪惡,使新聖地成為100%聖潔之地。
若今天我們也在苦難、無奈、無助中,這正是神給我們的曠野,要讓我們緊緊被神的約抓住,並且甘心選擇順服、追求聖潔、除掉偶像勢力,成為預備好進入承接神復興的器皿!

三、經文結構:1-44 信息I:悖逆的以色列與將來的審判(以色列人悖逆的歷史)。
→1-3 長老求問神。
→a4-9 被擄地(埃及)的悖逆。
→→b10-26 在曠野的悖逆:10-17第一代;18-26第二代。
→→→c27-29 在應許地的悖逆。
→a30-32 在被擄地的悖逆。
→→b33-39 神在曠野的管教。
→→→c40-44 在應許地中,神再次悅納和復興以色列。
45-49 信息II:向南方宣告的信息(火與刀劍的比喻)。

四、結構亮光:
Q:本章vv.4-44回顧了幾段歷史,焦點是什麼?
A:
本章採abc的形式,a是被擄地;b是曠野;c是應許地。

a被擄地~
歷史:vv.4-9在埃及地悖逆,被偶像玷污
如今:vv.30-32如今在被擄地仍然悖逆,被偶像玷污

b曠野~
歷史:vv.10-26在曠野中,兩代都褻瀆神
如今:vv.33-39 被擄之地是外邦人的曠野,百姓因褻瀆神受刑罰

c應許地~
歷史:vv.27-29進入應許地仍犯罪
如今:v.40未來的盼望:新子民、新獻祭、v.42新應許地

出埃及、行曠野、進應許地,這是每個以色列人都耳熟能詳的故事,是一個神拯救且美麗的故事,但是以西結卻用了截然不同的角度來看:悖逆史!
即便以色列人出埃及了,但v.8以色列沒有放棄他們的宗教,可以說他們在信仰上一直沒有「出埃及」。雖然在以色列人在地理位置上有所改變:從埃及到曠野,再到迦南地;但是在信仰的心態上、拜偶像的事情上一直都留在埃及,西底家仍然想與埃及結盟對抗巴比倫。
以西結不要人回顧過去的榮耀,要人看見歷代的失敗,而警醒地過每一日。

vv.4-29回顧歷史,從悖逆、褻瀆、犯罪不遵行神的話來詮釋歷史,從埃及被擄之地,到曠野,到進入應許之地,看見選民不斷選擇犯罪、得罪神。

在埃及vv.5-9
神的恩典:vv.5-7揀選、起誓、顯現
人的悖逆:v.8悖逆,不離棄偶像
神回應:v.9沒有降下憤怒,仍領出埃及

曠野第一代vv.10-17
神的恩典:vv.10-12出埃及,賜下律例、安息日
v.17神顧惜,不毀滅、不滅絕
人的悖逆: v.13悖逆、不順從、厭棄、干犯神
v.16厭棄、不順從、干犯神,隨從偶像
神回應:v.14沒有降下憤怒

曠野第二代vv.18-26
神的恩典:vv.18-20不要效法父親惡行,要謹守典章、安息日
人的悖逆:v.21悖逆,不順從、不謹守
神回應:v.22沒有降下憤怒

v.9,14,22「神的名」就是神本體的彰顯,表達神的屬性。按著神與人的約,神應當把人除滅,但是神有更大的憐憫,一再寬容人們軟弱與跌倒,為要挽回人們;我們應當更加謹慎、感恩地抓住主。

Q:以色列的悖逆史對當時聽眾有什麼意義?對我們又有什麼意義?
A:
看看vv.1-3這群被擄之地的百姓,來到以西結面前求問(1875)的長老們,v.1這群人看似敬虔者,來求問神與神的先知,但是實際的情況是:v.32他們仍然在事奉木頭、石頭,很可能把對神的敬拜與對偶像崇拜混合在一起,而這不只是敬拜方式的問題,更是焦點的問題。vv.30-32以西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們的真相,他們仍然沒有離開犯罪,所以神無法被人求問(1875),人也無法得到神的回應。

然而vv.40-44神的旨意仍是要帶領人進入應許之地,並且是要建立真實敬拜、事奉的子民。
信息的重點就在中間的vv.33-39:v.36如同過去在出埃及的曠野中受管教,百姓如今要在被擄之地受管教,v.37使人重新在神的約之下,v.38重新被神潔淨。
在被擄、受辱要進入應許之地前,必須經歷過曠野,而曠野的經驗是悲慘的,神透過以西結說明這是神煉淨與重新呼召神子民的時刻!百姓的屬靈生命要成為「真空」的狀態,而迎接接下來的復興;在曠野中接受神的訓練、神的潔淨,學習順服神的約。我們生命要進入神的應許與祝福中,也必須經歷過曠野的磨練。

v.33神總要作王!不管人用多少的惡心來對待神,不管撒但的勢力看起來是怎樣囂張,我們一定要記得──神必定作王!神的大手仍然在一切事上掌權,因此神的兒女可以有極大的信心與勇敢。

v.37「從杖下經過」:神好比牧羊人拿著杖數算、管教祂的羊。
「被約拘束」:即領你們遵守約的條款;神有如牧羊人揀選羊群中的羊,被揀選的必須遵守立約的條款,如出埃及後要遵守摩西的律例與典章一樣。
我們沒有權柄任意而行,而是必須活在神的管教下,這是好的,太多、太快的自由,並不能幫助人,反倒是把人帶到更大的無助、墮落、放任中,生命塑造成型的過程,需要很強大的約束,短時間會覺得不自由、覺得受限制,但長期來看是極好的!
求主使我們願意甘心被約拘束,願意在年輕的時候伸出手來,甘願讓神帶領我們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而不要在自己的血氣、污穢中度日,寧可歡喜在神的殿裡度千日。

v.40神向我們要供物,和初熟的土產。以前人認為服事主很麻煩、很沉重,多此一舉,但如今人會明白,能夠服事萬軍之耶和華,所獻上的能夠蒙神悅納,這是極大的恩典。神要大大顛覆我們對服事的態度,審判是為了復興,而審判本身也是邁向復興的環節之一。

Q:vv.45-49火災比喻的重點是什麼?
A:
希伯來文聖經把20:45-49放入21章,整段的主題是有關神對耶路撒冷的審判。
v.46「南方」:當時先知身在巴比倫,「巴比倫以南」是指以色列地(21:2)。
v.47「火」:可能指火災,由南到北燒起;或是或是指21章的刀──巴比倫的軍隊!v.47一切樹木都被燒焦,無一倖免,強調是徹底的審判與人無法逃避;並且審判的源頭就是神自己。

v.49先知埋怨說神透過他所說的話都是難懂的比喻,以致聽眾認為他所傳講的信息只是故弄玄虛。
許多人聽見真理時的反應是:這不過是比喻,不是真實的,是虛假的,甚至還發出嘲笑的聲音;求主幫助我們仍要勇敢傳講,不要懼怕!

五、反省問題:
我們要記得神的恩典,更要記得我們的失敗,使我們永保謙卑、警醒在主面前。
什麼是我今日的曠野,我是否在曠野危難中選擇順服、抓住神?
今日的我是否願意完全伸出手來讓神引導,讓神的話語約束,獨獨以神的旨意行走人生的道路?

----------------

講員: 貴格會合一堂 徐坤靖牧師

聖經之鑰-各卷書播放清單: https://thfc.pse.is/3epsdf

【聖經之鑰 相關資源】

- YouTube: https://thfc.pse.is/3cfams
- 電子書: https://thfc.pse.is/3ccluu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